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尾松瘤锈病与酚类物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武汉
朱玮
景耀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5-28,共4页
对马尾松瘤锈病、健组织中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病瘤木质部中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均高于病树其它部位和健树木质部,距瘤越远酚类含量越低。病瘤韧皮部中,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也明显高于病树其它部位韧皮部。马尾松被...
对马尾松瘤锈病、健组织中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病瘤木质部中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均高于病树其它部位和健树木质部,距瘤越远酚类含量越低。病瘤韧皮部中,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也明显高于病树其它部位韧皮部。马尾松被瘤锈病菌侵染后,树干组织中酚类物质含量发生了变化,病组织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均高于健康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瘤锈病
总酚
缩合单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巴山区马尾松瘤锈病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武汉
景耀
杨俊秀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1-26,共6页
马尾松瘤锈病在秦巴山区分布于南郑、宁陕等5个县(区),其中南郑县发生严重。被害松树在主干、侧枝和裸根上形成肿瘤,每年4月中旬在瘤上形成铁孢子器。马尾松病枝的结实量减少,种子质量明显下降;受害幼树的地茎和树高比健树均有...
马尾松瘤锈病在秦巴山区分布于南郑、宁陕等5个县(区),其中南郑县发生严重。被害松树在主干、侧枝和裸根上形成肿瘤,每年4月中旬在瘤上形成铁孢子器。马尾松病枝的结实量减少,种子质量明显下降;受害幼树的地茎和树高比健树均有减少。该病的病原菌为松栎栓锈菌(Cronartiumquercuum(Berk.)Miyabe)。病菌锈孢子在2%琼脂膜上萌发较好,自来水中萌发较差。人工接种证明,7种栎(栗)类为该病的转主寄主。其中,麻栎、栓皮栎、槲树栎最为感病;其次为锐齿栎和短柄栎;茅栗、板栗最为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瘤锈病
危害
病原菌
秦巴山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3种松干锈菌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水平上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
7
3
作者
程东升
梁惠燕
+2 位作者
薛煜
潘学仁
李武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3-60,共8页
用RAPD手段分析了我国3种松干锈菌Cronartiumribicola、C.flaccidum及C.quercuum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分化。用5个随机引物从10个菌株(含1个不同属参照菌株)中检测出51个多态DN...
用RAPD手段分析了我国3种松干锈菌Cronartiumribicola、C.flaccidum及C.quercuum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分化。用5个随机引物从10个菌株(含1个不同属参照菌株)中检测出51个多态DNA片段进行聚类分析,3种锈菌清晰地显示为不同类群,此结果为传统分类的成立提供了分子遗传学证据。3种锈菌中C.ribicola和C.flacidum的亲缘关系较近,这同由症状和冬孢子寄主反映出的相似关系一致。种内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但其程度小于种间差异。锈孢子及冬孢子寄主都不同的C.flacidum菌株间差异明显,可能反映着专化型分化的遗传学基础。不同松树寄主的C.quercuum菌株间也存在差异,暗示我国的C.quercuum同北美一样存在对松类的寄生专化性分化。研究结果还提示松干锈菌的遗传分化主要同寄主有关,而与地理分布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干锈病
柱锈菌属
遗传分化
RAPD分析
多态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松干锈病病原菌的种间及种内同工酶变异
被引量:
8
4
作者
程东升
韩晓云
+2 位作者
薛煜
潘学仁
李武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0-337,共8页
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代表CronartiumribicolaCflaccidum及C。quercuum3种松干锈菌的58个菌株,分析了其种间及种内的同工酶变异。电泳检测过的13种酶中有8种显出酶带,其中酯酶...
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代表CronartiumribicolaCflaccidum及C。quercuum3种松干锈菌的58个菌株,分析了其种间及种内的同工酶变异。电泳检测过的13种酶中有8种显出酶带,其中酯酶(EST)同工酶谱具最显著而稳定的种间差异,可作为区别鉴定3种松干锈菌的有效手段。在来自东北各地红松上的16个C.ribicola菌株中未发现任何酶谱变异,显示了本菌群体遗传性质的均一。来自东北地区樟子松上的17个Cflaccidum菌株中存在酶谱变异,但多数菌株的酶谱同来自安徽及陕西马尾松上的菌株完全一致,此结果支持把我国的Cflaccidum看成一个集合种。来自我国南北不同地区不同松树的Cquercuum菌株,除樟子松上的部分菌株外,其酶谱完全相同,尚未分化出北美的那种专化型间的酶谱差异,可能暗示我国松瘤锈菌的起源晚于北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病
柱锈菌分类
同功酶变异
松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杨溃疡病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杨俊秀
张星耀
+2 位作者
李武汉
赵仕光
李
国荣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从个体、群体的层次用灰色模型和统计模型模拟了北京杨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对材积生长的影响,依此确定经济危害最低允许水平为病情指数4.11。
关键词
北京杨
杨树
溃疡病
经济危害水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溃疡病杨树种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32
6
作者
杨俊秀
李武汉
+1 位作者
符毓秦
刘玉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1-10,共10页
本文对133个杨树种及无性系进行了溃疡病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同时对其中部分品种和无性系进行了室内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不同派,派内、派间杂交种,同一杂交组合的后代中感病程度均有明显差异。室内人工接种感病程度差异的变化趋势和野外...
本文对133个杨树种及无性系进行了溃疡病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同时对其中部分品种和无性系进行了室内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不同派,派内、派间杂交种,同一杂交组合的后代中感病程度均有明显差异。室内人工接种感病程度差异的变化趋势和野外自然发病程度差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沙兰杨、毛白杨、Ⅰ—214杨、Ⅰ-69杨表现最为抗病;北京杨、陕林2号杨最为感病;其它属于中间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抗病性
溃疡病
杂交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三种柱锈菌在酶蛋白墓因水平上的群体遗传结构
被引量:
5
7
作者
程东升
薛煜
+1 位作者
潘学仁
李武汉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9,共8页
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代表茶生柱锈菌Cronartiumribicola、柔软柱锈菌Cflaccidum及栎柱锈菌C.quercuum的134个菌株的孢子,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分析了其3种酶系统6个基因位点上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3种柱锈菌间酶蛋白基因的流...
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代表茶生柱锈菌Cronartiumribicola、柔软柱锈菌Cflaccidum及栎柱锈菌C.quercuum的134个菌株的孢子,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分析了其3种酶系统6个基因位点上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3种柱锈菌间酶蛋白基因的流动已绝少发生而表现为生殖隔离,从遗传背景上支持了这3个种的成立。我国东北地区的C.ribicola群体遗传性质高度均一(平均遗传杂合度He=0.007),暗示本菌侵入并扩散于该地区的历史很短。来自不同守主的C.flaccidum和C.quercuum菌株,均以樟子松上的菌株遗传变异水平最高(He分别为0.154和0.160),据此推测它们可能最先起源于樟子松。上述随寄主而异的群体遗传差异可能是寄生专化性分化在基因水平上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锈菌
群体遗传结构
等位酶频率
多位点酶电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
17
8
作者
杨俊秀
李武汉
+1 位作者
符毓秦
刘玉媛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14,共8页
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及美洲黑杨种内杂交所选出的几个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无性系,作了锈病、黑斑病、溃疡病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无性系绝大部分为抗病或高抗,少数为感病。其中对这3种病害均表现抗病或高抗的有69杨×美...
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及美洲黑杨种内杂交所选出的几个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无性系,作了锈病、黑斑病、溃疡病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无性系绝大部分为抗病或高抗,少数为感病。其中对这3种病害均表现抗病或高抗的有69杨×美洲黑杨的5个无性系;06号、52号、57号、66号、80号及69杨。对锈病感病的有69杨×青杨的两个无性系:142号、1062号及69杨×小青杨的592号无性系;高感的有69杨×小叶杨的216号无性系。对黑斑病高感的有Ⅰ—214杨×北京杨的01号无性系及214杨、沙兰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
杂交种
无性系
抗病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行界上正气歌
9
作者
陈应军
李武汉
《林业与生态》
1995年第5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行界
大熊山
安化县
新化县
抢劫犯
不锈钢
森林公园
护林区
拦路抢劫
采伐木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营“四点半学校”
10
作者
李武汉
周利雄
《社区》
2007年第04X期21-22,共2页
学生下午4点就放学,家长则要到下午6时左右才能赶到学校接孩子,如何让孩子安全地度过这两个小时的“管理真空”?
关键词
学校
孩子
学生
家长
原文传递
题名
马尾松瘤锈病与酚类物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武汉
朱玮
景耀
机构
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5-28,共4页
文摘
对马尾松瘤锈病、健组织中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病瘤木质部中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均高于病树其它部位和健树木质部,距瘤越远酚类含量越低。病瘤韧皮部中,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也明显高于病树其它部位韧皮部。马尾松被瘤锈病菌侵染后,树干组织中酚类物质含量发生了变化,病组织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均高于健康组织。
关键词
马尾松
瘤锈病
总酚
缩合单宁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gall rust
total phenolics
condensed tannins
分类号
S763.712.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巴山区马尾松瘤锈病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武汉
景耀
杨俊秀
机构
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1-26,共6页
文摘
马尾松瘤锈病在秦巴山区分布于南郑、宁陕等5个县(区),其中南郑县发生严重。被害松树在主干、侧枝和裸根上形成肿瘤,每年4月中旬在瘤上形成铁孢子器。马尾松病枝的结实量减少,种子质量明显下降;受害幼树的地茎和树高比健树均有减少。该病的病原菌为松栎栓锈菌(Cronartiumquercuum(Berk.)Miyabe)。病菌锈孢子在2%琼脂膜上萌发较好,自来水中萌发较差。人工接种证明,7种栎(栗)类为该病的转主寄主。其中,麻栎、栓皮栎、槲树栎最为感病;其次为锐齿栎和短柄栎;茅栗、板栗最为抗病。
关键词
马尾松
瘤锈病
危害
病原菌
秦巴山区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gall rust
damage
pathogen
alternate host
分类号
S763.712.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3种松干锈菌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水平上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
7
3
作者
程东升
梁惠燕
薛煜
潘学仁
李武汉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西北林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3-6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用RAPD手段分析了我国3种松干锈菌Cronartiumribicola、C.flaccidum及C.quercuum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分化。用5个随机引物从10个菌株(含1个不同属参照菌株)中检测出51个多态DNA片段进行聚类分析,3种锈菌清晰地显示为不同类群,此结果为传统分类的成立提供了分子遗传学证据。3种锈菌中C.ribicola和C.flacidum的亲缘关系较近,这同由症状和冬孢子寄主反映出的相似关系一致。种内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但其程度小于种间差异。锈孢子及冬孢子寄主都不同的C.flacidum菌株间差异明显,可能反映着专化型分化的遗传学基础。不同松树寄主的C.quercuum菌株间也存在差异,暗示我国的C.quercuum同北美一样存在对松类的寄生专化性分化。研究结果还提示松干锈菌的遗传分化主要同寄主有关,而与地理分布关系不大。
关键词
松干锈病
柱锈菌属
遗传分化
RAPD分析
多态性
Keywords
Pine stem rust, Cronartium ,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RAPD
分类号
S763.712.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松干锈病病原菌的种间及种内同工酶变异
被引量:
8
4
作者
程东升
韩晓云
薛煜
潘学仁
李武汉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0-33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代表CronartiumribicolaCflaccidum及C。quercuum3种松干锈菌的58个菌株,分析了其种间及种内的同工酶变异。电泳检测过的13种酶中有8种显出酶带,其中酯酶(EST)同工酶谱具最显著而稳定的种间差异,可作为区别鉴定3种松干锈菌的有效手段。在来自东北各地红松上的16个C.ribicola菌株中未发现任何酶谱变异,显示了本菌群体遗传性质的均一。来自东北地区樟子松上的17个Cflaccidum菌株中存在酶谱变异,但多数菌株的酶谱同来自安徽及陕西马尾松上的菌株完全一致,此结果支持把我国的Cflaccidum看成一个集合种。来自我国南北不同地区不同松树的Cquercuum菌株,除樟子松上的部分菌株外,其酶谱完全相同,尚未分化出北美的那种专化型间的酶谱差异,可能暗示我国松瘤锈菌的起源晚于北美。
关键词
锈病
柱锈菌分类
同功酶变异
松树
Keywords
Pine-stem rust, Taxonomy Of Cronartium, Isozymic variation
分类号
S763.712.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杨溃疡病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杨俊秀
张星耀
李武汉
赵仕光
李
国荣
机构
西北林学院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共4页
文摘
本文从个体、群体的层次用灰色模型和统计模型模拟了北京杨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对材积生长的影响,依此确定经济危害最低允许水平为病情指数4.11。
关键词
北京杨
杨树
溃疡病
经济危害水平
分类号
S763.721.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溃疡病杨树种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32
6
作者
杨俊秀
李武汉
符毓秦
刘玉媛
机构
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
陕西省林科所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1-10,共10页
文摘
本文对133个杨树种及无性系进行了溃疡病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同时对其中部分品种和无性系进行了室内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不同派,派内、派间杂交种,同一杂交组合的后代中感病程度均有明显差异。室内人工接种感病程度差异的变化趋势和野外自然发病程度差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沙兰杨、毛白杨、Ⅰ—214杨、Ⅰ-69杨表现最为抗病;北京杨、陕林2号杨最为感病;其它属于中间级别。
关键词
杨树
抗病性
溃疡病
杂交种
Keywords
Dothorella grigaria, poplar, line , resistance
分类号
S763.721.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三种柱锈菌在酶蛋白墓因水平上的群体遗传结构
被引量:
5
7
作者
程东升
薛煜
潘学仁
李武汉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西北林学院
出处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70584
文摘
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代表茶生柱锈菌Cronartiumribicola、柔软柱锈菌Cflaccidum及栎柱锈菌C.quercuum的134个菌株的孢子,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分析了其3种酶系统6个基因位点上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3种柱锈菌间酶蛋白基因的流动已绝少发生而表现为生殖隔离,从遗传背景上支持了这3个种的成立。我国东北地区的C.ribicola群体遗传性质高度均一(平均遗传杂合度He=0.007),暗示本菌侵入并扩散于该地区的历史很短。来自不同守主的C.flaccidum和C.quercuum菌株,均以樟子松上的菌株遗传变异水平最高(He分别为0.154和0.160),据此推测它们可能最先起源于樟子松。上述随寄主而异的群体遗传差异可能是寄生专化性分化在基因水平上的反映。
关键词
柱锈菌
群体遗传结构
等位酶频率
多位点酶电泳
Keywords
Cronartium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llozyme frequency
Multilocus electrophoresis
分类号
S763.150.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
17
8
作者
杨俊秀
李武汉
符毓秦
刘玉媛
机构
西北林学院
陕西省林科所
出处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14,共8页
文摘
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及美洲黑杨种内杂交所选出的几个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无性系,作了锈病、黑斑病、溃疡病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无性系绝大部分为抗病或高抗,少数为感病。其中对这3种病害均表现抗病或高抗的有69杨×美洲黑杨的5个无性系;06号、52号、57号、66号、80号及69杨。对锈病感病的有69杨×青杨的两个无性系:142号、1062号及69杨×小青杨的592号无性系;高感的有69杨×小叶杨的216号无性系。对黑斑病高感的有Ⅰ—214杨×北京杨的01号无性系及214杨、沙兰杨。
关键词
黑杨
杂交种
无性系
抗病性
分类号
S722.3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行界上正气歌
9
作者
陈应军
李武汉
出处
《林业与生态》
1995年第5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行界
大熊山
安化县
新化县
抢劫犯
不锈钢
森林公园
护林区
拦路抢劫
采伐木材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营“四点半学校”
10
作者
李武汉
周利雄
出处
《社区》
2007年第04X期21-22,共2页
文摘
学生下午4点就放学,家长则要到下午6时左右才能赶到学校接孩子,如何让孩子安全地度过这两个小时的“管理真空”?
关键词
学校
孩子
学生
家长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尾松瘤锈病与酚类物质关系的研究
李武汉
朱玮
景耀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秦巴山区马尾松瘤锈病研究
李武汉
景耀
杨俊秀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3种松干锈菌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水平上的遗传分化
程东升
梁惠燕
薛煜
潘学仁
李武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松干锈病病原菌的种间及种内同工酶变异
程东升
韩晓云
薛煜
潘学仁
李武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北京杨溃疡病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的研究
杨俊秀
张星耀
李武汉
赵仕光
李
国荣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抗溃疡病杨树种类的调查研究
杨俊秀
李武汉
符毓秦
刘玉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三种柱锈菌在酶蛋白墓因水平上的群体遗传结构
程东升
薛煜
潘学仁
李武汉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抗病性研究
杨俊秀
李武汉
符毓秦
刘玉媛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长行界上正气歌
陈应军
李武汉
《林业与生态》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探营“四点半学校”
李武汉
周利雄
《社区》
200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