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读教育融入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探索
1
作者 赵亚丽 李浩川 +2 位作者 王群 董永彬 林同保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4期137-140,共4页
该文根据作物栽培学课程特点,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耕读教育融入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耕读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通过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和耕读传家的结合点,构建能突出农学优势和特色的耕读... 该文根据作物栽培学课程特点,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耕读教育融入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耕读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通过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和耕读传家的结合点,构建能突出农学优势和特色的耕读教学模式,建立知行合一、耕读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学农、爱农、弘农意识和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升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质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新型农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文化 作物栽培学 “三农”育人 课程改革 教育内容
下载PDF
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效应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浩川 刘义宝 +4 位作者 程荣霞 孙希增 王亚 汤继华 刘宗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5-760,共6页
用来自5个不同基础群体的14个自选系作母本,不同优势群的5个测验系作父本,采用NCII交配设计配成70个杂交组合,进行了2年3点的田间试验。利用近红外光谱,对亲本及其杂交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 用来自5个不同基础群体的14个自选系作母本,不同优势群的5个测验系作父本,采用NCII交配设计配成70个杂交组合,进行了2年3点的田间试验。利用近红外光谱,对亲本及其杂交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父、母本及其70个杂交组合间的基因型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8822和M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两个基础群体,以之作母本对提高杂交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起主导作用。控制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方差占基因型方差的94.29%,但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相对较低,分别为35.83%和33.94%,说明环境因素对籽粒蛋白含量影响明显。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r=0.053,r0.05=0.232),因此,扩大变异选择范围,实现优良基因聚合,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性状可以同步得到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籽粒蛋白质含量 遗传效应 产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双单倍体群体的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浩川 陈琼 +6 位作者 杨继伟 曲彦志 张慧 张朝林 李彦 贾玺 刘宗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探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基础,利用郑单958为基础材料构建的包含161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的群体,分别在长葛、淇县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植株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为了进一步探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基础,利用郑单958为基础材料构建的包含161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的群体,分别在长葛、淇县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植株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分别检测到7,11和6个株高、穗位高以及穗位系数(穗位高/株高)QTLs,贡献率变幅分别为6.77%~21.31%,5.09%~17.12%和6.89%~17.78%,其中qph-3-3,qph-2-10,qeh-5-9以及qeh/qph-3-1为主效QTLs;株高和穗位高有4对共同标记区间的QTLs,穗位系数与穗位高有3对共同标记区间的QTLs,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相关性;株高和穗位高的广义遗传力高达88.52%和93.78%,表明株高和穗位高遗传稳定性强,受环境影响较小,是早代选择的重要株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双单倍体 株高 穗位高 数量性状位点
下载PDF
杂交当代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的正反交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浩川 刘宗华 +3 位作者 王琳 汤继华 胡彦民 谭晓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1,共5页
以10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10×10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组合,对其10个亲本及90个F1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及其杂交当代各自之间子粒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自交系1,2,3子粒蛋白质含量高,均达140.... 以10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10×10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组合,对其10个亲本及90个F1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及其杂交当代各自之间子粒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自交系1,2,3子粒蛋白质含量高,均达140.00 g.kg-1以上,而10号自交系子粒的蛋白质含量最低,仅97.15 g.kg-1;在90个杂交组合中,1×2,1×4,1×9,1×10子粒粗蛋白含量均达150.00 g.kg-1以上,2×7,3×4,3×6,3×9等组合子粒粗蛋白含量均达147.00 g.kg-1以上,而10×2,10×4子粒粗蛋白含量分别仅有85.00和83.16 g.kg-1,说明亲本的遗传背景对杂交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而且正反交对F1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的效应也不同,母本的效应平均高出父本19.13 g.kg-1.杂交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表现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在90个不同的单交组合中,54.4%的组合蛋白质含量超过中亲值,其中24.4%的组合超过高亲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玉米 子粒蛋白质 相关分析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不同遗传背景玉米自交系子粒主要营养品质的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浩川 王琳 +3 位作者 刘宗华 汤继华 胡彦民 谭晓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对包括玉米自选系在内的192份玉米自交系的子粒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自选系的粗蛋白、赖氨酸平均含量为115.47,3.80 g.kg-1,分别高于常用自交系0.426%和0.023%,淀粉含量673.54 g.kg-1,低于常用自交系1.343%;所有自交系子粒的粗蛋... 对包括玉米自选系在内的192份玉米自交系的子粒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自选系的粗蛋白、赖氨酸平均含量为115.47,3.80 g.kg-1,分别高于常用自交系0.426%和0.023%,淀粉含量673.54 g.kg-1,低于常用自交系1.343%;所有自交系子粒的粗蛋白与赖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80),两者都与淀粉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自选系中群体M粗蛋白含量和赖氨酸含量最高,群体Z 508和Z 512淀粉含量最高,可分别作为高蛋白和高淀粉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营养品质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玉米单倍体成熟胚组培加倍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浩川 李颜 +6 位作者 曲彦志 杨继伟 张朝林 王盼盼 崔丽洋 毛熙岚 刘宗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以豫高诱一号(YHI-1)诱导系为父本诱导先玉335产生成熟单倍体子粒的胚为材料,采用MS培养基,用0.005%,0.01%,0.02%和0.03%的秋水仙素分别处理12,24和36 h,以不加秋水仙素的MS培养基为对照,统计成熟胚的成苗率以及成苗后单倍体植株的散粉... 以豫高诱一号(YHI-1)诱导系为父本诱导先玉335产生成熟单倍体子粒的胚为材料,采用MS培养基,用0.005%,0.01%,0.02%和0.03%的秋水仙素分别处理12,24和36 h,以不加秋水仙素的MS培养基为对照,统计成熟胚的成苗率以及成苗后单倍体植株的散粉率。结果表明,秋水仙素的质量分数越大,处理时间越长,成苗率越低,以0.005%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12 h,平均成苗率最高,达96.97%,0.03%的质量分数处理36 h最低,仅为24.23%,处理时间和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用较短时间(12 h)处理时散粉率随着秋水仙素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但在较高质量分数(大于0.01%)的秋水仙素条件下,散粉率随处理时间增加而降低。综合考虑散粉率和成活率,以0.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最佳,综合效率达5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成熟胚 组织培养 单倍体加倍
下载PDF
玉米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浩川 张朝林 +3 位作者 曲彦志 崔丽洋 毛熙岚 刘宗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共7页
以抗倒性差异较大的2个自交系L 85和L 57为亲本,通过杂交和连续2代自交得到230个F_(2:3)家系,连续2 a田间试验对不同家系的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穗下节穿刺力、地上第3节穿刺力和穗轴折断力等6个抗倒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以抗倒性差异较大的2个自交系L 85和L 57为亲本,通过杂交和连续2代自交得到230个F_(2:3)家系,连续2 a田间试验对不同家系的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穗下节穿刺力、地上第3节穿刺力和穗轴折断力等6个抗倒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不同基因型家系间、年份间以及基因型与年份的互作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呈正态分布,表现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6个性状间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株高与穗位高、穗下节穿刺力、地上第3节穿刺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穗高系数与穗下节穿刺力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穗轴折断力与穗下节穿刺力和地上第3节穿刺力均呈显著正相关。由于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的遗传力较高,均在70%以上,而穗下节穿刺力、地上第3节穿刺力和穗轴折断力的遗传力较低,均在40%以下,因此,在分离早代选系时,应重点选择穗高系数较低的单株,不仅可以提高穗下节穿刺力,同时根据其相关性,可提高地上第3节穿刺力和穗轴折断力,从而提高抗倒性选择效果和子粒机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倒伏 穿刺力 折断力 遗传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的玉米不同籽粒类型单粒质量和含油率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浩川 曲彦志 +3 位作者 杨继伟 崔丽洋 毛熙岚 刘宗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83-188,共6页
针对现有玉米单倍体核磁共振分选系统基于一个含油率阈值,无法对胚败育籽粒和单倍体籽粒正确分选的问题,分别对玉米生物诱导产生的二倍体、单倍体和胚败育3种不同籽粒类型的单粒质量和含油率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籽粒含油率双阈值提高单... 针对现有玉米单倍体核磁共振分选系统基于一个含油率阈值,无法对胚败育籽粒和单倍体籽粒正确分选的问题,分别对玉米生物诱导产生的二倍体、单倍体和胚败育3种不同籽粒类型的单粒质量和含油率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籽粒含油率双阈值提高单倍体正确识别率的分选方法。该研究以2个普通玉米杂交种和3个自交系为母本,以高油型诱导系为父本,进行生物诱导产生的3种不同类型籽粒为研究对象,利用核磁共振分选系统分别对不同类型籽粒的单粒质量和含油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单粒质量整体表现为单倍体>二倍体>胚败育,除二倍体籽粒与胚败育籽粒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外,其他籽粒类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籽粒的单粒质量平均变异系数为16.62%,并且每个材料的3种籽粒类型间出现较大的重叠区域。而不同类型籽粒含油率整体表现为二倍体>单倍体>胚败育,变异性以二倍体最小,平均变异系数仅为12.52%,其次是单倍体,而胚败育籽粒最高(34.14%),但其含油率最低且均≤2%;每个材料各自的3种类型籽粒间含油率呈现梯度分布,存在较明显的界限。由此可见,利用籽粒含油率能够区分玉米生物诱导的3种不同籽粒类型,而单粒质量则不能;通过设置二倍体籽粒的最小含油率为上限,胚败育籽粒的最大含油率为下限,利用含油率的双阈值可提高单倍体的正确识别率,为玉米生物诱导单倍体高效自动化分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作物 玉米 单倍体 单粒质量 油分含量
下载PDF
玉米生物诱导孤雌生殖单倍体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浩川 曲彦志 +2 位作者 杨继伟 陈琼 刘宗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能显著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在现代商业化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规模化高效单倍体的产生是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总结了父本诱导系、母本的遗传背景、诱导的环境、授粉方式等影响玉米生物诱导孤雌生...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能显著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在现代商业化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规模化高效单倍体的产生是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总结了父本诱导系、母本的遗传背景、诱导的环境、授粉方式等影响玉米生物诱导孤雌生殖单倍体产生的因素,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得出了获得大量的孤雌生殖单倍体除了选择合适的高频率孤雌生殖诱导系外,同时要考虑其他诱导因素的影响。并就高效生产孤雌生殖单倍体的未来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单倍育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物诱导 孤雌生殖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表皮钙粘素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浩川 李兰 +2 位作者 朱桂彬 马丕勇 李玉林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E—CD在喉癌组织的表达与极其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E—CD在4例正常喉组织及40例喉癌和癌旁组织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①正常喉组织及癌旁组织E—CD表达强阳性,与喉癌组织差异显著。②不同分化程... 目的 探讨E—CD在喉癌组织的表达与极其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E—CD在4例正常喉组织及40例喉癌和癌旁组织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①正常喉组织及癌旁组织E—CD表达强阳性,与喉癌组织差异显著。②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其阳性表达呈明显差异。结论 E—CD免疫组化染色可作为判定喉癌细胞分化程度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钙粘素 喉癌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下载PDF
农学专升本《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浩川 刘宗华 +3 位作者 丁冬 李卫华 付志远 贾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5期4926-4927,4929,共3页
基于专科和本科培养目标的不同,针对专升本农学专业遗传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围绕遗传学课程体系,统筹兼顾,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现代本... 基于专科和本科培养目标的不同,针对专升本农学专业遗传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围绕遗传学课程体系,统筹兼顾,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现代本科教育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升本 农学专业 遗传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电子政务空间信息共享交换技术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浩川 徐枫 +1 位作者 余鹏 潘萍 《地理信息世界》 2006年第6期32-38,共7页
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电子政务空间信息交换、共享、服务的技术框架入手,分析了在电子政务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中需要遵循的标准,并参考国际相关标准对具体标准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空间信息共享 标准
下载PDF
优质高产新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12的选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浩川 汤继华 +5 位作者 谭晓军 丁冬 付志远 李卫华 胡彦民 刘宗华 《中国种业》 2014年第8期62-63,共2页
豫单112系河南农业大学以自选系L217为母本、L119A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中穗型玉米杂交种,在河南省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异,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14006。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优质高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 河南农业大学 杂交育成 生产试验 河南省
下载PDF
荷癌大鼠血中高凝状态和早期血栓形成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4
作者 李浩川 朱桂彬 +1 位作者 王海燕 李玉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通过血液学检查及应用羊抗大鼠纤维蛋白原抗体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实验组动物凝血系统改变及在组织中对纤维蛋白原抗原的表达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实验组动物血液中血小板数减少、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荧光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可见... 通过血液学检查及应用羊抗大鼠纤维蛋白原抗体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实验组动物凝血系统改变及在组织中对纤维蛋白原抗原的表达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实验组动物血液中血小板数减少、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荧光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可见在肺、肾、心、脑、肝及肿瘤组织血管内呈阳性反应。证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查可明确显示血中高凝状态及早期血栓形成,这对于判断早期血栓形成及分析血栓变迁过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凝 血栓形成 免疫组化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玉米F2子粒的蛋白质含量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15
作者 李浩川 贾新文 +4 位作者 刘义宝 王艳鹏 孙希增 谭晓军 刘宗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7-590,596,共5页
以10个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 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成90个杂交组合,分别在河南浚县、郑州、南阳3个地点进行田间试验,对F2当代子粒的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点和基因型各自之间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均达到... 以10个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 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成90个杂交组合,分别在河南浚县、郑州、南阳3个地点进行田间试验,对F2当代子粒的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点和基因型各自之间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点×基因型的互作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子粒蛋白质含量随纬度而变化,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在所有杂交组合中,E 28×8085,E 28×Mo 17,E 28×K 12,8085×K 12,8085×昌7-2等组合子粒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为120 g.kg-1,尤其8085×昌7-2最高(129.6 g.kg-1),而丹340×郑58,许178×郑58,昌7-2×郑58等组合的较低,仅105 g.kg-1左右;正反交效应对F2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高蛋白品种必须与适宜的环境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子粒蛋白质 生态环境 互作效应
下载PDF
荷癌大鼠DIC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16
作者 李浩川 李玉林 王海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8-350,I035,共4页
目的:探讨化学疗法所致DIC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HE,Frazer-Lendrum,PTAH和Elastic-Masson等染色,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对荷癌大鼠在化疗过程中DIC时血栓形成、血栓变迁过程及组织形态学... 目的:探讨化学疗法所致DIC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HE,Frazer-Lendrum,PTAH和Elastic-Masson等染色,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对荷癌大鼠在化疗过程中DIC时血栓形成、血栓变迁过程及组织形态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大鼠均见有血栓形成,并呈弥漫性分布;血栓呈均质状、丝网状、机质状及溶解状等四种形态,在同一视野内见有不同阶段的血栓形态。Frazer-Lendrum染色可显示早期血栓形成,Elastic-Masson及PTAH染色均可特异地显示血栓形态。结论:血栓的形态学性状及分类对血栓陈旧度的鉴别及分析血栓变迁过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DIC 播散性 血管内凝血 病理学
下载PDF
反应性淋巴组织和滤泡性淋巴瘤中T细胞的分布及其生物学意义
17
作者 李浩川 李玉林 张丽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3-115,T003,共3页
应用6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及形态学定量方法,对19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及11例滤泡性淋巴瘤组织中T细胞的分布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反应性淋巴滤泡中的了细胞90%以上分布于核分裂象较少的明区,而在核分裂象较多的暗区,T细胞... 应用6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及形态学定量方法,对19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及11例滤泡性淋巴瘤组织中T细胞的分布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反应性淋巴滤泡中的了细胞90%以上分布于核分裂象较少的明区,而在核分裂象较多的暗区,T细胞仅占10%。在滤泡性淋巴瘤组织中,T细胞失去上述极性分布特点。组织学观察发现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相对应,T细胞呈弥漫型、边缘优势型、边缘型、部分边缘型、散在型等5种分布样式。根据上述结果推论T细胞主要介入正常及肿瘤性B细胞的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化学疗法所致荷癌大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理学观察
18
作者 李浩川 李玉林 王海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766-769,共4页
在应用新化学疗法对大鼠皮下移植肿瘤治疗研究中,观察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通过多种病理学染色方法及组织学图像分析方法,对实验组动物各脏器血栓形成与肿瘤坏死面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新化学疗法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实验组动... 在应用新化学疗法对大鼠皮下移植肿瘤治疗研究中,观察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通过多种病理学染色方法及组织学图像分析方法,对实验组动物各脏器血栓形成与肿瘤坏死面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新化学疗法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实验组动物肿瘤坏死面积达66%~99%(平均84.6%),单独治疗组平均为26.9%,非治疗组平均为15.5%(P<0.01)(P<0.01);在新化学疗法组,各例均见有血栓形成,以肾、心、肝、肺为著,肿瘤坏死面积较大的大鼠血栓形成较多。证明有效的化学疗法在短期内使肿瘤大块坏死是导致DIC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IC 实验病理学 大鼠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疏水性表面活性剂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的预防作用
19
作者 李浩川 李玉林 +2 位作者 邱铁东 耿卓 赵昕 《老年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5期303-305,共3页
本文将22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喂饲胆固醇诱发高脂血症。实验组给予疏水性表面活性剂Soluchorol,探讨其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低于高脂组(P<0.01)。血清过氧化脂质亦低... 本文将22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喂饲胆固醇诱发高脂血症。实验组给予疏水性表面活性剂Soluchorol,探讨其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低于高脂组(P<0.01)。血清过氧化脂质亦低于高脂组(P<0.05)。二组主动脉斑块面积及厚度的对比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疏水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及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但对Soluchorol的合成过程及其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使用剂量及毒性,试验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高血脂病 动脉硬化
下载PDF
48%氟乐灵乳油棉田施用安全性研究
20
作者 李浩川 张军朝 +2 位作者 刘宗华 孙希增 唐玉奎 《世界农药》 CAS 2006年第4期47-48,共2页
本试验对意大利I.Pi.Ci公司生产的48%氟乐灵乳油在棉田施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用量在75~150 mL/667m2的情况下对棉花的鲜重、主根长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对须根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量越大,抑制作用就越明显,用量相等的... 本试验对意大利I.Pi.Ci公司生产的48%氟乐灵乳油在棉田施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用量在75~150 mL/667m2的情况下对棉花的鲜重、主根长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对须根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量越大,抑制作用就越明显,用量相等的情况下,国产药比进口的对须根数量的抑制作用更强烈,因此,利用48%氟乐灵乳油用于棉田化学除草时,用量在75~100 mL/667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乐灵乳油 安全性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