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李松璋的诗
- 1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诗林》
2013年第4期12-16,共5页
-
文摘
华来士·史蒂文斯说":诗人从蛆虫织出丝绸的华服。"我以为,诗人同时也从丝绸的华服后面挑出行尸上的蛆虫,而且不仅仅是蛆虫。诗歌记载真相:生命的、灵魂的、自然的、人世的一切真相。
-
关键词
李松
卡夫卡
史蒂文斯
黄昏时分
在路上
异议者
乌斯曼
华服
哈维
我自己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松璋作品
- 2
-
-
作者
李松璋
-
机构
深圳市中外散文诗学会
-
出处
《现代青年》
2011年第7期96-96,共1页
-
文摘
主持人:黄恩鹏主持人语能将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写得唯美、平静,实属不易。这一组解析怪诞人生的作品,其精巧的喻象运用令人惊奇。如:被时代破碎了梦想的男人。与强大黑夜对峙的微弱的火与暗处的枪声。荒腔走板的弓弦。那个四处游走找不到归宿的孩子。此时代与彼时代无法守护自己的地下亡魂。没有半滴水的花瓶与错误穿越这个城市的河水。古渡口亦是现实迷雾渡口的映射。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暗示我们:人生的谬误无时不在。
-
关键词
作品
弓弦
走板
男人
暗处
人生
文字
批判现实主义
主持人
时代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松璋的散文诗
- 3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作品》
2015年第10期115-115,共1页
-
文摘
明亮
昨晚,一场大雪不期而至。这是隆冬深夜所发生的最美好的事。睡梦中的人们感到了来自天上的温暖。寒冷让一座城的筋骨如钢似铁。裸露的枝条已经不想隐藏什么,它索性一丝不挂地向强大的寒冷叫板——剥去衣服,戴上镣铐,都无所谓,只要有风经过嘴唇,唱出的一定还是挑战者的口哨。
-
关键词
李松
一座城池
灰衣
太阳岛上
春天来了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李松璋的散文诗
- 4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六盘山》
2018年第3期149-151,共3页
-
文摘
哑谜我听见,火中涅槃的壮士们,在浓烟和瓦砾中喊出对这世界最后的疑虑。然后,拥抱冰冷的诺言的灰烬,睡去。睫毛上挂着短暂岁月无情且虚假的慰藉。亲切的幻象戛然而止。母亲,来不及转身,来不及叫一声:儿子.很难说,那不是人为罪恶布下的陷阱。你看,很快将有人用他们悲壮的传说领取不光彩的荣誉了。埋在火里的种子。镰刀沾着唾液等在现场,暗中哼着小曲,准备收割。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穿堂风
- 5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7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又走回到这扇门前了。像是绕了一个圈儿。曾经的翻山过海,披荆斩棘,以为自己始终是在朝前行走。
-
关键词
水彩画
《穿堂风》
色彩
人物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J225
[艺术—美术]
-
-
题名河湾与急流
- 6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诗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4-34,共1页
-
文摘
河湾离海洋很远,河水混浊,水流湍急。
泥沙中的水草,有时会浮上水面。那是河湾里的幽灵,时隐时现。偶然经过的水乌找不到落脚之石。叫一声,去云上安歇。
-
关键词
《河湾与急流》
诗歌
文学
李松璋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老白——太平市轶闻之四
- 7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花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162,共7页
-
文摘
老白瞄上她,是在三天前的晚上,十一点多,快半夜了,下着不大不小的雨。老白没带伞。她也没有伞。他就让雨淋着,不紧不慢地往家走。偶尔遇到路边一棵有些枝叶的树,他就在下边站一下,用手抹一把脸上的雨水。看着有打伞的人从面前走过去,他就想:不知一把伞多少钱,明天要买一把。走着走着,又有一棵树。
-
关键词
太平市
儿童公园
摇摇头
排水河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在荒芜的旷野栽种崇高之树——黄刚散文诗印象
- 8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散文诗世界》
2016年第6期84-86,共3页
-
文摘
2015年4月间,受《湖州晚报》散文诗专刊主编箫风先生之约,我曾为"散文诗巡展·广东篇"写过一篇文章,简单梳理了广东散文诗部分创作成果和发展概况。因版面文字限制,加上时间仓促,几乎是在出报前编辑催促的最后时刻交上稿子,以我所掌握的有限资料、信息和评述新近作者为主的要求,肯定是挂一漏万、捧珠失玉的。广东的散文诗创作传统深厚,名家云集,以成果和影响来说,黄刚是极为突出的一位。
-
关键词
黄刚
最后时刻
创作成果
创作传统
发展概况
方文士
天地之间
散文写作
绘画语言
同类题材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安魂曲--纪念一个不知名的小男孩
- 9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满分阅读(高中版)》
2012年第4期47-47,共1页
-
文摘
下过雪的夜晚,我推着自行车回家。路灯下,很多人围着一具尸体,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刚被一辆卡车碾过去。司机跑了,卡车跑了,那卡车的轮子上沾着小男孩的血肉。逃跑的背影,把夜和雪都遮得很黑。
-
关键词
男孩
纪念
自行车
卡车
路灯
司机
轮子
-
分类号
U484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
题名子弹三颗(外一篇)
- 10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天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145,共5页
-
文摘
他给出的药方很奇特,里面竟然有子弹三颗!子弹也是一味中药吗?拿着药方走出诊室,经过那些在门口排队候诊的人们,我百思不得其解。候诊的队伍很长。
-
关键词
塑料袋
药剂师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个人的江湖
- 11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天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33,共9页
-
文摘
赵省三每次走到二十八栋那两个垃圾筒跟前,都要先停下来,盯住路边的那辆奥迪看上一会儿。那是一辆黑色轿车,不知为啥放在那里,半年多了没有人动过它。车顶上落着一层超过一块钱硬币厚的尘土。
-
关键词
垃圾筒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书信和电话那边的耿老
- 12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第5期103-104,共2页
-
文摘
嘉川兄约我写这篇关于"耿老印象"的文字时,我本来是不该应承的。原因是,自1986年我和耿老在中国散文诗学会第一届哈尔滨笔会上见过,以后差不多30年的漫长时间里,一直都没再见上面,虽然书信往来从未间断,有时还会打打电话,但既然是写"印象记",一般来说,应该是"见过面"的印象,而不是"
-
关键词
中国散文诗学会
印象记
书信往来
推荐作品
散文诗集
一本
文艺出版社
乱象丛生
基础工程建设
重利轻义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猜测或玄想(选章)
- 13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诗歌月刊》
2015年第11期14-15,共2页
-
文摘
安静中惊觉齿间的寒冷
我们在火堆前小心翼翼地伸出双手取暖。
火焰通过指尖去寻找情感,却在抵达之前灼伤皮肤的信任。
我们的舞蹈和自言自语都仿佛是浓重黑夜里不被倾听的梦呓,持续的冬天。是啊,寒风中等待灵魂归来的雪人正做着怪相,它不敢让太阳强调存在的意义。
-
关键词
齿间
乱象丛生
天高云淡
红裙
守门人
音乐声
阴谋与爱情
宫城
如梦
船上
-
分类号
G623.5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猜测或玄想
- 14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青岛文学》
2015年第8期99-101,共3页
-
文摘
安静中惊觉齿间的寒冷
我们在火堆前小心翼翼地伸出双手取暖。火焰通过指尖去寻找情感,却在抵达之前灼伤了皮肤的信任。我们的舞蹈和自言自语都仿佛是浓重黑夜里不被倾听的梦呓,持续的冬天。是啊,没有灵魂的雪人正做着怪相,在强调自己存在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人围聚火焰周围,等待大地的苏醒。那是一个不断被推迟的时间。人们拿出不可想象的耐心和火焰较力,争相拥挤着,彼此却不做内心的交流。火焰温暖不到的,是齿间的寒冷!那是从未有过的处境,没有悲欢与荣辱,黑夜里乱象丛生。
-
关键词
乱象丛生
齿间
天地之间
铁栅栏
天高云淡
白雪晃
里正
在路上
她说
芳香水
-
分类号
G623.5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时间深处(选章)
- 15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诗歌月刊》
2013年第11期86-87,共2页
-
文摘
独居积雪上的脚印,丝毫未透露独居者的消息。因为,那都是探访者留下的。一段时间以来,无人扫雪的寂静院落,常常响起轻轻的叩门声响。那声音每日几次响起,不躁不缓,只是呼唤和询问,有时更像是密语似的问候,顶多能够听出某种隐隐的担心和焦急,而无丝毫的责备和火气。听到的人会在心里说:这个人很有耐心,也很有教养!敲门声过后。
-
关键词
敲门声
冬夜
窗下
向善
雪城
不留痕迹
炉中煤
一座城池
火正
常委会议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猜测或炫想(七章)
- 16
-
-
作者
李松璋
-
机构
深圳市中外散文诗学会
-
出处
《诗林》
2011年第2期84-86,共3页
-
-
关键词
猜测
尘埃
天空
竹叶
叶子
隐藏
青草
背影
食物
岩石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伊犁短章
- 17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散文诗世界》
2010年第7期11-12,共2页
-
文摘
一切来不及惊叹的瞬间,天山便已猛然扑面而来!水墨一样的雄浑与苍老的浮云铺天盖地,成为舷窗外的一切!一切!让你只可噤声或膜拜;一切!
-
关键词
天山
伊犁河
成吉思汗
舷窗
飞机
英雄
灵魂
躯体
走向
青铜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在张家界拾到的四篇诗章
- 18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散文诗世界》
2009年第4期21-22,共2页
-
文摘
天子山天子山,原名青岩山,湖南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西北部,总面积5400余公顷。天子峰面北而峙,海拔1260米。有人赞誉:"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
-
关键词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天子山
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
金鞭溪
湖南省
鹦鹉螺
西北部
转下页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安魂曲——纪念一个不知姓名的小男孩
- 19
-
-
作者
李松璋
-
出处
《青年博览》
2012年第1期55-55,共1页
-
文摘
下过雪的夜晚,我推着自行车回家。路灯下,很多人围着一具尸体,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刚被一辆卡车碾过去。司机跑了,卡车跑了,那卡车的轮子上沾着小男孩的血肉。逃跑的背影,把夜和雪都遮得很黑。小男孩的一只手,从盖在身上的.棉被里伸出来,指甲很干净,很苍白。不知是谁为他盖上的棉被,
-
关键词
男孩
姓名
纪念
自行车
卡车
棉被
路灯
司机
-
分类号
U484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
题名压在天空下的手记
- 20
-
-
作者
李松璋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青岛文学》
2020年第5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牙齿看不见时间口中的牙齿。总体来说,它吞咽吐纳的速度永远不疾不缓,它把巨大的耐心衍化成四季轮回,让大地之上一切生命的生与死,看上去有声有色,有诗意,也有了令死者于生前满怀感激地臆想出的充满哲思的理由。还赋予那理由一种永恒的美。蚂蚁啃骨头是可笑的模仿。之所以成为一种精神,是因为它吃得索然无味。处在蚂蚁和时间之间的我们,无法给自己的一生命名。偶尔回头,总能看见丰盈的躯体变成白森森的骨架,看见铁打的营盘瞬间颓塌如海边沙堡.
-
关键词
四季轮回
哲思
生与死
臆想
有声有色
牙齿
永恒的美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