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新现代主义思潮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新梅(译)
-
机构
莫斯科大学语文系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
出处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22年第1期77-87,共11页
-
基金
上海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研究》(项目编号:2019BWY02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以叶·沃达拉兹金、阿·瓦尔拉莫夫、米·希什金、米·戈卢勃科夫、鲍·叶夫谢耶夫的作品和巴·克鲁萨诺夫的早期小说为例,研究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最鲜明且蓬勃发展的一种文学思潮——新现代主义。文章阐释新现代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和先决条件,追溯其继承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的主要脉络,分析新现代主义艺术思维的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大原则是普世性,即探寻和思考人类生存中那些不受具体历史和社会环境影响的普遍的、本体论起源的问题。受此原则影响,新现代主义文本中经常出现不同历史时代的交错相织,主人公可以同时处在不同的时间和社会层面,或者能轻易克服时间界限。新现代主义文学所思考的普世性问题中,永恒、死亡、信仰和爱情范畴尤其重要。本文还详细揭示新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末世论倾向,在文学-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宏阔背景下审视新现代主义作品中的死亡观和爱情观之间的关系;详细阐释新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那里继承的新神话主义原则,即依靠神话情节和形象作为作品的意义密码;论证道德因素在新现代主义作家创作中的意义,阐释他们对文学的任务和功能完全不同于后现代主义作家的理解;追踪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在新现代主义文本中的运用。
-
关键词
当代俄罗斯文学
新现代主义
普世性
新神话主义
现代主义艺术技巧
-
Keywords
contemporary Russian literature
neo-modernism
universalization
neomyphologism
modernistic art technique
-
分类号
I512.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20世纪俄罗斯文学对古罗斯文本的接受
- 2
-
-
作者
安•阿•列舍托娃(著)
李新梅(译)
-
机构
叶赛宁梁赞国立大学文学教研室
-
出处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
文摘
本文主要研究20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对古罗斯各种体裁文本中的形象、主题和情节的接受。20世纪是掌握古罗斯文学传统及体裁的新阶段。早在白银时代,这些传统和体裁就被文学家们掌握,比如诗人М.沃洛申、А.勃洛克、С.叶赛宁、В.马雅可夫斯基,小说家А.列米佐夫、И.什梅廖夫、Б.扎伊采夫,以及20世纪上半叶作家В.沙拉莫夫和下半叶作家А.索尔仁尼琴。在解决这一研究问题时,价值角度分析至关重要,因为这一分析角度不仅使关于互文的定义和阐释有了意义,而且使阅读的深度和艺术性有了意义,也使中世纪源文本在20世纪文本中的变形有了意义。
-
关键词
艺术接受
古罗斯文学
20世纪俄罗斯文学
互文
-
Keywords
artistic reception
old Russian literature
Russian literature of the 20th century
intertext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