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信系统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明贞 刘建明 +1 位作者 王航 周文俊 《电信科学》 2018年第3期170-176,共7页
为研究通信系统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泊松分布的随机时延抖动计算模型,分析了单节点和多节点情况下的通信网络随机时延抖动特性,结果表明,在单节点通信链路中,当标记数据流权重较低时,随机时延抖... 为研究通信系统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泊松分布的随机时延抖动计算模型,分析了单节点和多节点情况下的通信网络随机时延抖动特性,结果表明,在单节点通信链路中,当标记数据流权重较低时,随机时延抖动随通信负荷的增大而增大,且通信负荷较轻时,标记数据流权重对随机时延抖动的影响不大。在多节点通信链路中,整体时延抖动低于各节点时延抖动的代数和,且负荷较重的节点位置对整体时延抖动有影响。因通信时延抖动会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引起较大误差,在通信结构和定位方案设计时,应考虑随机时延抖动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时延 时延抖动 分组传送网 故障定位 行波法
下载PDF
电力电缆资产的状态评估与运维决策综述 被引量:92
2
作者 周承科 李明贞 +3 位作者 王航 周文俊 鲍玉川 唐泽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53-2362,共10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电网的迅速发展,电力电缆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提高电缆资产的管理水平是电网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履行社会责任、增大国有资产收益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在电力电缆的绝缘材料、老化机理、状态监测、...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电网的迅速发展,电力电缆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提高电缆资产的管理水平是电网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履行社会责任、增大国有资产收益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在电力电缆的绝缘材料、老化机理、状态监测、资产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为此,首先针对电力电缆的运维管理,根据ISO 55000资产管理国际标准的要求,提出了开展电缆运维精益化管理的过程和步骤,这包括资产登记、状态监测、状态评估、风险分析和运维策略制定。然后总结了近年来在电缆状态监测、状态评估和故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这包括应用新的状态监测技术、故障定位方法、统计学工具来处理电缆故障数据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数目,应用热电老化模型来分析电缆绝缘剩余寿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结合状态评估和资产重要性即基于风险分析的退役管理措施。基于该退役决策结果,电缆运维人员根据每条电缆线路目前的状态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即可判断出风险等级高、需要更换的电缆线路,不仅可以确定每年度退役的数量,而且可以确定退役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资产管理 状态评估 绝缘老化 退役管理 运维决策
下载PDF
运用FOCUS-PDCA程序降低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被引量:37
3
作者 张伟 刘爱玲 +1 位作者 王春娥 李明贞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9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FOCUS-PDCA程序降低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的发现、组织、澄清、理解、选择、计划、实施、检查和执行9个步骤分析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原因,制订改进措施。结果 2012年年度非计划性拔管发... 目的探讨FOCUS-PDCA程序降低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的发现、组织、澄清、理解、选择、计划、实施、检查和执行9个步骤分析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原因,制订改进措施。结果 2012年年度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较2011年下降,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护理人员自评综合能力提高(P<0.01)。结论运用FOCUS-PDCA程序,有效降低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持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 住院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管理
下载PDF
PBL教学法对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明霞 杨潇然 +1 位作者 杨玉芬 李明贞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19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对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观察组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实习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对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观察组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实习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习护生采用PBL教学法,可明显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护生 评判性思维
下载PDF
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林红华 李明贞 唐育才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12期3324-3325,共2页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个性化护理 肺癌病人 生活质量 中晚期 恶性肿瘤 人类健康 躯体不适
下载PDF
影响有创动脉血压准确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文彩 王凤云 +1 位作者 周爱玲 李明贞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准确 护理对策 动脉穿刺插管 动脉收缩压 平均动脉压 临床工作者 直接测压 动脉压力 压力变化
下载PDF
早期ARDS应用无创通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文彩 李明贞 +3 位作者 周爱玲 刘平 张学红 段丽丽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总结早期ARDS应用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将38例早期ARDS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9例应用无创通气,对照组19例应用有创通气,两组均在通气后1,5,10,20h做血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相同时间的氧合状态、血流动... 目的:总结早期ARDS应用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将38例早期ARDS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9例应用无创通气,对照组19例应用有创通气,两组均在通气后1,5,10,20h做血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相同时间的氧合状态、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等。结果:早期ARDS使用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在血流动力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早期ARDS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舒适感,保留了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避免了气管插管相关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S 无创通气
下载PDF
2种拔管方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刘文彩 李明贞 +2 位作者 周爱玲 刘平 张学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7年第8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更适合于清除气管插管气囊上滞留物的拔管方法。方法将101例拔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和B组51例。A组采用正压技术,即在患者吸气末应用简易呼吸器快速向气管插管内送气,同时放开气囊,将气囊上滞留物吹至口腔并及时吸净,再拔出气... 目的探讨更适合于清除气管插管气囊上滞留物的拔管方法。方法将101例拔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和B组51例。A组采用正压技术,即在患者吸气末应用简易呼吸器快速向气管插管内送气,同时放开气囊,将气囊上滞留物吹至口腔并及时吸净,再拔出气管插管。B组采用传统方法,放开气囊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末端,边吸痰边拔除气管插管。观察2种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总量、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对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效果A组优于B组,P〈0.05。结论采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后拔管,清除较彻底,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 滞留物 拔管 气管插管
下载PDF
双重任务训练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的效果研究
9
作者 都丽丽 李明贞 +4 位作者 李佳昊 魏伟 邵鹏 林娟 柳海英 《系统医学》 2023年第9期64-68,共5页
目的 探讨双重任务训练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单一任务训练,观察组进行双重任务训... 目的 探讨双重任务训练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单一任务训练,观察组进行双重任务训练,出院后跟踪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步态参数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步态参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E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内观察组跌倒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5)。结论 双重任务训练可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有助于其参与日常生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双重任务训练 简易国际跌倒效能量表 跌倒
下载PDF
基于改进分类用户单位停电损失函数法的电力用户缺供电损失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涛 李明贞 +2 位作者 刘毅刚 李秋芳 徐研 《广东电力》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有效评估城市电网用户的缺供电损失,通过分析缺供电损失的影响因素,对分类用户单位停电损失函数(sector custom unit damage function,SCUDF)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缺供电损失计算模型。基于传统用户缺供电损失数据和广州地区第二、三... 为有效评估城市电网用户的缺供电损失,通过分析缺供电损失的影响因素,对分类用户单位停电损失函数(sector custom unit damage function,SCUDF)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缺供电损失计算模型。基于传统用户缺供电损失数据和广州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宏观统计数据,采用该缺供电损失计算模型对城市用户缺供电损失函数进行推算,并以广州地区某线路电缆故障为例,采用缺供电损失计算模型、SCUDF法和国民生产总值估算法分别进行目标用户缺供电损失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目标假设的前提下,缺供电损失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更精确,与SCUDF法的计算结果相近,而采用国民生产总值估算方法则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供电损失模型 用户缺供电损失 可靠性评估 用户分类
下载PDF
严重胸伤并多发伤的早期处理
11
作者 张志弼 李才法 +2 位作者 徐德强 徐家法 李明贞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7-29,共3页
严重胸外伤系指:(1)多根肋骨骨折;(2)并发血气胸;(3)肺损伤;(4)纵隔伤。并同时并有一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即为多发伤。我院自1971年至1986年共收治75例,最多为7处伤。今将早期处理体会介绍于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和年龄:男66例,... 严重胸外伤系指:(1)多根肋骨骨折;(2)并发血气胸;(3)肺损伤;(4)纵隔伤。并同时并有一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即为多发伤。我院自1971年至1986年共收治75例,最多为7处伤。今将早期处理体会介绍于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和年龄:男66例,女9例。20岁以下11例,~50岁53例,50岁以上11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69岁。二、伤因和休克程度:闭合伤58例,致伤原因为;压伤17例、砸伤12例、坠伤13例、车祸11例、机器碾伤5例。开放伤17例,致伤原因:火器伤10例、刀刃伤6例、牛角剜伤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伤 多发伤 处理
下载PDF
简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明贞 《时代经贸》 2020年第19期84-85,共2页
事业单位中实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调动其在工作中的能动意识。因此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人员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开发工作人员能力和潜能,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 激励机制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直流充电桩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2
13
作者 赵翔 陈良亮 +1 位作者 李明贞 周承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152,共5页
针对直流充电桩故障多发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直流充电桩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对整流器输出电压的监测实现充电桩故障实时诊断。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直接电流控制系统、同步PI电流控制和一种旋转坐标系解耦控制等典型的控制策... 针对直流充电桩故障多发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直流充电桩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对整流器输出电压的监测实现充电桩故障实时诊断。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直接电流控制系统、同步PI电流控制和一种旋转坐标系解耦控制等典型的控制策略在正常运行、功率器件故障、控制元件故障等运行状态下进行仿真,得到了720组输出电压波形数据。将这些输出电压波形数据作为数据输入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出了基于数据指针向量的故障诊断判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正确实现直流充电桩的故障诊断,模型的计算误差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充电桩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深度神经网络 整流控制
下载PDF
基于泄漏电流的高压电缆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斌 李明贞 周承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124,共5页
为实现高压电缆线路短路故障发生后准确故障定位,提出一种利用故障通道泄漏电流的离线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在短路故障发生后于电缆终端加直流电压,泄漏电流主要通过故障击穿通道沿金属护层流入两端接地点,在线路两端接地点检测护层电压... 为实现高压电缆线路短路故障发生后准确故障定位,提出一种利用故障通道泄漏电流的离线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在短路故障发生后于电缆终端加直流电压,泄漏电流主要通过故障击穿通道沿金属护层流入两端接地点,在线路两端接地点检测护层电压,通过单位长度金属护层阻抗与泄漏电流和护层电压的关系,可计算出故障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定位故障点位置,其相对误差不超过8%,绝对误差不超过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故障测距 泄漏电流 短路故障
下载PDF
基于OWTS的高压交联电缆短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涛 杨斌 +3 位作者 孙长群 何剑锋 李明贞 周承科 《广东电力》 2019年第4期85-91,共7页
为了实现高压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XLPE)电缆线路短路故障发生后的快速、准确故障定位,基于振荡波测试原理,提出1种高压XLPE电缆的短路故障定位方法,并根据电磁信号在电缆线路中的传播特性、耦合特性,大大改进了信号... 为了实现高压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XLPE)电缆线路短路故障发生后的快速、准确故障定位,基于振荡波测试原理,提出1种高压XLPE电缆的短路故障定位方法,并根据电磁信号在电缆线路中的传播特性、耦合特性,大大改进了信号测量的电磁耦合法,可以更准确地测量故障信号。利用PSCAD软件对500 m长的高压XLPE电缆线路进行仿真试验,分别设置距离故障测量点首端50~450 m的位置,通过故障行波到达首末端测量点的时间计算得到故障距离及故障定位误差。所得结果表明,基于振荡波测试的短路故障定位方法有较高的定位精度,理论定位误差不超过1%,利用高频电流互感器套接在电缆本体有较好的电流检测效果,证实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短路故障 故障定位 振荡波测试 电磁耦合法
下载PDF
底层敞开天井式退台住宅设计简介
16
作者 李明贞 《住宅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0-40,共1页
<正> 在徐州市建国东路7号住宅楼设计中,吸收以往天井式退台式住宅楼的优点,采取底层天井敞开等改善措施,以提高住宅偻建筑的使用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将天井的底层北面敞开,分隔成二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通畅的小院(用钢栏分隔)... <正> 在徐州市建国东路7号住宅楼设计中,吸收以往天井式退台式住宅楼的优点,采取底层天井敞开等改善措施,以提高住宅偻建筑的使用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将天井的底层北面敞开,分隔成二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通畅的小院(用钢栏分隔),打破了天井的闭塞感,既保证了天井的良好通风,排水畅通,又给底层开辟了明亮的后院(其中一个小院为过街楼式),这样处理,底层室内面积虽稍有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敞开天井式 退台式 住宅设计 住宅楼
下载PDF
基于双端行波法的电缆线路短路故障定位改进 被引量:28
17
作者 柴鹏 周灏 +4 位作者 张煜 赵文杰 杨潇 周苗 李明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8-174,共7页
为实现电力电缆线路上的短路故障精确定位,对双端行波法故障定位原理进行了改进。使用仅需要本地时钟同步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远距离双端同步方式,从原理层面解决了双端行波法的同步问题,改进后的故障定位方法只与故障行波到达电缆线路两... 为实现电力电缆线路上的短路故障精确定位,对双端行波法故障定位原理进行了改进。使用仅需要本地时钟同步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远距离双端同步方式,从原理层面解决了双端行波法的同步问题,改进后的故障定位方法只与故障行波到达电缆线路两端监测点的时间差有关。并且用归一化的故障点判据代替具体的数值判据,从而降低了对线路电气参数精准性的依赖。因此,改进后的方法有更高的故障定位精度。用PSCAD软件对双端结构的电缆线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且在任意故障点位置条件下的故障定位精度优于传统的双端行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短路故障 故障定位 双端行波法 同步
下载PDF
护士护理信息能力与其职业获益感及留职意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明贞 李苗苗 +2 位作者 王春菊 刘宏 孙丽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9期2535-2539,共5页
目的探讨护士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及其与职业获益感、留职意愿的关系, 为提高护士护理信息能力、减少护士离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山东省7家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信息能力自... 目的探讨护士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及其与职业获益感、留职意愿的关系, 为提高护士护理信息能力、减少护士离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山东省7家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信息能力自评量表(SANICS)、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护士留职意愿问卷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 回收有效问卷880份, 问卷有效率为97.8%。结果 880名护士SANICS得分为(85.54±12.43)分, 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得分为(132.21±19.56)分, 护士留职意愿量表得分为(22.68±3.84)分。结构方差模型显示, 护士护理信息能力可以直接影响留职意愿(效应值为0.456), 护理信息能力还可以通过护士职业获益感对护士留职意愿产生间接效应(效应值为0.067), 总效应值为0.523。结论护士护理信息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通过提高护士护理信息能力可以促进护士的自我发展, 提高其职业获益感, 从而增加其留职意愿, 减少护士离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信息能力 职业获益感 留职意愿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明贞 梁卫卫 +1 位作者 崔磊平 于真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3398-3402,共5页
目的探讨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2例。参照组给... 目的探讨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肾功能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影响。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水平等肾功能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外循环凝血、穿刺点渗血、导管脱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其能够依据肾内科患者健康恢复的目标进行目标设定为流程导向,持续提高肾病患者的管理质量,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链接式 流程管理模式 肾内科 连续性血液净化
原文传递
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都丽丽 于群涛 +3 位作者 王英 李明贞 杨文君 张锦程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732-737,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30日至2020年12月30日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和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176例,按照...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30日至2020年12月30日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和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17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9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ACI患者是否合并颈AS斑块的发生,并排除在观察期间死亡和失联的病例,最终对照组入选病例69例,观察组入选7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HBO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12个疗程行颈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颈内AS程度、狭窄程度、易损斑块减少和稳定斑块增加情况,并检测斑块厚度、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长径。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和4个疗程测定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素(ET)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6、12个疗程颈AS程度明显减轻(Z=-2.12,P<0.05;Z=-2.89,P<0.05);与对照组治疗6、12个疗程比较,颈AS程度也明显减轻(Z=-2.01,P<0.05;Z=-2.58,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6、12个疗程颈动脉狭窄程度明显减轻(Z=-2.17,P<0.05;Z=-2.34,P<0.05);与对照组治疗6、12个疗程比较,颈动脉狭窄程度也明显减轻(Z=-2.00,P<0.05;Z=-2.17,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6、12个疗程斑块厚度、斑块长径、IMT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AS斑块厚度、长径及IMT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2、4个疗程后血浆CRP、MMP-9、ET和Hcy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血浆CRP、MMP-9、ET和Hcy含量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不同疗程HBO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改善ACI患者颈AS程度和颈动脉狭窄程度,使易损斑块转为稳定斑块;另外血浆CRP、MMP-9可能是易损斑块稳定性的潜在血清标志物,其稳定性与治疗后患者血浆ET和Hcy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压氧 颈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