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神经显微图像的自适应渐晕校正
1
作者 李天宇 李光旭 +2 位作者 张琛 李方烃 李德衡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479-2488,共10页
通过拼接角膜神经图像可以减小显微图像视场小的影响。由于显微图像存在渐晕效果,拼接图像会在拼接处产生伪影,影响医生诊断。为解决拼接图像的渐晕伪影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非线性多项式函数建模进行图像渐晕校正的方法。首先,对单张角... 通过拼接角膜神经图像可以减小显微图像视场小的影响。由于显微图像存在渐晕效果,拼接图像会在拼接处产生伪影,影响医生诊断。为解决拼接图像的渐晕伪影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非线性多项式函数建模进行图像渐晕校正的方法。首先,对单张角膜神经图像建立渐晕模型,设置符合渐晕物理性质的约束条件,利用L-M优化算法对渐晕模型参数进行迭代优化。在每次迭代优化过程中,计算对数信息熵,对当前渐晕模型的校正效果进行判断,防止图像过度校正。迭代优化结束后,将渐晕模型反向补偿原图像,完成渐晕校正处理。通过对比校正前后的拼接图像,校正后图像在拼接处无明显的渐晕伪影。实验测试5组不同患者的图像,校正后图像MSE、PSNR、SSIM评估指标平均值分别达到0.0042、72.2251 dB、0.9600,具有最佳的校正效果。本文算法的校正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同类算法的校正效果。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角膜图像渐晕效果进行校正,无须提前设置固定的相机和环境亮度参数。校正后图像拼接效果良好,可获得更加准确、清晰、视野范围大的角膜神经拼接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角膜神经显微图像 渐晕校正 共聚焦显微镜 对数信息熵
下载PDF
基于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拼接方法分析干眼患者角膜神经形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方烃 沈重成 +6 位作者 英鑫 徐慧雯 李天宇 李光旭 陈智超 张钦 赵明威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角膜神经图像拼接方法分析干眼患者角膜神经形态特点及其与干眼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1年1─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干眼患者16例(16眼)。所有患者均进行无创伤泪... 目的:探讨使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角膜神经图像拼接方法分析干眼患者角膜神经形态特点及其与干眼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1年1─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干眼患者16例(16眼)。所有患者均进行无创伤泪河高度(NITMH)、无创伤泪膜破裂时间(NITBUT)、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睑板腺缺失比例、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IVCM等检查。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和新的拼接图像处理方法分析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图像面积、神经总长度、神经密度、平均神经长度、最长神经长度、最短神经长度、神经数量、神经数量密度等指标。纳入右眼数据进行分析。2种方法间角膜神经分析的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干眼临床指标与角膜神经分析数据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新的拼接图像分析方法在角膜上皮下神经图像面积、神经总长度、神经密度、平均神经长度、最长神经长度、神经数量方面均明显大于传统分析方法(均P<0.05);最短神经长度较传统分析方法短(P<0.001);神经数量密度较传统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传统分析方法时,NIKBUT与平均神经长度、神经数量、神经数量密度均有相关性(r=0.52,P=0.037;r=-0.62,P=0.011;r=-0.62,P=0.011),其余干眼指标与角膜神经指标均无相关性。而使用拼接图像分析方法时,NIKBUT与平均神经密度呈负相关(r=-0.56,P=0.025),其余干眼指标与角膜神经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相比传统分析方法,新的拼接图像分析方法可获得更大角膜神经分析面积。2种分析方法的角膜神经分析结果不同,部分干眼指标与角膜神经分析结果的相关性也不同。新的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拼接分析方法能够更准确、更可靠地评估干眼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神经 干眼 共聚焦显微镜 图像拼接方法
原文传递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阈值前1型激光光凝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宜 李方烃 +4 位作者 邓洵 尹虹 梁建宏 赵明威 黎晓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4-817,共4页
目的 评价810 nm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阈值前1型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首次进行激光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阈值前1型患儿226例(384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810 nm激光... 目的 评价810 nm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阈值前1型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首次进行激光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阈值前1型患儿226例(384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810 nm激光视网膜光凝,分析激光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对Ⅰ区和Ⅱ区病变的消退率比较采用Fisher检验.结果 226例患儿中,男性146例,女性80例,平均出生孕周(30.2±2.08)周,出生体重(1 386±340)g.在所有接受治疗的384只眼中,Ⅰ区病变35只眼,Ⅱ区病变349只眼.治疗后平均随访(15.1±12.4)个月.384只眼中,病变完全消退381只眼,占99.1%;病变消退但残存颞侧增殖膜2例,占0.6%;病变进展4A期发生视网膜脱离1只眼,占0.3%;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在位.Ⅰ区病变激光后病变完全消退率(91.4%)与Ⅱ区病变激光后完全消退率(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局部与全身并发症.结论 810 nm激光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阈值前病变1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 激光凝固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高中生网络使用状况与网络成瘾知识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方烃 漆悦之 +1 位作者 洪霞 郭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0期3944-3948,共5页
目的:对高中生网络使用状况和网络成瘾知识进行调查,为学校网络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某高中高二学生进行整群抽样。结果:学生上网目的主要依次为游戏、听歌看电影、获取信息、学习,对网络成瘾有关的知识知晓率较高... 目的:对高中生网络使用状况和网络成瘾知识进行调查,为学校网络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某高中高二学生进行整群抽样。结果:学生上网目的主要依次为游戏、听歌看电影、获取信息、学习,对网络成瘾有关的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网络成瘾的不良行为。结论:调查对象对网络使用较为健康,网络教育尚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网络使用 网络成瘾
原文传递
干燥综合征患者毛囊蠕形螨感染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钦 黄紫婷 +5 位作者 李方烃 程功 成姚斌 金月波 何菁 赵明威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睫毛毛囊蠕形螨感染状况及其与眼表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SS患者22例(44眼)作为SS组,同期在干眼门诊就诊的非SS的干眼病患者21例(42眼)作...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睫毛毛囊蠕形螨感染状况及其与眼表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SS患者22例(44眼)作为SS组,同期在干眼门诊就诊的非SS的干眼病患者21例(42眼)作为对照组(非SS组)。2组患者均进行5项干眼问卷(DEQ-5)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无创伤泪河高度、无创伤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比例、荧光素染色角膜评分、睫毛毛囊蠕形螨计数的检查。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变量间的相关性判定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非SS组蠕形螨数量明显高于SS组(Z=-2.41,P=0.021)。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与睑板腺缺失比例(r=0.40,P=0.02)和DEQ-5量表的分数(r=-0.70,P=0.02)存在相关性,而在非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仅与DEQ-5量表的分数存在相关性(r=0.63,P=0.04)。而当按照蠕形螨阳性与阴性分类时,2组间仅睑板腺缺失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4,P=0.002)。结论:相比非SS干眼患者,SS患者睫毛毛囊蠕形螨检出数量更少。DEQ-5量表分数、上睑板腺缺失比例与蠕形螨的检出数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 干燥综合征 眼表
原文传递
槲皮素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宜 李方烃 +1 位作者 孟宪芬 黎晓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槲皮素抑制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出生后7d的小鼠放入75%的氧气环境中5d,后在空气中恢复5d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动物模型,并数字随机分成2组。A组(对...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槲皮素抑制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出生后7d的小鼠放入75%的氧气环境中5d,后在空气中恢复5d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动物模型,并数字随机分成2组。A组(对照组,腹腔注射丙二醇,第12~17天);B组(槲皮素20mg/kg治疗组,第12-17天)。第17天处死小鼠,取出眼球固定,行视网膜铺片并ADP酶染色,光镜下评估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情况。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HE染色)比较两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酶联免疫法(ELISA)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新生血管发生率为82.1%,对照组新生血管发生率为100%(P〉0.1);治疗组新生血管的严重程度钟点数均值为6.3±2.8,对照组为9.0±2.2(P〈0.01)。槲皮素治疗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为(28.0±5.1)个,对照组为(47.0±4.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槲皮素组视网膜中VEGF含量(118.2±6.2)pg/mg,为较对照组(146.3±4.3)pg/mg(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槲皮素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作为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视网膜新生血管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