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躬行实践、研究实践、整理译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外译事业的三项任务--李正栓教授访谈录
1
作者 李正栓 周鹤 《民族翻译》 2022年第3期79-85,共7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学界一直非常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外译事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外译实践、深化少数民族文化外译实践研究、梳理少数民族文化外译历史。李正栓及其团队英译了多部藏族格言诗,研究了藏族格言诗的英译...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学界一直非常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外译事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外译实践、深化少数民族文化外译实践研究、梳理少数民族文化外译历史。李正栓及其团队英译了多部藏族格言诗,研究了藏族格言诗的英译实践,并整理了藏族格言诗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族典籍外译的历史。本文通过对李正栓进行深入采访,总结其躬行实践、研究实践、整理译史的经验,以期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外译事业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外译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译者群体行为研究
2
作者 李正栓 吕欣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3,112,共7页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诗词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涌现出不同的译者群体。然而,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却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聚焦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将翻译此词的译者视为同一...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诗词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涌现出不同的译者群体。然而,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却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聚焦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将翻译此词的译者视为同一译者群体,从翻译外和翻译内两个层次出发,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同一译者群体的不同译者在两个翻译层次上行为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提升这一理论的实践指导价值,以进一步指导和阐释翻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六盘山》 译者群体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新思维对谈
3
作者 周领顺 李正栓 +3 位作者 黄勤 姜淑芹 袁丽梅 李鹏辉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9-87,共9页
本刊按:译者行为研究及其理论建设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为了进一步完善、丰富相关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特邀周领顺、李正栓、黄勤、姜淑芹、袁丽梅和李鹏辉等学者进行对谈,以期推动译者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李正栓:当前中国翻译... 本刊按:译者行为研究及其理论建设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为了进一步完善、丰富相关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特邀周领顺、李正栓、黄勤、姜淑芹、袁丽梅和李鹏辉等学者进行对谈,以期推动译者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李正栓:当前中国翻译界作出最大理论贡献的有三人:胡庚申、周领顺、黄忠廉。他们的翻译理论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周领顺 黄忠廉 胡庚申 中国翻译界 翻译理论 天津外国语大学 李正栓
下载PDF
“研究翻译话翻译”对话录
4
作者 周领顺 孟祥春 +3 位作者 冯全功 任东升 李正栓 王理行 《语言教育》 2024年第1期3-23,共21页
20世纪缘起的翻译标准大讨论方兴未艾。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和有关评价体系的变化,翻译实践这一经典问题有了重新讨论和阐释的必要。翻译实践在译学界的地位和功能是什么?翻译专业学生培养如何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 20世纪缘起的翻译标准大讨论方兴未艾。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和有关评价体系的变化,翻译实践这一经典问题有了重新讨论和阐释的必要。翻译实践在译学界的地位和功能是什么?翻译专业学生培养如何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为此,周领顺教授、孟祥春教授、冯全功教授、任东升教授、李正栓教授和王理行编审以“翻译实践之史”“翻译实践之理”“翻译实践之功”“翻译实践之练”“翻译实践之趣”和“翻译实践之需”为主题发表了真知灼见,以期对译学界学者的翻译研究以及现阶段翻译专业硕士和未来翻译专业博士的培养发挥积极的指导或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实践 翻译研究 学生培养 社会需求
下载PDF
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伦理
5
作者 李正栓 叶红婷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53,共9页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伦理悲剧。李尔一家四人错误的伦理选择导致了国破、家毁和人亡。这是李尔王室家族成员伦理失范导致的结果。李尔无论作为父亲身份还是国王身份都未能正确行使,其错误的伦理选择是该剧悲剧结果的主要原因。长女...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伦理悲剧。李尔一家四人错误的伦理选择导致了国破、家毁和人亡。这是李尔王室家族成员伦理失范导致的结果。李尔无论作为父亲身份还是国王身份都未能正确行使,其错误的伦理选择是该剧悲剧结果的主要原因。长女和次女在畸形爱情中的伦理选择既违背女儿身份的天良,也破坏了夫妻纲常,更破坏了国家治理的政治规矩。三女儿值得同情,也值得憎恨,其女人身份使其选择爱丈夫也爱父亲,其女儿身份又让她替父报仇,然而她忽略了国家伦理身份,带领法国军队到英国作战,犯下了入侵的错误。莎士比亚这部悲剧令人深思,对后世产生不绝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尔王》 伦理身份 伦理选择 伦理禁忌
下载PDF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的译者行为研究
6
作者 李正栓 苏赛迪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0-113,共14页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是中国诗词史上第一次以“昆仑”为题并将其作为吟咏对象的作品。该诗气势磅礴、立意高远,可谓是中国诗词中豪放之典范,表达了毛泽东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宏伟抱负和“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崇高追求...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是中国诗词史上第一次以“昆仑”为题并将其作为吟咏对象的作品。该诗气势磅礴、立意高远,可谓是中国诗词中豪放之典范,表达了毛泽东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宏伟抱负和“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崇高追求,具有高超的艺术魅力、超凡的思想高度和卓越的政治价值。国内外多名译者翻译过《念奴娇·昆仑》,但由于身份不同、专业素养和翻译思想以及读者意识方面的差异,译者行为存在差别。本文以三个译本为例对《念奴娇·昆仑》进行译者行为研究,通过分析五位译者的翻译外社会行为和翻译内语言行为,探索翻译内外联系和不同译本特点。研究发现,五位译者的翻译内行为与翻译外因素息息相关,其译本各有千秋,不同程度地传达了毛泽东诗词的意旨、风格和诗人形象,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奴娇·昆仑》 英译 译者行为
下载PDF
彭斯诗中国群体译者行为研究
7
作者 李正栓 张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4-36,共13页
彭斯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欧美诗人之一,其诗歌传播时间之久,研究数量之大,表明其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和研究潜力。本文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内,从翻译外和翻译内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对袁水拍、袁可嘉、王佐良和李正栓4位译者进行研读,探讨... 彭斯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欧美诗人之一,其诗歌传播时间之久,研究数量之大,表明其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和研究潜力。本文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内,从翻译外和翻译内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对袁水拍、袁可嘉、王佐良和李正栓4位译者进行研读,探讨他们在历史语境、翻译原则和文学阵地影响下的译者行为,以及他们在传达原文意义、韵律和风格时表现出的译者行为,希望可以为彭斯诗歌研究和译者行为研究作出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斯诗歌 汉译 译者行为批评 文学翻译 译者行为研究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可视化分析(1981—2021)
8
作者 李正栓 滑彦立 《外语与翻译》 2023年第2期1-8,I0001,共9页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毛泽东诗词翻译不断受到翻译界关注。本文以1981—2021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的387篇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两种可视化工具,从发文量、学科分布、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以及突现...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毛泽东诗词翻译不断受到翻译界关注。本文以1981—2021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的387篇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两种可视化工具,从发文量、学科分布、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以及突现术语等维度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现状开展可视化计量分析,以期揭示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规律,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为当下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翻译 可视化 CITESPACE VOSviewer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厚翻译研究——以《毛泽东诗词精华》为例
9
作者 李正栓 赵静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0-86,共7页
有效运用厚翻译策略可以实现译本内的深化和译本外的补偿,促进中华经典诗词的传播与接受。《毛泽东诗词精华》关切文化交流需求,彰显了厚翻译的译者痕迹。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译文阐释性材料较丰富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文本前言... 有效运用厚翻译策略可以实现译本内的深化和译本外的补偿,促进中华经典诗词的传播与接受。《毛泽东诗词精华》关切文化交流需求,彰显了厚翻译的译者痕迹。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译文阐释性材料较丰富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文本前言有助于阐明译者立场,展现文本价值;正文注释介入原文背景信息,让源语文本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得以显现;文后附录再现源语言知识,凸显译者地位。厚翻译不仅能加深目的语读者对原作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认知,推动其对他者文化的尊重与接受,还能促进译者发挥主体性以架设中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增加二者的共通共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英译 厚翻译 译者行为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译者行为研究
10
作者 李正栓 张丹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4-21,共8页
毛泽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铿锵有力,气势宏伟,意志坚定,颇具史诗性,是难得的佳作。该诗以古典诗歌律体形式和丰富典故记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描南京历史之悠久和坚固若金汤,状解放军势不可挡之威... 毛泽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铿锵有力,气势宏伟,意志坚定,颇具史诗性,是难得的佳作。该诗以古典诗歌律体形式和丰富典故记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描南京历史之悠久和坚固若金汤,状解放军势不可挡之威武,抒发革命要彻底的信念和斗争要到底的决心。中外几个译者因对典故和字词理解的不同和对渡江战役意义认识的差别生成了不同的译者行为和势能,展现了不同的译文风格,产生不同阅读效果。究其原因,发现:译者不仅受到原诗形式和表达的限制,还受到其诗歌诗学与美学的影响。有人的节律和韵味倾向于自由体,照顾读者对中国诗词格律之陌生,有人保持毛泽东原作风姿,近似地还原毛泽东形象并表达果断指挥的气势。译者双重属性和双重角色决定其对翻译内和翻译外的选择。从译者行为社会维和译者行为语言维出发对影响译者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行挖掘和考量有利于丰富翻译家研究并拓展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英译 译者行为
下载PDF
民族典籍域外经典化路径解析——基于《萨迦格言》域外经典化的考察
11
作者 赵春龙 李正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5,122,共11页
民族典籍域外经典化是某一民族典籍经由翻译和传播,跨越国家地理和文化空间而被域外读者广泛接受的历时动态过程。《萨迦格言》作为藏族典籍,自乔玛英译本于1833年问世以来在域外不断被翻译、传播和接受,逐渐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旨归、... 民族典籍域外经典化是某一民族典籍经由翻译和传播,跨越国家地理和文化空间而被域外读者广泛接受的历时动态过程。《萨迦格言》作为藏族典籍,自乔玛英译本于1833年问世以来在域外不断被翻译、传播和接受,逐渐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旨归、面向国际藏学界的学术翻译和以文化需求为导向、面向域外大众读者的通俗翻译两条译介路径,进而确立了学术经典和大众经典的地位。《萨迦格言》域外双重经典地位的建构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基于域外译介图景,本文考察了《萨迦格言》双重经典地位的建构历程,从译者、赞助人、传播途径深入分析了其域外经典化动因,并结合其域外经典化路径对民族典籍的译者、翻译策略、传播途径进行反思,以期为当前民族典籍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提供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典籍 域外经典化 《萨迦格言》 翻译 传播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历时考察(1833—2022)
12
作者 赵春龙 李正栓 《民族翻译》 2023年第5期69-78,共10页
自乔玛于1833年将《萨迦格言》译为英文起,藏族格言诗在国外已走过近二百年的译介历程。从外文译本产生、翻译研究视角和主题变迁进行考察,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历时演进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形成了东方学视角下认知西藏翻译的肇始... 自乔玛于1833年将《萨迦格言》译为英文起,藏族格言诗在国外已走过近二百年的译介历程。从外文译本产生、翻译研究视角和主题变迁进行考察,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历时演进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形成了东方学视角下认知西藏翻译的肇始期(1833—1899年)、蒙古学视角下蒙古文翻译考释的发展期(1900—1964年)、藏蒙学视角下多维翻译研究的成熟期(1965—1999年),以及藏蒙学视角下深入翻译研究的深化期(2000年以来)四个阶段。历时宏观视角下的阶段性具体考察有助于把握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整体路径,可为全面考察民族典籍国外翻译研究现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典籍 藏族格言诗 《萨迦格言》 国外翻译研究
下载PDF
科教融合理念下的学术规范与人才培养--以《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为例
13
作者 朱慧敏 张浩元 李正栓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2-74,共3页
外语专业的学术规范和人才培养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国的体系尚未完善。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2020),集中反映了以杨金才为首的众多学者致力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聚焦于学术规范与人才培养的重... 外语专业的学术规范和人才培养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国的体系尚未完善。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2020),集中反映了以杨金才为首的众多学者致力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聚焦于学术规范与人才培养的重大研究成果。该书契合科教融合的理念,将学术研究的共性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个性有机结合,兼备学术研究的理论指导性与现实实用性,有助于新时代外语学科的发展与外语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 科教融合 学术规范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藏族文化外译与藏学发展研究
14
作者 周鹤 李正栓 《民族翻译》 2023年第3期62-70,共9页
中外藏学发展与藏族文化外译密切相关,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外部动力,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知识基础。本文将藏学发展背景下的藏族文化外译分为三个时期:前藏学时期(19世纪前)、藏学形成和发展时期(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藏学兴盛时期(20世纪... 中外藏学发展与藏族文化外译密切相关,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外部动力,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知识基础。本文将藏学发展背景下的藏族文化外译分为三个时期:前藏学时期(19世纪前)、藏学形成和发展时期(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藏学兴盛时期(20世纪中叶以来),并梳理了藏族文化外译的历史脉络,总结了不同时期藏族文化外译的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特征,以期为今后藏族文化外译及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文化外译 藏学 “走出去”
下载PDF
美国外语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46
15
作者 李正栓 索磊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1-24,共4页
本文从外语教学的地位、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对中美外语教学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了一些对我国外语教学有益的启示,以期对我国的外语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中美外语教学 对比 启示
下载PDF
继承与批判——邓恩模仿怀亚特对“男怨诗”的解构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正栓 刘露溪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5,71,共6页
在男权主导下的17世纪英国社会里,多数男子背信弃义、负心薄情,蔚然成风。作为诗人,怀亚特和邓恩敏锐地感受到这个久已存在并且仍然盛行的社会问题。他们借用当时时髦的彼特拉克传统的"男怨诗"作伪装,通过交换性别视角,用心... 在男权主导下的17世纪英国社会里,多数男子背信弃义、负心薄情,蔚然成风。作为诗人,怀亚特和邓恩敏锐地感受到这个久已存在并且仍然盛行的社会问题。他们借用当时时髦的彼特拉克传统的"男怨诗"作伪装,通过交换性别视角,用心良苦而又机智巧妙地指责和批判了把朝三暮四、负心薄情理所当然地看作是男子本性而被视而不见的世俗怪象,是对彼特拉克传统的"男怨诗"的完全解构。他们通过怒不可遏的斥责与咒骂来唤起人们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从而唤醒男子对朝秦暮楚的劣根性进行自责的良知,以促进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平等真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特拉克“男怨诗” 批判 解构
下载PDF
教师教育新探索——对顶岗实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综述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正栓 张敬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世界范围内关于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达300年之久。中国的教师教育,也经历了经验化—随意化—专业化的过程。然而,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仍存在着严重的鸿沟。近年来,河北师范大学探索并施行了"3.5+0.5"的高师人... 世界范围内关于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达300年之久。中国的教师教育,也经历了经验化—随意化—专业化的过程。然而,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仍存在着严重的鸿沟。近年来,河北师范大学探索并施行了"3.5+0.5"的高师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师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成效显著,是一个利国、利校、利生的创新工程,为教师教育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岗实习 教师教育 模式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中的数词及其英译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正栓 杨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6-122,共7页
毛泽东诗词中数词的使用俯拾皆是。这些数词或实或虚,运用自如,毫无斧凿之痕,对表现诗词的主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数词在毛泽东诗词中的使用,使诗人的匠心独运和数词产生了非凡魅力,通过对毛泽东诗词英译中数词翻译的比较,可以研... 毛泽东诗词中数词的使用俯拾皆是。这些数词或实或虚,运用自如,毫无斧凿之痕,对表现诗词的主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数词在毛泽东诗词中的使用,使诗人的匠心独运和数词产生了非凡魅力,通过对毛泽东诗词英译中数词翻译的比较,可以研究数词翻译的利弊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 虚数 叙史 言志
下载PDF
国外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正栓 陶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毛泽东诗词的英文译本质量影响到读者的接受、理解和欣赏程度。国外译本中不同的翻译策略、本土化的语言、详细的注解和后记等方式或技巧的运用都使西方读者从不同的侧面较好的了解到了毛泽东诗词、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其文化影... 毛泽东诗词的英文译本质量影响到读者的接受、理解和欣赏程度。国外译本中不同的翻译策略、本土化的语言、详细的注解和后记等方式或技巧的运用都使西方读者从不同的侧面较好的了解到了毛泽东诗词、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其文化影响已经远远大于译本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英译本 文化
下载PDF
约翰·邓恩的女人观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正栓 李云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38,共5页
邓恩在其诗歌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多情而善变,有的忠贞而坚定,有的完美而富有神性,而这些形象背后反映的是诗人对女人的观点。本文通过分析邓恩诗歌中几种典型女性形象来展现邓恩的女人观。在邓恩笔下女人大致可以分类... 邓恩在其诗歌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多情而善变,有的忠贞而坚定,有的完美而富有神性,而这些形象背后反映的是诗人对女人的观点。本文通过分析邓恩诗歌中几种典型女性形象来展现邓恩的女人观。在邓恩笔下女人大致可以分类为:水性杨花型、忠贞居家型、贵妇型、灵肉合一型以及神性与人性相结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 女性形象 女人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