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王阳 李新悟 +4 位作者 段启新 李征 胡跃世 谷傲峥 朱清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NMIB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NMIB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因子、病理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肉眼血尿时间[(1.29±0.23)d]、尿管留置时间[(2.35±0.27)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42±0.25)d]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67.25±6.19)pg/mL]、C反应蛋白(CRP)[(17.25±2.19)mg/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0.39±4.28)pg/mL]水平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MDA)[(5.74±1.05)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105.96±9.58)μmol/L]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70.14±6.23)pg/mL]水平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病理诊断准确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88%(2/41)]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NMIBC较TURBT效果更佳,能够减轻手术创伤,缩短肉眼血尿、尿管留置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且切除标本更符合病理分期要求,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钬激光 复发率 并发症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阳 李新悟 +4 位作者 段启新 李征 胡跃世 谷傲峥 朱清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831-833,844,共4页
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膀胱癌根治术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统计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另收集患者的年龄、膀胱癌分期等资料,统计对比合并... 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膀胱癌根治术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统计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另收集患者的年龄、膀胱癌分期等资料,统计对比合并前列腺偶发癌与未合并前列腺偶发癌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的差异;同时统计分析合并前列腺偶发癌患者的病理特点;于术后进行随访,统计所有患者的生存率。结果75例患者中,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共有18例,发生率为24.00%(18/75);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患者年龄高于未合并前列腺偶发癌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术前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8例合并前列腺偶发癌的患者其临床分期大部分局限于pT_(2)内,其中pT_(1)有10例(55.56%),pT_(2)有5例(27.78%),pT 3有3例(16.67%);采用Gleason score评分对患者评估,其中<7分11例(61.11%)、=7分5例(27.78%)、>7分2例(11.11%);术后随访成功60例,生存率为80.00%(60/75),其中11例死于膀胱癌,4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膀胱癌根治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较高,大多局限于pT_(2)内,且Gleason score评分多数≤7分,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对膀胱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前列腺偶发癌 临床病理特征 生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