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2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晟作品
1
作者 李晟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16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李晟 风景速写
下载PDF
李晟风景速写作品
2
作者 李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5年第8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风景速写 李晟
下载PDF
李晟作品选登
3
作者 李晟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5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李晟,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讲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作品选登 李晟 博士研究生 林学专业 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 南华大学
下载PDF
李晟钢笔写生作品
4
作者 李晟 《大舞台》 2015年第12期259-259,共1页
李晟,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讲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李晟 写生作品
原文传递
基于SMART原则的高校国有资产出租规范化管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晟 《现代营销(上)》 2024年第7期106-108,共3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聚合点,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和服务。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校属企业改革等高校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规范高校国...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聚合点,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和服务。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校属企业改革等高校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规范高校国有资产出租管理成为推进高校管理改革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国有资产出租的政策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在国有资产出租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剖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基于SMART原则的多项建议,以期规范高校国有资产出租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提升国有资产综合使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国有资产 出租 管理 SMART原则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及评价探索
6
作者 李晟 刘川 +2 位作者 李涛 方明 赵燕萍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4期176-180,共5页
新工科建设对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建筑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筑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途径。高校应以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背景、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准则层,... 新工科建设对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建筑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筑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途径。高校应以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背景、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准则层,构建建筑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建筑类专业教师及学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类 工程实践能力 融合教学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高校国有资产闲置状况分析及盘活策略研究
7
作者 李晟 《商业观察》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扶持,高校利用政府划拨的财政资金及自有资金购建的各类国有资产规模不断壮大,各所高校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国有资产闲置的状况。文章通过对国有资产闲置的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扶持,高校利用政府划拨的财政资金及自有资金购建的各类国有资产规模不断壮大,各所高校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国有资产闲置的状况。文章通过对国有资产闲置的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从源头减少国有资产闲置的措施及盘活已闲置国有资产的有效途径,以期为高校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闲置 盘活策略
下载PDF
为什么要认真对待党内法规?--从党政关系的宪制功能视角切入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晟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1期3-15,共13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关系是中国宪制的关键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的实践演进,体现了党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党政关系的完善与党政机构的统筹设置,彰显了党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关系是中国宪制的关键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的实践演进,体现了党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党政关系的完善与党政机构的统筹设置,彰显了党在组织形态上呈现一定科层制特征的宪制意义。其构成了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基础,推动了党内法规的形式理性化。党作为先锋队的政治定位,要求党内法规加强政治领导,强化实质性的价值判断,这有利于促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差异并相协调格局的形成。党内法规的形式理性与实质正当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制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关系 党内法规 依规治党 宪制
下载PDF
台风右侧暖涡对台风“鲇鱼”的响应
9
作者 李晟 宣基亮 黄大吉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基于多源观测数据,分析了台风右侧暖涡对2010年南海台风“鲇鱼”的响应,发现了意料之外的暖涡增强和海水下沉现象。台风“鲇鱼”过境期间,暖涡海面高度距平(SLA)最大值从30 cm增加至36 cm、半径从78 km增大至116 km、涡动能从166 m^(2)s... 基于多源观测数据,分析了台风右侧暖涡对2010年南海台风“鲇鱼”的响应,发现了意料之外的暖涡增强和海水下沉现象。台风“鲇鱼”过境期间,暖涡海面高度距平(SLA)最大值从30 cm增加至36 cm、半径从78 km增大至116 km、涡动能从166 m^(2)s^(2)增加至303 m^(2)s^(2)、振幅从3 cm增大至9 cm,台风右侧暖涡边缘的Argo站位处温跃层海水下沉20~40 m。为此,诊断分析了台风风应力旋度对暖涡的单独作用,结果显示暖涡及暖涡边缘的Argo站位处总体受正风应力旋度作用,正风应力旋度将使暖涡减弱、温跃层抬升,与观测到的暖涡增强和海水下沉结果不符。而基于实际海面流场的诊断分析表明,台风“鲇鱼”过境期间台风路径下方的海水辐散,路径右侧暖涡区域海水辐聚,暖涡SLA最大值、涡旋振幅均与辐聚强度呈正相关,Argo站位处海水下沉29 m,都与观测结果相符。个例分析研究表明,位于台风路径外围的中尺度涡对台风的响应不仅受风应力旋度的作用,还受海洋背景环境条件的调制,存在着需要深入研究的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暖涡 增强 风应力 辐聚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两阶段紧急切负荷控制智能预决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泽 曾令康 +4 位作者 姚伟 石重托 李晟 汤涌 文劲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0-1271,I0002,共13页
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是安全稳定控制领域重要技术,可以用于制定与校验紧急控制措施。传统的人工分析仿真数据以决策紧急控制措施的工作模式严重依赖专家经验,在应用于复杂大电网时显得耗时耗力。该文提出一种两阶段紧急切负荷控制智能预决... 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是安全稳定控制领域重要技术,可以用于制定与校验紧急控制措施。传统的人工分析仿真数据以决策紧急控制措施的工作模式严重依赖专家经验,在应用于复杂大电网时显得耗时耗力。该文提出一种两阶段紧急切负荷控制智能预决策方法,第一阶段决策切负荷点,第二阶段决策切负荷量。首先基于仿真数据,区分3种电压失稳模式:纯电压失稳、耦合电压失稳和混合电压失稳,分别采用不同的负荷筛选方法;然后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根据仿真数据直接预估系统恢复稳定所需的切负荷总量,按负荷排序进行分配。结合暂稳仿真校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调整决策量。以我国东北电网为例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在大电网紧急控制措施制定时,所提两阶段智能决策方法相比完全迭代试凑方法在有效性、快速性和准确性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仿真分析 暂态电压失稳 紧急控制 切负荷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下载PDF
广西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契合度评测体系研究
11
作者 李晟 刘海真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3期162-165,共4页
职业教育在服务产业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突出,但现阶段人才与产业需求不平衡问题突出。探讨广西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有助于促进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和产业创新发展。通过评测体系的预测以及产教融合的深入,为职业学校和... 职业教育在服务产业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突出,但现阶段人才与产业需求不平衡问题突出。探讨广西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有助于促进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和产业创新发展。通过评测体系的预测以及产教融合的深入,为职业学校和产业发展提供前瞻性指导,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思路,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职业教育 人才供给 产业需求 评测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培养高职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教育建设研究
12
作者 李晟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年第4期0134-0137,共4页
文化自信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也是多元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障高职生的文化自信心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国际视野下,如何在高职院校中进行民... 文化自信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也是多元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障高职生的文化自信心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国际视野下,如何在高职院校中进行民族文化自信的教育,以及如何在国际视野中进行民族文化自信的教育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视野 民族文化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强化当代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策略
13
作者 李晟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1期005-008,共4页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拥有坚定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目前我国处于文化多元时代,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相对较低...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拥有坚定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目前我国处于文化多元时代,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相对较低,他们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偏差,使得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高。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当代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强化 当代学生 民族文化认同感
下载PDF
基于Attention-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14
作者 李璨 伍黎艳 +4 位作者 赵威 李晟 曾加贝 苏旨音 曾进辉 《船电技术》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差异等,这些因素使得电力负荷呈现出显著的不稳定性和复杂的非线性特征,从而增加了提高预测精度的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一种结合自注意力机... 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差异等,这些因素使得电力负荷呈现出显著的不稳定性和复杂的非线性特征,从而增加了提高预测精度的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一种结合自注意力机制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预测方法。通过在美国某一地区的实际用电负荷数据验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决定系数(R2)为0.96,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23,均方根误差(RMSE)为0.029,提升了预测的准确性。这不仅证明了所提模型在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方面的有效性,也为其在船舶电力负荷预测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预测精度 模型泛化能力
下载PDF
以DMA、甘油与DMF为保护剂的鸡精液冷冻技术体系比较研究
15
作者 刘启红 肖广寮 +5 位作者 刘子秋 刘伯承 邱美珍 李晟 李闯 燕海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为筛选出高效、更具推广价值的鸡精液冷冻技术体系,以湘黄鸡和湘东鸡冻后精子活力、受精率与孵化率为检测指标,比较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DMA)细管、甘油细管与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细管精液冷冻技术... 为筛选出高效、更具推广价值的鸡精液冷冻技术体系,以湘黄鸡和湘东鸡冻后精子活力、受精率与孵化率为检测指标,比较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DMA)细管、甘油细管与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细管精液冷冻技术体系效果。结果显示:①DMA方案最适液氮面冷冻距离为1 cm,冻后平均精子活力湘东鸡为0.23,湘黄鸡为0.33;甘油方案最适液氮面冷冻距离为5 cm,冻后平均精子活力湘东鸡为0.41,湘黄鸡为0.36。②湘东鸡DMF方案平均冻后精子活力为0.15,极显著低于甘油与DMA(P<0.01)。③通过5轮输精,甘油方案平均受精率为45.35%,孵化率为60.31%,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类方案(P<0.01)。④甘油方案,公鸡26周龄组冻前精子活力与冻后活力极显著高于50周龄组(P<0.01)。结果表明,甘油细管是目前鸡精液冷冻保存建设的首选方案,应用时可先进行冷冻速率的优化,且应尽可能选择青壮年公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冷冻 甘油 DMA DMF 人工输精
下载PDF
利用生物声学指标评估暗针叶林鸣禽围攻事件中的鸣声特征
16
作者 王江月 田佳 +4 位作者 周正暘 马晓昀 龙玉 王戎疆 李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利用鸣声播放实验,并结合自动录音技术,综合使用多种声学指数,探究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鸣禽在围攻事件中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2021年夏季,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冷云杉暗针叶林中分别播放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 利用鸣声播放实验,并结合自动录音技术,综合使用多种声学指数,探究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鸣禽在围攻事件中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2021年夏季,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冷云杉暗针叶林中分别播放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鸣声和暗绿柳莺(Phylloscopus trochiloides)报警鸣叫来引发鸣禽围攻,使用自动录音设备记录播放期间及播放前后在实验位点上自由活动的森林鸣禽的鸣声。设置12个位点,每个位点进行领鸺鹠和暗绿柳莺播放实验各一次。24次实验共记录到分属3目17科的28种鸟类参与围攻行为,实验录音总有效时长为1057分钟。对围攻行为的观察和对录音记录的声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1)领鸺鹠鸣声和柳莺报警鸣叫都可以有效地引发鸣禽的围攻行为,柳莺类与山雀类鸣禽是参与围攻的主体;2)两种鸣声播放期间,森林鸣禽的鸣声声强均显著高于播放前(领鸺鹠鸣声实验SPLavg=-31.02±4.87 dB(播放期间),SPLavg=-42.74±4.68 dB(播放前空白段),p=0.001;暗绿柳莺报警鸣叫回放实验SPLavg=-33.26±4.05 dB(播放期间),SPLavg=-46.38±4.54 dB(播放前空白段),p=0.001),鸣声复杂度均显著低于播放前(领鸺鹠鸣声实验H=0.76±0.02(播放期间),H=0.80±0.03(播放前空白段),p=0.001;暗绿柳莺报警鸣叫回放实验H=0.77±0.02(播放期间),H=0.82±0.02(播放前空白段),p=0.001);3)播放领鸺鹠鸣声或暗绿柳莺报警鸣叫并未引发声学指数变化程度的显著不同。研究结果从声学层面为鸟类行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大范围的声景监测数据提供新的行为学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录音技术 声学指数 鸟类围攻行为 鸣声播放实验 森林鸣禽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祁连山豺的分布现状及适宜栖息地预测
17
作者 刘炎林 王一丹 +6 位作者 李祎斌 余辰星 王忠骅 胡大志 马存新 王大军 李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9-761,共13页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我国豺(Cuon alpinus)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急剧缩减,但对其分布现状的了解十分缺乏,成为开展针对性保护规划和行动时所亟需解决的问题。祁连山近年来频繁记录到豺的出现,为掌握豺在祁连山的分布现状,本研究基于红...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我国豺(Cuon alpinus)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急剧缩减,但对其分布现状的了解十分缺乏,成为开展针对性保护规划和行动时所亟需解决的问题。祁连山近年来频繁记录到豺的出现,为掌握豺在祁连山的分布现状,本研究基于红外相机调查和野外目击报道,系统整理了2016—2024年豺在祁连山的出现信息。基于四大类24个环境变量,使用集成物种分布模型预测了豺在祁连山的适宜栖息地分布。在研究区内共收集豺的野外确认出现位点90个,其中祁连山国家公园边界范围内、外分别有61个和29个。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内的酒泉管辖片区的位点最多(n=38),其次是张掖管辖片区(n=18);青海片区仅有5个。集成模型(AUC=0.974,TSS=0.864)结果显示,豺在祁连山的适宜栖息地总面积约1.06×10^(5)km^(2),主要分布在甘青两省边界线两侧,以及青海省宗务隆山;其中,祁连山国家公园边界范围内的适宜栖息地总面积3.91×10^(4)km^(2)。崎岖度、家畜密度和年平均气温是影响豺栖息地适宜度的最重要因素。相较于IUCN提供的物种分布范围图层,本研究证实并细化了豺在祁连山的分布,填补了豺分布的知识空缺。甘肃省肃北县县城周边山地和青海省宗务隆山、大通山和托来山等地区是目前豺调查的空白区域,亟待在后续调查中加以关注。在今后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中,建议考虑采取雪豹(Panthera uncia)和豺并重的双旗舰物种保护策略,以推动对祁连山豺种群的深入调查与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食肉动物 顶级捕食者 栖息地适宜度 物种分布模型 祁连山
下载PDF
全球大型猫科动物颈圈追踪研究的空间分布与研究领域分析
18
作者 张瀹文 王江月 李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1-794,共14页
大型猫科动物是其所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具有至关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型猫科动物通常活动隐蔽、对人类警惕性强,为其野外调查与生态研究带来诸多困难。随着技术的发展... 大型猫科动物是其所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具有至关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型猫科动物通常活动隐蔽、对人类警惕性强,为其野外调查与生态研究带来诸多困难。随着技术的发展,颈圈追踪为大型猫科动物生态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并逐渐成为研究的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大型猫科动物颈圈追踪研究的现状,本研究系统检索并梳理了1985—2024年全球范围内12种大型猫科动物的颈圈追踪文献,分析了研究的空间分布、追踪信息和研究领域等,旨在揭示目前全球大型猫科动物追踪研究的重点和趋势,识别研究空缺,并对未来颈圈追踪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本研究共收集到491篇相关文献;2010年以来,大型猫科动物追踪的文献数量明显增多。从研究的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地点(n=501)覆盖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共49个国家,北美洲、非洲南部、欧洲西北部和亚洲南部是大型猫科动物颈圈追踪研究的热点区域,而中国、俄罗斯、南美洲北部等国家和地区则存在较为明显的研究空缺。美洲狮(Puma concolor)、欧亚猞猁(Lynx lynx)、狮(Panthera leo)、豹(P.pardus)、虎(P.tigris)的追踪研究数量较多。2010年之后,卫星定位颈圈因具有定位精度高、采集数据量大、覆盖范围广、人力资源消耗少等优势,逐渐超越传统的VHF无线电遥测颈圈,成为当前追踪研究的主流技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捕食或食性分析、生境选择和利用、家域范围、运动模式和种群动态等方面。本研究建议,应加强国内颈圈追踪研究的力度,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动追踪技术创新,建立标准化的颈圈追踪研究范式,并加强多学科合作与数据共享,以促进大型猫科动物的有效保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食肉动物 猫科动物 顶级捕食者 野生动物追踪 无线电遥测 卫星追踪
下载PDF
太行山中段豹种群繁殖参数及生存动态初探
19
作者 赵莹 刘蓓蓓 +5 位作者 甄鑫 马子驭 黄巧雯 宋大昭 申小莉 李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48,共11页
豹华北亚种(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是华北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于2016—2023年,基于332个红外相机调查位点收集的数据(累计相机工作日416242 d),对太行山中段豹种群的繁殖状况进行调查... 豹华北亚种(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是华北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于2016—2023年,基于332个红外相机调查位点收集的数据(累计相机工作日416242 d),对太行山中段豹种群的繁殖状况进行调查和初步总结,分析了该种群的繁殖生态、繁殖行为和幼仔的生存情况。研究期间,调查范围覆盖191个4 km×4 km网格,共记录到豹独立有效探测5065次,从中识别出261次繁殖事件,包括成年雄豹和雌豹互相跟随事件17次,交配事件5次,育幼事件243次。累计共识别出57只成年雌豹(最小可识别个体数),其中24只雌豹繁育了43胎(其中19胎为连续繁殖)。共记录到79只成功离巢的豹幼仔;在能够清晰识别性别的幼仔(n=29)中,雌雄性别比为0.93∶1。尾随事件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产仔事件则全年分布,无明显季节性。在研究区内,豹胎仔数(以成功离巢幼仔数计)(1.84±0.74)只(n=43),产仔间隔(18.83±9.18)个月(n=19),雌豹首次分娩年龄(4.61±1.62)岁(n=3);幼仔独立时间为(11.98±1.93)月龄(n=26),独立后稳定留存超过1年的个体占32.6%。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雌性和雄性幼仔的平均留存时间分别为1648 d和1467 d;雄性的留存时长显示出更快的下降趋势。本研究首次基于长期的系统野外调查数据,初步分析了野生豹华北亚种种群的繁殖参数。后续研究应深入探究人为和自然因素对豹种群繁殖生态和生存状况的影响机制,识别限制华北豹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华北豹保护策略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豹华北亚种 繁殖生态 繁殖参数 胎仔数 红外相机 太行山
下载PDF
四川省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红外相机调查 被引量:110
20
作者 李晟 王大军 +2 位作者 卜红亮 刘小庚 靳彤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2-291,共10页
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物种编目是区域性和全国性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监测的基础,而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已成为兽类物种编目的重要手段之一。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岷山北部,地处大熊猫岷山种群分布核心地区,是2012年新建保护区。从2011年至2... 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物种编目是区域性和全国性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监测的基础,而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已成为兽类物种编目的重要手段之一。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岷山北部,地处大熊猫岷山种群分布核心地区,是2012年新建保护区。从2011年至2014年,我们把保护区划分为1 km×1 km的方格,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的兽类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经过9 188个相机日的调查,共记录到分属7目18科的兽类。其中,有81 709份记录可以鉴定出具体物种,包括野生兽类24种,家畜1种(家狗),分属5目14科,有效探测数总计1 766次。其余未能鉴定出具体物种的兽类记录为小型翼手目、食虫目和啮齿目动物。在24种野生兽类中,食肉目物种数最多,共4科9种;其次为偶蹄目(4科7种)与啮齿目(3科6种)。就有效探测数而言,偶蹄目兽类是记录到次数最多的类群(占总探测数43.97%),其次是啮齿目(25.61%)和食肉目(22.44%)。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级别的物种各3种,被列为国家I级和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别为4种和5种。本次调查对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内的大中型兽类进行了首次系统性编目,了解了区内兽类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与相对多度,为后续的科研项目和保护管理提供了本底数据和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河沟自然保护区 岷山 兽类群落 生物多样性编目 红外相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