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旭光×范倍×潘若简:遇见大卫·波德维尔
1
作者 陈旭光 潘若简 +5 位作者 范倍 韩永生(摄影) 杭浩(摄像) 文杰(摄像) 宁(整理) 张宇欣(整理) 《电影评论》 2024年第1期26-35,F0004,共11页
一、遇见波德维尔陈旭光(以下简称陈):最早结识波德维尔是2000年左右,当时北京大学出版社要翻译《世界电影史》,我与其他同志一起合作翻译了这本书并于2004年出版,翻译的时候就觉得内容太浩繁、太宏富了,我们几乎是删掉很多内容、章节,... 一、遇见波德维尔陈旭光(以下简称陈):最早结识波德维尔是2000年左右,当时北京大学出版社要翻译《世界电影史》,我与其他同志一起合作翻译了这本书并于2004年出版,翻译的时候就觉得内容太浩繁、太宏富了,我们几乎是删掉很多内容、章节,但最后出版时仍然有70多万字之厚。后来忙于工作和其他科研,一直没有下决心找机会修订。到2010年的时候又有一个机会,我带着学生翻译了他的《建构电影的意义》一书,也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出版社 合作翻译 机会
原文传递
张律×耐安×陈刚×沙丹:艺术电影的作者意识与大众接受
2
作者 张律 耐安 +6 位作者 陈刚 沙丹 达生(摄影) 杨超(摄像) 文杰(摄像) 何罗杉(整理) 吴建业(整理) 《电影评论》 2023年第9期35-43,F0004,共10页
一、创作与接受沙丹(以下简称沙):今天很荣幸跟几位老师来探讨我们中国艺术电影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访谈将从张律导演的新片《白塔之光》谈起,再由点到面扩散到中国艺术电影发展生态中的一些困境。我们都说电影的制作是一个见自己——见... 一、创作与接受沙丹(以下简称沙):今天很荣幸跟几位老师来探讨我们中国艺术电影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访谈将从张律导演的新片《白塔之光》谈起,再由点到面扩散到中国艺术电影发展生态中的一些困境。我们都说电影的制作是一个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见自己,就是说你把电影拍出来了,见天地,就是电影进入到电影节等各种专业语境当中,就像《白塔之光》先是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之后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也拿了奖,包括在很多电影节上的放映,都取得非常好的口碑,它在这个环节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最后,电影还需要见众生,跟观众见面。当然这一步步之中,都会伴随着不同的风险,特别是面对庞大的公众时,电影会面临更多的局限和困难。所以,想先听听导演在新片《白塔之光》即将面对观众时的一些心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林国际电影节 北京国际电影节 中国艺术电影 作者意识 创作与接受 大众接受 白塔 由点到面
原文传递
陈思诚×王宝强×魏君子×索亚斌:论新媒介时代现实题材电影的三个问题
3
作者 陈思诚 王宝强 +5 位作者 魏君子 索亚斌 达生(摄影) 杨超(摄像) 文杰(摄像) 何罗杉(整理) 《电影评论》 2023年第7期45-53,F0004,共10页
创作初心:保持对时代的锐触觉索亚斌(以下简称“索”):我想先从陈思诚监制、王宝强导演新近的两部作品《消失的她》《八角笼中》进入到新媒介时代下现实题材电影的讨论。请两位先结合一下自己的作品,谈一谈你们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提前... 创作初心:保持对时代的锐触觉索亚斌(以下简称“索”):我想先从陈思诚监制、王宝强导演新近的两部作品《消失的她》《八角笼中》进入到新媒介时代下现实题材电影的讨论。请两位先结合一下自己的作品,谈一谈你们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提前料想到作品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为什么当下的电影观众会愿意为现实题材作品买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宝强 电影观众 现实题材电影 思诚 新媒介时代 索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