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60细胞Nucleostemin表达下调对PI3K/AKT/mTOR通路相关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贾宇 魏园玉 +3 位作者 张帆 李曌博 刘帅 岳保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细胞中nucleostemin(NS)基因下调对其非依赖p53通路的候选途径PI3K/AKT/mTOR的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NS-RNAi-GV248转染至p53缺失型HL-60细胞以干扰NS基因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技术评价转...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细胞中nucleostemin(NS)基因下调对其非依赖p53通路的候选途径PI3K/AKT/mTOR的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NS-RNAi-GV248转染至p53缺失型HL-60细胞以干扰NS基因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技术评价转染后HL-60细胞NS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干扰前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重组慢病毒载体NS-RNAi-GV248成功感染了HL-60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GFP荧光水平较高,大于80%。Real-time PCR结果显示,NS基因mRNA的抑制率在HL-60细胞中为56.5%;干扰NS的表达后PI3K、AKT和GβL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为0.491±0.084、0.398±0.164、0.472±0.097,下调明显,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002±0.171、1.000±0.411、1.001±0.2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L-60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与NS基因的下调呈正相关,两者的关联性为证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NS的一种非依赖p53作用途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OSTEMIN PI3K AKT MTOR信号通路 HL-60细胞 p53缺失型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1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佳 王宁宁 +2 位作者 李曌博 张帆 岳保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717-719,共3页
目的报道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历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一男性患者以全血细胞减少入院,结合骨髓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 目的报道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历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一男性患者以全血细胞减少入院,结合骨髓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融合基因等,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但同时在骨髓细胞形态及流式细胞图形中发现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结论伴特殊类型细胞增多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需结合多项实验室检查,根据流式细胞术的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从大量异常细胞中区分出少量特殊类型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原始细胞构成影响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帆 李曌博 +2 位作者 王宁宁 刘帅 岳保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目的:为了解地塞米松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构成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诊断MDS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MDS确诊患者骨髓细胞进行设门分析,其中10例分析前使用过地塞米松作为治疗组,另20例未使用地塞米... 目的:为了解地塞米松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构成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诊断MDS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MDS确诊患者骨髓细胞进行设门分析,其中10例分析前使用过地塞米松作为治疗组,另20例未使用地塞米松作为对照组,计算其比例并分析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CD34^+细胞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治疗组B淋巴早期细胞(CD34^+/CD19^+/CD10^+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且髓系早期细胞(CD34^+/CD117^+细胞)占CD3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他抗原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使MDS患者骨髓中早期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髓系早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明显影响CD34^+原始细胞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塞米松 流式细胞术 CD34细胞 原始细胞
下载PDF
37例CD45阳性的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免疫学表型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帅 李曌博 +2 位作者 张帆 王宁宁 岳保红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CD45阳性(CD45^+)多发性骨髓瘤(MM)浆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CD45阴性(CD45-)MM浆细胞免疫表型的区别,探讨CD45表达与MM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初诊MM患者浆细胞的免疫表型,收集2个组的相关临床信息及实... 目的通过分析CD45阳性(CD45^+)多发性骨髓瘤(MM)浆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CD45阴性(CD45-)MM浆细胞免疫表型的区别,探讨CD45表达与MM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初诊MM患者浆细胞的免疫表型,收集2个组的相关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数据进行比对研究。结果根据浆细胞CD45的表达情况将192例MM患者分为CD45^+MM组(37例,浆细胞的CD45平均表达荧光强度>102)和CD45-MM组(155例)。CD45^+MM组浆细胞CD138、CD38、CD19、CD56、CD20、CD71、CD117、CD33的阳性率分别为83.8%、97.3%、32.4%、64.9%、21.6%、51.4%、35.1%、24.3%;胞浆κ轻链和λ轻链的阳性率均为45.9%,有8.2%不表达轻链。2个组浆细胞CD19、CD71和CD138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抗原的阳性率及胞浆轻链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5^+MM患者浆细胞CD19和CD71阳性率明显升高,而CD138阳性率明显降低,推测其分化阶段可能处于浆细胞的偏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5 免疫表型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HLA-DR^(neg/low)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表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曌博 张帆 +3 位作者 王宁宁 魏园玉 刘帅 岳保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不表达或低比例表达HLA-DR(HLA-DR^(neg/low))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患者的免疫学表型特征。方法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11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其免疫表型。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HL... 目的探讨不表达或低比例表达HLA-DR(HLA-DR^(neg/low))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患者的免疫学表型特征。方法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11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其免疫表型。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HLA-DR抗原阴性表达者(HLA-DR^(neg))9例,低表达者(HLA-DR^(low))2例,且均表达CD13和CD33,不表达CD4,而CD34、CD38、CD117、CD15、CD64、CD14和CD56均呈异质性表达;与HLA-DR^(posi)阳性者相比,HLA-DR^(neg)/low者CD4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他抗原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DR^(neg/low)的AML-M5患者CD抗原表达异常,多呈HLA-DR^(neg/low)/CD4^(neg)的表型特征,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HLA-DR 免疫表型 CD4
下载PDF
HL-60细胞Nucleostemin表达下调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宇 魏园玉 +3 位作者 李曌博 张帆 刘帅 岳保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92-1596,共5页
目的:探讨HL-60白血病细胞中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表达下调对其非依赖P53通路的候选途径PI3K/AKT/mTOR中相关蛋白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NS-RNAi-GV248转染至P53缺失型HL-60细胞中干扰NS的表达。用Western... 目的:探讨HL-60白血病细胞中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表达下调对其非依赖P53通路的候选途径PI3K/AKT/mTOR中相关蛋白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NS-RNAi-GV248转染至P53缺失型HL-60细胞中干扰NS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技术评价转染后HL-60细胞NS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检测干扰前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NS-RNAi-GV248成功感染了HL-60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GFP荧光表达较强(<8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S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干扰表达有效;干扰HL-60细胞中NS的表达后AKT、p-AKT、p70s6k、p-p70s6k蛋白变化不明显(t_1=2.31,P=0.074;t_2=3.62,P=0.069;t_3=1.60,P=0.251;t_4=2.72,P=0.113),而mTOR复合物中的GβL蛋白表达明显下调(t=15.01,P=0.002)。结论:HL-60细胞中NS蛋白可影响mTOR复合物中GβL蛋白的表达,PI3K/AKT/mTOR通路可能为NS非依赖P53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干细胞因子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HL-60细胞 P53缺失型
下载PDF
CD71作为增殖指标在血液肿瘤中的表达及与Ki-67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魏园玉 张晓飐 +4 位作者 张帆 李曌博 王宁宁 刘帅 岳保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4-240,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D71作为增殖指标在血液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与Ki-67的相关性,评价CD71替代Ki-67用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液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以细胞系和临床标本为研究对象:1以静止期成熟的B淋巴细胞作为对照,...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D71作为增殖指标在血液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与Ki-67的相关性,评价CD71替代Ki-67用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液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以细胞系和临床标本为研究对象:1以静止期成熟的B淋巴细胞作为对照,检测血液肿瘤细胞系的细胞周期以及CD71和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CD71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2以非血液病患者成熟B淋巴细胞作为对照,采用Ki-67/CD71/CD45/CD123、Ki-67/CD71/CD45/CD20或Ki-67/CD71/CD45/CD138抗体组合,分析临床标本中白血病细胞和骨髓瘤细胞CD71和Ki-67的表达情况和相关性。结果:1血液肿瘤细胞系CD71的表达情况: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HL-60细胞CD71表达率为(99.77±0.064)%,NB4细胞CD71表达率为(99.23±0.12)%,THP-1细胞CD71表达率为(98.90±0.30)%,K562细胞CD71表达率为(97.03±0.15)%,在淋巴瘤细胞系中Raji细胞和M ino细胞CD71表达率分别为(99.35±0.21)%和(96.95±0.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2血液肿瘤临床标本CD71的表达情况:在分化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中CD71表达率为(51.50±19.31)%,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中CD71表达率为(35.71±14.02)%,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中CD71表达率为(30.54±14.38)%,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CD71表达率分别为(68.40±20.83)%和(39.67±18.27)%,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CD71表达率为(1.32±0.33)%,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CD71表达率为(55.49±18.15)%,除CLL细胞与对照组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血液肿瘤细胞CD71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3血液肿瘤细胞CD71阳性表达率和S期细胞比率(SPF)呈线性正相关(r=0.914,P<0.05),CD71和Ki-67阳性表达率呈线性正相关(r=0.894,r=0.904,P<0.05)。结论:CD71可以替代Ki-67作为FCM评估血液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在方法学上FCM检测CD71优于对Ki-67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71 KI-67 血液肿瘤 细胞增殖活性
下载PDF
Nucleostemin表达下调对p53缺失型HL-60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魏园玉 李曌博 +3 位作者 张帆 王宁宁 刘帅 岳保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9-705,共7页
目的:结合前期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探讨下调Nucleostemin(NS)表达对p53缺失型白血病HL-60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为更深入研究NS非p53依赖性信号通路的关键节点提供依据。方法:在NS-RNAiGV248重组慢病毒载体下调NS表达的基础上,... 目的:结合前期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探讨下调Nucleostemin(NS)表达对p53缺失型白血病HL-60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为更深入研究NS非p53依赖性信号通路的关键节点提供依据。方法:在NS-RNAiGV248重组慢病毒载体下调NS表达的基础上,采用吖啶橙染色、Western blot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HL-60细胞自噬活性的变化。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成功抑制了HL-60细胞中NS蛋白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3.1±0.28)%和阴性对照组(6.2±0.64)%相比,实验组HL-60细胞内酸性小体数量(22.4±0.76)%明显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1.010±0.039)和空白对照组(0.608±0.008)相比,实验组HL-60细胞LC3Ⅱ/LC3Ⅰ的比值(1.537±0.072)明显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4.2±1.2)和空白对照组(2.3±0.5)相比,实验组中HL-60细胞内自噬性结构的数量(8.7±3.1)明显增高(P<0.05)。结论:下调NS蛋白的表达可以增强p53缺失型HL-60细胞的自噬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OSTEMIN HL-60细胞 非P53依赖性通路 自噬活性
下载PDF
房屋建筑施工和工程节能技术管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曌博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第9期49-49,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土建工程取得巨大成就。在房屋建设施工节能中,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大量能源消耗,从而加大了我国能源配置的压力。所以应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土建工程取得巨大成就。在房屋建设施工节能中,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大量能源消耗,从而加大了我国能源配置的压力。所以应在保证建筑的使用和质量的前提下,运用多种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文关于房屋建筑施工和工程节能技术管理的措施进行简要讨论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建筑 工程节能技术 技术管理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后骨髓中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帅 魏园玉 +4 位作者 李曌博 张帆 王宁宁 李佳 岳保红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14-115,共2页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non Hodgkin's lymphoma,B-NHL)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世界第5位的恶性肿瘤。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使B-NHL的缓解率和生存率等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大部分B-NHL可特征性地表达CD20。CD20抗原不会从细胞...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non Hodgkin's lymphoma,B-NHL)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世界第5位的恶性肿瘤。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使B-NHL的缓解率和生存率等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大部分B-NHL可特征性地表达CD20。CD20抗原不会从细胞表面脱落,因此利妥昔单抗(嵌合型CD20单克隆抗体)可用于B-NHL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表型
下载PDF
循环骨髓瘤细胞数量与髓内瘤细胞负荷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宁宁 李佳 +4 位作者 张帆 李曌博 高晓娟 刘帅 岳保红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循环骨髓瘤细胞(CMCs)数量和髓内瘤细胞(MMCs)负荷的相关性以及CMCs与MM预后相关指标的关系,评价CMCs反映骨髓瘤细胞负荷及病情进展的可行性。方法非干预型临床研究。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循环骨髓瘤细胞(CMCs)数量和髓内瘤细胞(MMCs)负荷的相关性以及CMCs与MM预后相关指标的关系,评价CMCs反映骨髓瘤细胞负荷及病情进展的可行性。方法非干预型临床研究。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82例MM患者,其中男44例,女38例,年龄58(33~78)岁;依据诊断和疗效标准分为初发及复发组35例、部分缓解(PR)组31例和完全缓解(CR)组16例;依据CMCs阳性标准分为CMCs阳性组45例和阴性组37例。筛选本院同期30例非浆细胞相关疾病的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3(33~83)岁。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CMCs和MMCs的比例,同时分析MM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ea)、血清钙(Ca)、乳酸脱氢酶(LDH)、骨质破坏、肾功能损害、DS分期及ISS分期各预后相关指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秩相关、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R组及对照组均未检测出MMCs及CMCs。(2)初发及复发组和PR组的CMC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4%、64.5%,两组中CMCs与MMCs比例均呈正相关(P〈0.05);MMCs和CMCs在初发及复发组的比例均显著高于PR组,在PR组的比例均显著高于CR组和对照组(P〈0.008 3)。(3)与CMCs阴性组相比,CMCs阳性组的中度以上贫血、β2-MG增高、sCrea增高、骨质破坏及肾功能损害的频率明显升高,呈现出较高的DS、ISS分期(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度以上贫血、β2-MG增高是CMC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MCs可反映MM患者的肿瘤负荷及病情进展;相比MMCs,检测CMCs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中度以上贫血和β2-MG增高是MM患者CMCs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肿瘤细胞 循环 细胞系 肿瘤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不伴皮肤病变的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一例
12
作者 刘帅 李曌博 +1 位作者 张慧慧 岳保红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0-1010,共1页
患者,男,19岁。2014年6月12日住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凶出现间断发热(体温38.5~39.5℃)伴乏力、纳差、恶心,无呕吐、腹痛、腹泻。20余天前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伴眼睑、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既往体健,个人史、家族史尢特殊。入院查体... 患者,男,19岁。2014年6月12日住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凶出现间断发热(体温38.5~39.5℃)伴乏力、纳差、恶心,无呕吐、腹痛、腹泻。20余天前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伴眼睑、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既往体健,个人史、家族史尢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8.2℃,神志清,精神可,贫血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肿瘤 浆细胞样 母细胞性 皮肤病变 间断发热 皮肤黏膜 入院查体 住院前
原文传递
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薇 李玉龙 +6 位作者 黄洲风 李曌博 董晓燕 商保军 张琳 时杰 朱尊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7-679,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1],根据免疫固定电泳分析,MM可分为IgG、IgA、IgM、IgD、IgE、轻链型、双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2]。分泌双克隆免疫球蛋白的MM是一种少见的浆细胞病,发病率较低,...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1],根据免疫固定电泳分析,MM可分为IgG、IgA、IgM、IgD、IgE、轻链型、双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2]。分泌双克隆免疫球蛋白的MM是一种少见的浆细胞病,发病率较低,国内尚缺乏大宗报道。为进一步了解双克隆型MM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例双克隆型MM患者的临床特点、生物学特征及预后,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固定电泳 临床生物学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双克隆型 浆细胞病 轻链型 免疫球蛋白 不分泌型
原文传递
TEL-ABL1和NUP98-HOXA9融合基因双表达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4
作者 邬成业 李玉龙 +6 位作者 董晓燕 张琳 商保军 李威 李曌博 张磊 朱尊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5-598,共4页
TEL-ABL1融合基因在人类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非常罕见,最先由Papadopoulos等[1]报道。到目前为止文献仅报道34例TEL-ABL1阳性血液肿瘤患者,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7例。近年来,伴NUP98-HOXA9阳性的AML病例不断被报道,部分研究者证实该... TEL-ABL1融合基因在人类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非常罕见,最先由Papadopoulos等[1]报道。到目前为止文献仅报道34例TEL-ABL1阳性血液肿瘤患者,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7例。近年来,伴NUP98-HOXA9阳性的AML病例不断被报道,部分研究者证实该融合基因具有异常的转录活性,能使细胞恶性转化,干扰细胞的正常分化过程并通过小鼠模型证明其在AML及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变过程中发挥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髓性白血病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血液肿瘤患者 细胞恶性转化 TEL 小鼠模型 AML
原文传递
伴t(7;11)(p15;p15)/NHA9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李玉龙 邬成业 +6 位作者 董晓燕 黄洲风 李曌博 张磊 席方丽 张琳 朱尊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427,共3页
t(7;11)(p15;p15)是一种少见的重现性遗传学异常,导致位于11p15.5的核孔素基因98(NUP98)与7p15的同源盒基因A9(HOXA9)融合,形成NUP98/HOXA9(NHA9)融合基因。目前发现t(7;11)(p15;p15)多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变... t(7;11)(p15;p15)是一种少见的重现性遗传学异常,导致位于11p15.5的核孔素基因98(NUP98)与7p15的同源盒基因A9(HOXA9)融合,形成NUP98/HOXA9(NHA9)融合基因。目前发现t(7;11)(p15;p15)多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变期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相关[1,2]。NHA9阳性MDS罕见,迄今为止仅报道1例[3]。本研究我们分析我院确诊的2例t(7;11)(p15;p15)/NHA9重排MD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慢性髓性白血病 遗传学异常 同源盒基因 NHA 急变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