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M_(2.5)暴露BEAS2B细胞lncRNA FENDRR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
1
作者 林永强 罗致远 +3 位作者 张晓晴 李洁优 钟柏森 凌晓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PM_(2.5)激活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lncRNA FENDRR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将BEAS2B细胞分为4组,PBS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PM_(2.5)组(300μg/ml PM_(2.5)染毒48 h),PM_(2.5)+5-氮杂胞苷(5-Aza C,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 目的探讨PM_(2.5)激活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lncRNA FENDRR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将BEAS2B细胞分为4组,PBS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PM_(2.5)组(300μg/ml PM_(2.5)染毒48 h),PM_(2.5)+5-氮杂胞苷(5-Aza C,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组(300μg/ml PM_(2.5)+5.0μmol/L 5-Aza C),PM_(2.5)+曲古抑菌素A(TS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组(300μg/ml PM_(2.5)+0.2μmol/L TS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lncRNA FENDRR基因的表达情况,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DACs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M_(2.5)染毒组的BEAS2B细胞lncRNA FENDRR表达上调5.3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AC1和HDAC2的表达均下降。与PM_(2.5)组比较,PM_(2.5)+TSA组lncRNA FENDRR表达上调2.5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AC1和HDAC2表达下降。结论 PM_(2.5)通过抑制HDAC1和HDAC2表达,从而激活lncRNA FENDRR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BEAS2B细胞 lncRNA FENDRR HDAC1 HDAC2 组蛋白去乙酰化
原文传递
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和氢醌诱变TK6淋巴母细胞及其裸鼠荷瘤组织Ki-67和Bcl-6基因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良 潘志杰 +5 位作者 张海桥 凌晓璇 黄锦叶 钟柏森 李洁优 刘林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064-1069,共6页
目的 Ki-67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增殖标志之一,而B细胞淋巴瘤-6(B-cell lymphoma-6,Bcl-6)基因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其在淋巴瘤预后中是否能作为判断标记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on Hodgkin lymphoma,B-N... 目的 Ki-67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增殖标志之一,而B细胞淋巴瘤-6(B-cell lymphoma-6,Bcl-6)基因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其在淋巴瘤预后中是否能作为判断标记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on Hodgkin lymphoma,B-NHL)组织、氢醌诱变的TK6淋巴母细胞及其裸鼠荷瘤体中原癌基因Bcl-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GTVisionTM二步法对东莞东华医院2014-01-01-2018-12-31收治的85例B-NHL组织切片、氢醌诱变的人TK6淋巴母细胞及其裸鼠荷瘤体中Ki-67和Bcl-6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χ2检验分析2个基因的表达相关性及在临床分型诊断中的意义;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氢醌诱导的TK6细胞中Bcl-6和Ki-67基因的表达。结果 85例B-NHL组织中,Ki-67高表达率为82.35%(70/85),Bcl-6阳性率为84.71%(72/85)。Ki-67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高表达率为95.35%(41/43),有别于非DLBCL中的69.05%(29/42),χ^2=10.113,P=0.001;Ki-67表达和B-NHL的恶性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χ^2=21.642,P<0.001),并与Bcl-6在B-NHL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3,P<0.001;但与年龄、性别均无关联,P>0.05;≥45岁患者Bcl-6阳性率高于<45岁患者(χ^2=9.939,P<0.05),说明Bcl-6的表达与年龄有关,而与性别、病理类型和恶性程度均无关联(P>0.05),氢醌诱导恶变的TK6细胞中Ki-67的mRNA表达上升(t=3.853,P=0.031),且诱变细胞的裸鼠荷瘤实验瘤体经免疫组化检测可见Ki-67强阳性(均值为80%)和Bcl-6的阳性(均值为11.5%)。结论 Ki-67高表达是DLBCL的重要判别指标,且与B-NHL的恶性程度有关;氢醌暴露可能引起B-NHL疾病通路中相关癌基因Ki-67和Bcl-6的表达改变,且二者在蛋白水平具有潜在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BCL-6 KI-67 氢醌 人TK6淋巴母细胞
原文传递
肺癌相关lncRNA在PM_(2.5)处理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凌晓璇 罗致远 +6 位作者 李洁优 钟柏森 刘嘉贤 温赛娴 陈振发 袁倩 刘林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PM_(2.5)对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肺癌相关lnc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为对照组,300μg/ml PM_(2.5)处理BEAS2B细胞为处理组,48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 目的探讨PM_(2.5)对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肺癌相关lnc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为对照组,300μg/ml PM_(2.5)处理BEAS2B细胞为处理组,48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lncPVT1、lncUCA1、MIR31HG、lncIRAIN、lncCASC2、lncH19和lncSNHG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细胞lncPVT1、lncUCA1、MIR31HG和lncIRAIN的表达量均为上升,分别上升了0.93、0.45、2.80和2.9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ncIRAIN的表达量上升最为明显。lncCASC2、lncH19的表达量下降,分别下降到0.17和0.08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ncH19表达量下降较为明显。结论 PM_(2.5)能促进MIR31HG、lncPVT1、lncUCA1和lncIRAIN的表达,抑制lncCASC2和lncH19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BEAS2B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原文传递
白血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在氢醌诱导TK6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
4
作者 袁倩 张海桥 +5 位作者 凌晓璇 黄海燕 郑冬燕 李洁优 钟柏森 刘林华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氢醌(hydroquinone,HQ)对白血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影响及其相关的调控机制。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的TK6细胞为PBS对照组,以10.0μmol/L HQ诱导的TK6恶性转化细胞为HQ染毒组;在调控机制探讨中以10.0μmol/L... 目的探讨氢醌(hydroquinone,HQ)对白血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影响及其相关的调控机制。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的TK6细胞为PBS对照组,以10.0μmol/L HQ诱导的TK6恶性转化细胞为HQ染毒组;在调控机制探讨中以10.0μmol/L HQ诱导的TK6恶性转化细胞为对照,同时设10.0μmol/L HQ+5μmol/L 5-氮杂胞苷(5-Aza C,DNA甲基转移酶酶抑制剂)组和10.0μmol/L HQ+200 nmol/L曲古抑菌素A(TSA,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组。以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白血病相关lncRNA表达量以及Tet1、Tet2、Tet3的mRNA表达量。以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et1、Tet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HQ诱导的TK6恶性转化细胞中lncRNA HOTAIRM1、lncRNA BCO35666和lncRNA NEAT1表达下降,lncRNA HOTAIRM1表达下降最为显著,lncRNA NELT1、lncRNA ANKR036BP1、lncRNA LUNAR1、lncRNA SENCR和lncRNA UCA1表达上升,UCA1的表达升高最为明显;Tet1、Tet2、Tet3的mRNA表达下降,Tet2、Tet3的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1、Tet2的蛋白表达下降。与HQ染毒组比较,经5-Aza C与TSA处理的HQ诱导的TK6恶性转化细胞lncRNA HOTAIRM1和lncRNA NEAT1表达上升,而lncRNA BCO35666表达下降;Tet1、Tet2、Tet3 mRNA在HQ+5-Aza C处理组中表达均升高,Tet1、Tet2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HQ+TSA处理组中Tet1表达升高(P<0.05),Tet3表达下降(P<0.05);Tet1、Tet2的蛋白表达与mRNA结果一致。结论在HQ诱导的TK6恶性转化细胞中,DNA甲基化与DNA去甲基化可能相互作用共同调控lncRNA HOTAIRM1、lncRNA NEAT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醌 长链非编码RNA DNA甲基化 DNA去甲基化 恶性转化 白血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