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礼 杨小平 李欠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0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78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给予氯胺酮麻醉,B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术前、术中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心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78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给予氯胺酮麻醉,B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术前、术中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心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心率低于A组,氯胺酮总用量少于A组,苏醒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对小儿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可减慢心率,减少氯胺酮的用量,缩短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氯胺酮 小儿 麻醉 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术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欠玉 张冯江 屈献锋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687-688,共2页
传统的颈内静脉穿刺主要依靠可见的或可触及的解剖标志,穿刺成功与否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与经验。肥胖患者颈部多粗短,不易准确定位,其操作难度明显提高。为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对肥胖患者行颈内静脉穿... 传统的颈内静脉穿刺主要依靠可见的或可触及的解剖标志,穿刺成功与否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与经验。肥胖患者颈部多粗短,不易准确定位,其操作难度明显提高。为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对肥胖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患者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置管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解剖标志 操作难度 操作者 安全性
下载PDF
靶控输注异丙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欠玉 陈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61-2063,共3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技术应用于门诊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分为靶控输注组(T组)和手控输注组(M组),两组均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8~1μg/kg,T组用TCI泵输注异丙酚,效应室浓度从2.5μg/mL开始,以0.5μg/mL递增,...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技术应用于门诊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分为靶控输注组(T组)和手控输注组(M组),两组均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8~1μg/kg,T组用TCI泵输注异丙酚,效应室浓度从2.5μg/mL开始,以0.5μg/mL递增,镜检过程中浓度维持在2.5~4.0μg/mL,M组用输液泵输注异丙酚60mg/(kg·h)的速率诱导,然后以6mg/(kg·h)的速率维持,两组术中根据体动反应、MAP及SpO2变化情况调整异丙酚输注速率。观察记录异丙酚诱导量和总量、诱导时间、镜检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呼吸循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M组相比T组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诱导所需的异丙酚用量均明显少于M组(P<0.05),术中不良反应率低于M组(P<0.05),术中血压下降幅度及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异丙酚总量及镜检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应用于门诊无痛肠镜检查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较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在体弱或老年患者异丙酚TCI应从较低靶控浓度开始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异丙酚 无痛肠镜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血浆TNF-α、IL-6、IL-8的影响
4
作者 屈献锋 钟桥生 +2 位作者 李欠玉 张琛 杨小平 《海峡药学》 2011年第8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63岁,ASAⅠ~Ⅲ级,体重指数20~24kg/m2,随机分为两组(n=15):乌司他丁组(U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63岁,ASAⅠ~Ⅲ级,体重指数20~24kg/m2,随机分为两组(n=15):乌司他丁组(U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将乌司他丁(Ulinastatin)20万U溶于20mL0.9%生理盐水,5min内缓慢静注,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对照组(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T1)、术毕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时(T2)、术后12h(T3)3个时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两组T1时点血浆TNF-α、IL-6、IL-8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点血浆TNF-α、IL-6、IL-8的水平均高于T1时点(P〈0.05)。与C组比较,T2、T3时点U组血浆TNF-α、IL-6、IL-8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导致患者血浆TNF-α、IL-6、IL-8的水平增加,而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血浆TNF-α、IL-6、IL-8的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程度,从而达到对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有效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自体血回输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对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时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5
作者 李欠玉 屈献锋 +1 位作者 张冯江 杨小平 《海峡药学》 2009年第6期142-143,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时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后以瑞芬太尼0.15~0.2μg/(kg·min)、丙泊酚6~8mg...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时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后以瑞芬太尼0.15~0.2μg/(kg·min)、丙泊酚6~8mg/(kg·h)维持麻醉,使目标BIS保持在40~60,在BIS和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1,并记录注射后5、10、15、20和30min时血压(mmHg)、心率(次数/分钟)、BIS。结果氟比洛芬酯给药后各时间点BIS与给药前相比没有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后心率、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氟比洛芬酯按临床用药剂量给药(1mg·kg-1)对麻醉深度和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 脑电双频指数 全身麻醉 二异丙酚 瑞芬太尼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氯胺酮在子宫切除术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张琛 李欠玉 《海峡药学》 2012年第6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氯胺酮用于子宫切除术超前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4组,A组(氟比洛芬酯组,n=20);B组(氟比洛芬...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氯胺酮用于子宫切除术超前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4组,A组(氟比洛芬酯组,n=20);B组(氟比洛芬酯联合氯胺酮组,n=20);C组(对照组,n=20),观察各组术后1、2、4、8、12、24h的VAS和Ramsay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者术后术后1、2、4、8、12、24h进行VAS及Ramsay评分比较。在VAS评分方面,与C组比较,A、B两组组术后1、2、4、8、12、24h 6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VAS评分与A组比较,术后4、8、12 3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amsay评分方面,与C组比较,A、B两组组术后1、2、4、8、12、24h 6个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A组比较,B组术后2、4、8、12 4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组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而B相对于A组仅恶心的发生率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氯胺酮在子宫切除术具预防超前镇痛作用,增强了超前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氟比洛芬酯联合氯胺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超前镇痛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氯胺酮 超前镇痛 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筱斐 屈献锋 +2 位作者 王颖 李欠玉 杨小平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2期280-281,共2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5~63岁,体重42~85kg,ASAⅠ~Ⅲ级。按照双盲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U...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5~63岁,体重42~85kg,ASAⅠ~Ⅲ级。按照双盲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U组为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1万IU/kg,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半量缓慢静脉注射,另半量静脉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同一时间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T1)、术毕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时(T2)、术后12小时(T3)3个时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两组T1时点血浆TNF-α、IL-6、IL-8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点血浆TNF-α、IL-6、IL-8的水平均高于T1时点(P<0.05)。与C组比较,T2、T3时点U组血浆TNF-α、IL-6、IL-8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血浆TNF-α、IL-6、IL-8的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自体血回输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麻醉体会
8
作者 李欠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麻醉学 声带手术 支撑喉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麻醉后老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屈献锋 杨礼 +3 位作者 李欠玉 石青青 李健 王滔滔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887-2890,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麻醉后老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海马组织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老年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20)、模型组(n=20)及实验组(n=20)。模型组与...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麻醉后老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海马组织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老年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20)、模型组(n=20)及实验组(n=20)。模型组与实验组小鼠均吸入3%七氟烷4 h,对照组吸入100%氧气4 h;其中实验组小鼠在吸入3%七氟烷前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10μL;对照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0μL。用Morris水迷宫测试仪与旷场实验测定小鼠的认知功能;用免疫组化法与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海马组织pCreb、Egr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小鼠第4天的逃逸潜伏期分别为(17.28±3.24),(27.73±5.92),(22.96±3.75)s;穿越原平台次数分别为(5.64±1.21),(2.97±0.72),(4.83±1.16)次;跨格次数分别为(90.21±18.02),(41.52±9.03),(73.64±17.11)次;直立次数分别为(11.63±3.37),(4.23±1.12),(8.56±1.54)次;中央格停留时间分别为(9.37±1.69),(32.83±7.65),(14.24±2.51)s。定位航行实验的第1~4天,3组小鼠的逃逸潜伏期均逐渐缩短,但模型组与实验组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短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穿越原平台的次数、跨格次数与直立次数均明显减少,实验组多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实验组短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海马组织pCreb、Egr1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与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七氟烷麻醉后老年小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组织pCreb与Egr1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麻醉 右美托咪定 认知功能障碍 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原文传递
N-乙酰半胱氨酸对体外循环诱发犬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屈献锋 李欠玉 +3 位作者 徐传华 张琛 杨小平 严敏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体外循环(cPB)诱发犬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犬36只,雌雄不拘,体重15—16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18):CPB组(C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N组)。右锁骨下动脉和右心房分别插管,制备...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体外循环(cPB)诱发犬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犬36只,雌雄不拘,体重15—16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18):CPB组(C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N组)。右锁骨下动脉和右心房分别插管,制备CPB模型,N组于CPB前即刻静脉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150ms/kg,然后以20mg·kg^-1·h^-1速率静脉输注至CPB结束后60min;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CPB结束后30、60min时采集动脉血样,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然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测定MDA含量、SOD活性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C组比较,N组呼吸指数和肺组织MDA含量降低,氧合指数和肺组织SOD活性升高,TGF—β1mRNA表达下调(P〈0.05或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可减轻CPB诱发犬肺损伤,其机制与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下调肺组织TGF-β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心肺转流术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原文传递
CPB诱发犬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的变化
11
作者 屈献锋 李欠玉 +2 位作者 杨小平 王筱斐 周海燕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 观察CPB诱发犬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36只,体重15~16 kg,随机分为2组(n=18):对照组(C组)和CPB组.CPB组制备CPB诱发急性肺损伤模型,C组除不进行CPB外,其余操作同CP... 目的 观察CPB诱发犬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36只,体重15~16 kg,随机分为2组(n=18):对照组(C组)和CPB组.CPB组制备CPB诱发急性肺损伤模型,C组除不进行CPB外,其余操作同CPB组.分别于CPB前(T0)、CPB停机后30 min(T1)、60 min(T2)时各处死6只犬,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计算肺通透性指数(PPI),测定肺组织TGF-β1 mRNA表达和MDA含量.结果 C组肺组织结构清晰,未见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光滑、完整,肺泡腔及间质无出血和渗出;CPB组肺泡腔内可见水肿液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大量的红细胞,肺泡隔增宽,局灶性肺不张.与C组比较,CPB组TGF-β1 mRNA表达上调,MDA含量和PPI升高(P〈0.05或0.01).CPB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与MDA含量和PPI呈正相关(MDA:r=0.867,P〈0.01;PPI:r=0.821,P〈0.01).结论 犬CPB后肺组织TGF-β1 mRNA 表达上调,可能是CPB诱发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心肺转流术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