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形法在水利施工组织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敬祥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在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线性规划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线性规划求解的方法以很多,其中单纯形法是利用迭代原理求解线性规划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论述了单纯形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线性规划 单纯形法 水利施工 施工组织
下载PDF
深化环境治理 建设“花园”矿山——保康县尧治河村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纪实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敬祥 方昌清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0年第3期325-326,共2页
关键词 地质环境治理 矿山环境 保康县 治河 花园 硐口 开采 矿区
下载PDF
水利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东伟 李敬祥 《河北水利》 2005年第11期19-19,共1页
近年,水利行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探索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道路上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关键词 水利工程设计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水利行业 水资源 有效解
下载PDF
抗震设计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其应用
4
作者 刘春立 李敬祥 张成会 《河北水利》 1994年第4期53-56,共4页
抗震设计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其应用唐山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刘春立,李敬祥,张成会为了防止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要考虑地震对工程结构影响,即抗震设计。抗震计算方法有多种,主要有静态设计。拟静设计和动态设计... 抗震设计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其应用唐山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刘春立,李敬祥,张成会为了防止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要考虑地震对工程结构影响,即抗震设计。抗震计算方法有多种,主要有静态设计。拟静设计和动态设计等方法。动态设计又包括振型分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分解反应 惯性力 质点体系 振型 设计规范 自由振动 地震影响系数 建筑抗震 水平地震荷载
下载PDF
尽心尽责为人民——保康县创地质灾害十年无人伤亡的奇迹
5
作者 都正阳 李敬祥 《学习月刊》 2012年第24期110-110,共1页
保康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辖区总面积3225平方公里.总人1528.6万。境内山高地陡,沟谷纵横.分布着3193座大小山头.3699条大小山谷.最高海拔2000多米.最低海拔194米.地质构造以粉沙岩、页岩为主,抗风化能... 保康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辖区总面积3225平方公里.总人1528.6万。境内山高地陡,沟谷纵横.分布着3193座大小山头.3699条大小山谷.最高海拔2000多米.最低海拔194米.地质构造以粉沙岩、页岩为主,抗风化能力差.在强降雨和其他自然因素下.地质灾害频频发生.是地质灾害易发和多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保康县 伤亡 人民 尽责 西北山区 地质构造 自然因素
下载PDF
严以律己 清风常在——保康县国土资源局党风廉政建设纪略
6
作者 都正阳 李敬祥 《学习月刊》 2012年第22期102-102,共1页
保康是一个全山区县,境内山青水秀,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达14种,其中磷矿资源储量达10亿吨,雄居全国第四。担负着土地、矿产和地灾防治三大职能的保康县国土资源局,也就自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高风险部门。
关键词 国土资源局 党风廉政建设 保康县 资源丰富 资源储量 社会关注 山区县 高风险
下载PDF
内踝间隙随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而变化的测量 被引量:2
7
作者 毛玉江 李敬祥 +1 位作者 杨慎达 公茂琪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2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内踝间隙(media clear space,MCS)随踝关节背伸与跖屈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13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在踝关节中立位、背伸15°位、跖屈30°位的MCS及踝上间隙(superior clear space,SCS)数值,分析各组数据,并对其差... 目的探讨内踝间隙(media clear space,MCS)随踝关节背伸与跖屈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13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在踝关节中立位、背伸15°位、跖屈30°位的MCS及踝上间隙(superior clear space,SCS)数值,分析各组数据,并对其差异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踝关节中立位平均MCS(3.48±0.36)mm,MCS随踝关节跖屈加大而增宽。自中立位至背伸15°位,MCS平均减少0.24mm,自中立位至跖屈30°位,MCS平均增加0.39mm。MCS随踝关节跖屈而增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13例志愿者中,7例(53.8%)内踝间隙与踝上间隙的差值(media clear space-superior clear space,MCS-SCS)增加超过0.5mm,3例超过0.6mm,1例超过0.8mm。结论本文的测量证实了MCS随踝关节跖屈加大而增宽的现象,此种增宽可称之为MCS的生理性增宽。大部分MCS的生理性增宽幅度较小,部分人群存在较大幅度的增宽,可干扰对于踝关节骨折时MCS病理性增宽的判断,影响临床决策。因此,对于需要准确观察MCS是否增宽的病例,拍片时应确保踝关节处于中立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踝间隙 踝上间隙 踝关节 骨折
下载PDF
一种自动椰子切口机的设计
8
作者 李敬祥 樊军庆 +2 位作者 张宝珍 李玉 蔡毅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9-151,共3页
依据国内外椰子切口机的研究成果,分析、汇总各种机械的优缺点,针对传统椰子切口加工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实际生产中椰子切口的要求,设计了一种自动椰子切口机。设计中采用螺旋推进器将椰子经星轮依次输送至夹持机械手实现自动进料,用特... 依据国内外椰子切口机的研究成果,分析、汇总各种机械的优缺点,针对传统椰子切口加工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实际生产中椰子切口的要求,设计了一种自动椰子切口机。设计中采用螺旋推进器将椰子经星轮依次输送至夹持机械手实现自动进料,用特制圆盘切割刀具,对经过椰子剥衣机去除椰衣的椰子进行切口,通过传送分离装置将加工完的椰子传送出切口机械,提高了椰子切口机的自动化水平。实验证明,自动椰子切口机实现了椰子切口的全程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安全卫生指标。该椰子切口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椰子切口机 螺旋推进器
下载PDF
基于IDE-BAS算法分步辨识策略的风电场动态等值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敬祥 《大电机技术》 2021年第3期69-76,共8页
为了在电力系统仿真中准确分析风电并网带来的影响,从保持原始系统特性的角度出发,采用参数分步辨识的动态等值策略对风电机组等值模型进行参数辨识。本文基于IDE-BAS算法辨识风电等值机组参数,分别在电网故障及阵风扰动情况下,重点辨... 为了在电力系统仿真中准确分析风电并网带来的影响,从保持原始系统特性的角度出发,采用参数分步辨识的动态等值策略对风电机组等值模型进行参数辨识。本文基于IDE-BAS算法辨识风电等值机组参数,分别在电网故障及阵风扰动情况下,重点辨识电气参数和机械参数。根据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数据算例分析,对比等值模型与原始系统的输出特性,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对风电机组等值模型参数分步辨识策略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电机组 动态等值 参数辨识 参数灵敏度
下载PDF
动态规划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敬祥 《海河水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0-42,共3页
对动态规划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等作了阐述,并配有典型的结构优化设计算例。
关键词 工程结构 优化设计 动态规划法
下载PDF
基于PLC的椰子壳肉分离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铖溶 张宝珍 +3 位作者 樊军庆 向欢浩 杨东生 李敬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7-150,157,共5页
针对椰子人工去壳效率低且工人易受伤的问题,设计了基于PLC的椰子壳肉分离机电气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为核心,结合光电传感器、行程开关及模拟量输入模块,实现了椰子壳肉分离机自动压紧椰果、椰果低速转动、切割机自动上升及自动切口... 针对椰子人工去壳效率低且工人易受伤的问题,设计了基于PLC的椰子壳肉分离机电气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为核心,结合光电传感器、行程开关及模拟量输入模块,实现了椰子壳肉分离机自动压紧椰果、椰果低速转动、切割机自动上升及自动切口等功能。给出了该系统的主电路图、控制电路外部接线图、顺序功能图,同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该系统实现了椰子切割过程自动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保证了操作人员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椰子加工 电气控制 PLC
下载PDF
提升三种能力——湖北省保康县国土资源局全面优化工作职能促经济发展
12
作者 李敬祥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61,共1页
近年来,湖北省保康县国土资源局以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基本国策,扎实履行管理职能,为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被授予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先进单位,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先进单位、全市国土资... 近年来,湖北省保康县国土资源局以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基本国策,扎实履行管理职能,为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被授予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先进单位,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先进单位、全市国土资源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全县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资源局 经济发展 保康县 湖北省 工作职能 地质灾害防治 先进单位 优化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及对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洋洋 刘高熊 李敬祥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2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PKP手术,对照...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PKP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天格胶囊口服。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PKP,有助于提高患者骨密度,缓解疼痛,改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金天格胶囊 骨密度
下载PDF
CD40和CD226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敬祥 陈皓 +2 位作者 吴桂品 金华 王昌梅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CD40 rs4810485 G/T多态和CD226 rs763361 C/T(Gly307Ser)多态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使用PubMed/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2013年5月以前所有相关文献。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检索文献、提取有效数据并交叉核... 目的探讨CD40 rs4810485 G/T多态和CD226 rs763361 C/T(Gly307Ser)多态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使用PubMed/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2013年5月以前所有相关文献。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检索文献、提取有效数据并交叉核对。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对CD40 rs4810485多态和CD226 rs76336多态与RA易感性的关系进行总体评估。采用漏斗图和Egger检验评价发表偏倚。所有分析均使用Stata10.1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共有8项独立的研究(包含11520例RA病例和10843名对照者)被纳入当前的Meta分析。与携带CD40 GG基因型的人相比,携带TT基因型可以显著降低RA的发病风险(OR=0.83,95%CI=0.74-0.94,P<0.01)。与携带CD226 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患RA的风险增加46%(OR=1.46,95%CI=1.20-1.77,P<0.01)。当前的Meta分析的数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CD40 rs4810485和CD226 rs763361多态与RA发病风险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关节炎 类风湿 疾病易感性 抗原 CD40 抗原 CD226
原文传递
空心钉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成本效用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徐斌 王群 +4 位作者 金华 李敬祥 刘昊楠 毛玉江 危杰 《中华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50-1654,共5页
目的 对空心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于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7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 目的 对空心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于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7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空心钉内固定组(IF)患者4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HA)患者46例。通过我院医疗记录及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患者伤后1年内与骨折相关的总体费用。末次随访时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计算相应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而后采用成本效用分析的原理比较两种术式的成本效用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年内IF组和HA组患者的总体费用分别为45 796元和56 657元(P〈0.05),QALY分别为0.79和0.83(P〉0.05),成本效用比分别57 970元/QALY和68 261元/QALY(P〈0.05),即与HA相比IF组患者每增加1QALY可节省10 292元。结论 空心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短期内疗效相当,但空心钉内固定的成本较低,更有助于节省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颈骨折 成本效用分析
原文传递
早期系统康复锻炼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吴桂品 李敬祥 +1 位作者 王群 危杰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锻炼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滕南医院和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9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手术组33例均接...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锻炼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滕南医院和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9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手术组33例均接受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康复锻炼;保守治疗患者56例,伤后均采用肢具及颈腕吊带固定患肢,其中27例患者(康复组)定期于康复科接受系统康复锻炼,29例患者(非康复组)以制动为主,未接受系统康复锻炼。治疗效果采用肩关节Neer评分、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平均(31.2±6.8)个月。随访期间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末次随访时手术组、康复组和非康复组患者Neer评分分别(80.2±11.3)分、(75.3±14.7)分和(70.3±13.6)分,手术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EQ-5D分别为0.83±0.11、0.80±0.15和0.76±0.09,手术组和康复组均明显优于非康复组(P<0.05)。结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虽然保守治疗患者的关节功能略差,但有效的康复锻炼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保守治疗 肱骨骨折 康复
下载PDF
微型手骨骨折外固定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17
作者 李敬祥 吴桂品 金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11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型手骨骨折外固定器的设计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50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该阶段患者采取微型外固定器治疗,而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接诊的50例手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该阶段患者采取传统... 目的 探讨微型手骨骨折外固定器的设计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诊的50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该阶段患者采取微型外固定器治疗,而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接诊的50例手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该阶段患者采取传统钢板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骨折线基本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100.00%,对照组则为94.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显效率高达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研究组骨折线基本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 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手骨骨折,不仅能提高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可缩短骨折线基本消失时间,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骨骨折 微型外固定器 设计 应用
原文传递
踝关节截骨器在踝关节融合术的应用 被引量:36
18
作者 沙良宽 田家祥 +2 位作者 李敬祥 田振兴 李利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比较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22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闭合组(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61... 目的比较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22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闭合组(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61例)和切开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6l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体重、身高、身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骨折分型、Bohler角、Gissane角及伤后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功能(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及术后影像学结果。结果闭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切开组(P〈0.05)。两组均无深部感染,但切口组发生切口裂开3例、皮缘坏死2例及切口感染l例,闭合组未发生切口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闭合组随访时间24~68个月,平均38.7个月;开放组随访时间26~66个月,平均38-7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2,P=0.121)。末次随访时,闭合组和切开组患者术后Bohler角(t=-27.929,P=0.000;t=-32.565,P=0.000)和Gissane角(t=-26.351,P=0.000;t=-25.561,P=0.000)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2,P=0.624)。结论对于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均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但前者具有创伤较小、住院天数较短、切口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 经皮撬拨复位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