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语先喉塞鼻音声母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永燧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8-186,共9页
本文对彝语先喉塞鼻音这类特殊声母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指出先喉塞成分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原始藏缅语s,r等前缀演化来的;二是鼻音声母古入声消失的补偿。上推缅彝共同语鼻音声母的类别,认为有一类清鼻音、二类清鼻音、... 本文对彝语先喉塞鼻音这类特殊声母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指出先喉塞成分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原始藏缅语s,r等前缀演化来的;二是鼻音声母古入声消失的补偿。上推缅彝共同语鼻音声母的类别,认为有一类清鼻音、二类清鼻音、一类浊鼻音和二类浊鼻音四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音声母 清鼻音 彝语 藏缅语 先喉塞音 入声字 巍山 方言 语言发展 缅甸
下载PDF
桑孔语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永燧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37-160,共24页
桑孔语是不久前才调查到的一个语言。本文提供桑孔语的基本材料及初步研究成果。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桑孔语在语音上具有缅语支的一些主要特征。例如:浊音已清化。有-m,-n,-η三个鼻音韵尾。把历史遗留和后来的借音一并计算在内,桑孔... 桑孔语是不久前才调查到的一个语言。本文提供桑孔语的基本材料及初步研究成果。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桑孔语在语音上具有缅语支的一些主要特征。例如:浊音已清化。有-m,-n,-η三个鼻音韵尾。把历史遗留和后来的借音一并计算在内,桑孔语也有一定数量的收-p,-t,-k三个辅音韵尾的字。笔者把桑孔语归入彝语支(与此情况大体相同的还有未必苏语)。这样一来,彝语支语言浊音清化现象的分布扩大了;彝语支语言也有辅音韵尾,它不排斥双唇、舌尖中和舌根三个部位的鼻音和塞音韵尾。这是从本文材料自然推导出的一个新看法。其二,桑孔语有人称语尾助词,其中第一人称语尾助词和单数第一人称代词同形。此种现象虽然与嘉戎、独龙等语言的动词人称形式不同,但与古西夏、景颇等语言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依照笔者的观点,从广义上说,彝语支语言也不排斥所谓"代词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第一人称代词 形容词谓语句 鼻音韵尾 动词谓语句 名词 彝语支语言 韵母 声母 借词
下载PDF
彝、缅、景颇三个语支第一、二人称代词比较——兼论它们和上古汉语“吾”“汝”等等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永燧 《语言研究》 1983年第1期179-191,共13页
本文用以比较的语言有彝、哈尼、傈僳、拉祜、纳西(以上属彝语支)、缅、载瓦(以上上属缅语支)和景颇(属景颇语支)等八种语言。这些语言的人称代词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在发生学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试把这些语言的第一、二人称代词... 本文用以比较的语言有彝、哈尼、傈僳、拉祜、纳西(以上属彝语支)、缅、载瓦(以上上属缅语支)和景颇(属景颇语支)等八种语言。这些语言的人称代词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在发生学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试把这些语言的第一、二人称代词做个比较,目的是为藏缅语族的全面比较准备些材料,同时也为汉藏语系的比较研究做点探索。本文在进行比较时列出缅文(用罗马字母转写),因为缅文是和彝、缅、景颇这三个语支有关系的一种古代拼音文字,可供参考。语言材料分别根据:缅——仰光话;彝——喜德红马话;哈尼——绿春大寨话;傈僳——碧江里吾底话;拉祜——澜沧糯福话;纳西——丽江长水话;载瓦——潞西遮放话;景颇——盈江铜壁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代词 景颇语支 上古汉语 语言材料 第二人称代词 助词 韵母 内部屈折 单数 后加成分
下载PDF
再说诺苏——有感于戴等《质疑》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永燧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75-79,74,共6页
“诺苏”是彝族的一个自称,其音其义及相关问题,引起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和语言学家们的兴趣和讨论,发表过各种意见。为庆祝恩师马学良先生80寿辰,笔者写了《说“诺苏”》一文(载《民族语文论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谈了自... “诺苏”是彝族的一个自称,其音其义及相关问题,引起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和语言学家们的兴趣和讨论,发表过各种意见。为庆祝恩师马学良先生80寿辰,笔者写了《说“诺苏”》一文(载《民族语文论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后来又读到戴庆厦、胡素华《“诺苏”为“黑族”义质疑——兼论从语言研究民族的方法论问题》(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收入《语言和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本文简称《质疑》),进一步引发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笔者认为,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不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 “白” 形容词 藏缅语 构词格 彝族 族称 社会语言学 中央民族大学 紧元音
下载PDF
哈尼语调查的新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永燧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90-94,共5页
哈尼族有105万多人(1987年),分布在云南省南部。1956-1957年,哈尼语工作者曾对哈尼族地区的语言做过一次广泛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把哈尼语划分为哈禔(原称“哈雅”),豪白,碧卡三个方言。哈禔方言内部又分哈尼和禔尼(原称“雅尼”)两... 哈尼族有105万多人(1987年),分布在云南省南部。1956-1957年,哈尼语工作者曾对哈尼族地区的语言做过一次广泛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把哈尼语划分为哈禔(原称“哈雅”),豪白,碧卡三个方言。哈禔方言内部又分哈尼和禔尼(原称“雅尼”)两个次方言。说哈尼次方言的自称“哈尼”,约有52万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语 方言 哈尼族 云南省 语言 新进展 语音特点 声母 词汇 紧元音
下载PDF
羌缅语群刍议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28,共13页
本文根据有关人文背景和语言特点,提出羌缅语的概念,羌缅语的谱系地位是处于藏缅语族下位,羌语支和缅彝语支上位的一个语群,羌缅语词汇反映本语群语言间同源关系的重要方面,文章根据词汇统计学的初步分析,拟测羌缅语群与本语族藏... 本文根据有关人文背景和语言特点,提出羌缅语的概念,羌缅语的谱系地位是处于藏缅语族下位,羌语支和缅彝语支上位的一个语群,羌缅语词汇反映本语群语言间同源关系的重要方面,文章根据词汇统计学的初步分析,拟测羌缅语群与本语族藏、景颇等语支/语群分离以及本语群内部分离出语支的大致年代。本语群有的语法形式的歧异,反映在粘着式和分析式的差别上,但这两者有同源关系:几个主要语法范畴的粘着形式源于分析式已被证实。反响型句式的构拟,可以解释“代词化现象”及其粘着化的历史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缅语族 语言特点 人称代词 羌语支 古羌人 同源关系 彝语支 彝语文 民族语文 类型学
原文传递
论缅彝语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26,共9页
缅彝(彝缅)语群体的先民,源于我国古西羌,是古羌人逐渐南迁的支派。共 同缅彝语是原始藏缅语分化过程中一个支流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语言形式。缅彝语 言同源语素的分布,反映它们的亲缘关系的重要方面。文章描述了缅彝语语音、语法... 缅彝(彝缅)语群体的先民,源于我国古西羌,是古羌人逐渐南迁的支派。共 同缅彝语是原始藏缅语分化过程中一个支流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语言形式。缅彝语 言同源语素的分布,反映它们的亲缘关系的重要方面。文章描述了缅彝语语音、语法 等方面的一些主要特征。作者认为缅彝语是一个独立的语支,其内部又有缅语(分) 支和彝语(分)支。缅彝语的上位语言是羌缅语,再往上一个层级是藏缅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语支语言 藏缅语族 汉藏语言 人称代词 复辅音声母 古羌人 民族语文 缅语支 羌语支 土家语
原文传递
缅彝语调类:历史比较法的运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6,共16页
缅彝语声调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受声母(如清浊、送气不送气等)和韵母(如元音的长短、松紧、辅音韵尾等)的制约。声调比较不宜简单地对待声调对应关系,还必须历史地联系声母和韵母的状况,才能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缅彝语调类的科学... 缅彝语声调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受声母(如清浊、送气不送气等)和韵母(如元音的长短、松紧、辅音韵尾等)的制约。声调比较不宜简单地对待声调对应关系,还必须历史地联系声母和韵母的状况,才能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缅彝语调类的科学概念才得以建立起来。本文结合比较法对缅语4个祖调及其子调和次子调进行了解释,并描述其在20多种语言或方言中的反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关系 历史比较法 语言 缅语支 辅音韵尾 对应关系 紧元音 复辅音声母 声调的发展 音的长短
原文传递
论民族语、母语和第一语言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永燧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1-44,共4页
本文从语言使用的角度,观察、分析了民族语、母语和第一语言的关系。一个民族使用一种以上语言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生活中的一个特点。民族语通常是本民族成员的母语,但这两者有分离的情形,母语可以转移为非本族语。第一语言是语言使... 本文从语言使用的角度,观察、分析了民族语、母语和第一语言的关系。一个民族使用一种以上语言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生活中的一个特点。民族语通常是本民族成员的母语,但这两者有分离的情形,母语可以转移为非本族语。第一语言是语言使用领域中的一个独立范畴,它有条件地表现为民族语、母语或外族语。文章初步提出了分析语言生活的新思路;不赞成“心理”母语的说法;认为正确对待民族语、母语和第一语言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民族语言 母语 本族语 第二语言 心理标准 语言生活 汉语 语言使用 语言学原则 心理因素
原文传递
论藏缅语黏着语素与语言类型学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4,共15页
本文对现代藏缅语一些语言的黏着语素进行综合描述,并联系原始藏缅语词缀的构拟形式进行观察,提出一些解释。作者认为,一部分黏着形式是由词的形式虚化而来。词的语法化是藏缅语言的一个特点。原始藏缅语词根以单音节型为主要特征,... 本文对现代藏缅语一些语言的黏着语素进行综合描述,并联系原始藏缅语词缀的构拟形式进行观察,提出一些解释。作者认为,一部分黏着形式是由词的形式虚化而来。词的语法化是藏缅语言的一个特点。原始藏缅语词根以单音节型为主要特征,早期虽有黏着语素,但它在语言结构中不占统治地位,不属黏着型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缅语 语素 语词 语言类型学 构拟 单音节 语法化 主要特征 作者 形式
原文传递
历史比较法与声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共13页
声调有自己的历史。应用历史比较法于声调的研究,建立调类,可上推祖调和声调的起源,下推今调和方言的声调系统,揭示声调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说声调不能用来进行历史比较的说法是错误的。基于声学的“音响说”不反映声调的历史性... 声调有自己的历史。应用历史比较法于声调的研究,建立调类,可上推祖调和声调的起源,下推今调和方言的声调系统,揭示声调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说声调不能用来进行历史比较的说法是错误的。基于声学的“音响说”不反映声调的历史性质和历史过程,不能取代与历史比较法相关联的音韵学声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比较法 声调 调类 音韵学 “音响说” 汉语
原文传递
缅彝语:一种声调祖语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54,共11页
缅彝语作为一种声调祖语,舒声有A、B、C三个声调,入声有D调,组成祖调系统,缅彝语支诸语言在声调上反映出它们的亲缘关系。缅彝语支语言与非本语支语言划界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该声调特征。
关键词 声调 缅彝语 亲缘关系 语言 入声
原文传递
共同缅彝语韵类刍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2,共12页
本文通过大体上涵盖缅彝语支语言特点的20多种语言或方言的比较研究,提 出共同缅彝语韵类管见:阴声10韵,阳声12韵,入声14韵(各分长短),总共36韵。 缅彝语古入声韵元音分长短(长入和短入)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文章给出... 本文通过大体上涵盖缅彝语支语言特点的20多种语言或方言的比较研究,提 出共同缅彝语韵类管见:阴声10韵,阳声12韵,入声14韵(各分长短),总共36韵。 缅彝语古入声韵元音分长短(长入和短入)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文章给出各个韵类在 各语言中反映的主要形式,可窥见共同缅彝语韵母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语支 韵尾 韵字 罗罗语支 韵母 语音系统 元音系统 韵类
原文传递
缅彝语阴阳调假说
14
作者 李永燧 《东方语言学》 2008年第1期117-124,共8页
缅彝语支语言分别有自己的声调系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变化。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梳理出缅彝语言声调基本对应条例。从声调与声母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观察声调对应条例所反映的规律,提出缅彝语阴阳调假说,解释缅彝语言声调的历史发展。文... 缅彝语支语言分别有自己的声调系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变化。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梳理出缅彝语言声调基本对应条例。从声调与声母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观察声调对应条例所反映的规律,提出缅彝语阴阳调假说,解释缅彝语言声调的历史发展。文章指出缅彝语言声调的一个特点,因古送气音出现阴阳调互见的变例,但又不至于混淆阴阳两类声调的界限。阴阳调假说可以上推共同缅彝语有*A、*B、*C、*D 4个调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彝语 调类 阴调Tone1 阳调Tone2 阴阳调互见
原文传递
缅彝语言声调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1-24,共14页
本主力求把传统音韵学和现代音位学理论结合起来,通过10多种语言的比较研究,提出缅彝语言的声调有A、B、C、D4个类调的假说;并按调类系统对常见的一批同源字分别归类,初步处理声调的归字问题。文章探讨缅彝语言声调的起源及其发展变化... 本主力求把传统音韵学和现代音位学理论结合起来,通过10多种语言的比较研究,提出缅彝语言的声调有A、B、C、D4个类调的假说;并按调类系统对常见的一批同源字分别归类,初步处理声调的归字问题。文章探讨缅彝语言声调的起源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对一些“跑调”现象也做了分析。作者为建立缅彝语言的调类提供一个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系统 多种语言 比较研究 紧元音 发展变化 声母来源 分化 韵尾 调类 对应关系
原文传递
哈尼语名、量、动词的同源现象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0-51,共12页
本文根据哈尼语材料,设A为单音名词,XA和AX为复音名词,a和A同源,a表量或表动,则名、量或名、动同源有A—a,XA—a,AX—a三种类型。此外,还有名、量、动三者同源的。文章分析了这些同源现象的名词短语,描写它的基本形式、扩展式及其功能... 本文根据哈尼语材料,设A为单音名词,XA和AX为复音名词,a和A同源,a表量或表动,则名、量或名、动同源有A—a,XA—a,AX—a三种类型。此外,还有名、量、动三者同源的。文章分析了这些同源现象的名词短语,描写它的基本形式、扩展式及其功能。文章最后指出这些同源现象也见于其它亲属语言。这种现象是一词多能,还是不同词性的一族词,可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关系 哈尼语 个体名词 动词 表量 名词短语 语素 成分 量词 合成名词
原文传递
罗泊河苗语的音韵特点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1987年第4期23-33,共11页
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于1956年至1958年,几次调查贵州福泉、贵定、龙里和开阳等县相毗连的罗泊河地带以及凯里老君寨和大小泡木等地的苗话,作者也参加了调查。经过方言比较研究,上述地区的苗话被确定为苗语川黔滇方言... 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于1956年至1958年,几次调查贵州福泉、贵定、龙里和开阳等县相毗连的罗泊河地带以及凯里老君寨和大小泡木等地的苗话,作者也参加了调查。经过方言比较研究,上述地区的苗话被确定为苗语川黔滇方言罗泊河次方言。说这个次方言的人约四、五万。这一次方言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瑶语 声母来源 连续音 苗语 方言 声调系统 石门坎 调类 调值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缅彝语语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20,共11页
本文从语素角度探讨缅彝语词汇的同源关系。进行语素比较,实际操作过程和确认同源关系都有方便之处。通过比较,提供缅、彝等10多种语言语素异同的大致情况。文章提出同源语素分布的观点,认为有自由分布、条件分布和综合分布等3个... 本文从语素角度探讨缅彝语词汇的同源关系。进行语素比较,实际操作过程和确认同源关系都有方便之处。通过比较,提供缅、彝等10多种语言语素异同的大致情况。文章提出同源语素分布的观点,认为有自由分布、条件分布和综合分布等3个基本类型。指出同源语素义在比较语言中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描述同源语素义扩大、缩小、引申和转移等历史演变。作者对语素比较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素义 源语 语言 成词 同源关系 条件分布 自由分布 彝语 比较研究 亲缘关系
原文传递
藏缅语名词的数量形式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1988年第5期50-57,共8页
本文考察藏缅语族的藏、错那门巴、仓洛门巴、羌、普米、崩尼·博嘎尔珞巴、独龙、景颇、缅、载瓦、阿昌、彝、纳西、傈僳、怒苏、拉祜、哈尼、基诺、白和土家等20种语言的名词数量范畴,分析它们的各种形式,并通过比较,初步探讨它... 本文考察藏缅语族的藏、错那门巴、仓洛门巴、羌、普米、崩尼·博嘎尔珞巴、独龙、景颇、缅、载瓦、阿昌、彝、纳西、傈僳、怒苏、拉祜、哈尼、基诺、白和土家等20种语言的名词数量范畴,分析它们的各种形式,并通过比较,初步探讨它们的来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缅语族 名词数 复数 语言名 数量词 数量范畴 不确定 语法成分 数量型 动物名词
原文传递
哈尼语和汉语的名词修饰语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永燧 《民族语文》 1985年第3期11-19,共9页
哈尼语和汉语的名词修饰语,在语法上有同有异,本文试做一初步比较。一、名词修饰语的词类分布 1.哈尼汉两种语言的修饰语,可以反映名词所代表事物的属性、形状、数量(修饰作用),也可以反映它所属的人、地方。
关键词 哈尼语 名词修饰语 前置修饰语 现代汉语 形容词谓语句 中心名词 两种语言 量词 中心词 结构助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