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碳酸钙负载奥曲肽可吸入缓释制剂研究
1
作者 汪春江 李昇原 +3 位作者 黄永鹏 唐慧 张建军 陈博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8,共10页
采用复分解法制备了3种不同微观形貌的纳米级碳酸钙,研究了添加剂聚丙烯酸(PAA)和聚天冬氨酸钠(PASP)的引入对碳酸钙微观形貌和物相结构的影响;以纳米碳酸钙材料作为药物载体,通过浸渍吸附-冷冻干燥工艺装载药物奥曲肽,构建了可吸入缓... 采用复分解法制备了3种不同微观形貌的纳米级碳酸钙,研究了添加剂聚丙烯酸(PAA)和聚天冬氨酸钠(PASP)的引入对碳酸钙微观形貌和物相结构的影响;以纳米碳酸钙材料作为药物载体,通过浸渍吸附-冷冻干燥工艺装载药物奥曲肽,构建了可吸入缓释微粉制剂;测试了碳酸钙载体材料的理化性能及体内生物效应,考察了微粉制剂的微观形貌、载药量、体外释药性能、体外吸入沉积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引入可以实现对碳酸钙粒径、微观形貌和物相结构的调控;纳米碳酸钙载体能够有效负载奥曲肽,所制备的微粉制剂保持了载体原有的形貌;在所制备的3种纳米碳酸钙载体材料中,由球形与棒形混杂状纳米碳酸钙载体制备的微粉制剂的综合性能最佳,其载药量为31.3%,有效部位沉积率达到42%,持续释药时间达到48 h,具有较好的体外吸入沉积性能和体外释药性能;球形与棒形混杂状纳米碳酸钙对THP-1细胞无毒性,低浓度时不会引起炎症效应,并且可以将药物有效地递送至肺部并在肺部滞留7 d,具有作为可吸入缓释制剂载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奥曲肽 聚天冬氨酸钠 吸入制剂 缓释制剂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负载奥曲肽制备吸入缓释微粉制剂
2
作者 汪春江 黄永鹏 +2 位作者 唐慧 李昇原 陈博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1-38,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4种不同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材料,通过浸渍吸附-冷冻干燥工艺负载药物奥曲肽构建吸入缓释微粉制剂,并对载体与微粉制剂开展形貌结构、粒度分布、载药量、体外释放性能、体外吸入沉积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设计制备...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4种不同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材料,通过浸渍吸附-冷冻干燥工艺负载药物奥曲肽构建吸入缓释微粉制剂,并对载体与微粉制剂开展形貌结构、粒度分布、载药量、体外释放性能、体外吸入沉积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设计制备的4种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材料具有不同的形貌、粒径、比表面积、比孔容等,能够实现对奥曲肽的有效负载;构建的4种微粉制剂具有不同的形貌、载药量、体外释放性能以及体外吸入沉积性能;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奥曲肽微粉制剂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满足肺部吸入药物递送要求,排空率达到100%,有效部位沉积率大于60%,持续释药时间24 h;微粉制剂保持了载体原有的粒径均一的单分散球形的规则形貌,有利于提高药物转运递送剂量的准确性与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工艺 介孔二氧化硅 奥曲肽 微粉制剂 吸入缓释剂
下载PDF
白蛋白-奥曲肽纳米颗粒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3
作者 李昇原 黄永鹏 +3 位作者 唐慧 汪春江 李秀兰 陈博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9-48,共10页
采用反溶剂法制备白蛋白纳米颗粒;通过单因素实验和Z分综合评价法对比不同交联剂的作用效果;研究白蛋白质量浓度、醇水体积比、脱溶温度、溶剂pH、交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白蛋白纳米颗粒性能的影响,确定优选工艺条件;运用浸渍吸附-冷冻干... 采用反溶剂法制备白蛋白纳米颗粒;通过单因素实验和Z分综合评价法对比不同交联剂的作用效果;研究白蛋白质量浓度、醇水体积比、脱溶温度、溶剂pH、交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白蛋白纳米颗粒性能的影响,确定优选工艺条件;运用浸渍吸附-冷冻干燥法构建白蛋白-奥曲肽微粉,考察微粉的载药量和体外溶出性能。结果表明:戊二醛为优选交联剂;当白蛋白质量浓度为10 g/L、醇水体积比为2∶1、脱溶温度为20℃、溶剂pH为9、交联时间为24 h时,制备白蛋白纳米颗粒的工艺条件最优,所制备白蛋白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6±2.5)nm,多分散指数为0.13±0.01,储存稳定性好;白蛋白-奥曲肽微粉能保持白蛋白载体原有的球状规则形貌,持续释药时间为2160 min,具有较好的体外释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奥曲肽 纳米颗粒 微粉 缓释性能
下载PDF
温度对原位合成制备TiC/AZ91D镁基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
4
作者 王凯强 李秀兰 +3 位作者 周立玉 王宣 李昇原 张旭东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2年第8期54-59,共6页
基于原位合成反应制备了TiC/AZ91D镁基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对微观组织以及物相进行分析,探讨温度(740℃、760℃、780℃)对镁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备温度为740℃时,镁基复合... 基于原位合成反应制备了TiC/AZ91D镁基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对微观组织以及物相进行分析,探讨温度(740℃、760℃、780℃)对镁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备温度为740℃时,镁基复合材料组织中仅有Al_(3)Ti存在,材料的硬度最低;当制备温度为760℃和780℃时,镁基复合材料组织中均出现了Al_(3)Ti+TiC,其中780℃制备的镁基复合材料的硬度最高,与AZ91D镁合金相比,硬度提高了72.39%。在制备TiC/AZ91D镁基复合材料过程中,当温度较低时Al_(3)Ti最先形成,Al_(3)Ti的热力学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AZ91D镁基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组织演变 显微硬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