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碳汇功能区,但其碳汇强度及潜力的估算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利于区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基于涡度相关技术观测的原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40个站点年数据,结合2000年~2018年的年均气温、年...青藏高原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碳汇功能区,但其碳汇强度及潜力的估算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利于区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基于涡度相关技术观测的原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40个站点年数据,结合2000年~2018年的年均气温、年均降水和年最大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m)等因子,构建增强回归树模型以研究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增强回归树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原生高寒草地碳汇强度的时空变异(R2=0.61),碳汇强度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3.78 g C/m^(2)和26.63 g C/m^(2)。年均气温和NDVIm是高寒草地碳汇强度时空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二者的相对贡献分别为48.6%和39.0%。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的碳汇潜力平均为44.82±22.57 g C/m^(2)(平均值±标准差),高值区集中在海北州的中部及黄南州、果洛州和玉树州的东南部,低值区分布在海西州、海南州和海东市。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的碳汇潜力总和为16.60 Mt C,其中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分别为11.48 Mt C和3.13 Mt C,是青海省碳汇功能维持和提升的重点保育对象。研究结果可为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估及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撑。展开更多
采用氯化锌为活化剂,将改性玉米秸秆经微波辐射后制备成吸附剂,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废水中四环素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用量为0.5 g,溶液pH为7,吸附时间为35 m in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采用氯化锌为活化剂,将改性玉米秸秆经微波辐射后制备成吸附剂,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废水中四环素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用量为0.5 g,溶液pH为7,吸附时间为35 m in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四环素废水的吸附率为97.8%,且废水的pH对改性玉米秸秆吸附率的影响最大,初始浓度次之,秸秆投加量的影响最小。展开更多
文摘青藏高原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碳汇功能区,但其碳汇强度及潜力的估算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利于区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基于涡度相关技术观测的原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40个站点年数据,结合2000年~2018年的年均气温、年均降水和年最大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m)等因子,构建增强回归树模型以研究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增强回归树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原生高寒草地碳汇强度的时空变异(R2=0.61),碳汇强度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3.78 g C/m^(2)和26.63 g C/m^(2)。年均气温和NDVIm是高寒草地碳汇强度时空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二者的相对贡献分别为48.6%和39.0%。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的碳汇潜力平均为44.82±22.57 g C/m^(2)(平均值±标准差),高值区集中在海北州的中部及黄南州、果洛州和玉树州的东南部,低值区分布在海西州、海南州和海东市。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的碳汇潜力总和为16.60 Mt C,其中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分别为11.48 Mt C和3.13 Mt C,是青海省碳汇功能维持和提升的重点保育对象。研究结果可为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估及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撑。
文摘采用氯化锌为活化剂,将改性玉米秸秆经微波辐射后制备成吸附剂,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废水中四环素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用量为0.5 g,溶液pH为7,吸附时间为35 m in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四环素废水的吸附率为97.8%,且废水的pH对改性玉米秸秆吸附率的影响最大,初始浓度次之,秸秆投加量的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