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护理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方容 王淑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X期495-496,共2页
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我科收治32例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患者。期间3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1例严重呼吸道烧伤呼吸道、肺部出血,2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其余29例均未发生肺部感染,顺利拔管。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有效的预防和... 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我科收治32例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患者。期间3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1例严重呼吸道烧伤呼吸道、肺部出血,2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其余29例均未发生肺部感染,顺利拔管。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有效的预防和护理直接影响肺部感染发生率,同时关系着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只有加强预防护理,才能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提高大面积烧伤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预防和护理
下载PDF
精准护理在1例下腔静脉阻塞重度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方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227-2227,共1页
下腔静脉阻塞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或不完全的下腔静脉回流障碍,导致阻塞远端淤血、水肿、侧支循环形成的病征。由于肿瘤、转移肿瘤、腹腔炎症、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等因素,下腔静脉阻塞患者增多,早期大多数患者会被误诊为低蛋白引起... 下腔静脉阻塞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或不完全的下腔静脉回流障碍,导致阻塞远端淤血、水肿、侧支循环形成的病征。由于肿瘤、转移肿瘤、腹腔炎症、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等因素,下腔静脉阻塞患者增多,早期大多数患者会被误诊为低蛋白引起或心、肾脏功能降低,经过对症处理后效果欠佳,部分患者限制活动、抬高患肢后症状有所减轻。随着患者活动增加、血栓形成增大、肿瘤增大、炎症加重等因素,阻塞进一步严重,患者下肢水肿愈加明显。部分患者下肢出现水泡、皮肤破溃、渗液、感染等。由于该类患者急性期就诊,病因诊断不明确、自身条件等多因素无法立即实施外科手术解除阻塞。通过介入诊疗手段明确病因并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201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介入科收治一例胰腺癌腹膜后转移压迫下腔静脉下肢重度水肿的患者,在介入诊疗期间实施精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获得医生、患者一致肯定。现就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护理 下腔静脉阻塞 重度水肿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高原地区后勤部队军人健康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淑君 申传安 +4 位作者 李大伟 邓虎平 李方容 林彦璐 万凌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30-33,共4页
目的调查某高原地区后勤部队军人的健康状况,为制定改善其健康状况的措施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对2011年11月驻扎青海某高原地区的后勤部队共348人... 目的调查某高原地区后勤部队军人的健康状况,为制定改善其健康状况的措施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对2011年11月驻扎青海某高原地区的后勤部队共3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正向情绪、认知功能、社会健康总分及其社会支持分项外,高原军人SRHMS量表各维度、子量表的均分和总均分均低于一般人群(均P<0.01);在生理健康方面,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兵龄、入伍前居住地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同部别、年龄、婚姻状况、兵龄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社会健康方面,不同性别、兵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生理健康得分与兵龄有相关性(P<0.05),社会健康得分与性别、文化、部别有相关性(均P<0.05),其余各项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高原地区后勤部队军人健康状况处于中上水平,但多数项目仍低于一般人群;男性军人、已婚军人、年龄≥30岁的军人、兵龄≥10年的军人应视为重点保健对象;建议高原军队领导应重视健康管理和建立规范的军人健康自测系统,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军人 后勤部队 自测健康 影响因素 健康管理
下载PDF
25年1043例危重烧伤住院患者调查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淑君 柴家科 +11 位作者 盛志勇 迟云飞 周红 张晓影 魏雪菁 朱文君 张媛媛 王腊梅 李方容 衣佳 张惠 张庆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调查危重烧伤患者的致病相关因素及发病规律,为危重烧伤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2006年25年间收治的全部1 043例危重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致伤因素、受伤场所、季节分布、来诊时间... 目的调查危重烧伤患者的致病相关因素及发病规律,为危重烧伤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2006年25年间收治的全部1 043例危重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致伤因素、受伤场所、季节分布、来诊时间、合并症情况、病死率等。结果25年来烧伤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危重烧伤成倍增长,危重烧伤患者占全部烧伤患者的比例为6.6%(1 043/15 915)。1 043例危重烧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3∶1,但近5年来该比例明显缩小;危重烧伤患者中18~60岁成年人最多,占60.6%,其次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婴幼儿的受伤比例呈显著上升趋势,近5年已占危重烧伤患者的41.2%。危重烧伤的季节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40.3%)、春季(23.5%)、秋季(22.4%)、冬季(13.8%);生活和工作中受伤比例分别为54.8%、45.2%,近5年生活中受伤比例迅速增加,占63.3%;热力为主要致伤因素(占85.5%),其中又以火焰烧伤居多,但热液烧伤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伤后6h内就诊的患者只占51.2%;接诊时21.0%合并吸入性损伤,17.7%合并休克;危重烧伤病死率逐年下降,已从1982-1986年的16.3%下降至2002-2006年的4.2%。结论危重烧伤预防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预防的重点人群是青壮年和7岁以下的儿童;除工矿企业外,应加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安全和发生火灾时的自救、自我保护的宣教;应尽快开展简便易行的危重烧伤患者入院前休克预防方案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烧伤 流行病学研究 事故预防
下载PDF
行为动力干预在肝癌患者介入带管泵药中的应用及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静 井翠 李方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13-13,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行为动力干预在肝癌患者加入带管泵药中的应用以及舒适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干预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基础... 目的:探讨分析行为动力干预在肝癌患者加入带管泵药中的应用以及舒适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干预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基础上施以行为动力干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肝癌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术后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后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加入带管泵药治疗的肝癌患者施以行为动力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的协调性,获得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并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享受生活,从而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动力干预 肝癌患者 带管泵药 应用 舒适研究
下载PDF
教育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及在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方容 徐煜辉 李和平 《四川建筑》 2009年第3期12-13,共2页
通过对教育文化遗产概念、内容划定和相应价值等进行分析,从保护价值、保护环境、保护主体和保护客体等方面对教育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进行了论述,从而明确了它在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扩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丰富历史文化... 通过对教育文化遗产概念、内容划定和相应价值等进行分析,从保护价值、保护环境、保护主体和保护客体等方面对教育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进行了论述,从而明确了它在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扩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加快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提升相应城市的历史文化品位等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文化遗产 特殊性 历史文化遗产 作用
下载PDF
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煜辉 李方容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6期12-13,共2页
从回顾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历程开始,分析了当前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影响的几大主要因素,并力图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明确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重要性。
关键词 历史文化 遗产 保护观念 发展
下载PDF
小儿烧伤581例的护理管理体会
8
作者 魏雪菁 王淑君 +1 位作者 朱文君 李方容 《感染.炎症.修复》 2010年第4期230-230,共1页
小儿烧伤不仅给患儿造成极大痛苦,而且致残率高,费用也较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负担.我们通过严格的护理管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小儿烧伤 护理经验 致残率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患者卧翻身床尿袋放置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9
作者 鲁虹言 王淑君 +1 位作者 李方容 李旭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66-67,共2页
目的对大面积烧伤卧翻身床患者改进尿袋放置方法。方法将68例大面积烧伤后卧翻身床并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将尿袋放置在翻身床尾端,尿袋延长管放置在患者两腿之间;对照组将尿袋放置在翻身床一侧,尿袋延长管... 目的对大面积烧伤卧翻身床患者改进尿袋放置方法。方法将68例大面积烧伤后卧翻身床并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将尿袋放置在翻身床尾端,尿袋延长管放置在患者两腿之间;对照组将尿袋放置在翻身床一侧,尿袋延长管在一侧肢体的上方或下方。比较两组导尿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滑脱或尿道损伤、泌尿系感染、导管引流不畅、皮肤受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大面积烧伤卧翻身床留置尿管患者将尿袋放置在翻身床尾端,尿袋延长管放置在患者两腿之间,可降低留置尿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操作的方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翻身床 留置导尿 护理
下载PDF
置入式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如良 李方容(综述) 肖文华(审校) 《武警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006-1010,共5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需要化疗、长期输液或营养支持的患者日益增多^([1])。完全置入式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access port,TIAP),是一种完全留置于皮下的静脉输液装置,具有使用周期长、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生活质量...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需要化疗、长期输液或营养支持的患者日益增多^([1])。完全置入式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access port,TIAP),是一种完全留置于皮下的静脉输液装置,具有使用周期长、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已成为需要长期输液肿瘤患者的最佳选择^([2])。考虑到输液港在我国多数地区尚未普及,临床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仍有较多困惑和争议。现初步总结出目前临床上比较关注的10个热点内容,进行思考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入式输液港 恶性肿瘤 静脉输液 临床应用
下载PDF
66例重症烧伤患者空中转运的护理体会
11
作者 李方容 王淑君 宋喜鹤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S01期137-138,共2页
目的总结空中转运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其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空中转运至解放军总医院的66例烧伤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患者登机前、转运中、到达医院不同阶段的病情信息及愈后情况,探索空中转运... 目的总结空中转运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其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空中转运至解放军总医院的66例烧伤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患者登机前、转运中、到达医院不同阶段的病情信息及愈后情况,探索空中转运护理要点。结果66例患者均安全转运至解放军总医院,转运期间未出现危及生命的意外。结论通过空中转运前患者伤情的正确评估,选择合适转运时机,安排专业的护送人员,重视合并伤的处理,能提高空中转运成功率和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空中转运 护理 组织管理
下载PDF
黔江区优质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春梅 黄茜 李方容 《南方农业》 2010年第4期8-10,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重庆市黔江区甘薯生产水平,满足甘薯加工企业对高淀粉甘薯原材料的需求,本文就黔江区优质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作简略介绍,旨在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 高淀粉甘薯 高产 栽培技术 黔江
下载PDF
重症烧伤患者的陆地远程安全转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方容 王淑君 +2 位作者 申传安 柳聪影 鲁虹言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总结重症烧伤患者自接式陆地远程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和要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11例早期重症烧伤患者进行自接式陆地远程(单程≥400km)转运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途中有2例(18.2%)患者出现血压下... 目的总结重症烧伤患者自接式陆地远程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和要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11例早期重症烧伤患者进行自接式陆地远程(单程≥400km)转运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途中有2例(18.2%)患者出现血压下降;5例(45%)患者出现躁动不安;4例(36.4%)患者出现高热(体温>39.0℃);6例(54.5%)患者出现尿量减少,经过全程专科医疗护理后,11例患者均成功转运到我院,顺利入住烧伤监护病房。结论通过做好出诊前的充分准备,转运前病情评估和预处理,与转出医院的交接,对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是确保远程转运的重要条件。转运途中生命体征的监测及病情观察,保持有效的输液通路及呼吸道通畅,实施专科护理,做好记录,是确保远程安全转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危重病 远程转运 护理
原文传递
大面积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34
14
作者 祝红娟 王淑君 +3 位作者 李方容 王彩云 林彦璐 聂婷婷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安全使用翻身床的方法,避免出现护理差错及事故。方法通过制订护士岗位要求及考核方法,制订翻身程序、常见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及对应的应急预案等,加大护士岗位培训力度,规范翻身程序,加强心理护理。结果近4年来...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安全使用翻身床的方法,避免出现护理差错及事故。方法通过制订护士岗位要求及考核方法,制订翻身程序、常见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及对应的应急预案等,加大护士岗位培训力度,规范翻身程序,加强心理护理。结果近4年来,使用翻身床的16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均未出现过安全问题,翻身床的安全使用率达到100%。结论制订的翻身程序及预防措施等,可以有效的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安全管理 翻身床
原文传递
批量烧伤患者的接诊流程再造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淑君 柴家科 +8 位作者 迟云飞 魏雪菁 张晓影 朱文君 蔡建华 李方容 张媛媛 王腊梅 侯玉茹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应用业务流程再造的管理理论,重新设计接诊流程模式,从而提高批量烧伤患者收治效率和质量。方法自1997年始,采用自行设计的批量烧伤收治情况调查表对每批次患者接诊进行跟踪调查。2006年开始进行批量烧伤患者流程再造。对流程再造... 目的应用业务流程再造的管理理论,重新设计接诊流程模式,从而提高批量烧伤患者收治效率和质量。方法自1997年始,采用自行设计的批量烧伤收治情况调查表对每批次患者接诊进行跟踪调查。2006年开始进行批量烧伤患者流程再造。对流程再造前后的接诊时间、专科有效抢救开展时间、患者家属满意度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用CHI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5年与2006-2008年,接诊时间、专科有效抢救开展时间、家属及单位的满意度、平均每例患者参与救治医务人员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再造的接诊流程更科学、快捷,提高了批量烧伤患者的抢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病人入院 流程再造
原文传递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吸痰的护理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淑君 申传安 +3 位作者 李菊清 李大伟 李方容 柳聪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31期3873-3875,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更佳吸痰护理模式.方法 选取烧伤面积≥30%,年龄18 ~60岁,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患者作为传统吸痰组,2010年11...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更佳吸痰护理模式.方法 选取烧伤面积≥30%,年龄18 ~60岁,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患者作为传统吸痰组,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收治患者作为改进吸痰组.传统吸痰组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实施吸痰,将一次性吸痰管插入气道一定深度,打开负压,吸痰管自下慢慢上提,并左右旋转,以吸尽痰液;吸痰时机为按需和适时吸痰.改进吸痰组为有计划分次分段吸痰,第1次吸尽气管套管内的痰液,根据气管套管的规格号数计算吸痰管插入长度;第2次为更换吸痰管后,打开负压,插入吸痰管至气管隆突上1~2 cm,边捻搓吸痰管边上提;吸痰时机为行雾化吸入后,叩背或震动排痰毕进行,6~8次/d.结果 改进吸痰组肺部感染率为30.43%,传统吸痰组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04,P<0.01).结论 雾化吸入、叩背后有计划定时分段分次进行边捻搓边退吸痰管的吸痰护理方式优于按需适时传统吸痰护理,可以有助降低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肺部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气管切开术 吸入性损伤 吸痰技术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我国烧伤中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淑君 李方容 +9 位作者 鲁虹言 陈媛媛 刘馨竹 陈丽华 王彦华 闫子卿 冯苹 吴英 张燕 申传安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370,共7页
目的调查我国烧伤中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于2022年1—3月按照六大战略区域及其他地区的划分对我国39个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中心的2021年1—12月所属医院等级及其所处的区域、烧伤... 目的调查我国烧伤中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于2022年1—3月按照六大战略区域及其他地区的划分对我国39个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中心的2021年1—12月所属医院等级及其所处的区域、烧伤中心及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护士数量、开放床位数,护士年龄、烧伤专科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人事聘用、离职情况及新入职护士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调查覆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回收39份调查表,均为有效调查表。39个烧伤中心所在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38家、三级乙等医院1家,26个烧伤中心位于战略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烧伤中心的床护比最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烧伤中心的床护比最低。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外,其他区域的烧伤中心均设置了BICU。39个烧伤中心护士年龄25~34岁占比[51.21%(738/1441)]、烧伤专科工作年限<5年占比[31.16%(449/1441)]、本科学历的占比[69.74%(1005/1441)]、护师职称的占比[44.14%(636/1441)]最高。各区域烧伤中心护士人事聘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烧伤中心在编护士的占比高达82.48%(113/137),而重要军事斗争战略区域烧伤中心在编护士仅占9.42%(34/361);护士离职率为9.03%(143/1584),其中重要军事斗争战略区域烧伤中心护士离职率达18.14%(80/441)。39个烧伤中心新入职护士培训以高年资护师带教和岗前教育+专科培训为主。结论我国各战略区域烧伤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护理队伍稳定性差、专科培训不规范,特别是BICU护理人力亟待配备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横断面研究 护理管理研究 护理人力资源
原文传递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在严重烧烫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淑君 申传安 +3 位作者 魏雪菁 李方容 林彦璐 李菊清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5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烧烫伤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为PICC在危重烧伤患者救治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的留置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烧伤患者60例,完全随机抽取30例行PICC穿刺置管为PICC组,3...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烧烫伤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为PICC在危重烧伤患者救治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的留置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烧伤患者60例,完全随机抽取30例行PICC穿刺置管为PICC组,30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为深静脉组,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后3d、7d、14d穿刺口细菌培养阳性发生率,经导管抽血进行血培养阳性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ICC组较深静脉组导管留置时间更长,留置时间为(17.5±3.3)d,穿刺口细菌培养阳性发生率无差别;PICC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深静脉组。结论 PICC置管能够有效降低穿刺次数,保证补液治疗的连续性,提高特殊药物的使用安全性,为危重烧伤患者长期、安全、有效补液拓展更便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术 导管插入术 外周 烧伤 细菌感染
原文传递
品管圈活动提高烧伤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 被引量:23
19
作者 鲁虹言 王淑君 +4 位作者 李方容 司亚 吴娜娜 李媛媛 李旭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4期1929-1932,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烧伤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3—7月成立品管圈小组,设计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表,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并落实3项改进措施。结果活动实施后,烧伤科护士手卫生不合格率由活动前的3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烧伤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3—7月成立品管圈小组,设计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表,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并落实3项改进措施。结果活动实施后,烧伤科护士手卫生不合格率由活动前的35.6%减少至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烧伤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烧伤科 手卫生 依从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