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腔注射低剂量氯胺酮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超前镇痛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新白 赵恒兰 +2 位作者 王金 麻海春 王锦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8-810,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的价值和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36例子宫肌瘤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8)和实验组(B组,n=18).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辅助芬-氟合剂(1/2~1 U),以保证术中无痛、安静.术中... 目的:探讨低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的价值和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36例子宫肌瘤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8)和实验组(B组,n=18).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辅助芬-氟合剂(1/2~1 U),以保证术中无痛、安静.术中局麻药为1.5%利多卡因和0.25%的卡因混合液.B组于开皮前硬膜外腔中注入氯胺酮0.3~0.6 mg·kg-1,加入试验剂量内.两组术后均连接PCEA装置.术后分别观察:①术后不同时间点(0.5、2、4、8、12和24 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②术后2 d内PCEA泵首次触发时间,PCEA泵记录的吗啡消耗量,有效触发次数/实际触发次数等;③术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结果:B组术后2 h VAS评分(12.1 mm)明显低于A组(18.9 mm),以后B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CEA泵首次触发平均时间A、B组分别为(117.78±29,91)min,(188.89±16.16)min,PCEA泵有效触发次数分别为(8.33±1.80)次及(4.44±0.88)次;术后2 d内PCEA泵所记录的吗啡用量分别为(1.67±0.36)mg及(0.89±0.18)m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A组恶心5例,呕吐6例,皮肤瘙痒3例;B组恶心2例,呕吐3例,皮肤瘙痒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硬膜外给予氯胺酮可提供良好超前镇痛效果,可达到满意的术后镇痛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超前镇痛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中枢敏化 硬膜外 患者自控镇痛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Npas2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新白 袁彤 +1 位作者 金美善 佟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0-1801,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Npas2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乳腺癌患者30例和乳腺癌原位癌患者20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pas2蛋白在乳腺癌和原位癌中的表达,采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2图像分析仪,计算其灰度值。...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Npas2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乳腺癌患者30例和乳腺癌原位癌患者20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pas2蛋白在乳腺癌和原位癌中的表达,采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2图像分析仪,计算其灰度值。结果在人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和乳腺原位癌中Npas2均有表达,Npas2阳性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正常乳腺组织114.3±2.31,原位癌132.3±2.11,浸润癌159.5±6.79;相对于正常组织,Npas2蛋白在原位癌和浸润癌中表达是下调的(P<0.05);Npas2蛋白在Ⅰ~Ⅲ期浸润癌中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Ⅰ期142.3±2.46,Ⅱ期161.2±4.22,Ⅲ期176.3±2.93,与Ⅰ期比较,Ⅱ期、Ⅲ期乳腺癌Npas2表达明显减弱,提示Npas2蛋白表达高低与乳腺癌原发灶大小、肿瘤分期相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灰度值156.8±3.23,有淋巴结转移的灰度值166.3±4.04,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与检测的样本数不够有关。结论 Npas2在人乳腺癌中表达下调,可能与乳腺癌的生长、浸润、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pas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定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巨大甲状腺肿所致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新白 刘环秋 +4 位作者 孟宪瑛 袁彤 韩伟 佟倜 麻海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在巨大甲状腺肿所致的困难气道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管插管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巨大甲状腺肿致气管受压移位或变形患者3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n=15)和丙泊酚组(n=15)。右旋美托咪... 目的:探讨在巨大甲状腺肿所致的困难气道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管插管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巨大甲状腺肿致气管受压移位或变形患者3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n=15)和丙泊酚组(n=15)。右旋美托咪定组先给予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定1.0μg·kg^-1,输注超过10 min后以0.4μg·kg^-1·h^-1持续泵人。丙泊酚组先缓慢给予丙泊酚2.0 mg·kg^-1,后以5-8 mg·kg^-1·h^-1持续泵人。对插管条件进行评估分级;观察患者在插管过程中的反应,如咳嗽分级和患者插管时的舒适度;记录麻醉前(T0)、Rassay评分为4时(T1)、气管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及插管后3 min(T4)5个时间点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记录阿托品和多巴胺的用量以及低氧血症和呼吸抑制等。结果:2组均成功完成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右旋美托咪定组患者在插管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自主呼吸,无气道梗阻发生,均能按照指令配合气管插管。丙泊酚组有6例(40.0%)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11例(73.3%)不能按指令配合气管插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美托咪定组有12例声门开放,3例声门活动;丙泊酚组有7例声门开放,6例声门活动;右旋美托咪定组较丙泊酚组提供较好的插管条件(P〈0.05)。在整个插管过程中没有反应或只是轻微的面部表情者,右旋美托咪定组有12例,丙泊酚组有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美托咪定组患者在T1和T2时刻心率下降更为明显。插管后T3、T4时刻2组患者心率均加快,但右旋美托咪定组患者心率加快不显著,与丙泊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过程中右旋美托咪定组未出现低氧血症和气道梗阻,而丙泊酚组3例出现低氧血症,6例出现气道梗阻。结论:在处理巨大甲状腺肿所致的困难气道时,与丙泊酚比较,右旋美托咪定耐受性好,患者呼吸通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定 困难气道 巨大甲状腺肿 丙泊酚 纤维支气管镜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中VEGF和MMP-9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李新白 孟宪瑛 +2 位作者 王广义 张强 李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塞来昔布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株分为不同浓度塞来昔布组和...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塞来昔布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株分为不同浓度塞来昔布组和对照组,各塞来昔布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20、40和80μmol.L-1),对照组给予F12K培养液,作用72h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TT细胞后VEGF mRNA和MMP-9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20、40和80μmol.L-1的塞来昔布对甲状腺癌TT细胞VEGF mRNA和MMP-9mRNA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40和80μmol.L-1塞来昔布组TT细胞中VEGF/GAPDH及MMP-9/GAPD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浓度高于40μmol.L-1时可明显降低VEGF mRNA和MMP-9mRNA的分泌,可能对肿瘤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塞来昔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氯胺酮超前镇痛对术后自控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雪松 李新白 +2 位作者 赵恒兰 杨桐伟 王凡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 :观察氯胺酮超前镇痛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 5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行全子宫切除术 ,随机分为 3组 ,即 组 :对照组 ,术前不施行超前镇痛 ; 组 :切皮前 30 m in静脉注入氯胺酮 0 .2... 目的 :观察氯胺酮超前镇痛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 5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行全子宫切除术 ,随机分为 3组 ,即 组 :对照组 ,术前不施行超前镇痛 ; 组 :切皮前 30 m in静脉注入氯胺酮 0 .2 mg· kg- 1 ; 组 :切皮前 30 min将氯胺酮 30 mg加入实验剂量 (2 %利多卡因4或 5 m L)中注入硬膜外腔。 3组术后均连接 Graseby930 0镇痛泵行患者自控硬腺外镇痛 (PCEA) ,镇痛药物为0 .2 %罗哌卡因加 5 0 m g· L- 1吗啡。分别于术前、术后第 1、 2天晨抽取静脉血 ,采用改良荧光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 (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 ,并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视觉模拟 (VAS)评分、镇痛泵首次触发时间、吗啡消耗量、有效触发次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结果 :从术后 4 h至 4 8h3组患者的 VAS评分均升高 , 、 、 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 、 两组 PCEA泵首次触发时间明显延长 ,镇痛期内按压次数、吗啡总消耗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 组术后 E及 NE水平均高于术前 , 、 组术后第 1天 E、 NE水平均高于术前 ,第 2天 E、 NE水平与术前无差别 ,与 组术后第 2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治疗应用 镇痛药 镇痛 硬膜外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下载PDF
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脾细胞IL-2和γ-IFN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叶保国 闻春艳 +2 位作者 李新白 朱庆三 宋雪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2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脾细胞IL-2和γ-IFN的影响。方法以Wistar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即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大豆皂甙给药组,3组动物分别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大豆皂甙(SS,10mg/kg)灌胃3个月,然后处... 目的探讨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脾细胞IL-2和γ-IFN的影响。方法以Wistar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即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大豆皂甙给药组,3组动物分别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大豆皂甙(SS,10mg/kg)灌胃3个月,然后处死取脾脏进行脾体比、常规组织学染色观察,同时取脾细胞进行淋巴细胞转化率实验及白细胞介素2(IL-2)与白细胞介素18(γ-IFN)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和大豆皂甙治疗组的脾体比及脾脏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可使大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IL-2和γ-IFN水平明显降低(P<0.01),大豆皂甙治疗组可使大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IL-2和γ-IFN水平升高(P<0.01),而对照组和大豆皂甙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口服大豆皂甙能增强糖尿病大鼠脾脏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甙 糖尿病 脾脏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电解离弹簧圈栓塞术的麻醉 被引量:1
7
作者 冯艳华 赵恒兰 +3 位作者 韩树海 李新白 刘环秋 范伟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3-794,共2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电解离弹簧圈 (GDC)栓塞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 :16 7例颅内动脉瘤行 GDC栓塞术患者 ,随机分为 A组 (静脉全麻组 81例 )和 B组 (局麻组 86例 )。分别观察术前、手术开始、导管达到瘤体时、栓塞时及术终的收...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电解离弹簧圈 (GDC)栓塞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 :16 7例颅内动脉瘤行 GDC栓塞术患者 ,随机分为 A组 (静脉全麻组 81例 )和 B组 (局麻组 86例 )。分别观察术前、手术开始、导管达到瘤体时、栓塞时及术终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静脉全麻组全部顺利完成手术 ,局麻组有 7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脑血管严重痉挛。两组间术中各时期循环系统参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静脉麻醉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非常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离弹簧圈 栓塞 治疗性 麻醉 静脉 麻醉 局部
下载PDF
不同年龄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差异
8
作者 叶保国 李新白 +2 位作者 张文文 朱庆三 宋雪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了解不同发育阶段影响记忆能力的基因的转录水平。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SD雄性2月龄和6月龄大鼠进行行为训练,记录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每天4次,共3 d。统计并分析平台象限停留...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了解不同发育阶段影响记忆能力的基因的转录水平。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SD雄性2月龄和6月龄大鼠进行行为训练,记录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每天4次,共3 d。统计并分析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评估大鼠记忆形成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Arc蛋白的表达量,判断Arc与不同年龄大鼠学习能力的关系。结果随着入水次数的增加,2月龄和6月龄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逐渐缩短(P<0.05或P<0.01),2月龄大鼠每天每次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比6月龄大鼠长;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2月龄大鼠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或P<0.001),6月龄大鼠停留时间也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至第2天、第3天6月龄大鼠停留时间已趋于稳定。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训练大鼠海马的Arc表达量高于未接受行为训练的对照组大鼠,且接受行为训练的6月龄大鼠Arc表达量高于2月龄大鼠。结论 6月龄大鼠形成记忆能力较强,较快形成长期记忆。不同月龄大鼠Arc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学习能力 MORRIS水迷宫 ARC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罗哌卡因与吗啡合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9
作者 杨桐伟 宋雪松 +1 位作者 李新白 石雅伟 《吉林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265-265,共1页
关键词 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罗哌卡因 吗啡 镇痛效果
下载PDF
地氟醚低流量麻醉在单肺通气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韩树海 冯艳华 +1 位作者 李新白 王凡 《吉林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低流量麻醉技术吸入地氟醚在单肺通气时对循环及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45例肺部肿瘤患者,采用低流量麻醉技术吸入地氟醚麻醉,每分钟新鲜气流0.7~1L/mine,术中间断给予芬太尼2μg/(kg·h),阿曲库胺0.4mg/kg及持续吸入... 目的:观察应用低流量麻醉技术吸入地氟醚在单肺通气时对循环及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45例肺部肿瘤患者,采用低流量麻醉技术吸入地氟醚麻醉,每分钟新鲜气流0.7~1L/mine,术中间断给予芬太尼2μg/(kg·h),阿曲库胺0.4mg/kg及持续吸入地氟醚维持麻醉,地氟醚吸入维持在1~1.5MAC之间.术中均行单肺机械通气.在麻醉的不同时期采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监测SBp、MAP、DSP、HR、SpO2、PetCO2.以自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平稳后与吸入地氟醚后比较,以麻醉诱导后为对照组.结果:地氟醚以8%~10%的浓度吸入8~10min与自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平稳后比较,SBp有显著性差异(P<0.05)、MAP、DSP均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SpO2无明显变化.低流量吸入地氟醚单肺通气15min时较单肺通气血气前分析示PaO2下降,PaCO2升高,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和呼吸频率后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低流量地氟醚麻醉在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低流量麻醉 单肺通气 血气分析
下载PDF
预先肺复张策略结合肺保护通气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动脉血氧合作用及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媛 李新白 +1 位作者 耿娜 韩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4期138-141,共4页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预先肺复张策略结合肺保护通气对动脉血氧合作用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患者年龄65~79岁,ASA分级Ⅰ~Ⅲ级。分为4组(n=20),8ml/kg潮气量组(H组)...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预先肺复张策略结合肺保护通气对动脉血氧合作用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患者年龄65~79岁,ASA分级Ⅰ~Ⅲ级。分为4组(n=20),8ml/kg潮气量组(H组),8ml/kg潮气量结合预先肺复张策略组(H-ARS组),6ml/kg潮气量结合5cmH2O的呼气末正压组(L组),以及6ml/kg潮气量加5cmH2O的呼气末正压结合预先肺复张策略组(L-ARS组)。测定插管后10min(T0)、ARS后10min(T1)、气腹后10min(T2)、气腹后30min(T3)、气腹结束后10min(T4)的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并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分别各时点抽取动脉血监测血气,并根据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CO2分压(PaCO2)、吸人氧浓度(FiO2)等计算氧合指数、呼吸指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结果 H-ARS组与H组比较,L-ARS组与L组比较,氧合指数均较高(P〈0.05)。H-ARS组的氧合指数最高。H组与L-ARS组的氧合指数相近,而且都显著高于L组。H-ARS组的气道平台压显著高于L-ARS组(P〈0.05)。结论 预先肺复张策略可以提高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动脉血氧合作用,预先肺复张策略结合肺保护通气可以改善肺泡动态顺应性、减少高潮气量引起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老年患者 预先肺复张策略 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下载PDF
改良气管导管固定法用于预防颅脑手术中气管导管脱落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志 李新白 杨桐伟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评价改良气管导管固定法在预防颅脑手术中气管导管脱落的效果。方法:颅脑手术中,A组使用传统的双胶布进行固定,B组采用改良气管导管固定法固定气管导管。A组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B组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比较A、B两组中气管导管脱落... 目的:评价改良气管导管固定法在预防颅脑手术中气管导管脱落的效果。方法:颅脑手术中,A组使用传统的双胶布进行固定,B组采用改良气管导管固定法固定气管导管。A组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B组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比较A、B两组中气管导管脱落例数。结果:A组1 463例患者手术中有16例出现气管导管脱落,B组487例中未出现了气管导管脱落。统计学分析表明,B组气管导管脱落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气管导管固定法固定气管导管可有效预防颅脑手术中气管导管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气管插管固定器 气管导管 脱落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中骨水泥反应麻醉处理1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志文 杨桐伟 +1 位作者 李新白 麻海春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267-268,共2页
关键词 全髋置换术 骨水泥 麻醉
下载PDF
右美托嘧啶用于非插管患者的镇静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吨卫 金立民 +2 位作者 韩伟 李新白 麻海春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期156-157,共2页
右美托嘧啶是一种新型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兴奋性,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催眠遗忘和麻醉作用。广泛应用于非插管或困难插管的镇静作用。本文总结了右美托嘧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 右美托嘧啶 Α2受体 镇静
下载PDF
复合右美托咪定时丙泊酚抑制病人置入喉罩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晓波 杨希革 +5 位作者 李新白 赵状 韩春莹 韩伟 麻海春 卢宝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确定复合右美托咪定时丙泊酚抑制病人置人喉罩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方法择期全麻病人,性别不限,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20~25kg/m2,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静脉输注右美托眯定1.0μg/k... 目的确定复合右美托咪定时丙泊酚抑制病人置人喉罩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方法择期全麻病人,性别不限,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20~25kg/m2,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静脉输注右美托眯定1.0μg/kg,输注时间10min,随后靶控输注丙泊酚,初设血浆靶浓度3.0μg/ml,当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与血浆浓度达平衡,BIS值达50-60时置入喉罩。根据是否发生喉罩置人反应确定下1例病人的异丙酚靶浓度,浓度梯度0.2μg/ml。发生置人喉罩反应的标准为出现咳嗽、体动、喉痉挛或全身有意识的体动。计算复合右美托咪定时丙泊酚抑制病人置人喉罩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复合右美托咪定1.0μg/kg时丙泊酚抑制病人置入喉罩反应的Ec50及其95%cI为2.351(1.737~2.600)肛g/ml。结论复合右美托咪定1.0μg/kg时丙泊酚抑制病人置入喉罩反应的Ec50为2.35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二异丙酚 药物释放系统 喉面罩
原文传递
喉罩通气用于小儿腹腔镜阑尾手术全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金立民 韩伟 +1 位作者 李新白 麻海春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9期1297-1298,共2页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LMA)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正压通气的可行性,并与气管内插管通气(TT)同类手术比较。方法选择小儿腹腔镜单纯阑尾炎手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喉罩组(LMA组)40例和气管插管组(TT组)40例,在相同药物诱导与维持麻醉下观...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LMA)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正压通气的可行性,并与气管内插管通气(TT)同类手术比较。方法选择小儿腹腔镜单纯阑尾炎手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喉罩组(LMA组)40例和气管插管组(TT组)40例,在相同药物诱导与维持麻醉下观察两组患儿在诱导前和LMA(TT′)置入前、后及拔除前及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数值,观察监测术中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并对苏醒情况及气道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LMA组在置入前后的HR、BP无明显差异(P>0.05);TT组在插管前后的HR、BP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气道压力、SPO2、PETCO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苏醒时间、气道并发症方面比较,LMA组要优于TT组。结论 LMA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对气道损伤小,苏醒较快,在小儿麻醉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通气 小儿腹腔镜 阑尾炎 全麻
下载PDF
Arc基因表达及甲基化与幼龄鼠和成年鼠空间记忆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保国 滕士勇 +3 位作者 李新白 宋雪松 麻海春 朱庆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Arc基因表达及甲基化与幼龄鼠和成年鼠空间记忆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对2月龄幼龄鼠和6月龄成年鼠进行定位航行训练,以判断其空间记忆形成情况。采用RT-PCR检测定位航行训练后大鼠海马组织Arc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 目的探讨Arc基因表达及甲基化与幼龄鼠和成年鼠空间记忆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对2月龄幼龄鼠和6月龄成年鼠进行定位航行训练,以判断其空间记忆形成情况。采用RT-PCR检测定位航行训练后大鼠海马组织Arc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并对海马基因组DNA进行亚硫酸盐处理,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CR)检测Arc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并进行DNA甲基化序列分析。结果随着定位航行训练入水次序及训练天数的增加,幼龄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而成年鼠在训练当天随着入水次序的增加,逃避潜伏期缩短,但第2天逃避潜伏期不仅与入水次序有关,也随着放入点距离的增大,逃避潜伏期相对延长(P<0.05),至第3天逃避潜伏期与入水次序及距离均无关,形成稳定的记忆能力。成年鼠定位航行训练组海马组织Arc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高于幼龄鼠(P<0.05)。与幼龄鼠正常对照组相比,幼龄鼠和成年鼠定位航行训练组第8和24位点均无甲基化,成年鼠定位航行训练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基化位点无变化。结论幼龄鼠瞬时记忆能力接近成年鼠,但形成稳定记忆的能力弱于成年鼠。Arc启动子甲基化影响其mRNA的表达,而Arc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与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及年龄相关,进一步证实了甲基化参与调解学习和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基因 DNA甲基化 定位航行训练 记忆
原文传递
Arc基因与幼龄鼠和成年鼠记忆能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保国 李新白 +2 位作者 宋雪松 韩伟 朱庆三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研究Arc基因与不同月龄大鼠记忆形成的关系,以探讨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对2月龄幼龄鼠和6月龄成年鼠进行定位航行训练和空间探索能力检测以判断其记忆形成情况,用RT-PCR检测海马Arc mRNA的表达量。结果幼龄鼠... 目的研究Arc基因与不同月龄大鼠记忆形成的关系,以探讨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对2月龄幼龄鼠和6月龄成年鼠进行定位航行训练和空间探索能力检测以判断其记忆形成情况,用RT-PCR检测海马Arc mRNA的表达量。结果幼龄鼠和成年鼠平均逃避潜伏期逐渐降低,第3d显著低于第1d(P<0.05),尤其是幼龄鼠,表明其学习、记忆能力强,但其平均逃避潜伏期仍高于成年鼠,虽无显著性,但记忆能力已接近成年鼠,只是不稳定。幼龄鼠的穿越次数少于成年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也短于成年鼠,虽然差异不显著,但可说明其空间探索能力低,也进一步说明其记忆能力接近成年鼠。RT-PCR结果显示定位航行训练组海马Arc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成年鼠高于幼龄鼠。结论幼龄鼠瞬时记忆能力接近成年鼠,但形成稳定记忆的能力弱于成年鼠。Arc基因在幼龄鼠和成年鼠静息状态时无明显差别,但行为训练后在成年鼠海马的表达量高于幼龄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基因 定位航行训练 空间探索 记忆
原文传递
CO2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胃动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东昕 杨希革 +3 位作者 赵恒兰 麻海春 李新白 卢兰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观察CO2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胃动素浓度的影响,以探讨CO2气腹诱发腹腔镜术后高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机制。方法全麻下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n=10),开腹胆囊切除术组(Ⅰ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Ⅱ组)。Ⅰ... 目的观察CO2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胃动素浓度的影响,以探讨CO2气腹诱发腹腔镜术后高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机制。方法全麻下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n=10),开腹胆囊切除术组(Ⅰ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Ⅱ组)。Ⅰ组分别于术前(L)、胆囊切除后(T2)、术毕(T3)、术后12h(T4)及术后24h(T5)采集静脉血4ml;Ⅱ组分别于术前(L)、CO2气腹后25rain(T2)、CO2放气后15min(T3)、术后12h(T4)及术后24h(L)采集静脉血4ml,测定血清胃动素浓度,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Ⅰ组T3时血清胃动素浓度升高,Ⅱ组T2-4时血清胃动素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Ⅰ组比较,Ⅱ组T2-4时血清胃动素浓度升高,T4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升高(P〈0.05或0.01)。结论CO2气腹可引起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血清胃动素浓度升高,可能是诱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促胃动素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对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疼痛行为和大鼠血液NO及P物质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慧慧 韩伟 +2 位作者 田园园 刘环秋 李新白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0-313,共4页
通过刺激前应用盐酸羟考酮观察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和血液中NO及P物质浓度的变化,探讨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的作用机制。选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空白对照组(A组)腹腔... 通过刺激前应用盐酸羟考酮观察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和血液中NO及P物质浓度的变化,探讨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的作用机制。选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空白对照组(A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 L;福尔马林模型组(B组)用微量注射器抽取5%福尔马林100μL注入大鼠右侧后爪掌心皮下致痛;盐酸羟考酮致痛前给药组(C组),福尔马林致痛前30 min腹腔注射盐酸羟考酮0.2 mg·kg-1;盐酸羟考酮致痛后给药组(D组),福尔马林致痛后30 min腹腔注射盐酸羟考酮0.2 mg·kg-1。致痛后1,10,20,30,45,60,90 min观察动物疼痛行为改变,以累积疼痛评分评定疼痛行为。致痛后90 min用水合氯醛麻醉大鼠,心脏采血3 m L测定其NO及P物质浓度的变化。根据大鼠行为学改变及疼痛评分的结果显示,本试验造模成功。疼痛评分值:致痛后10 min,C组比B组明显减小(P<0.05);60~90 min,C、D组与B组比较明显减小(P<0.05)。血液标本中NO浓度C、D组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D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中P物质浓度C、D组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和D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大鼠福尔马林致痛模型致痛前和致痛后30 min腹腔注射盐酸羟考酮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效果与降低血液中NO及P物质的浓度相关,二者比较,致痛前30min给药即超前镇痛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盐酸羟考酮 疼痛模型 超前镇痛 NO P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