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敦白:致中国读者
1
作者 李敦白 徐秀丽 《中华魂》 2015年第1期62-63,共2页
李敦白是一位美籍中共党员,前不久他对自己的一生做了详尽的回顾并坦陈了对中国革命的观察思考。现将《我是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历史》(九州出版社)序言《致中国读者》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关键词 李敦白 口述历史 中共党员 九州出版社 斗争环境 狭隘民族主义 历史遗产 小学教员 社会主义教育 英法
原文传递
李敦白:热爱中国的美国人
2
作者 李敦白 徐秀丽 《书摘》 2014年第10期94-97,共4页
我是一个美国人,今年九十二岁。我热爱自己的美国人民。同时,我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五年,并且,从1946年到1980年回国为止,我参加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我是一个“热爱中国的美国人”。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美国人 社会生活 人民
原文传递
爱泼斯坦
3
作者 李敦白 《财经》 2005年第12期138-138,共1页
对于世界各地所有需要了解中国并与之沟通的人们来说,爱泼斯坦的去世是一个损失。
关键词 爱泼斯坦
下载PDF
坐在中国革命的火车头上
4
作者 李敦白 张军锋 《百年潮》 2017年第8期82-93,共1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在美国军队服役。当时,美军急需会东方语言的人,就把上过大学的、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人挑出来,送到大学学习东方语言。最初,我被挑选出来到斯坦福大学学日文,准备让我在美军占领E1本后去那里工作。我不愿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在美国军队服役。当时,美军急需会东方语言的人,就把上过大学的、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人挑出来,送到大学学习东方语言。最初,我被挑选出来到斯坦福大学学日文,准备让我在美军占领E1本后去那里工作。我不愿意长期在日本服务,希望战争结束后能回美国,所以就想办法转到中文专业。从最开始接触中文,我就爱上了这种语言,心里特别高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 火车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语言能力 美国军队 大学学习 中文专业 斯坦福大学
原文传递
在中国的外国专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敦白 《百年潮》 2014年第11期77-79,共3页
说起外国专家,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最多的是苏联专家,他们对新中国的建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苏联专家总人数有几万人,当时北京比较大的单位都有苏联专家,在全国各地分布也较广,重要建设项目中都有他们的身影。苏联专家的角色不仅... 说起外国专家,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最多的是苏联专家,他们对新中国的建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苏联专家总人数有几万人,当时北京比较大的单位都有苏联专家,在全国各地分布也较广,重要建设项目中都有他们的身影。苏联专家的角色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更是全面的指导者,是“顾问”。他们自成体系,跟别国的专家不相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专家 新中国 苏联专家 60年代 50年代 建设项目 “专家” 指导者
原文传递
我是一个中国的美国人
6
作者 李敦白 徐秀丽 《书摘》 2016年第10期30-37,共8页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对中国革命的看法 经历过几个阶段的变化,晚年对指导革命的理论也有些新的想法。.我青年时代在美共党内组织劳工运动时,就从零散渠道得知中国革命的一些情况,当时认为,中国革命以土地改革为中心,满足小生产者...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对中国革命的看法 经历过几个阶段的变化,晚年对指导革命的理论也有些新的想法。.我青年时代在美共党内组织劳工运动时,就从零散渠道得知中国革命的一些情况,当时认为,中国革命以土地改革为中心,满足小生产者的愿望,不像苏联革命那么彻底,而我们都奉苏联革命为正宗。到中国之后,经过与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接触,对中国革命的看法也随之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中国 美国人 中国革命 马克思主义观 中国共产党 劳工运动 青年时代 土地改革
原文传递
一位美籍中共党员的军旅生活
7
作者 李敦白 《当代军事文摘》 2007年第2期29-31,共3页
第一次参加延安的舞会1946年的10月19日,我们到达延安。那是个周六的夜晚,一座长而低矮的石头房子。我可以听到屋子里传来一把低音提琴、两把小提琴、好像还有一支萨克斯或是黑管的声音。四周漆黑一片,窗里透出的光像是正在燃烧的烈火... 第一次参加延安的舞会1946年的10月19日,我们到达延安。那是个周六的夜晚,一座长而低矮的石头房子。我可以听到屋子里传来一把低音提琴、两把小提琴、好像还有一支萨克斯或是黑管的声音。四周漆黑一片,窗里透出的光像是正在燃烧的烈火。有个人推开门,我向门内瞧了瞧。从门的正对面,我看到了真人大小的毛泽东主席画像。从他宽大的额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周恩来 廖承志 中共党员 共产党
原文传递
延安的舞会与牌桌
8
作者 李敦白 《中外文摘》 2015年第16期58-58,共1页
那是1946年10月19日,一个周六,我第一次抵达延安。我之前就听说,每个人都要去参加周六的舞会。舞会是在一个长而低矮的石头建筑里举行的。我跨过门槛,走向舞池,很快就有人正式把我介绍给毛泽东。他握了我的手,很有力,但又不像真... 那是1946年10月19日,一个周六,我第一次抵达延安。我之前就听说,每个人都要去参加周六的舞会。舞会是在一个长而低矮的石头建筑里举行的。我跨过门槛,走向舞池,很快就有人正式把我介绍给毛泽东。他握了我的手,很有力,但又不像真正的握手,并没有上下晃动。我还记得当时乐队演奏了《稻田里的火鸡》。我感到很惊讶,毛主席注意到了,讲“有些美国同志教给我们这首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会 延安 毛泽东 毛主席
原文传递
回忆与周总理有关的几件往事
9
作者 李敦白 《百年潮》 2015年第1期74-76,共3页
我在宣化店第一次见到周总理,那时都叫他周副主席。我对他的外表的印象,最突出的就是帅,英气逼人,目光敏锐,看上去精力充沛,一望即知不是常人。他个子不算很高,中等个吧,眉毛特别重,络腮胡子,刮不胜刮,脸上常常露出青灰色的... 我在宣化店第一次见到周总理,那时都叫他周副主席。我对他的外表的印象,最突出的就是帅,英气逼人,目光敏锐,看上去精力充沛,一望即知不是常人。他个子不算很高,中等个吧,眉毛特别重,络腮胡子,刮不胜刮,脸上常常露出青灰色的胡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总理 回忆 副主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