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片类药物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副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斌本 王景阳 《疼痛》 2004年第3期86-89,共4页
大多数晚期癌症患者都会感觉疼痛,中等或较严重的癌痛患者,应推荐用阿片类镇痛药尽管阿片类药物在治疗非恶性慢性疼痛方面存在争议,但经过选择的部分患者,仍有人提倡应用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疼痛需滴定剂量以达到在止痛... 大多数晚期癌症患者都会感觉疼痛,中等或较严重的癌痛患者,应推荐用阿片类镇痛药尽管阿片类药物在治疗非恶性慢性疼痛方面存在争议,但经过选择的部分患者,仍有人提倡应用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疼痛需滴定剂量以达到在止痛与副作用之间满意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慢性疼痛 治疗 患者 副作用 阿片类镇痛药 严重 止痛 恶性 癌痛
下载PDF
颈内静脉置管导致室颤1例
2
作者 李斌本 朱科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7-477,共1页
关键词 室颤 颈内静脉置管 胃镜检查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3
作者 倪丽亚 孙超智 +3 位作者 李斌本 马宇 苏佳灿 邓小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2-457,共6页
目的回顾比较髂筋膜间隙阻滞(同时阻滞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复合喉罩全麻与蛛网膜下隙阻滞应用于80岁以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非骨水泥型)的优劣性,探讨适合骨科高龄患者的个体化麻醉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80岁以上人... 目的回顾比较髂筋膜间隙阻滞(同时阻滞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复合喉罩全麻与蛛网膜下隙阻滞应用于80岁以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非骨水泥型)的优劣性,探讨适合骨科高龄患者的个体化麻醉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80岁以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麻醉相关资料,其中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喉罩全麻44例(G组),蛛网膜下隙阻滞54例(S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Ⅱ~Ⅳ级。记录麻醉诱导前以及诱导后5、10、15、20、30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前及术后即刻、术后6h、术后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麻黄碱使用次数、合并疾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前、术后1d睡眠质量;调查手术医生对麻醉方案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前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患者ASAⅣ级例数多于S组(P<0.05)。术后6、24h时G组VAS评分低于S组(P<0.01),镇痛效果满意。两组麻醉诱导前及诱导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麻黄碱使用次数多于S组(P<0.01),S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高于G组(P<0.05)。两组手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麻醉方案。在病例选择适当的情况下,髂筋膜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与蛛网膜下隙阻滞相比术后镇痛时间长,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阻滞 蛛网膜下隙阻滞 髋置换关节成形术 80岁以上老年人 喉罩麻醉
下载PDF
催眠术与疼痛治疗 被引量:7
4
作者 毛燕飞 李斌本 熊源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2-553,共2页
疼痛是病理改变导致人体发生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催眠术作为疼痛治疗的辅助干预措施,由于其独特的心理暗示作用——可以减轻过重的情感负担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及增强患者处理疼痛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催眠术... 疼痛是病理改变导致人体发生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催眠术作为疼痛治疗的辅助干预措施,由于其独特的心理暗示作用——可以减轻过重的情感负担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及增强患者处理疼痛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催眠术的镇痛机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期使临床医生对催眠镇痛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术 疼痛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全身麻醉后单侧瞳孔散大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辉 李斌本 +2 位作者 侯炯 解群 范晓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5-935,共1页
患者,女性,53岁,诊断“右侧大脑中动脉未破裂动脉瘤”,拟在全麻下行数字减影造影术(DSA)下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眼疾、眼手术史。
关键词 瞳孔散 麻醉后 未破裂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大一 单侧 全身 弹簧圈栓塞术
下载PDF
脊柱手术中体位变化对全麻高浓度氧通气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马宇 李斌本 +2 位作者 王薇 熊源长 邓小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79-4381,共3页
目的:研究脊柱手术中体位变化对患者全身麻醉下吸入高浓度氧的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17例拟在全麻下接受后路腰椎手术的ASAⅠ~Ⅱ级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后机械通气15min(T1)、体位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15min(T2)、俯卧位后1h(T3)、俯... 目的:研究脊柱手术中体位变化对患者全身麻醉下吸入高浓度氧的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17例拟在全麻下接受后路腰椎手术的ASAⅠ~Ⅱ级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后机械通气15min(T1)、体位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15min(T2)、俯卧位后1h(T3)、俯卧位变为仰卧位前(T4)和翻身为仰卧位后15min(T5)监测并记录以下指标:气道压、胸腔整体顺应性、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并进一步计算氧合指数和肺泡动脉氧含量差。结果:T2、T3、T4和T5时间点的氧合指数与T1相比显著改善(P<0.01),相应T2~T5时间点的肺泡气与动脉血氧分压差显著低于T1时间点(P<0.01)。而所有时间点之间肺泡气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相差则不显著(P>0.05)。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T2~T4)时间点平均气道压与仰卧位(T1和T5)相比显著升高,而顺应性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正确的摆放体位下,脊柱手术中的俯卧位在增加气道压和降低胸腔整体顺应性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由于仰卧以及吸入高浓度氧而引起的肺不张和分流增加等影响换气效果的因素,提高了患者的氧合效果。而且翻身为仰卧位后短时间内(<15min)其换气功能改善的效果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麻醉 俯卧位通气 机械通气
下载PDF
AngioJet仪治疗急性下肢股腘动脉栓塞的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禇永新 张雷 +6 位作者 李斌本 梅志军 秦锋 冯翔 陆清声 冯睿 景在平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总结AngioJ et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E)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急性下肢AE患者23例,采用AngioJ et机械血栓抽吸+台上溶栓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术中造影结果,评价动脉复通效果。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的评估和下肢动... 目的总结AngioJ et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E)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急性下肢AE患者23例,采用AngioJ et机械血栓抽吸+台上溶栓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术中造影结果,评价动脉复通效果。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的评估和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23例患者均完成台上溶栓和吸栓,平均住院时间(4.0±1.1)天,平均手术时间(1.4±0.7)小时,台上尿激酶用量(33.7±12.2)万U,肝素用量(44.7±4.8)mg。手术成功率91.3%,2例改为置管溶栓术,7例行球囊扩张并植入外周动脉裸支架。疗效评价:痊愈7例,良好11例,一般3例,较差1例,截肢1例。并发症包括足趾端发黑4例,穿刺点渗血3例。23例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平均降低(7.7±2.6)g/L,8例(34.8%)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红蛋白尿。随访至少1年,下肢动脉通畅20例,3例患者出现下肢缺血症状。结论 AngioJ e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机械血栓抽吸装置,较传统动脉置管溶栓有部分优势,但需配合传统置管溶栓和支架成形术。短期疗效较满意,但远期效果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下肢 机械除栓 治疗 溶栓治疗
下载PDF
B超引导和X线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疼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兆 李斌本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864-868,共5页
目的比较B超引导和X线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上海长海医院就诊的腰椎小关节源性疼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B超引导组采用B超引导下脊神经后... 目的比较B超引导和X线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上海长海医院就诊的腰椎小关节源性疼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B超引导组采用B超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X线引导组采用X线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疼痛及疗效进行评估,VAS降低≥50%视为有效,同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无显著差别,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较各自术前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个月,B超引导组和X线引导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2.2%,至术后12个月,两组有效率仍维持在50%以上。相比X线引导组,B超引导组手术时间更短(22.2±3.5 min vs 32.4±6.9 min,P<0.01);两组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B超引导下行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疼痛,疗效显著且持久,与X线相比疗效相当。超声具有快速、无损、无辐射、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腰椎 小关节 B超 射频消融 X线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斌本 王薇 +1 位作者 汪惠 文平山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第3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介入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继发性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120例aSAH患者按是否应用右美托咪定分为两组:D...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介入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继发性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120例aSAH患者按是否应用右美托咪定分为两组:D组(是,n=60)、C组(否,n=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CVS发生率及预后。结果:麻醉诱导后(T1)~术毕(T4),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较麻醉诱导前(T0)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拔管时(T5)呈上升趋势,但D组T1~气管插管后5min(T3)的MAP水平、T1~T5时间点的HR均高于C组(P<0.05)。较麻醉诱导前,术毕、术毕6h及术毕24h时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PMN)、丙二醛(MDA)水平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下降;但D组患者各时间点PMN、MDA低于C组,SOD活性高于C组(P<0.05)。D组患者血管造影痉挛、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组患者中GOS评分1~3分比重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aSAH介入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可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应激反应,有利于减少CV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手术 血流动力学 继发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代元强 薄禄龙 +3 位作者 卜岚 倪丽亚 林安琪 李斌本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后短期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3年5月至2017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完成血管内机械取栓手术的AIS患者284例,针对...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后短期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3年5月至2017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完成血管内机械取栓手术的AIS患者284例,针对一般资料和疾病状态,对实施全身麻醉的患者与保留自主呼吸的镇静处理或局部麻醉的患者对比,分析手术麻醉相关信息。结果术前2组患者脑卒中OCSP分型有不同表现,NIHSS分值全麻组高于非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患者意识水平危重比例较非全麻组高(P<0.05);术后2 h及24 h患者NIHSS评分全麻组得分仍高于非全麻组(P<0.05)。2组患者从发病到血管再通时间及从穿刺到再通时间全麻组患者均较长(P<0.05)。全麻组麻醉诱导实施时间也明显长于非全麻组(P<0.05)。术后3个月评估发现,患者神经功能结果可见术前NIHSS评分越高,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OR=1.098,95%CI 1.037~1.162);年龄越大术后患者康复程度越差(OR=1.030,95%CI 1.007~1.053);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越长术后功能损伤越严重(OR=1.006,95%CI 1.001~1.011)。结论术前疾病严重程度、年龄及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严重影响AIS患者预后,是否与麻醉方式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频线阵超声辅助定位在解剖标志定位困难病人蛛网膜下腔穿刺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丽亚 卜岚 +1 位作者 李斌本 倪文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穿刺前应用高频线阵超声辅助定位能否提高解剖标志定位困难病人蛛网膜下腔麻醉的穿刺成功率。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10例拟行下肢手术、解剖标志定位困难的病人分为传统解剖定位组和高频线阵超声定位组,每组各55... 目的 探讨穿刺前应用高频线阵超声辅助定位能否提高解剖标志定位困难病人蛛网膜下腔麻醉的穿刺成功率。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10例拟行下肢手术、解剖标志定位困难的病人分为传统解剖定位组和高频线阵超声定位组,每组各55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一次穿刺成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分别记录L2-3与L3-4解剖定位与高频线阵超声定位穿刺点之间相差的距离,穿刺角度,穿刺次数等。结果 解剖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26.53%,高频线阵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6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高频线阵探头超声辅助定位对拟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解剖定位困难的病人进行穿刺前定位,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线阵探头 超声定位 蛛网膜下腔麻醉 脊髓麻醉
下载PDF
多元文化护理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围麻醉期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巧 李斌本 +1 位作者 薄禄龙 张丽君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实施多元文化护理在全身麻醉下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6月在全身麻醉下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患者90例,通过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45)和多元文化护理组(n=45)。常规护理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实施多元文化护理在全身麻醉下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6月在全身麻醉下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患者90例,通过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45)和多元文化护理组(n=45)。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多元文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苏醒时间、诱导前5 min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患者负性情绪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多元文化护理组患者苏醒时间、诱导前5 min的HR、MAP及术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多元文化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结论多元文化护理有利于患者找到文化认同感,改善负性情绪,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麻醉护士 负性情绪 满意度 多元文化 护理
下载PDF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斌本 王景阳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77-181,共5页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以往称为反射性交感营养不良,尚不为人们所普遍了解,本文简要说明其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特别是诊断标准和治疗。
关键词 疼痛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交感性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比较曲马朵与芬太尼在脊柱手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斌本 陈辉 许华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 比较曲马朵与芬太尼在成人脊柱手术后自控镇痛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对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曲马朵T组(60例)和芬太尼F组(60例),T组采用曲马朵20 mg/kg,F组采用芬太尼20 μg/kg,两组均含氟哌利多1.25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试验... 目的 比较曲马朵与芬太尼在成人脊柱手术后自控镇痛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对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曲马朵T组(60例)和芬太尼F组(60例),T组采用曲马朵20 mg/kg,F组采用芬太尼20 μg/kg,两组均含氟哌利多1.25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试验采用双盲法.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 hNRS评分、术后呼吸抑制与过度镇静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时间段NRS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曲马朵在成人脊柱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与芬太尼相当,效果确切,但副作用明显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朵 脊柱 疼痛 手术后 镇痛 患者控制 成年人
原文传递
机械血栓抽吸结合台上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8
15
作者 秦锋 李斌本 +5 位作者 张雷 张荣杰 陈凯 陆清声 王宏飞 景在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总结机械血栓抽吸+台上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上海长海医院收治急性期下肢DVT患者行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快速溶栓28例病例,通过回顾术中静... 目的总结机械血栓抽吸+台上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上海长海医院收治急性期下肢DVT患者行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快速溶栓28例病例,通过回顾术中静脉造影计算血栓溶解率及症状改善来评价静脉再通效果。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的评估和下肢深静脉系统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8例中12例患者放置临时性滤器,平均住院日(3.9±1.1)d,平均手术时间(1.2±0.4)h,台上尿激酶用量(32±12)万u,肝素用量(46±10)mg。血色素平均降低(7.5±2.6)g/L。I级溶解2例(7.1%),后改为传统置管溶栓,Ⅱ级溶解10例(35.7%),m级溶解16例(57.1%),血栓显著再通率即技术成功率为92.9%。2例发生轻微出血并发症。9例患者(32.1%)植入支架。随访至少一年提示深静脉通畅26例(92.9%),支架通畅率为88.9%(1/9),2例(7.1%)出现轻中度血栓后综合征。结论Angio Je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机械吸栓装置,较传统深静脉置管溶栓有优势,短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成形术 机械溶栓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用于减轻颅内动脉瘤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波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博 陈辉 +3 位作者 张冉 李斌本 范晓华 侯炯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全身麻醉诱导期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芬太尼组、高剂量芬太尼组和低剂量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复合...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全身麻醉诱导期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芬太尼组、高剂量芬太尼组和低剂量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复合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复合组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总量1恤g/kg,泵注时间10min;低剂量芬太尼组和高剂量芬太尼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麻醉诱导时,低剂量芬太尼组和复合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s/ks、高剂量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μs/ks,余用药相同。记录入手术室平静休息3min(T0)、气管内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将每例患者麻醉诱导期间(T0-T3)SBP、DBP、HR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定义为各参数的波动值:△SBP、ADBP、AHR。记录诱导期间麻黄碱、阿托品的使用情况。结果复合组ASBP、△DBP、AHR[(26.9±14.8)mmHg(1mmHg=0.133kPa)、(10.7±8.9)mmHg、(12.5±4.3)次/min]均低于低剂量芬太尼组[(40.4±15.6)mmHg、(20.3±9.4)mmHg、(30.1±15.0)次/min](P〈0.05),高剂量芬太尼组△SBP、△HR[(29.8±16.8)mmHg、(19.5±7.4)次/min]均低于低剂量芬太尼组(P〈0.05),复合组AHR低于高剂量芬太尼组(P〈0.05)。麻醉诱导期三组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高剂量芬太尼组麻黄碱使用率高于低剂量芬太尼组[30%(6/20)比5%(1/20),P=0.03230结论麻醉诱导前应用1μg/kg右美托咪定,既能够良好抑制插管反应,又不会导致插管后血压严重下降,达到了稳定血流动力学的目标,特别适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麻醉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日间肛肠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瑛 倪红伟 +1 位作者 李先华 李斌本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日间肛肠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在鞍麻下行日间肛肠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例。A组术后口服布洛芬300mg/次;B组与c组分别于麻醉前10min静脉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与60mg;D组与E组分别于...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日间肛肠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在鞍麻下行日间肛肠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例。A组术后口服布洛芬300mg/次;B组与c组分别于麻醉前10min静脉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与60mg;D组与E组分别于手术后30min静脉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与60mg。术后患者若疼痛VAS〉6,给予布洛芬300mg作为补救药物。记录手术结束即刻、术后2、4、6、12、18、72h时VAS评分、术后18、72h时患者满意度评分、药物副作用、并发症以及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B、C、D、E组与A组相比,VAS评分在术后4、6、12、18、72h时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E组手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2h时,C、E组较B、D组VA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满意度B、C、D、E组均显著优于A组(P〈0.01);术后18h时B、C、D、E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2h时,C、E组满意度优于B、D组。A组36例患者需要服用布洛芬治疗,显著高于B、C、D、E组;五组之间药物副作用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日问肛肠手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其中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时,镇痛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 日间手术 肛肠手术 疼痛 手术后 镇痛
原文传递
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EVAR术后近端Ⅰ型内漏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广钦 陆清声 +3 位作者 张雷 李斌本 董健 景在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观察人纤维蛋白黏合剂(fibrin sealant,FS)治疗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后近端内漏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至2012年长海医院收治的104例AAA行EVA... 目的观察人纤维蛋白黏合剂(fibrin sealant,FS)治疗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后近端内漏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至2012年长海医院收治的104例AAA行EVAR+FS治疗近端Ⅰ型内漏的病例。77例近端瘤颈短于15mm,21例近端瘤颈扭曲〉60度,内漏常规治疗无效后,通过预置导管于瘤腔内注射纤维蛋白黏合剂,术前术后造影及瘤腔内测压观察内漏即时疗效,CTA随访观察中远期疗效。结果纤维蛋白黏合剂注射后瘤腔内压力显著下降,促进内漏愈合。围手术期(术中及术后30d内)死亡3例(2.9%)。术后随访5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80.6%和60.2%。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由(58.78±13.41)mm下降到(52.6±12.2)mm。结论FS瘤腔内注射治疗EVAR近端内漏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方法,特别适用瘤颈较短,严重扭曲的A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组织黏着剂 主动脉瘤 内漏 腔内隔绝术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麻醉策略
19
作者 代元强 薄禄龙 +1 位作者 牛婷 李斌本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4期232-234,共3页
自2019年12月开始,湖北省武汉市相继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迅速扩散到整个湖北省乃至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突然,病毒致病性强,已引起全球重视。当前也是我国急性脑卒中高发的季节,确保医护人员严密防护,严格筛查就诊患... 自2019年12月开始,湖北省武汉市相继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迅速扩散到整个湖北省乃至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突然,病毒致病性强,已引起全球重视。当前也是我国急性脑卒中高发的季节,确保医护人员严密防护,严格筛查就诊患者,采取分类诊疗计划,对疑似感染者立即隔离并组织会诊,明确手术指征。本文详细阐述针对DSA手术室特殊环境,麻醉医师如何根据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制定麻醉策略,实施有效的感染防控方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为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脑卒中 麻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