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国际趋势
1
作者 李昆秦 《中国城市经济》 2012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文章从办学主体、主要政策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三大方面概述了世界各国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国际趋势
下载PDF
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昆秦 谢文斯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119-119,122,共2页
高校课程有效性教学,是基于教师与学生主体,通过有效教学理论促进学科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学生自身能力获得全面发展,教师自身教学经验也获得长足进步。当教育进入下一个时代下,相关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需要被重新定义,不能使... 高校课程有效性教学,是基于教师与学生主体,通过有效教学理论促进学科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学生自身能力获得全面发展,教师自身教学经验也获得长足进步。当教育进入下一个时代下,相关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需要被重新定义,不能使得校园生态环境发生彻底改变后在进行课程教学转型。需要与时代发展同步,积极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理论 高校课堂 教学评价
下载PDF
科学-人文教育:涵义、特征与意义
3
作者 肖林根 李昆秦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1年第1期15-27,共13页
科学-人文教育是作为整体的教育存在和作为教育的整体存在的表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中整体融通、相互建构生成的一种存在性、一体化联结,其呈现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对平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边缘对话... 科学-人文教育是作为整体的教育存在和作为教育的整体存在的表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中整体融通、相互建构生成的一种存在性、一体化联结,其呈现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对平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边缘对话和全面成人理念的树立。这样一种教育存在及存在展开的生存形态,具有关注教育过程、兼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强调成人的精神取向等特点,它表征着教育谋求自身完整存在的某种完成,推动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成为本真的教育,促进教育致思转向生成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人文教育 科学与人文的对话
下载PDF
教育民主化的新思考——兼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昆秦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第12期34-36,共3页
教育民主化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最初的"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到教育基本权利(教育起点平等)的争取,再到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平等权利的争取。
关键词 家长参与 学校教育管理 教育民主化 新思考 教育发展 教育改革 学生家长 起点平等 教育实践 西方国家
原文传递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性障碍与对策
5
作者 李昆秦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1年第30期13-15,共3页
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1基础教育各阶段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到2007年,全国99%的地方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而高中阶段和学前教育阶段到目前... 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1基础教育各阶段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到2007年,全国99%的地方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而高中阶段和学前教育阶段到目前还没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阶段。2基础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及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差距十分明显,而且最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 不均衡发展 弱势群体 薄弱学校 教育资源 贫困地区 中西部地区 教育阶段 东部沿海地区
原文传递
课程视角: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性障碍
6
作者 李昆秦 《学周刊(上旬)》 2014年第2期58-59,共2页
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而现实是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普遍存在。本文从课程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及造成这种现状的课程障碍,并提出了消除这些障碍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课程视角 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性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