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C与柠檬酸处理对采后香蕉贮藏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易茜 吴宁 +2 位作者 李景原 王瀚博 张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423,共9页
香蕉是富含营养物质且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水果,也是中国南方四大水果之一。香蕉是一种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乙烯的大量释放使香蕉在贮藏过程中加快成熟和衰老,影响香蕉贮藏保鲜及经济价值。因此有必要研究提高香蕉采后贮藏品... 香蕉是富含营养物质且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水果,也是中国南方四大水果之一。香蕉是一种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乙烯的大量释放使香蕉在贮藏过程中加快成熟和衰老,影响香蕉贮藏保鲜及经济价值。因此有必要研究提高香蕉采后贮藏品质的技术方法,为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采后香蕉为材料,分别通过UV-C辐照、柠檬酸浸泡以及二者的复合处理3种方法处理香蕉,在温度为(20±2)℃、湿度为60%~70%的条件下黑暗贮藏12 d,分别于贮藏期的第1、6、9、12天对各组进行随机取样,通过测定硬度、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和品质指标,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采后香蕉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96×10^(-2)KJ/m^(2)UV-C辐照和复合处理(3.96×10^(-2)KJ/m^(2)UV-C辐照+2.0%柠檬酸)对香蕉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柠檬酸处理,表现为显著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失重率的增加,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维持果实糖酸比。在贮藏结束时,与CK相比,UV-C辐照和复合处理的香蕉硬度分别增加9.09%和13.63%,失重率分别减少22.00%和11.43%,糖酸比分别减少40.00%和42.30%。此外,UV-C辐照和复合处理有效抑制了香蕉黄酮类物质、酚类物质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提高了果实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抗氧化能力。在贮藏结束时,与CK相比,UV-C辐照和复合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了0.82%和1.27%,总多酚含量分别增加了25.92%和41.65%,总黄酮含量均增加了约30.00%,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增加了13.98%和36.59%。综上所述,UV-C辐照和复合处理均可提高采后香蕉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因此,可以选用该方法作为绿色、安全有效的香蕉采后保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UV-C 柠檬酸 贮藏品质
下载PDF
冬凌草愈伤组织诱导及细胞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景原 王太霞 +2 位作者 杨相甫 张晋豫 李贺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38-941,共4页
用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和单细胞平板培养技术,诱导出冬 凌草愈伤组织,并探讨 了细胞悬浮培养时间、培养方法和接种密度对冬凌草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率的影响。结果表 明:从冬凌草叶和嫩茎诱导愈伤组织,以 MS+2,4D 1 mg/L+NAA 0.5... 用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和单细胞平板培养技术,诱导出冬 凌草愈伤组织,并探讨 了细胞悬浮培养时间、培养方法和接种密度对冬凌草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率的影响。结果表 明:从冬凌草叶和嫩茎诱导愈伤组织,以 MS+2,4D 1 mg/L+NAA 0.5 mg/L 培养基较好 ,愈 伤组织诱导率高达 96.80%。用普通单细胞平板培养法培养冬凌草单细胞的植板率很低,而 以悬浮培养 15~18 d 的单细胞为材料,接种密度为 5×103个/毫升时,进行条件培养 和 看护培养,植板率达 21.63%。本研究结果可供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筛选冬凌草高产冬 凌草素细胞株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 愈伤组织 细胞培养 中医药疗法 组织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
下载PDF
遮荫对库拉索芦荟细胞超微结构和芦荟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景原 王红星 +2 位作者 王太霞 王丹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88-1592,共5页
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生长在遮荫和自然光照条件下库拉索芦荟叶片的超微结构和芦荟素含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遮荫处理6个月后,库拉索芦荟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基粒数量减少,类囊体片层数目减少且排列疏松,质体中... 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生长在遮荫和自然光照条件下库拉索芦荟叶片的超微结构和芦荟素含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遮荫处理6个月后,库拉索芦荟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基粒数量减少,类囊体片层数目减少且排列疏松,质体中原来积累的淀粉粒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内膜系统不发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生长在遮荫条件下的库拉索芦荟叶片,芦荟素含量明显低于生长在自然光照下的含量.其中,遮荫下幼叶芦荟素的含量是自然光照下的63.33%,而成熟叶芦荟素含量仅有自然光照下的23.77%.无论自然光下还是遮荫条件下生长的芦荟,芦荟素的含量与叶龄有显著的负相关性,遮荫对成熟叶的影响更大.综合两方面的实验结果认为,遮荫首先影响芦荟叶片细胞内膜系统的发育,进而限制了芦荟素的合成和运输,使芦荟叶片中芦荟素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芦荟素 高效液相色谱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木立芦荟不同叶龄叶的解剖结构和芦荟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景原 王太霞 胡正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46-648,共3页
目的 旨在揭示芦荟素在不同叶龄芦荟叶中的含量及其差异的原因。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素的含量。用半薄切片法研究叶的解剖结构。结果 在同一株植物内 ,从上到下随着叶龄的增大 ,叶片维管束中的大型薄壁细胞逐渐萎缩 ,芦荟... 目的 旨在揭示芦荟素在不同叶龄芦荟叶中的含量及其差异的原因。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素的含量。用半薄切片法研究叶的解剖结构。结果 在同一株植物内 ,从上到下随着叶龄的增大 ,叶片维管束中的大型薄壁细胞逐渐萎缩 ,芦荟素的含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立芦荟 解剖结构 芦荟素 芦荟叶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外源芦荟蒽醌类物质对增强UV胁迫下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景原 丁位华 +2 位作者 王太霞 晁金泉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04-1409,共6页
在人工增强紫外线辐射条件下(UV辐射光波长308nm,辐射剂量18kJ·m-2·d-1),将浓度为1mg·L-1的芦荟蒽醌类物质喷施到菠菜叶表面(喷施量50mL·m-2),研究外源芦荟蒽醌类物质在增强UV辐射条件下对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在人工增强紫外线辐射条件下(UV辐射光波长308nm,辐射剂量18kJ·m-2·d-1),将浓度为1mg·L-1的芦荟蒽醌类物质喷施到菠菜叶表面(喷施量50mL·m-2),研究外源芦荟蒽醌类物质在增强UV辐射条件下对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增强UV辐射条件下,与没有喷施蒽醌类物质的菠菜相比,喷施蒽醌类物质的菠菜株高增加5.40cm,叶面积增加18.66%,干鲜比增加22.28%,总叶绿素含量高出11.33%,POD和SOD活性分别增加了54.08%和21.05%,类黄酮含量则降低了28%.上述生理生化指标和不受紫外线辐射条件下生长的菠菜发育水平接近.实验结果表明,在植物体表面喷施外源芦荟蒽醌类物质能够有效减轻UV辐射对植物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蒽醌类物质 UV 菠菜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六种芦荟叶的解剖结构及其与芦荟素含量的相关性(英文)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景原 王太霞 +1 位作者 沈宗根 胡正海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5期594-600,共7页
应用半薄切片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和荧光显微镜研究了 6种芦荟叶的结构、芦荟素的含量和储藏芦荟素的组织。结果表明 ,6种芦荟叶均由表皮、光合组织、储水组织和维管束组成 ,都表现出明显的旱生植物肉质叶的结构特征 ,表皮由一层... 应用半薄切片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和荧光显微镜研究了 6种芦荟叶的结构、芦荟素的含量和储藏芦荟素的组织。结果表明 ,6种芦荟叶均由表皮、光合组织、储水组织和维管束组成 ,都表现出明显的旱生植物肉质叶的结构特征 ,表皮由一层扁平的细胞组成 ,其外壁加厚 ,并覆盖着厚的角质膜 ,气孔器凹陷 ,储水组织发达。 6种芦荟叶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木立芦荟 (AloearborescensMill.)和易变芦荟 (A .mutabilisPillans)的光合组织细胞呈长柱状 ,类似栅栏薄壁组织。中华芦荟 (A .veraL .var.chinensisBerg .)、库拉索芦荟 (A .veraL .)、皂叶芦荟 (A .saponariaHawer)和绿芦荟 (A .greeniiBak .)则为等直径薄壁细胞。木立芦荟、中华芦荟、易变芦荟和库拉索芦荟的维管束中有大型薄壁细胞 ,皂叶芦荟和绿芦荟的维管束中无大型薄壁细胞。木立芦荟、易变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在光合组织和储水组织之间有一层不含叶绿体的小型薄壁细胞 ,包围着储水薄壁组织 ,称之为储水组织鞘。中华芦荟、皂叶芦荟和绿芦荟则没有储水组织鞘。HPLC测量结果表明 ,木立芦荟叶芦荟素含量最高 ,库拉索芦荟和易变芦荟次之 ,中华芦荟、皂叶芦荟和绿芦荟含量最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 ,在紫外光和蓝光下 ,黄色和黄绿色小球体仅存在于维管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叶结构 芦荟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显微镜观察 半薄切片
下载PDF
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叶的形态结构及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景原 王太霞 +3 位作者 刘贺君 李明泽 刘本举 代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应用植物解剖学和植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3年生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和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的形态结构和芦荟素、芦荟多糖等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库拉索芦荟茎极短,叶丛生,成熟叶片长60... 应用植物解剖学和植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3年生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和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的形态结构和芦荟素、芦荟多糖等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库拉索芦荟茎极短,叶丛生,成熟叶片长60~80cm,质量400-550g;木立芦荟茎高50~70cm,叶互生,成熟叶片长40~50cm,质量100~150g.(2)两种芦荟叶都由表皮、同化组织、贮水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库拉索芦荟叶的贮水组织占横切面的90%以上,而木立芦荟叶的贮水组织仅占横切面的70%.(3)库拉索芦荟叶中芦荟素含量为1.46%,芦荟多糖含量为3.56%,宜作为芦荟多糖的原料;木立芦荟叶中芦荟素含量为2.15%,芦荟多糖含量为2.58%,宜作为芦荟素等蒽醌类物质的原料.研究结果为芦荟的引种栽培、采收和产品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木立芦荟 形态 解剖结构 芦荟素 多糖
下载PDF
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及细胞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景原 王太霞 +1 位作者 张晋豫 杨相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04-106,共3页
本文研究了从红豆杉(Taxuschinese)的嫩茎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探讨了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和平板培养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所实验的3种培养基(MS,B5,White)中,虽然都能诱导红豆杉幼茎产生愈伤组织,但以M... 本文研究了从红豆杉(Taxuschinese)的嫩茎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探讨了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和平板培养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所实验的3种培养基(MS,B5,White)中,虽然都能诱导红豆杉幼茎产生愈伤组织,但以MS培养基较好,其中MS+2.4-D1mg/l+NAA0.5mg/l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8%.MS和B5液体培养基均可作为红豆杉单细胞悬浮培养的培养基,普通平板培养法培养红豆杉单细胞的植板率只有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细胞培养 中药
下载PDF
木立芦荟叶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景原 沈宗根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905-909,T001-T002,共7页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木立芦荟 ( Aloe arborescens Mill.)叶的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叶原基在发育早期其形态是不对称的 ,内部为同形细胞组成 ,但很快分化成原表皮 ,原形成层束和基本分生组织。以后 ,原表皮发育成表皮 ,位于原...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木立芦荟 ( Aloe arborescens Mill.)叶的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叶原基在发育早期其形态是不对称的 ,内部为同形细胞组成 ,但很快分化成原表皮 ,原形成层束和基本分生组织。以后 ,原表皮发育成表皮 ,位于原表皮下的 2~ 5层基本分生组织细胞发育成同化薄壁组织 ,而位于中央的基本分生组织细胞则发育成储水薄壁组织 ,原形成层束发育成维管束。维管束由维管束鞘、木质部、韧皮部和大型薄壁细胞组成。大型薄壁细胞起源于原形成层束 ,位于韧皮部内 ,其发育迟于筛管、伴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立芦荟 发育 解剖 百合科
下载PDF
木立芦荟茎的发育解剖及其异常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景原 王太霞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6-100,共5页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木立芦荟(AloearborescensMill.)茎的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木立芦荟茎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4个发育阶段。原分生组织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的细胞特征;初生分生组织包括原表...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木立芦荟(AloearborescensMill.)茎的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木立芦荟茎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4个发育阶段。原分生组织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的细胞特征;初生分生组织包括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束。初生结构由表皮、薄壁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初生维管束为外韧有限维管束,分散于薄壁组织内。次生加厚分生组织起源于正常的散生维管束中柱外侧的薄壁组织细胞。次生加厚分生组织切向分裂,向外侧产生的细胞分化成薄壁组织;向内产生的细胞,一部分细胞分化成为薄壁组织细胞,称为结合组织,另一部分细胞则分化成为次生周木维管束,分散于结合组织中。由表皮之内的一层薄壁组织细胞恢复细胞分裂能力,进行切向分裂,以后形成周皮。木立芦荟茎初生结构阶段的增粗主要是基本分生组织和薄壁组织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的结果。在老茎中,茎的增粗主要是由次生加厚分生组织进行细胞分裂及其衍生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立芦荟茎 发育解剖 异常结构 百合科 结构形成
下载PDF
芝麻(Sesamum indicum L.)根系的解剖结构与耐涝强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景原 李扬汉 +1 位作者 李焜章 王太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8-60,共3页
本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了耐涝芝麻品种根系与怕涝芝麻品种根系解剖结构的区别。用改良的丹尼管法测量了芝麻茎叶部分向根系输送氧气的数量,探讨了芝麻的抗涝机理。研究结果证明:耐涝芝麻品种根系具有皮层厚。皮层细胞呈柱状排列,... 本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了耐涝芝麻品种根系与怕涝芝麻品种根系解剖结构的区别。用改良的丹尼管法测量了芝麻茎叶部分向根系输送氧气的数量,探讨了芝麻的抗涝机理。研究结果证明:耐涝芝麻品种根系具有皮层厚。皮层细胞呈柱状排列,皮层细胞间隙大等结构特征。当根系渍水时,耐涝芝麻品种的茎叶能向根系输送较多氧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根系缺氧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根系 解剖结构 耐涝强度
下载PDF
贯叶金丝桃的细胞培养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景原 王太霞 +2 位作者 杨相甫 张晋豫 李贺敏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49-251,共3页
从贯叶金丝桃叶的嫩茎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探讨了悬浮培养和平板培养的方法,以及细胞悬浮培养时间、培养方法和接种密集度对贯叶金丝桃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率的影响。在所实验的MS、B5、White3种培养基中,以MS培养基较好... 从贯叶金丝桃叶的嫩茎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探讨了悬浮培养和平板培养的方法,以及细胞悬浮培养时间、培养方法和接种密集度对贯叶金丝桃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率的影响。在所实验的MS、B5、White3种培养基中,以MS培养基较好,其中MS+2,4-D1mg/L+NAA 1 mg/l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2.86%。细胞悬浮培养以B5培养基较好。普通单细胞平板培养法培养贯叶金丝桃单细胞的植板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金丝桃 愈伤组织 细胞悬浮培养
下载PDF
太行花(Taihangia rupestris Yu.et Li.)叶的解剖结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景原 李发启 王太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太行花(TaihangiarupestrisYu.etLi.)叶的解剖结构李景原,李发启,王太霞(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453002,新乡)太行花是我国特有的植物,也是濒临灭绝的保护植物。本文用硝酸──铬酸法和常规石蜡... 太行花(TaihangiarupestrisYu.etLi.)叶的解剖结构李景原,李发启,王太霞(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453002,新乡)太行花是我国特有的植物,也是濒临灭绝的保护植物。本文用硝酸──铬酸法和常规石蜡切片法研究了太行花叶的解剖结构1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花 解剖 结构
下载PDF
山丹(lilium pumilum)的组织培养和再生鳞茎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景原 李大卫 毛健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02-104,共3页
取山丹鳞片,在附加不同激素水平的MS或LS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最适合山丹快速繁殖的培养基(MS+BA_0.s+NAA_0.5).本文观察了再生鳞茎的外部形态,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愈伤组织和再生鳞茎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 取山丹鳞片,在附加不同激素水平的MS或LS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最适合山丹快速繁殖的培养基(MS+BA_0.s+NAA_0.5).本文观察了再生鳞茎的外部形态,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愈伤组织和再生鳞茎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再生鳞茎在形成后30d内形态结构正常,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鳞片上部发育成脆弱的条形叶;叶内细胞一部分解体,在叶肉内形成通气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丹 组织培养 再生鳞茎 形态结构 百合科
下载PDF
玉米茎尖扫描电镜观察及蛋白质电泳初报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景原 庞广昌 +2 位作者 朱命炜 范红军 王太鑫 《河南科学》 1996年第S1期14-16,共3页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发育阶段的玉米茎尖,并对不同时期的茎尖进行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伴随着玉米茎尖的阶段性发育,茎尖蛋白质的合成与消失也呈阶段性变化。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转折点,玉米茎尖有多种蛋白质消失,进入生...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发育阶段的玉米茎尖,并对不同时期的茎尖进行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伴随着玉米茎尖的阶段性发育,茎尖蛋白质的合成与消失也呈阶段性变化。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转折点,玉米茎尖有多种蛋白质消失,进入生殖生长期后又有多种新的蛋白质合成。该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茎尖的营养主长和生殖生长分别受不同的基因调控,有不同的蛋白质产生。玉米茎失多种蛋白质的突然消失可作为玉米茎尖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生化标志。本文还探讨了玉米茎尖扫描电镜的制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扫描电镜 蛋白质 电泳
下载PDF
红豆杉单细胞平板培养的研究
16
作者 李景原 韩书亮 +1 位作者 李发启 王太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本文报道了红豆杉单细胞平板培养的过程.研究了细胞悬浮培养时间、培养方式和接种密度对红豆杉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悬浮培养10-14d的单细胞为材料,接种密度为3-5×103/ml时。
关键词 红豆杉 平板培养 植板率 细胞培养 中药
下载PDF
商陆单细胞平板培养及色素高产细胞株的筛选
17
作者 李景原 王太霞 +2 位作者 杨相甫 张晋豫 李贺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2-65,共4页
研究了细胞悬浮培养时间、培养方法和接种密度对商陆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率的影响 ,建立了筛选色素高产细胞株的简单实用的方法。结果表明 :普通单细胞平板时培养法培养商陆单细胞的植板率很低 ,而以悬浮培养 14~ 2 1d的单细胞为材料 ,... 研究了细胞悬浮培养时间、培养方法和接种密度对商陆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率的影响 ,建立了筛选色素高产细胞株的简单实用的方法。结果表明 :普通单细胞平板时培养法培养商陆单细胞的植板率很低 ,而以悬浮培养 14~ 2 1d的单细胞为材料 ,接种密度为 5× 10 3/ ml时 ,进行条件培养和看护培养 ,植板率达 11.0 2 %。根据细胞平板培养结果 ,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单细胞克隆的颜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 单细胞平板培养 高产细胞株 天然色素
下载PDF
库拉索芦荟组织培养细胞分化与芦荟素产生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李景原 柴志艳 +3 位作者 丁位华 赵红艳 代磊 胡正海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7-159,共3页
以库拉索芦荟叶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愈伤组织培养细胞结构分化状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培养物中芦荟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芦荟组织培养细胞分化程度与芦荟素等有效成分产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以叶... 以库拉索芦荟叶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愈伤组织培养细胞结构分化状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培养物中芦荟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芦荟组织培养细胞分化程度与芦荟素等有效成分产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以叶为外植体,MS+NAA1 mg/L+6-BA 0.5 mg/L培养基适于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细胞分化程度很低的愈伤细胞中芦荟素含量很低。细胞高度液泡化、分化程度高的愈伤组织中芦荟素含量较高。植物生长调节物通过影响芦荟愈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进而影响芦荟愈伤组织中芦荟素等有效成分的产生。芦荟素含量与愈伤组织中细胞结构分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组织培养 细胞分化 芦荟素
下载PDF
河南太行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相甫 王太霞 +2 位作者 李景原 李发启 韩书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9,共5页
初步探讨了河南太行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该区系有蕨类植物 1 0 4种 ,隶属于 2 3科 4 8属 ,优势成分以蹄盖蕨科、鳞毛蕨科等系统演化上比较高级的类群为主。组成本区系的成分来源不同 ,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与河北、山西、北京地区的蕨... 初步探讨了河南太行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该区系有蕨类植物 1 0 4种 ,隶属于 2 3科 4 8属 ,优势成分以蹄盖蕨科、鳞毛蕨科等系统演化上比较高级的类群为主。组成本区系的成分来源不同 ,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与河北、山西、北京地区的蕨类区系关系密切 ,与山东、秦岭、长白山、黄山、鼎湖山的相似程度渐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太行山 蕨类植物 区系
下载PDF
木立芦荟发育过程中叶表皮角质膜和蜡质的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命炜 王红星 +3 位作者 李建军 李俊英 王太霞 李景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0-673,共4页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发育阶段的木立芦荟叶表面角质膜、蜡质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在木立芦荟叶发育的早期,叶表面只有一层薄的角质膜,没有蜡质。随着叶的发育,角质膜逐渐增厚,在角质膜表面逐渐形成瘤状蜡质突起。当叶发育成熟时,表...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发育阶段的木立芦荟叶表面角质膜、蜡质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在木立芦荟叶发育的早期,叶表面只有一层薄的角质膜,没有蜡质。随着叶的发育,角质膜逐渐增厚,在角质膜表面逐渐形成瘤状蜡质突起。当叶发育成熟时,表面覆盖有厚的角质膜,角质膜上分布有密集的瘤状蜡质。在叶表皮上分布有下陷的气孔,气孔上方的角质膜和蜡质呈筒状围绕在气孔四周。由于木立芦荟叶表气孔下陷,又覆盖着厚的角质膜和密集的蜡质,能有效地减少水分散失和增强叶片反射光辐射的能力,因此,芦荟能适应干旱、强光照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膜 蜡质 木立芦荟 发育过程 育成 发育阶段 光照 角质 皮角 早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