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下颌牵引成骨术后髁突吸收的研究
1
作者 舒凯翊 赵久丽 +4 位作者 刘伟 张智勇 珊巴嘎 李曦源 马伦昆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患者在下颌牵引成骨术后出现的髁突吸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行下颌牵引成骨术治疗的HFM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化软件Pro...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患者在下颌牵引成骨术后出现的髁突吸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行下颌牵引成骨术治疗的HFM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化软件ProPlan CMF 3.0对术前及取出延长器前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髁突的高度与体积,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术前、后髁突高度和体积的变化,可计算髁突高度吸收率和体积吸收率。Ⅱa型与Ⅱb型,佩戴与未佩戴口腔颌板,以及童年期与青春期半侧颜面短小患者间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及患侧髁突高度吸收率与牵引距离、术前髁突高度、患者手术年龄、延长器置入时间各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47例Ⅱa型HFM患者,其中男36例,女11例,初诊年龄为(8.49±2.60)岁(5~20岁),童年期(5~<10岁)36例,青春期(10~20岁)11例;46例Ⅱb型HFM患者,其中男34例,女12例,初诊年龄为(8.93±3.43)岁(5~20岁),童年期(5~<10岁)36例,青春期(10~20岁)10例。Ⅱa型及Ⅱb型HFM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9.22±2.21)个月、(9.79±2.59)个月,面部不对称情况得到有效改善,CT示骨断端成骨良好,张闭口活动、语音、进食等均正常。Ⅱa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为34.8%(19.1%,54.3%),其与牵引距离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0.46,P=0.001),与术前髁突高度(r=-0.12,P=0.421)、患者年龄(r=-0.06,P=0.691)及延长器置入时间(r=-0.10,P=0.517)无相关性。Ⅱb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为61.0%(11.2%,95.0%),与术前髁突高度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性(r=-0.45,P=0.002),与牵引距离相关性较弱(r=0.29,P=0.049),与患者年龄(r=0.06,P=0.705)及延长器置入时间(r=0.21,P=0.157)无相关性,Ⅱa型与Ⅱb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P=0.058),下颌牵引成骨术后佩戴口腔颌板与否并不影响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Ⅱa型z=-1.17,P=0.242;Ⅱb型z=-0.17,P=0.869),童年期与青春期的HFM患者其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a型z=-0.18,P=0.860;Ⅱb型z=-1.50,P=0.134)。结论:HFM患者在下颌牵引成骨术后会出现患侧髁突吸收,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与牵引距离及术前髁突高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生成 牵张 颞下颌关节 髁突 骨吸收 半侧颜面短小
原文传递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咬肌方向及机械效益的研究
2
作者 李曦源 珊巴嘎 +6 位作者 胥曦 舒凯翊 刘伟 唐晓军 尹琳 冯时 张智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microsomia,HFM)患者双侧咬肌方向及机械效益的差异。方法自2010—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收集23例未经治疗且单侧受累患者的CT数据,输入MIMICs 17.0软件进...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microsomia,HFM)患者双侧咬肌方向及机械效益的差异。方法自2010—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收集23例未经治疗且单侧受累患者的CT数据,输入MIMICs 17.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咬肌在矢状面和冠状面的方向角α和β,并计算其机械效益,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侧与健侧的差异。结果HFM PruzanskyⅡb型患者患侧咬肌倾斜角α小于健侧(P<0.05),HFMⅠ型和Ⅱa型患者患侧咬肌机械效益小于健侧(P<0.01)。结论HFMⅡb患者患侧咬肌在矢状面上相对健侧更加前倾,HFM双侧咬肌机械效益的差异可能与咬力的不对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咬肌方向 机械效益
原文传递
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颅底形态学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伦昆 胥曦 +8 位作者 赵珊巴嘎 舒凯翊 李曦源 梁迎香 冯时 刘伟 唐晓军 尹琳 张智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10期1148-1154,共7页
目的通过对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的颅底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 探讨其颅底的形态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一中心的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单侧受累的HFM患儿头颅螺旋CT三维数据资... 目的通过对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的颅底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 探讨其颅底的形态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一中心的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单侧受累的HFM患儿头颅螺旋CT三维数据资料, 根据Pruzansky-Kaban分型标准将患儿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及Ⅲ型共4组, 应用Mimics 17.0软件对其颅底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颅底线性测量指标包括:鞍结节至视神经管(OT)、圆孔(FrT)、卵圆孔(FT)、内耳道(IT)、舌下神经管(HT)的距离及前床突至蝶骨小翼(ClS)、颞骨岩脊(ClP)的距离;颅底角度测量指标包括:前颅角、中颅角、后颅角及岩脊角。使用SPSS 26.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各分型组内比较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不同分型组间比较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HFM患儿40例, 男22例, 女18例;年龄5~15岁;每组10例。颅底的角度测量结果显示, Ⅰ型HFM健侧中颅角明显大于患侧, Ⅲ型HFM健侧中颅角及岩脊角明显大于患侧,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及Ⅱb型HFM健侧及患侧颅底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底的线性距离测量结果显示, Ⅰ型HFM健侧FrT、HT大于患侧, Ⅱa型HFM健侧FrT、IT、HT、ClP均大于患侧, Ⅱb型HFM健侧IT、HT及ClP均大于患侧, Ⅲ型HFM健侧HT大于患侧,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4组HFM颅底FrT及ClP的测量值比率(患侧/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的患侧与健侧颅底形态具有差异, 颅底角度方面差异主要集中于中颅角, Ⅰ型及Ⅲ型具有相似性, 患侧中颅角明显小于健侧;线性测量方面差异主要位于舌下神经管, 各型HFM患侧舌下神经管至鞍结节距离均明显短于健侧, 表明患侧颅底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骨畸形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颅底 测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