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冈上肌出口位摄片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汝辉 周鹏 +1 位作者 陈荔川 李洪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冈上肌出口位摄片在肩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7例经MRI及手术证实为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患者的相关影像学资料,将其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均摄有患侧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患侧肩关节MRI。根据Bigl... 目的探讨冈上肌出口位摄片在肩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7例经MRI及手术证实为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患者的相关影像学资料,将其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均摄有患侧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患侧肩关节MRI。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进行分类,同时测量肩峰与肱骨头间距离。结果37例患者中,Ⅰ型肩峰9例,Ⅱ型21例,Ⅲ型7例。出口位x线片测得肩峰下间隙(A—H间距)狭窄31例。其中A—H≤5 mm 7例,5~10 mm 24例。肩峰骨赘20例。肱骨大结节增生21例。结论冈上肌出口位摄片能够提供肩峰分型直接依据,对诊断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具有操作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为临床医师制定诊疗及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出口位 X线摄影 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袖损伤
下载PDF
DR与螺旋CT在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汝辉 李洪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4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DR与螺旋CT在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于医院影像科接受检查的57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后对患者进行DR和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在腹腔出血、... 目的探讨DR与螺旋CT在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于医院影像科接受检查的57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后对患者进行DR和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在腹腔出血、肠系膜撕裂伤、胰腺损伤、肾脏损伤、脾脏损伤、肝脏损伤、纵隔气肿、纵隔血肿等胸腹部创伤中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DR。结论相对于DR,螺旋CT诊断胸腹部创伤的准确率较高,考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议采用DR和螺旋CT结合的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 螺旋CT 胸腹部创伤
下载PDF
MSCT后处理技术对坏疽性胆囊炎的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洪 张海兵 +2 位作者 明兵 周柱玉 李汝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4-648,共5页
目的: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探讨坏疽性胆囊炎的MSCT影像特征。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坏疽性胆囊炎(A组)及20例单纯性胆囊炎(B组)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64层MSCT平扫和双期增... 目的: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探讨坏疽性胆囊炎的MSCT影像特征。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坏疽性胆囊炎(A组)及20例单纯性胆囊炎(B组)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64层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并采用MPR及MIP后处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MSCT影像特征。结果:A组胆囊最大横径(4.43±0.88)cm大于B组(3.04±0.66)cm,P=0.000。A组胆囊壁水肿,其厚度(0.37±0.10)cm大于B组(0.28±0.09)cm(P=0.005);A组24例(86%)胆囊壁广泛/灶状模糊。A组胆囊壁呈不完整线样强化,轻度强化23例(82%),中度强化5例(18%);B组胆囊壁完整线样强化,轻度强化2例(10%),中度强化15例(75%),重度强化3例(15%),两组强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组中13例(76%)清晰显示胆囊动脉并狭窄、闭塞;B组3例(16%)显示胆囊动脉轻度狭窄。以胆囊最大横径≥4.40cm、胆囊壁厚≥0.32cm、胆囊动脉单支及多支狭窄闭塞为指标诊断坏疽性胆囊炎的符合率为79%。A组中26例(93%)合并胆囊结石,12例(43%)合并胆囊周围脓肿,16例(58%)合并腹膜炎;B组中18例(90%)合并胆囊结石。结论:胆囊显著增大,壁增厚,结构模糊甚至消失,胆囊壁不完整线样低强化并合并胆囊周围脓肿、腹膜炎,是坏疽性胆囊炎影像特征;胆囊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是诊断坏疽性胆囊炎最有力的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最大密度投影
下载PDF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坏疽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洪 张海兵 +1 位作者 周柱玉 李汝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645-1648,共4页
目的采用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最大密度投影技术,探讨坏疽性胆囊炎的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坏疽性胆囊炎28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及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分析坏疽性胆囊炎的C... 目的采用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最大密度投影技术,探讨坏疽性胆囊炎的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坏疽性胆囊炎28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及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分析坏疽性胆囊炎的CT表现特征。结果 1)胆囊增大,平均值5.63cm。胆囊壁水肿增厚,平均值0.5cm。胆囊壁广泛/灶状模糊24例,胆囊周围脓肿12例。合并胆囊结石26例;2)胆囊壁分层状线样强化,轻度强化23例,中度强化5例;3)胆囊动脉存在单支狭窄、闭塞13例。结论胆囊壁增厚,结构模糊,甚至消失,胆囊壁分层样细线样强化,强化幅度差,是坏疽性胆囊炎的CT表现特征。MPR、MIP显示胆囊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是诊断坏疽性胆囊炎最有力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胆囊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最大密度投影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洪 李汝辉 孟义兴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年第5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9例均经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其影像特征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多发生于青壮年患者,主要分布在肝...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9例均经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其影像特征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多发生于青壮年患者,主要分布在肝脏表面,病变边界清晰,动态增强肝动脉期病灶总体显著强化,病灶内见点状、小星状、大片放射状低密度中央瘢痕影,其中大片放射状中央瘢痕延时扫描可见轻度-中度强化。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中央瘢痕 螺旋CT 动态增强
下载PDF
航空煤油单滴汽化历史的计算法
6
作者 李汝辉 张振堂 董耀德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6-28,共3页
本文提出了计算多组份燃料单滴汽化历史的一个可靠实用的新方法。文中将煤油视为十种虚拟组份构成的多组份混合物 ,并推荐了虚拟组份有关物性参数的计算方法 ,用作者发展的多组份液滴汽化方程组 ,计算了三种国产航空煤油滴的汽化历史 ,... 本文提出了计算多组份燃料单滴汽化历史的一个可靠实用的新方法。文中将煤油视为十种虚拟组份构成的多组份混合物 ,并推荐了虚拟组份有关物性参数的计算方法 ,用作者发展的多组份液滴汽化方程组 ,计算了三种国产航空煤油滴的汽化历史 ,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煤油 汽化 燃烧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临床Ⅲ期甲状腺癌的CT诊断
7
作者 李洪 李汝辉 +1 位作者 孟义兴 曾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6年第3期151-152,155,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Ⅲ期甲状腺癌的CT征象,旨在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并为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例经手术或临床穿刺活检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螺旋CT表现。结果20例病例中,肿块直径大于等于4cm者13例,病变表现为... 目的探讨临床Ⅲ期甲状腺癌的CT征象,旨在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并为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例经手术或临床穿刺活检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螺旋CT表现。结果20例病例中,肿块直径大于等于4cm者13例,病变表现为单结节或多结节形,气管—食管窝受侵者5例,气管受侵者2例,食管受侵1例;肿块直径小于4cm者7例,病变表现为结节样或弥漫性,病变引流区颈动脉鞘区域淋巴结肿大5例,锁骨上区淋巴结肿大3例、颌下淋巴结肿大1例。病变边界不清或部分清晰,病变内部密度基本均匀,未见大片状液化、坏死区,无液平面,但偶见钙化。结论临床Ⅲ期甲状腺癌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扫描可清楚显示病变形态大小,浸润范围及密度改变,因而能为手术前的可切除性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甲状腺癌 气管-食管受累 淋巴结肿大 可切除性评价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分析及其重要意义
8
作者 李汝辉 邱小梅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9-172,共4页
介绍了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分析方法 ,以实例对于新发展的分析法和传统的能分析法做了比较。阐述了分析对于空气喷气发动机工程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强调指出空气喷气发动机中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位在燃烧室。因而提高燃烧室的 效率是改... 介绍了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分析方法 ,以实例对于新发展的分析法和传统的能分析法做了比较。阐述了分析对于空气喷气发动机工程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强调指出空气喷气发动机中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位在燃烧室。因而提高燃烧室的 效率是改善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发动机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企业预算管理优化措施研究
9
作者 李汝辉 《中国电子商情》 2024年第22期48-50,共3页
规范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保证企业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并维护企业稳定运营发展。但部分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预算管理模式不完善和预算目标设定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发挥出大数据优势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规范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保证企业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并维护企业稳定运营发展。但部分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预算管理模式不完善和预算目标设定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发挥出大数据优势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围绕大数据时代下的预算管理优化展开讨论,先是针对大数据时代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发现影响企业预算管理成效的主要因素。随后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预算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预算管理 预算执行能力 预算管理制度
下载PDF
Ⅱ级星形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10
作者 李洪 李汝辉 《实用医技杂志》 2002年第10期734-735,共2页
目的 :探索 级星形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研究 CT、MR对该病的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经 CT、MR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的 级星形细胞瘤 6例 ,全部资料均具备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实质性病变 ,密度均匀者 3例 ,见中央坏死者 2例 ,纯囊性病变 ... 目的 :探索 级星形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研究 CT、MR对该病的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经 CT、MR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的 级星形细胞瘤 6例 ,全部资料均具备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实质性病变 ,密度均匀者 3例 ,见中央坏死者 2例 ,纯囊性病变 1例 ;水肿及占位程度中度者 5例 ,完全无水肿者 1例 ;增强后无强化至轻度强化 5例 ,环状显著强化 1例。结论 : 级星形细胞瘤基本影像特征为以实质性病变为主 ,瘤周水肿以及占位程度以中度者居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级星形细胞瘤 CT MR 诊断
下载PDF
DR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及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汝辉 周鹏 +1 位作者 陈荔川 李洪 《医学信息》 2018年第4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DR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及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7年4月收集233例全下肢摄影患者资料,应用西门子成像系统、YSIO采集系统DRX线机全下肢摄影功能软件,立式全下肢专用架,获得全下肢无缝拼接影... 目的探讨DR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及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7年4月收集233例全下肢摄影患者资料,应用西门子成像系统、YSIO采集系统DRX线机全下肢摄影功能软件,立式全下肢专用架,获得全下肢无缝拼接影像,经图像处理后应用测量软件进行相关数据测量。结果 231例患者全下肢全景成像拼接成功。拼接处无痕迹,无运动等伪影。2例因患者移动致图像拼接错位判定不合格,经重新投照后获得满意图像。结论全下肢成像技术,一次曝光,通过无缝拼接技术,在一张胶片上显示全下肢全景影像,为矫形治疗术前、后的疗效观察提供了高质量的全景解剖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 全下肢 全景成像技术 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浅析CR技术诊断膈下肋骨骨折的优越性
12
作者 李汝辉 李洪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8期104-105,共2页
肋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以第3—10肋骨腋段和背段多见,常规胸部上斜位片能够确诊。而第9-12肋被称为膈下肋骨。膈下肋骨骨折往往合并腹腔脏器损伤,传统X线单纯胸部摄片容易漏诊。由此常引起医患纠纷并延误病人治疗。本文通过对我科使... 肋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以第3—10肋骨腋段和背段多见,常规胸部上斜位片能够确诊。而第9-12肋被称为膈下肋骨。膈下肋骨骨折往往合并腹腔脏器损伤,传统X线单纯胸部摄片容易漏诊。由此常引起医患纠纷并延误病人治疗。本文通过对我科使用CR系统以来诊断17例膈下肋骨骨折病人的分析,来讨论该技术的诊断优越性。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下肋骨骨折 技术诊断 CR系统 优越性 腹腔脏器损伤 胸部摄片 骨折病人 医患纠纷 斜位片
原文传递
CT扫描在环枢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13
作者 李汝辉 李洪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4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CT扫描在环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环枢椎损伤病例均行X线检查及CT扫描,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并作二维重建。结果:42例中,环椎骨折12例,齿状突骨折24例,枢椎椎体骨折5例,单纯性环枢关节旋:转脱位1例。CT全部... 目的:探讨CT扫描在环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环枢椎损伤病例均行X线检查及CT扫描,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并作二维重建。结果:42例中,环椎骨折12例,齿状突骨折24例,枢椎椎体骨折5例,单纯性环枢关节旋:转脱位1例。CT全部正确诊断,X线平片正确诊断29例(69.4%)。结论:螺旋CT能对环枢椎损伤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是环枢椎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显示肿瘤血管征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恶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洪 马春 +2 位作者 李汝辉 明兵 张勇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显示肿瘤血管征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恶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0月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及腺瘤恶变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工作站中应用多平面重组...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显示肿瘤血管征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恶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0月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及腺瘤恶变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工作站中应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肿瘤血管征的显示情况。结果 16例患者中,肿瘤直径≤2 cm者2例,均未见肿瘤血管征显示;肿瘤直径>2 cm者14例,13例见肿瘤血管征显示;肿瘤血管显示与肿瘤的大小有一定相关性(r=0.618,P=0.002)。且肿瘤血管征在肿瘤良恶性间的表现有一定的差异:腺瘤组,显示静脉期血管征,血管走形柔和、自然;腺癌组,显示动脉期血管征,血管粗细不均,可见局限性扩张及不规则缺损表现。不同恶性程度腺癌肿瘤血管征的显示,影像学分析未见明确差异。结论 64层螺旋CT结合MPR、MIP等图像重建技术能够清楚显示肿瘤内部的血供情况,动脉期肿瘤血管征提示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恶变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 管状-绒毛状腺瘤 肿瘤恶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脑室系统胶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洪 李汝辉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4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发生在脑室系统的胶质瘤的影像诊断,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在脑室系统的胶质瘤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包含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结果:9例病例中,发生在幕下者6例,发生在幕上者... 目的:探讨发生在脑室系统的胶质瘤的影像诊断,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在脑室系统的胶质瘤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包含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结果:9例病例中,发生在幕下者6例,发生在幕上者3例;成年患者7例,青少年患者2例;病变呈囊实性改变居多;增强后病变实性部分呈中度强化者1例,病变实性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者6例,病变实性部分无强化者2例;病变周围脑脊液环绕征象与室管膜瘤的表现无差异。结论:发生在脑室系统的胶质瘤的影像特征有,病变以囊实性肿块为主,增强后实性部分以不均匀轻度强化为特征,发病年龄以成年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系统 脑胶质瘤 MRI
原文传递
急性单侧上尿路完全性梗阻的CT表现与其病理、生理学对照
16
作者 李洪 李汝辉 +1 位作者 张德军 曾茹雪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4年第12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完全性上尿路梗阻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生理的对应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一例有明确梗阻原因的急性上尿路完全性梗阻病历,并完善B超,静脉肾盂造影,CT双肾动态增强扫描,膀胱镜检,肾脏造漏术。结果:急性完全性上... 目的:探讨急性完全性上尿路梗阻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生理的对应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一例有明确梗阻原因的急性上尿路完全性梗阻病历,并完善B超,静脉肾盂造影,CT双肾动态增强扫描,膀胱镜检,肾脏造漏术。结果:急性完全性上尿路梗阻影像表现有肾盂轻度扩张积水,肾实质弥漫性肿大,肾周漏尿,肾盂、输尿管内可见造影剂影等,一系列影像表现均与急性上尿路梗阻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侧上尿路完全性梗阻 CT 病理学 生理学 肾积水 肾周漏
原文传递
细菌性肝脓肿间接征象的螺旋CT表现
17
作者 李洪 曾琦 李汝辉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4年第6期45-45,共1页
目的:研究细菌性肝脓肿间接征象的螺旋CT表现,以期提高在临床症状不典型时对该病诊断水平提高。方法: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后复查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7例。全部病例均由GE Hispeed DX/I型螺旋CT行双期及延时扫描。结果:细菌性肝脓肿... 目的:研究细菌性肝脓肿间接征象的螺旋CT表现,以期提高在临床症状不典型时对该病诊断水平提高。方法: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后复查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7例。全部病例均由GE Hispeed DX/I型螺旋CT行双期及延时扫描。结果:细菌性肝脓肿间接征象:1.动脉期肝段性强化6例;2.双侧胸腔或右侧胸腔少量积液4例;3.相邻膈肌激惹或腹腔筋膜增厚3例;4.合并结石1例;5.合并肝内胆管扩张(均为轻度扩张)2例。6.肝栓塞1例。结论: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在细菌性肝脓肿的间接征象的CT特征是;肝动脉期出现病灶周边段性强化,肝静脉期及延时扫描无此特征;病变在急性期出现双侧胸腔或右侧胸腔少量积液;相邻膈肌激惹征或腹腔筋膜增厚。根据以上特点及脓肿本身表现可完全与肝脏其它疾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肝脓肿 征象 螺旋CT 影像检查 肝栓塞
原文传递
腹腔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
18
作者 孟义兴 李洪 李汝辉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12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收集我院经CT检查.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腹腔淋巴结结核40例,并对其CT检查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结核好发区域为肠系膜、门腔间隙、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胃韧... 目的:探讨腹腔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收集我院经CT检查.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腹腔淋巴结结核40例,并对其CT检查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结核好发区域为肠系膜、门腔间隙、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胃韧带、腹主动脉周围腰2椎体以上区域淋巴结,其强化特征为“簇状”,“分房状”强化。结论:腹腔淋巴结结核相对淋巴瘤及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淋巴结 结核 CT检查
原文传递
粟粒型脑结核瘤的MRI诊断
19
作者 李洪 李汝辉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10期97-98,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粟粒型脑结核瘤MRI表现,总结粟粒型脑结核瘤的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倒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证实的粟粒型脑结核瘤患者的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行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及Gd—DTPA增强T1WI。结果:全部... 目的:通过分析粟粒型脑结核瘤MRI表现,总结粟粒型脑结核瘤的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倒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证实的粟粒型脑结核瘤患者的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行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及Gd—DTPA增强T1WI。结果:全部病例颅内病灶无法计数,病灶广泛、弥漫分布双侧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区、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半球。病变呈两种形态分布:2/3病变呈环状表现,1/3病变呈结节样表现。直径〈3mm者,病变呈结节样表现,MRI信号特点为等T1,长T2信号,病灶周边无水肿或水肿轻,增强后呈显著结节状强化;直径≥3mm者;病变主环状表现,MRI信号特点为中央呈长T1、短T2信号,环呈等T1、长T2信号,病变周边水肿明显.增强后呈显著环状强化,中央区域无强化。结论:粟粒型脑结核瘤病变以环状病灶为主,其中央短T2信号是诊断结核瘤的特征性MRI表现.恰当的窗技术有利于结核瘤特征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瘤 颅内 MRI
原文传递
建筑暖通消防工程漏水问题及对策分析
20
作者 李汝辉 《同行》 2016年第8期103-103,共1页
随着房屋设计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暖通消防工程已经得到了改进,然而,漏水这一现象还未有明显改观,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房屋建筑漏水是现阶段建筑行业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暖通消防工程存在的... 随着房屋设计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暖通消防工程已经得到了改进,然而,漏水这一现象还未有明显改观,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房屋建筑漏水是现阶段建筑行业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暖通消防工程存在的漏水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暖通消防工程 漏水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