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在提高检验科门诊窗口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丹 赵红霞 +2 位作者 李未今 钱林利 林雪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9期121-123,共3页
目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体系来提高检验科门诊抽血窗口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改善医患关系做努力。方法应用3次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总结)质量循环管理历时12个月对我院检验科门诊窗口1 453例患者... 目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体系来提高检验科门诊抽血窗口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改善医患关系做努力。方法应用3次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总结)质量循环管理历时12个月对我院检验科门诊窗口1 453例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针对患者满意度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措施。结果 3次PDCA质量循环管理后,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62%提高到89%再到98%,不满意度由原来的12%下降到6%再到0%。结论 PDCA循环管理体系对检验科门诊窗口的服务意识、工作态度和穿刺技术进行提高,从而使患者满意度也达到预定目标,以此来促进患者治疗、提高科室形象和改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满意度 检验科 抽血 优质服务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兢 陈力宇 +5 位作者 吴赛珍 蔡亦强 沈媛媛 王乐微 陈晓军 李未今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改良TOAST分型标准对纳入的9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进行病因学分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69例,心源性栓塞10例,小动脉卒中11例,其他...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改良TOAST分型标准对纳入的9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进行病因学分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69例,心源性栓塞10例,小动脉卒中11例,其他3例;同时从体检人群中随机选取101例无感染史、卒中病史及其他血管病史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p特异性抗体IgG。采用Logistic回归对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判定Hp感染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相关性。结果病例组Hp—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9%vs.66-3%,OR=1.178,95%CI:0.643—2.158,P=0.645);校正Hp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及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后,两者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OR=1.010,95%CI:0.499~2.043,P=0.979)。在亚型研究中得出相似结果(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OR=1.243,95%CI:0.640~2.415,P=0.615;心源性栓塞:OR=0.761,95%CI:0.201~2.880,P=0.733;小动脉卒中:OR=1.353,95%CI:0.337~5.431,P=0.988),校正相关因素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D感染与缺血性卒中无明确相关性,有待于研究Hp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提高检验科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红霞 朱丹 +2 位作者 李未今 钱玲利 林雪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5期113-114,117,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检验科病人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2年5月前未实行PDCA循环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5月后实行PDCA循环的120例患者为实验组,记录两组患者满意的分布情况,比较满意度的差异及住院患者不合格标本、门诊...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检验科病人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2年5月前未实行PDCA循环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5月后实行PDCA循环的120例患者为实验组,记录两组患者满意的分布情况,比较满意度的差异及住院患者不合格标本、门诊患者不合格标本和健康体检者不合格标本的不合格率。结果对照组120例患者,12例不满意,满意度为10.0%;38例基本满意,满意度为31.6%;28例较满意,满意度为23.3%;42例满意,满意度为35.0%。实验组120例患者,无不满意者;14例基本满意,满意度为11.6%;20例较满意,满意度为16.6%;86例满意,满意度为71.6%。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935,P<0.05)。实验组120例患者中,住院患者不合格标本12例,不合格率为10.0%;门诊患者不合格标本8例,不合格率为6.6%;健康体检者不合格标本15例,不合格率为12.5%。两组患者不合格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458,P<0.05)。结论 PDCA循环在检验科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科室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值得推广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检验科 满意度
下载PDF
浙江温州地区LRRK2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力宇 郑兢 +6 位作者 高星乐 吴赛珍 李笑蓉 王旭彬 王乐微 陈晓军 李未今 《海峡药学》 2016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LRRK2基因G2385R基因型与中国沿海地区汉族人群PD相关性,分析G2385R基因型在PD发病中作用。方法收集PD患者257例和健康对照259例临床资料与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PD患者G2385R基因型;测定变异携带者及非携带者DNA序... 目的探讨LRRK2基因G2385R基因型与中国沿海地区汉族人群PD相关性,分析G2385R基因型在PD发病中作用。方法收集PD患者257例和健康对照259例临床资料与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PD患者G2385R基因型;测定变异携带者及非携带者DNA序列。分析G2385R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相互作用,统计G2385R变异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结果 PD组25例患者GA基因型(9.7%)高于对照组6例GA基因型(2.0%)(χ2=15.57,P〈0.0001,OR=5.24,95%CI=2.11-12.99)。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7.86%。未发现AA基因型。晚发型PD患者GA基因型为10.0%,与对应年龄对照组GA基因型2.2%有统计学差异(χ2=11.88,P=0.002,OR=4.97,95%CI=1.83-13.52)。携带G2385R患者同非携带患者临床表型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2385R变异在中国沿海地区汉族人群中仅与晚发性帕金森病相关,G2385R变异与东亚人群帕金森病具有相关性,存在不同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G2385R基因型 单核苷酸
下载PDF
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对策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未今 刘瑛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5期67-70,共4页
目的 对影响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内来我院检验科做血凝试验的患者的试验结果及病程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血凝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大范围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血凝试验... 目的 对影响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内来我院检验科做血凝试验的患者的试验结果及病程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血凝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大范围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血凝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有人为操作因素、环境因素、试验材料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结论 血凝试验是医学检验工作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手段,为了提高医学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对血凝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试验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PCT、Fb和CRP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未今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99-801,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Fb)、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早期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检测血清PCT,磁珠凝固法检测血浆Fb,免疫荧光比色法测定全血CRP水平。分别对细菌感染组91例,非细菌感染组...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Fb)、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早期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检测血清PCT,磁珠凝固法检测血浆Fb,免疫荧光比色法测定全血CRP水平。分别对细菌感染组91例,非细菌感染组108例,非感染组40例(对照组)进行PCT、Fb和CRP的测定。并同时检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以血清PCT≥0.5ng/ml、Fb>4.0g/L、CRP>8.0mg/L为阳性阈值,细菌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98.9%、浓度分别为(0.5~<2.0)、(2.0~<10)ng/ml、≥10 ng/ml三个级别间;Fb的阳性率为93.4%,浓度为(6.19±1.44)g/L;CRP的阳性率为100%,浓度为(150.5±56.6)mg/L。非细菌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18.5%,浓度为(0.5~<2.0)ng/ml;Fb的阳性率为48.1%,浓度为(4.01±1.18)g/L;CRP的阳性率为47.2%,浓度为(48.9±5.61)mg/L。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Fb、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P<0.01)。非细菌感染组Fb、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2.58±0.32)g/L(P<0.01),CRP(14.5±0.3)mg/L(P<0.01)。结论:PCT、Fb、CRP联检可作为早期细菌性感染的敏感诊断指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牵引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凝血功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未今 陈晓军 +3 位作者 郑荣文 林雪峰 伍丹智 张艳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20-2521,共2页
目的:研究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按照方便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牵引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监测观察组牵引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并... 目的:研究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按照方便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牵引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监测观察组牵引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并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牵引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止凝血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治疗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可能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在牵引治疗的同时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牵引 凝血功能
下载PDF
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活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未今 《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 2005年第2期128-128,共1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治疗是临床重要治疗方法,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对临床用药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常规血凝指标如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等不能很好的预测心肌梗死患者的易栓倾向,D-二聚体...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治疗是临床重要治疗方法,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对临床用药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常规血凝指标如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等不能很好的预测心肌梗死患者的易栓倾向,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分别是纤溶和抗凝功能的敏感指标。我们对35例AMI患者的D-D和AT-Ⅲ进行测定,并观察10例AMI患者溶栓前、溶栓后6、12h的血浆D-D和AT-Ⅲ活性(AT-Ⅲ:A)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活性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下载PDF
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报警探讨
9
作者 李未今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8期113-113,共1页
  血小板计数是实验室检测的重要常规指标,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血小板体积小、易粘附、易聚集,因此要准确计数外周血中血小板并非容易.我们对用鞘流阻抗法(PLT-1)的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报警(血小板曲线不拟合...   血小板计数是实验室检测的重要常规指标,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血小板体积小、易粘附、易聚集,因此要准确计数外周血中血小板并非容易.我们对用鞘流阻抗法(PLT-1)的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报警(血小板曲线不拟合或拟合不佳、曲线左移或右移、PDW>18%、MPV>13f1)的标本重新进行手工计数和涂片.……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不同季节和年龄小儿肺炎病原分析
10
作者 季乐丹 张微 李未今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644-645,共2页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和副流感病毒(IV)已成为目前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现对我院住院肺炎患儿进行病原学分析,探讨不同年龄和...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和副流感病毒(IV)已成为目前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现对我院住院肺炎患儿进行病原学分析,探讨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的病原分布,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病原分析 年龄 季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疾病 肺炎支原体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及子宫内膜厚度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未今 汪晓华 张乐琴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4期700-70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孕酮(P)及子宫内膜厚度联合检测应用于预测异位妊娠早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诊断为早期异位妊娠的76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常规产检的100... 目的 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孕酮(P)及子宫内膜厚度联合检测应用于预测异位妊娠早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诊断为早期异位妊娠的76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常规产检的100例正常早孕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仪对两组孕妇血清β-h CG、P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孕妇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测定。分析各项指标单独检测、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 两组孕妇第1、3天血清P、子宫内膜厚度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1天、3天血清β-h 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β-h CG值第3天较第1天翻倍,研究组孕妇第1天、3天血清β-h CG、P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果显示,89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中有76例为阳性,13例为阴性。血清β-h CG、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联合检测早期异位妊娠的特异度、灵敏度、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5.00%、98.63%、94.38%、25.00%、1.37%,其特异度、灵敏度、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血清β-h CG、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β-h CG、P及子宫内膜厚度的联合检测对早期鉴别异位妊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中可根据三者的联合检测来诊断早期异位妊娠,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子宫内膜厚度 异位妊娠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