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眩晕59例临床及经颅多普勒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柏相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分析 老年眩晕 临床症状 血流动力学变化 影像学检查 椎基底动脉 诊断价值 老年人 阳性率 TCD
下载PDF
儿童病毒性脑炎33例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柏相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5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儿童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分析 病毒性脑膜脑炎 2002年1月 临床 儿童发病率 2004年 诊断标准 原发性 病毒所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动脉硬化的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柏相 《中华综合医学》 2001年第4期341-341,共1页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动脉硬化 诊断
下载PDF
分数应用题找对应四法
4
作者 李柏相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01年第12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分数应用题 线段图
下载PDF
由错而树正 缘错以求真——“尝误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柏相 童青清 《湖北教育》 1999年第11期36-36,共1页
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巩固与应用阶段,教师常常巧妙地设计一些“弯道”,诱使学生出错,暴露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施教,实现多方面的教育目标。这就是《教育心理学》所谓的“尝误原理”。 一、利用“尝误”巩固基础知识 正面讲授基础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巩固与应用阶段,教师常常巧妙地设计一些“弯道”,诱使学生出错,暴露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施教,实现多方面的教育目标。这就是《教育心理学》所谓的“尝误原理”。 一、利用“尝误”巩固基础知识 正面讲授基础知识,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这是极重要的;但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受认识能力的局限,往往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盲点”,这就需要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加以纠正。甚至于“非错而不能树正,非错而难以求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误原理 数学教学 重量比 小麦 巧妙地设计 应用题 思维的批判性 正比例 “盲点” 教师
下载PDF
图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6
作者 李柏相 《教育科学论坛》 1997年第2期19-19,共1页
图具有醒目、直观、形象、系统的优点,能帮助我们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便于解题。本文谈图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一、算理示意图算理是计算方法的核心,不仅会算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算。教学时。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计算方法 运用 示意图 解题思路 形象思维 算理 面积公式 直观 学生
下载PDF
多虑平治疗偏头痛32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柏相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2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多虑平 药物治疗 偏头痛 氟桂利嗪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探究”的数学
8
作者 李柏相 《陕西教育(教学)》 2004年第4期22-23,共2页
素质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其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重视解决实践... 素质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其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重视解决实践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下面结合自身的学习与实践,谈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 学习方式 小学
下载PDF
元认知理论与数学教学
9
作者 李柏相 《陕西教育(教学)》 2002年第7期34-35,共2页
元认知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费拉维尔在他的<认知发展>一书中率先提出的.关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曾将<学习策略与元认知>定为国家八·五重点研究项目,这足以说明其重要性.由于元认知的研究对... 元认知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费拉维尔在他的<认知发展>一书中率先提出的.关于元认知理论的研究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曾将<学习策略与元认知>定为国家八·五重点研究项目,这足以说明其重要性.由于元认知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对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教学目标的实施产生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因此,近年来,元认知已由理论探讨发展到学校教学实践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理论 数学教学 学习策略 培养策略
下载PDF
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0
作者 李柏相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2年第11期57-58,共2页
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发展,要求"让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鉴于对这种精神的理解,作为实施课程理念主阵地的课堂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解题中的“动”“静”处理
11
作者 李柏相 《小学教学研究》 2000年第11期29-30,共2页
人们的知识是在事物的运动——静止——运动中获得的,数学解题也离不开“动”与“静”的变化,有些用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若能将它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则常能使问题获得巧解。
关键词 数学解题 巧解 静止 知识 思路 事物 运动
全文增补中
用份数法巧解一类分数应用题
12
作者 李柏相 《江西教育(管理版)(A)》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分析与解答 分数应用题 父亲年龄 母亲年龄 巧解 数学兴趣 份数 女生 零件数 类分
原文传递
尝误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柏相 《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2003年第6期35-36,共2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弯道”,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这种“弯道”,表现在教师的故意出错或设计陷阱,诱使学生失误出错,再利用这些契机实现多方面的教学目标,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尝误原理”。一、利...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弯道”,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这种“弯道”,表现在教师的故意出错或设计陷阱,诱使学生失误出错,再利用这些契机实现多方面的教学目标,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尝误原理”。一、利用尝误巩固基础知识从正面讲授基础知识,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这是极为需要的。但仅此还不够,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受理解和认识能力的限制,总有个从片面到全面、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误原理 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 教育心理学 基础知识 意志品质 小学
原文传递
“对偶”解题
14
作者 李柏相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3年第7期40-41,共2页
什么是“对偶”,先举个例子来说明:现在有两箱文具,一箱是练习本,另一箱是蓝水笔,一个练习本与一支蓝水笔为一对,如果二箱练习本和另一箱蓝水笔正好能配成对,那么这两箱文具的总个数就必定是偶数。
关键词 “对偶” 解题 练习 文具 个数
原文传递
连锁比例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15
作者 李柏相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2年第1期72-73,共2页
在实际生活与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中,常会遇到已知第一个量同第二个量的相比关系,第二个量同第三个量的相比关系,第三个量同第四个量的相比关系,……,求最后一个量与第一个量的相比关系,以解有关比例的问题,这种问题叫做连锁比例... 在实际生活与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中,常会遇到已知第一个量同第二个量的相比关系,第二个量同第三个量的相比关系,第三个量同第四个量的相比关系,……,求最后一个量与第一个量的相比关系,以解有关比例的问题,这种问题叫做连锁比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问题 连锁 科学研究 实际生活
原文传递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邵景芳 李柏相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13期53-54,共2页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66例冠心病患者,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6例冠心病患者中49例出现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24h总心肌缺血发作412次,其中36例出现无症状性心肌...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66例冠心病患者,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6例冠心病患者中49例出现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24h总心肌缺血发作412次,其中36例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共发作350次,占84.95%(350/412);另外13例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共发作62次,占15.05%(62/412),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明显大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平均持续时间(27.2±7.1)min,ST段平均下移(1.58±0.42)mm.心肌缺血昼夜比较发现,夜间心肌缺血发作的起始心率低,持续时间长,ST段下移明显(P〈0.05).66例患者中共检出心律失常38例,占57.58%,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检出28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检出10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监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进展情况及评价疗效的一项简便、准确、实时、可重复的无创性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描记术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原文传递
阵发性心房颤动48例动态心电图检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应艳萍 李柏相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300-301,共2页
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DCG是监测PAf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献报道心律失常可能有其起始的节律特征,这些特征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1],丁世芳等[2]认为房颤发作的起始节律特征,... 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DCG是监测PAf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献报道心律失常可能有其起始的节律特征,这些特征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1],丁世芳等[2]认为房颤发作的起始节律特征,有助于了解房颤的发生特征,可能有利于PAf的治疗决策.因心房颤动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但反复发作会形成难治性心房颤动,笔者通过对48例PAf患者的DCG分析,旨在探讨其诱发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检查 临床治疗 早期治疗效果 心律失常 节律特征 PAF 房颤发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