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外周血炎症细胞和血清总IgE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卓莹 李政谚 +1 位作者 朱鲁平 陈仁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背景 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本质上都是鼻部慢性炎性疾病,其炎症过程涉及一系列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趋化,多种细胞组成的细胞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些细胞及炎性介质在三类疾病中的差异并不十分清楚。目的比较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 背景 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本质上都是鼻部慢性炎性疾病,其炎症过程涉及一系列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趋化,多种细胞组成的细胞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些细胞及炎性介质在三类疾病中的差异并不十分清楚。目的比较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 NP,以下简称s NP)、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 NP,以下简称w NP)、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外周血炎症细胞和血清总Ig E的差异。方法 纳入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61例(s NP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63例(w NP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AR组),并纳入健康对照5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血清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吸入物变应原特异性Ig E和血清总Ig E。按变应原特异性Ig E阳性与否进一步将s NP组和w NP组分为阳性组(s NP^(+)、w NP^(+)),和阴性组(s NP^(-)、w NP^(-)),分别分组比较AR组和s NP^(+)、w NP^(+)组,以及s NP^(-)、w NP^(-)组及对照组的总Ig E水平及各组外周血细胞计数和百分比。结果 ①s NP组变应原呈阳性9例(s NP^(+)组),阴性52例(s NP^(-)组);w NP组变应原呈阳性16例(w NP^(+)组),阴性47例(w NP^(-)组)。②s NP^(-)组、w NP^(-)组、AR组和对照相比仅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总Ig E在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AR组的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最低,w NP^(-)组的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最高。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组均升高(P<0.01),而s NP^(-)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血清总Ig E水平在AR组最高,w NP^(-)介于AR组和s NP^(-)组之间(P<0.01)。③AR组、s NP^(+)组、w NP^(+)组和对照相比,仅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总Ig E在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R组的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最低,s NP^(+)、w NP^(+)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在AR组、s NP^(+)组、w NP^(+)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AR组最高。血清总Ig E在AR、s NP^(+)组、w NP^(+)组较之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AR组血清Ig E水平最高,w NP^(+)组次之,s NP^(+)组水平最低。④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组血清总Ig 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清总Ig E在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均发挥了作用,鼻息肉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清总Ig E均呈升高趋势,可能作为鼻息肉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变应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总I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