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压入岩桩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桢章 梁启超 +1 位作者 傅礼铭 吴建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共3页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大吨位压桩机、预钻孔、开口管桩及桩底压浆等措施在高层建筑基础中应用静压入岩桩的方法.
关键词 静压入岩桩 预钻孔 开口管桩 高层建筑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在多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桢章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通过对混凝土楼盖中不同类型的预应力平板结构性能的分析比较 ,建议在多层建筑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平板结构 。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板式结构 平板 多高层建筑
下载PDF
新白云机场航站楼组合梭形柱及箱形压型钢板屋面设计
3
作者 李桢章 伍国华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4-27,共4页
介绍了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采用的呈人字形布置的组合钢管梭形柱以及 1 4m和 1 2m跨度屋面箱形压型钢板的设计、足尺试验结果及应用情况。这是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应用的人字梭形柱结构及大跨度屋面压型钢板 ,其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 压型钢板 航站楼 新白云机场 屋面设计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 大跨度 足尺试验 中国 大规模应用 工程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若干问题讨论
4
作者 李桢章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32-36,共5页
简要讨论了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风荷载、结构体系、钢管砼结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结构 超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打入式入岩桩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桢章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7,共5页
本文以工程实例通过不问桩基础方案的比较,桩基础的经济分析、施工情况及检测结果,介绍打入式入岩桩的应用.
关键词 桩基础 高层建筑 打入式入岩桩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6
作者 李桢章 《广东土木与建筑》 1995年第2期25-32,共8页
一、前言 目前,相当数量的高度在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已经在中国陆续兴建。以往,我国对这类超高层建筑研究不多,一些问题急待解决。本文简单介绍及讨论了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结构体系、钢管混凝土结构等问题。建议在超高层... 一、前言 目前,相当数量的高度在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已经在中国陆续兴建。以往,我国对这类超高层建筑研究不多,一些问题急待解决。本文简单介绍及讨论了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结构体系、钢管混凝土结构等问题。建议在超高层建筑中设置透空层,应用阻尼器,采用大型支撑结构及钢管混凝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结构 超高层建筑 钢管混凝土柱 高层建筑结构 大型支撑结构 风洞试验 风荷载 阻尼器 预应力混凝土 简体结构
下载PDF
广州市天河百淘文化娱乐广场主楼结构设计
7
作者 李桢章 《广东土木与建筑》 1994年第4期39-43,共5页
本文提供了一个柔性的33层带刚臂的芯筒——框架结构的设计实例。着重介绍了芯筒的群桩基础设计及利用刚臂来提高芯筒的抗推能力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芯筒 角桩 刚臂 加强层 刚性大梁
下载PDF
追忆我的父亲李时清总工
8
作者 李桢章 《建筑与环境》 2021年第4期56-60,共5页
我的父亲李时清(1909.10.19~1992.11.13)出生于广东省梅县石坑镇龙头村,那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直到文革时还未通公路,也没有电。村民是来自中原的客家人后裔,1288年由江西迁移到广东,更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由甘肃迁到江西。整条村都姓李... 我的父亲李时清(1909.10.19~1992.11.13)出生于广东省梅县石坑镇龙头村,那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直到文革时还未通公路,也没有电。村民是来自中原的客家人后裔,1288年由江西迁移到广东,更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由甘肃迁到江西。整条村都姓李,有大房小房之分,我家是小房。祖父李德滨有几分薄田,有1家小杂货铺,几间泥砖屋。一次祖父被大房欺负,召集全家人开会,最后决定供一个人出外读书,学成以后就不再受气。父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父亲的读书成绩较好,于是全家供父亲到广州读书。以后考上了当时土木工程专业全国排第一的唐山交通大学,1933年唐山交大毕业。到父亲毕业时,乡下家里的几分薄田,小杂货铺,泥砖屋都卖了,祖父成为无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泥砖 客家人 无产者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在多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桢章 《预应力技术》 2001年第2X期31-33,48,共4页
通过对混凝土楼盖中不同类型的预应力平板结构性能的分析比较,建议在多层建筑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平板结构,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有粘结预应力平板结构。
关键词 无粘结 有粘结 预应力砼 板式结构
下载PDF
东莞第一国际项目连体双塔高层建筑的风荷载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家健 李桢章 +2 位作者 谢壮宁 韩小雷 石碧青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22,42,共4页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截面为切角曲边三角形的连体双塔高层建筑的风荷载特性,并作单塔试验比较。将风压沿截面进行积分求出沿坐标轴方向的合力,然后反算为沿坐标轴方向的整体体型系数。结果显示:风压沿高度变化不大,整体体型系数沿高度递...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截面为切角曲边三角形的连体双塔高层建筑的风荷载特性,并作单塔试验比较。将风压沿截面进行积分求出沿坐标轴方向的合力,然后反算为沿坐标轴方向的整体体型系数。结果显示:风压沿高度变化不大,整体体型系数沿高度递减。单塔最大体型系数对应风向角比坐标轴偏15°。双塔连线方向(x向)体型系数上游塔略小于单塔情形,下游塔基本为零,y向的体型系数略小于单塔y向的,连体部分体型系数达2.2。根据规范和试验结果,提出了类似工程合理的取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风压分布 体型系数 双塔建筑 连体建筑
下载PDF
双塔连体超高层建筑结构连接方案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侯家健 李桢章 +2 位作者 韩小雷 谭平 谢毅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6期81-84,80,共5页
本文探讨了连体超高层建筑刚性连接与柔性连接两种结构方案。基于计算结果和现有阻尼器技术,指出柔性方案减震效果主要在于释放连体和塔楼之间水平约束,并指出柔性方案设计目前未解决好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动力弹塑性分析。综合比较各方案... 本文探讨了连体超高层建筑刚性连接与柔性连接两种结构方案。基于计算结果和现有阻尼器技术,指出柔性方案减震效果主要在于释放连体和塔楼之间水平约束,并指出柔性方案设计目前未解决好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动力弹塑性分析。综合比较各方案优缺点后,选择了刚性连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 高层建筑 阻尼器 柔性连接
下载PDF
广州增城大球场东罩棚钢结构设计
12
作者 刘翔 李恺平 +4 位作者 李桢章 廖旭钊 劳志源 邢栋 潘乃和 《钢结构》 2014年第7期39-43,共5页
广州增城大球场建筑方案新颖、独特,结构设计利用建筑上人字拱的造型,采用拱-索-网壳结构体系,与建筑方案交相辉映。通过对结构体系进行简要介绍,采用MIDAS和ANSYS软件对球场东罩棚钢结构进行各工况下的设计计算和对比分析,并对部分关... 广州增城大球场建筑方案新颖、独特,结构设计利用建筑上人字拱的造型,采用拱-索-网壳结构体系,与建筑方案交相辉映。通过对结构体系进行简要介绍,采用MIDAS和ANSYS软件对球场东罩棚钢结构进行各工况下的设计计算和对比分析,并对部分关键节点进行精细化设计,使其能够较好地满足承载力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分析结果表明:拱-索-网壳结构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扁平网壳的整体稳定性,控制风吸作用下的变形和减小风吸作用下对柱顶的巨大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索-网壳结构体系 结构设计 对比分析 节点设计
下载PDF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钢结构设计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桢章 梁志 +5 位作者 李恺平 李伟锋 廖旭钊 陈文祥 伍国华 陈晓航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8-83,共6页
本文介绍了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钢结构设计。航站楼钢屋盖面积约160000m2,全部采用相贯焊接的圆管及方管圆弧形钢桁架结构,是中国目前规模较大的空心管结构工程,其中16~37m高的三角形变截面(三管梭形钢格构)人字形柱、12m及14m跨... 本文介绍了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钢结构设计。航站楼钢屋盖面积约160000m2,全部采用相贯焊接的圆管及方管圆弧形钢桁架结构,是中国目前规模较大的空心管结构工程,其中16~37m高的三角形变截面(三管梭形钢格构)人字形柱、12m及14m跨度的屋面箱形压型钢板是首次在中国应用。设计中还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相贯节点,包括圆管正偏心的间隙接头及方管的搭接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 航站楼 钢结构 钢管桁架 人字形柱 压型钢板
原文传递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混凝土结构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桢章 杨新生 +5 位作者 李恺平 李松柏 梁艳云 伍国华 刘斯力 刘璟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4-86,共3页
本文介绍了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共350000m2的大柱网混凝土结构设计。框架梁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宽扁梁,次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航站楼的混凝土框架不承受水平力是一项独特的设计,目的是使混凝土框架的用钢量降至最低。
关键词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 航站楼 混凝土结构 有粘结预应力 无粘结预应力 宽扁梁 结构设计
原文传递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基础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桢章 杨新生 +5 位作者 梁艳云 李恺平 伍国华 陈常清 周敏辉 曾丽清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7-89,96,共4页
本文介绍了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在岩溶强烈发育地区的桩基础设计,这是中国目前在岩溶地区兴建的规模最大的民用公共建筑。本文讨论了各种基础方案的选择,介绍了摩擦桩的试验。航站楼的主体结构采用嵌岩冲孔桩,设计中采用的后压浆... 本文介绍了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在岩溶强烈发育地区的桩基础设计,这是中国目前在岩溶地区兴建的规模最大的民用公共建筑。本文讨论了各种基础方案的选择,介绍了摩擦桩的试验。航站楼的主体结构采用嵌岩冲孔桩,设计中采用的后压浆预应力管桩是首次在岩溶地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 航站楼 基础设计 溶洞 土洞 嵌岩桩
原文传递
广州南航大厦主楼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桢章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23,共6页
本文介绍一个高效的混凝土混合结构。广州南航大厦是一幢高度超过200m的超高层混凝土建筑,采用多筒结构体系,抗侧力结构和承重结构简单合理,其中梁和剪力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采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底层承重柱为... 本文介绍一个高效的混凝土混合结构。广州南航大厦是一幢高度超过200m的超高层混凝土建筑,采用多筒结构体系,抗侧力结构和承重结构简单合理,其中梁和剪力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采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底层承重柱为钢管混凝土柱,基础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筒结构体系 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 超高层建筑
原文传递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混凝土结构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傅剑波 区彤 +5 位作者 陈星 李桢章 戴鹏森 刘润富 刘振阳 卢德辉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9-63,50,共6页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东西向长1 088m,南北向宽597m。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钢屋面采用网架结构。从基础设计、上部结构布置、抗震性能设计分析三方面介绍了该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情况。针对部分关键问题,如复杂岩溶地区...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东西向长1 088m,南北向宽597m。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钢屋面采用网架结构。从基础设计、上部结构布置、抗震性能设计分析三方面介绍了该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情况。针对部分关键问题,如复杂岩溶地区的基础设计、未设温度变形缝的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大跨度超厚预应力空心楼盖、混凝土特殊宽扁梁的设计及与柱的连接方式等,详细介绍了在设计中所采取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 航站楼 超长结构 桩基础 岩溶地区 抗震性能设计 梁柱节点
原文传递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不穿心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松柏 李桢章 梁继忠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7-31,共5页
为了掌握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不穿心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8个试件在恒定轴力和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不穿心节点梁的纵向钢筋与钢管柱环板所采用的焊接和搭接两种连接方式、牛腿长度等参数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为了掌握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不穿心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8个试件在恒定轴力和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不穿心节点梁的纵向钢筋与钢管柱环板所采用的焊接和搭接两种连接方式、牛腿长度等参数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筋焊接与搭接两种连接方式的节点滞回曲线均较为饱满,延性系数均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但焊接节点比搭接节点具有更高的承载力,且刚度退化不明显。搭接节点由于混凝土较早开裂和损伤,其"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抗震性能较难满足,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焊接节点整体抗震性能优于搭接节点。牛腿长度对节点延性和承载力影响很小。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不穿心节点 抗震性能 延性
原文传递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预应力混凝土柱结构设计
19
作者 谭和 李桢章 张鸿雁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7-141,共5页
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550。对于层高较大的框排架结构,如机场航站楼、铁路站房、体育馆等建筑,柱顶铰接,排架结... 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550。对于层高较大的框排架结构,如机场航站楼、铁路站房、体育馆等建筑,柱顶铰接,排架结构的位移比框架结构大,层间位移角限值往往成为柱截面的控制因素。这些建筑的围护结构多为金属或玻璃幕墙,能承受较大的变形,如混凝土柱仍按1/550的层间位移角限值设计,柱截面往往偏大。如为满足位移角限值而采用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则经济代价较大。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工程中,对支撑钢屋盖的混凝土柱施加预应力,当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放宽至1/350时,预应力混凝土柱仍基本处于弹性状态,柱截面尺寸得到优化,建筑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预应力混凝土柱 层间位移角 框排架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