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无菌苗培养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旭娇 田保明 +6 位作者 范兴福 师恭耀 宋铮 裴振强 王伯楠 孙丹丹 高树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37,41,共4页
以甘蓝型油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用于无菌苗培养的种子的不同消毒方法,及种子贮存时间和贮存温度对种子消毒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适于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用苗的油菜种子的最佳消毒方法和培养方法。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和转基因油莱无菌... 以甘蓝型油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用于无菌苗培养的种子的不同消毒方法,及种子贮存时间和贮存温度对种子消毒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适于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用苗的油菜种子的最佳消毒方法和培养方法。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和转基因油莱无菌苗培养的最佳条件为:选用新收的油菜种子,4℃冰箱中保存,70%酒精表面消毒0.5-1 min后,用0.1%HgCl2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5-6次,无菌水浸泡种子4-5 h,接种至pH值为5.8的MS培养基,25℃暗培养1-2 d,转至16 h/d光照下生长4-5 d即可作为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用无菌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莱 无菌苗 消毒方法 优化
下载PDF
岷江上游流域DEM的河网提取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旭娇 杨武年 +1 位作者 曾超 邬莉莎 《地理空间信息》 2011年第4期58-60,63,共4页
DEM中包含了丰富的地质地貌、水文等信息,是流域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详细介绍了利用DEM数据提取流域水系信息特征的方法,并以岷江上游为例,对DEM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ArcGIS 9.3软件平台下Hydrology模块提供的D8算法来确定水流离开... DEM中包含了丰富的地质地貌、水文等信息,是流域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详细介绍了利用DEM数据提取流域水系信息特征的方法,并以岷江上游为例,对DEM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ArcGIS 9.3软件平台下Hydrology模块提供的D8算法来确定水流离开DEM栅格单元的方向,并计算流向各栅格单元的水流累积量,再根据给定的集水面积阈值,提取岷江上游水系。实验结果表明,根据DEM生成的水系与实际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岷江上游 河网提取
下载PDF
苜蓿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旭娇 玉柱 《中国奶牛》 2014年第11期37-40,共4页
本研究从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饲料中分离得到若干株乳酸菌,对所有菌株进行生长曲线和产酸速率测定,发现其中8个菌株产酸速率较快,能于24h内将培养基pH值降至4.0以下。根据形态、生化鉴定及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4株为植... 本研究从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饲料中分离得到若干株乳酸菌,对所有菌株进行生长曲线和产酸速率测定,发现其中8个菌株产酸速率较快,能于24h内将培养基pH值降至4.0以下。根据形态、生化鉴定及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4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1株为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1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通过适当的工艺处理其有望作为乳酸菌添加剂单独或混合添加入青贮中以提高青贮饲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 乳酸菌 筛选
下载PDF
不同品种、刈割期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蛋白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旭娇 田吉鹏 +1 位作者 吴哲 玉柱 《草学》 2018年第A01期80-81,共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金皇后、中苜1号)和刈割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蛋白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两个品种间总氮和非蛋白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但金皇后品种的肽氮含量较高,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蛋白降解程...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金皇后、中苜1号)和刈割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蛋白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两个品种间总氮和非蛋白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但金皇后品种的肽氮含量较高,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蛋白降解程度降低。现蕾期的非蛋白氮含量高于初花期和盛花期,但盛花期的游离氨基酸态氮和氨态氮含量都高于初花期,肽氮也低于早期刈割。随着刈割期的延迟,真蛋白降解比例减少,但降解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青贮 品种 收获期 蛋白降解
下载PDF
不同品种、刈割期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蛋白组分的影响
5
作者 李旭娇 田吉鹏 玉柱 《草学》 2017年第A01期73-75,共3页
研究品种(金皇后、中苜1号)和刈割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间的CP及各蛋白组分无显著差异。随着刈割期的延迟,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中的CP含量和PA所占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而PC组... 研究品种(金皇后、中苜1号)和刈割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间的CP及各蛋白组分无显著差异。随着刈割期的延迟,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中的CP含量和PA所占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而PC组分呈现上升的趋势。可见随着生育期的延迟,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蛋白含量下降且在瘤胃中的消化率下降,更多比例的真蛋白进入肠道进一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青贮 品种 收获期 蛋白组分
下载PDF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叶片形态结构及气孔参数 被引量:17
6
作者 铁军 金山 +3 位作者 李旭娇 张桂萍 茹文明 张志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27,共4页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南方红豆杉叶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叶片上、下表皮细胞近长方形或正方形,均覆盖一层角质层,角质化程度不同,角质层平均厚度分别约为14.78μm和12.53μm。在同一叶片的不同区域,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大...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南方红豆杉叶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叶片上、下表皮细胞近长方形或正方形,均覆盖一层角质层,角质化程度不同,角质层平均厚度分别约为14.78μm和12.53μm。在同一叶片的不同区域,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大小变化较大,叶中脉处的表皮细胞最大,为152.20μm×37.59μm,长/宽约为4.05;气孔区的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大小起伏较大,最大细胞为154.8μm×29.61μm,最小为43.1μm×47.1μm,平均大小为83.89μm×45.31μm,长/宽约为1.85;非气孔分布区的表皮细胞平均大小为99.13μm×40.17μm,长/宽约为2.47。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中脉两侧,呈带状,每条气孔带含8—12列气孔,气孔密度为98—159个/mm^2。雌雄植株不同高度叶片的气孔密度均从基部到株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雌雄植株同一高度叶片的气孔密度变化差异不大。在同一高度的叶片中,阳面叶片的气孔密度普遍高于阴面叶片;在同一叶片中气孔密度最高的区域在叶片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少,与叶片着生植株的雌雄、方位和高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叶片结构 叶表皮 气孔
下载PDF
乳酸菌青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庆 张万军 +3 位作者 田吉鹏 王雨 李旭娇 玉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8-333,共6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乳酸菌青贮技术的内容、应用及效果,总结了添加乳酸菌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乳酸菌菌株的筛选和鉴定及其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以上内容,对乳酸菌青贮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分子...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乳酸菌青贮技术的内容、应用及效果,总结了添加乳酸菌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乳酸菌菌株的筛选和鉴定及其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以上内容,对乳酸菌青贮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在乳酸菌青贮技术研究中应用的广阔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 乳酸菌 添加剂
下载PDF
GIS支持下岷江上游水文特征空间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曾超 赵景峰 李旭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14,共6页
流域水文特征的提取与分析不仅为水文过程模拟提供重要参数,而且是研究水土流失和制定防洪减灾措施的基础依据。以岷江上游90 m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手段提取了分水岭、流域面积以及河流长度等河网基本信息,并对流域内的干流... 流域水文特征的提取与分析不仅为水文过程模拟提供重要参数,而且是研究水土流失和制定防洪减灾措施的基础依据。以岷江上游90 m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手段提取了分水岭、流域面积以及河流长度等河网基本信息,并对流域内的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河网密度、河道纵剖面等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又据1982-1987年间岷江上游地区的21个雨量站的降水资料和同时期8个水文站的逐年径流量数据,对该流域及其主要子流域的径流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为0.77,各子流域的径流系数从北面镇江关流域的0.55递增至南面姜射坝水文站以下流域的0.88。流域的河网密度为0.172 km/km2,其各子流域变化范围为0.165~0.177 km/km2。干流河道平均比降为9.7‰,自北向南分布的5条支流的纵剖面凹曲度和比降均呈增加趋势,且主河道剖面形态受构造运动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岷江上游 水文特征 空间分析
下载PDF
RNAi干扰油菜Δ^(12)-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的表达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田保明 廉玉利 +5 位作者 凌华 杨光圣 赵珍 范兴福 李旭娇 师恭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RNA i介导的Δ12-脂肪酸脱饱和酶(FAD2)干扰基因对油菜内源FAD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油菜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为内参照基因,提取转基因油菜幼嫩种子总RNA,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内源F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T1,T3代... 为进一步研究RNA i介导的Δ12-脂肪酸脱饱和酶(FAD2)干扰基因对油菜内源FAD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油菜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为内参照基因,提取转基因油菜幼嫩种子总RNA,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内源F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T1,T3代转基因种子中F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对T3代种子的油酸含量的分析表明,转基因油菜种子中油酸的含量比野生型增加了13.90到32.20个百分点,直接说明RNA i干扰体下调了FAD2基因的表达。因此,种子内源表达的FAD2基因被RNA i干扰体有效沉默,并且产生了能够稳定遗传两代的表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Δ12-脂肪酸脱饱和酶(FAD2) 半定量RT-PCR 油酸 油菜
下载PDF
油料作物种子维生素E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兴福 宋淑敏 +5 位作者 田保明 李旭娇 师恭耀 裴振强 王伯楠 高树广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52,共6页
通过对维生素E代谢深入研究,人们已经基本弄清维生素E的合成途径。在植物不同组织维生素E的含量和组成各异。维生素E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人类和动物维持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维生素E因其抗氧化性能保护生物... 通过对维生素E代谢深入研究,人们已经基本弄清维生素E的合成途径。在植物不同组织维生素E的含量和组成各异。维生素E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人类和动物维持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维生素E因其抗氧化性能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而与预防多种疾病以及抗衰老有关;维生素E还能抑制油脂的自动氧化和酸败,延长食用植物油贮存期。维生素E的活性和抗氧化性与其组成和含量相关。对维生素E的基因工程研究主要从改变总量和各成分比重入手,通过单点和多点调控调节代谢,改变油料作物维生素E的组成。综述了维生素E合成代谢途径以及当今利用基因工程改变维生素E的策略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作物 维生素E 基因工程 进展
下载PDF
生长素合成关键酶基因iaaM种子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油菜的获得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珍 凌华 +5 位作者 田保明 廉玉利 李旭娇 邓云娟 范兴福 师恭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9-44,共6页
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能诱导营养物质向其含量高的部位运输。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内源生长素在油菜种子中的含量,诱导营养物质向种子运输,为提高油菜灌浆速度,增加产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i... 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能诱导营养物质向其含量高的部位运输。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内源生长素在油菜种子中的含量,诱导营养物质向种子运输,为提高油菜灌浆速度,增加产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iaaM基因编码的色氨酸单加氧酶是催化色氨酸(Trp)转变为生长素(IAA)的关键酶,将iaaM基因与油菜(Brassica napusL.)种子发育早期特异性表达的储藏蛋白专一性启动子(Napin)融合并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中,构建iaaM基因的种子特异表达载体,并经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经PPT抗性筛选、GUS组织化学检测、PCR检测,初步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油菜基因组,获得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iaaM基因 种子特异表达载体 转化 甘蓝型油菜
下载PDF
青贮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侯建建 李旭娇 +1 位作者 贾婷婷 玉柱 《草学》 2017年第A01期66-68,共3页
乳酸菌添加剂可以提高青贮饲料的保存效率,并有利于家畜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本文主要综述了3种乳酸菌筛选的方法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了今后青贮乳酸菌筛选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青贮 乳酸菌 筛选
下载PDF
3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汶川映秀震区重建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邬莉莎 杨武年 +1 位作者 李丽 李旭娇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59-562,465-466,共4页
3S(RS,GIS和GPS)集成技术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有力工具,3S不仅可高精度快速、实时地采集各种地质信息,而且能够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综合分析功能,将各种信息进行叠加、对比、综合与复合,从而为城市规划提供更丰富的图件等资料。这是以汶... 3S(RS,GIS和GPS)集成技术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有力工具,3S不仅可高精度快速、实时地采集各种地质信息,而且能够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综合分析功能,将各种信息进行叠加、对比、综合与复合,从而为城市规划提供更丰富的图件等资料。这是以汶川、映秀震区重建为例,应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该区的航空遥感影像图进行城镇规划、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提取,并建立相关数据库,利用GIS软件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进而探讨3S技术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遥感技术(RS) 汶川震区
下载PDF
张家口冬奥遗产的研学旅行教育价值评估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和江 李旭娇 +1 位作者 张晓燕 张全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9-456,464,共9页
传承北京奥运遗产,不仅是弘扬奥运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我国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盘活北京奥运会优质遗产资源、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此,着眼北京冬奥会遗产可持续开发问题,以张家口冬奥遗产研学旅行教育传承模式为... 传承北京奥运遗产,不仅是弘扬奥运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我国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盘活北京奥运会优质遗产资源、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此,着眼北京冬奥会遗产可持续开发问题,以张家口冬奥遗产研学旅行教育传承模式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以大学、中学、小学为服务对象,通过系统构建张家口冬奥遗产资源谱系,对张家口冬奥遗产的研学旅行教育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在此基础上,从张家口冬奥遗产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张家口冬奥遗产资源课程化、张家口冬奥遗产研学旅行教育服务保障及张家口冬奥遗产研学旅行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系统分析张家口冬奥遗产传承模式及其要素选取,以期对张家口冬奥遗产可持续开发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冬奥遗产 研学教育 价值评估 传承模式
下载PDF
Mg-7Zn-0.3Mn-xCu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晓锋 杨剑桥 +3 位作者 魏浪浪 张乔乔 尚文涛 李旭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8-1248,共11页
本文研究了Cu含量、重熔温度及等温时间对Mg-7Zn-0.3Mn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Mg-7Zn-0.3Mn-1Cu合金的铸态组织由白色α-Mg基体和黑色共晶组织(α-Mg+Mg4Zn7+MgZn2+CuMnZn)组成。在等温热处理过程中,Cu有加速非枝晶颗粒... 本文研究了Cu含量、重熔温度及等温时间对Mg-7Zn-0.3Mn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Mg-7Zn-0.3Mn-1Cu合金的铸态组织由白色α-Mg基体和黑色共晶组织(α-Mg+Mg4Zn7+MgZn2+CuMnZn)组成。在等温热处理过程中,Cu有加速非枝晶颗粒分离和球化的作用,且Cu含量(质量分数)为1.0%时效果最佳;Mg-7Zn-0.3Mn-1Cu镁合金通过适当提高保温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能够得到细小且分布均匀的球状颗粒。然而当保温温度超过585℃或保温时间超过20 min时,半固态颗粒则会粗化长大。这种粗化长大现象是在合并长大机制与Ostwald熟化机制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整个等温热处理过程中,半固态组织演变主要经历了初始粗化、组织分离、球化和最后粗化四个阶段。Mg-7Zn-0.3Mn-1Cu镁合金的最佳等温热处理工艺参数为保温温度585℃和保温时间20 min,其非枝晶颗粒的平均尺寸、形状因子和固相率分别为38.85μm、1.39和5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7Zn-0.3Mn-1Cu镁合金 CU含量 非枝晶组织 演变机理
下载PDF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对Mg-7Zn-1Cu-0.3V镁合金非枝晶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晓锋 魏浪浪 +3 位作者 杨剑桥 张乔乔 尚文涛 李旭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116-14121,共6页
本工作采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法研究了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Mg-7Zn-1Cu-0.3V镁合金半固态非枝晶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能将Mg-7Zn-1Cu-0.3V合金的原始树枝晶组织转变为半固态非枝晶组织,最终得到细小、圆整且分布均... 本工作采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法研究了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Mg-7Zn-1Cu-0.3V镁合金半固态非枝晶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能将Mg-7Zn-1Cu-0.3V合金的原始树枝晶组织转变为半固态非枝晶组织,最终得到细小、圆整且分布均匀的球状颗粒。延长等温时间或升高保温温度有利于非枝晶组织的分离球化;但当保温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时,半固态颗粒会出现合并及长大现象,其主要演变符合Ostwald熟化机制。在整个等温热处理过程中,半固态组织演变主要经历了初始粗化、组织分离及球化、颗粒合并及熟化三个阶段。Mg-7Zn-1Cu-0.3V合金的最佳等温热处理工艺为:保温温度580℃,保温时间35 min。在该条件下得到的非枝晶颗粒平均尺寸、固相率及形状因子分别为33.25μm、45%及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7Zn-1Cu-0.3V镁合金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 非枝晶组织 组织演变
下载PDF
传统村落遗产研学的教育价值与规划导向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旭娇 王亚楠 +1 位作者 孔岳雪 沈和江 《江苏商论》 2022年第9期111-114,共4页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开发热潮下,蕴含的教育价值还未得到充分重视与开发利用,随着研学旅行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遗产研学应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国情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本文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研...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开发热潮下,蕴含的教育价值还未得到充分重视与开发利用,随着研学旅行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遗产研学应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国情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本文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研学的教育价值入手,在概述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基础上,从基地建立、线路设计、课程设计、产品项目开发等方面,系统分析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研学教育的规划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遗产研学 教育价值 规划导向
下载PDF
酶解-回流萃取法制备红茶提取物工艺优化及组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旭娇 王凡 +3 位作者 夏永军 高昊峰 朱虎健 吴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30-37,共8页
研究以红茶叶末为原料,对红茶提取物的复合酶解-回流萃取法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红茶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优化结果表明,60℃酶解温度,2h酶解时间,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3∶2∶5(m/m/m)的复合酶配比... 研究以红茶叶末为原料,对红茶提取物的复合酶解-回流萃取法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红茶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优化结果表明,60℃酶解温度,2h酶解时间,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3∶2∶5(m/m/m)的复合酶配比,0.4%复合酶添加量,75%乙醇浓度,90℃回流萃取温度,1∶15(m/V)固液比以及2h回流萃取时间为复合酶解-回流萃取法的最佳条件,且在此条件下红茶提取物提取率比直接回流萃取法提高33.4%。另外,GC-MS分析表明,红茶提取物主要含有咖啡因、α-亚麻酸和棕榈酸等活性成分以及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和苯乙醛等风味成分,且复合酶解-回流萃取法与直接回流萃取法分别制备的红茶提取物组分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提取物 酶解法 回流萃取 气质联用
下载PDF
家庭亲子游的需求特征、行为取向与引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旭娇 丛一 +1 位作者 董宇博 沈和江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3-79,共7页
家庭亲子游是以血缘关系为联结,家长陪伴孩子共同参与,舒缓放松的同时进行子女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旅游教育活动.持续扩大的亲子游规模有效推动了传统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也成为“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家庭教... 家庭亲子游是以血缘关系为联结,家长陪伴孩子共同参与,舒缓放松的同时进行子女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旅游教育活动.持续扩大的亲子游规模有效推动了传统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也成为“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拓展研究的热点.对此,立足家庭亲子游的需求特征,通过问卷调查,详实分析家庭亲子游“5个”维度的行为取向,并结合家庭亲子游的需求现状与典型问题,提出促进亲子游市场健康发展的引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亲子游 需求特征 行为取向 引导机制
下载PDF
新冠疫情地学扩散效应下的乡村社区旅游地环境监测体系构建
20
作者 沈和江 甄会刚 李旭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410-416,共7页
以乡村社区旅游地应对突发的新冠疫情扩散风险情形为对象,在分析新冠疫情影响的旅游环境认知基础上,对新冠疫情向乡村社区旅游地扩散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构建基于系统论的乡村社区旅游地新冠疫情环境监测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疫情的... 以乡村社区旅游地应对突发的新冠疫情扩散风险情形为对象,在分析新冠疫情影响的旅游环境认知基础上,对新冠疫情向乡村社区旅游地扩散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构建基于系统论的乡村社区旅游地新冠疫情环境监测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疫情的扩散效应,主要以交通干线为通道,加剧了向乡村社区旅游地蔓延的风险.广大乡村社区旅游地在应对疫情扩散和蔓延方面面临诸多影响因素,构建科学精准的疫情环境监测体系,是乡村社区旅游地疫情防范的重要任务.最后,针对新冠疫情突发的地学传播特征,对疫情防范路径的选择提出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地学扩散效应 乡村社区旅游地 环境监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