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彩特殊技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梦璋 《艺海》 2008年第4期159-160,共2页
水彩画传入中国的历史刚刚百年,而高校课程中的水彩技艺教育也开设较晚,其影响尚不及油画等西方画种,但在文化互融、艺术多元的现代话语场中,她因为其无法替代的独特语言风格,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因为没有哪个画种... 水彩画传入中国的历史刚刚百年,而高校课程中的水彩技艺教育也开设较晚,其影响尚不及油画等西方画种,但在文化互融、艺术多元的现代话语场中,她因为其无法替代的独特语言风格,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因为没有哪个画种能让水这种润泽生命的物质以如此绚烂、丰富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但从历史层面来说,她又正处在一个滥觞阶段,存在很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学理、方法。这就为高校水彩画专业教学工作提供了极佳的机遇,使得教师、学生能够从对她的研习中寻找到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工作 水彩画 评价 技法 高校课程 语言风格 历史层面 艺术语言
下载PDF
楚式“山”字纹镜不是“以字代形”——兼谈“山”字纹的来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梦璋 《南方文物》 2004年第3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山”字纹铜镜 历史文化 纹饰设计 丝织物图形
下载PDF
雕虫小技 方寸奇姿——西汉长沙国玉印鉴赏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梦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年第10期42-46,共5页
文人高士常以玉喻君子之德,帝王权贵习用玉琢凭信之玺。玉,这种被历代中国人视为珍玩的美石,数千年来不仅是物质上的珍宝,还承载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其中,以玉为印尤是这种文化现象最完整的体现。秦汉是用印制度化的开端,而这一开... 文人高士常以玉喻君子之德,帝王权贵习用玉琢凭信之玺。玉,这种被历代中国人视为珍玩的美石,数千年来不仅是物质上的珍宝,还承载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其中,以玉为印尤是这种文化现象最完整的体现。秦汉是用印制度化的开端,而这一开端便造就了玉印的辉煌。这小小的方寸之印,背负了千万枭雄政客的重望,也凝聚了无数工官匠隶的血汗。虽为小技,足显富贵;方寸之料,尽显奇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国 鉴赏 西汉 君子之德 中华文化 文化现象 中国人 制度化
下载PDF
苗族“椎牛”祭文化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梦璋 《民族论坛》 2008年第9期38-39,共2页
本文用五个话语叙述场将苗族椎牛祭祀活动中的上刀梯、踩铧口、椎牛三个仪式步骤进行了分析,并用文化人类学方法对其予以观照,试图从中探求其原始巫文化的本质与内涵。
关键词 苗族 椎牛 祭祀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钩佩流云南楚风——战国错银龙凤纹铜盒赏析
5
作者 李梦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青铜器上进行嵌错工艺早在我国殷商时期就有出现,到春秋以降,随着铁器的推广使用,青铜錾刻变得更加容易,因此金银镶嵌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楚作为先秦大国,自春秋晚期开始向南扩张,到战同时期,包括今洞庭湖以南、南岭以北的广... 在青铜器上进行嵌错工艺早在我国殷商时期就有出现,到春秋以降,随着铁器的推广使用,青铜錾刻变得更加容易,因此金银镶嵌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楚作为先秦大国,自春秋晚期开始向南扩张,到战同时期,包括今洞庭湖以南、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已完全浸润在楚文化光华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金银 赏析 战国 楚风 云南 春秋晚期 殷商时期
下载PDF
南宋“引种西瓜”摩崖石刻的保护研究
6
作者 李梦璋 《武汉文博》 2008年第3期18-22,共5页
南宋"引种西瓜"摩崖石刻,简称西瓜碑,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东郊七里坪乡椅子山西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施州城址"的一部分。
关键词 种西瓜 摩崖石刻 西瓜碑 碑面 七里坪乡 施州 椅子山 生物钻孔 岩体风化 西瓜品种
原文传递
先秦铜镜上的人物图像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梦璋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4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目前发现的装饰有人物图像的先秦铜镜仅有五枚,其铸造年代均在战国晚期。被称为'狩猎纹镜'的四枚,它们的纹饰形态与其他文物以及文献记载上的狩猎场面不符,这些图像刻画的应当是古人驯化野兽以及人兽对峙的场景。长沙出土的三... 目前发现的装饰有人物图像的先秦铜镜仅有五枚,其铸造年代均在战国晚期。被称为'狩猎纹镜'的四枚,它们的纹饰形态与其他文物以及文献记载上的狩猎场面不符,这些图像刻画的应当是古人驯化野兽以及人兽对峙的场景。长沙出土的三龙人物纹铜镜人物形象怪诞、方位特殊,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古楚先民浓厚的泛灵崇拜遗风。这些图像符号是古人敬畏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时期 青铜镜 纹饰 人物 图像符号
原文传递
长沙赤岗冲二号墓出土的滑石人物俑
8
作者 李梦璋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3年第1期340-345,共6页
以滑石制作明器的传统由来已久,但多充当璧、剑具、印等实用器的替代品,而用它制成的随葬俑则较为鲜见。长沙市博物馆收藏有4件滑石人物俑,均为1978年在长沙市赤岗冲二号墓出土,它们雕刻工艺娴熟,文化内涵丰富,是汉魏时期滑石器的代表... 以滑石制作明器的传统由来已久,但多充当璧、剑具、印等实用器的替代品,而用它制成的随葬俑则较为鲜见。长沙市博物馆收藏有4件滑石人物俑,均为1978年在长沙市赤岗冲二号墓出土,它们雕刻工艺娴熟,文化内涵丰富,是汉魏时期滑石器的代表作。表现出那个动荡年代独有的审美习惯,映射出那个文化杂糅时期复杂的世俗情怀,对中国古代服饰以及艺术史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明器 魏晋 服饰
原文传递
楚式青铜镜的图像符号解析
9
作者 李梦璋 苏露莎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年第1期239-251,共13页
楚式青铜镜是中国铜镜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南楚青铜文化的代表器物。它像一部符号化的史书,将各种文化因素沉积在这些形式多样的图像之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这些图像符号可以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春秋晚期到西汉初期... 楚式青铜镜是中国铜镜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南楚青铜文化的代表器物。它像一部符号化的史书,将各种文化因素沉积在这些形式多样的图像之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这些图像符号可以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春秋晚期到西汉初期楚文化艺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空前繁荣的缩影,也是南楚地区文化融合以及向外进行文化价值输出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化 图像符号 青铜镜 纹饰
原文传递
长沙窑中的巫傩形象
10
作者 李梦璋 《东方收藏》 2015年第5期21-23,共3页
长沙窑是兴起于安史之乱后的南方重要彩瓷窑口。其名虽不及越窑之青瓷与邢窑之白瓷,但其在大众接受范畴上脱颖而出,很快打入国内市场,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向着世界市场进军。晚唐至五代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北方权宦已无暇触及... 长沙窑是兴起于安史之乱后的南方重要彩瓷窑口。其名虽不及越窑之青瓷与邢窑之白瓷,但其在大众接受范畴上脱颖而出,很快打入国内市场,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向着世界市场进军。晚唐至五代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北方权宦已无暇触及割据分崩的南方疆土,贵族、民众纷纷南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窑 形象 海上丝绸之路 国内市场 世界市场 五代时期 南方 窑口
原文传递
长沙南托大塘史前陶器的图像符号解析
11
作者 李梦璋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8年第1期249-257,共9页
距今约7000年的长沙南托大塘遗址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陶器装饰图案。这些图案有的作为装饰美化器物,有的作为符号声明理念,包含重要文化线索,是古人意义化的视觉实现形式。它们的出现为我们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沙乃至东亚地区原始文化的... 距今约7000年的长沙南托大塘遗址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陶器装饰图案。这些图案有的作为装饰美化器物,有的作为符号声明理念,包含重要文化线索,是古人意义化的视觉实现形式。它们的出现为我们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沙乃至东亚地区原始文化的衍生、变迁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塘遗址 陶器 图像符号
原文传递
长沙市博物馆馆藏的几件铭文铜器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东联 潘钰 李梦璋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2年第1期323-331,共9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有一个独特现象,就是器有铭文。相对于中原地区,长沙乃至湖南地区在先秦时期一直是属于历史记载范围之外的边缘地区,仅有只言片语提及。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以及文物研究的深入,商周青铜器研究已成为我省古代史研究的... 中国古代青铜器有一个独特现象,就是器有铭文。相对于中原地区,长沙乃至湖南地区在先秦时期一直是属于历史记载范围之外的边缘地区,仅有只言片语提及。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以及文物研究的深入,商周青铜器研究已成为我省古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沙市博物馆馆藏的几件带铭文青铜器,如'鄝叔'戈、'单■'戈、'诸邑家'铜灯等,或来自于中原,或本土铸造,都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明晰长沙地区区域历史的作用,为我们深入研究地方与中原联系提供了坚实的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铭文 物勒工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