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海央 朱明月 唐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0期90-92,共3页
现阶段云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在寻求合理发展的路径上,显现出相关立法覆盖面窄、立法位阶过低、政策缺位严重、管理体制体系混乱等各种障碍。只有设计与时俱进的法律政策,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才能最终... 现阶段云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在寻求合理发展的路径上,显现出相关立法覆盖面窄、立法位阶过低、政策缺位严重、管理体制体系混乱等各种障碍。只有设计与时俱进的法律政策,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才能最终实现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产业 管理体制 公共服务平台
下载PDF
中国西北农作制区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协调度研究
2
作者 李海央 杨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24-1934,共11页
深入研究耕地利用形态对实现耕地高效利用、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耕地利用形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空统计方法,探讨2010—2021年中国西北农作制区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障碍度分解模型... 深入研究耕地利用形态对实现耕地高效利用、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耕地利用形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空统计方法,探讨2010—2021年中国西北农作制区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障碍度分解模型分析耕地利用的障碍指标。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农作制区耕地利用显性、隐性形态存在不同步发展,滞后发展区域分异特征显著;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协调度水平不高,各亚区均存在明显的极化分布特征。(2)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协调度区域内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贡献率逐渐上升成为总体差异的首要来源,各亚区均存在空间收敛特征。(3)耕地利用主要受到耕地数量结构、景观特征、集约化水平以及生产功能等因素限制。将上述因素作为关键瞄准,应提高水资源的合理运用、推进适宜性耕地的保护开发、缓解障碍指标的掣肘,促进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发展,以期为中国西北农作制区耕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制 耕地利用 显性形态 隐性形态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诉讼的实践困境与出路
3
作者 朱明月 李海央 唐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9期25-28,共4页
《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通过至今已实施20余年,它建立起了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成为建设和捍卫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起诉少而难、撤诉多与判决维持率高、执行难等问题仍然广泛存在于行政诉讼的实践运作之中。寻求存在这些困境... 《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通过至今已实施20余年,它建立起了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成为建设和捍卫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起诉少而难、撤诉多与判决维持率高、执行难等问题仍然广泛存在于行政诉讼的实践运作之中。寻求存在这些困境的原因,有效增强我国的司法权威,推进行政诉讼改革和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应成为矫正这些困境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行政权 管辖 审判
下载PDF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海央 朱明月 张林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8,共13页
文章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9—2020年,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区域间差异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除东北... 文章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9—2020年,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区域间差异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除东北地区外,全国与其他区域均具有空间收敛特征,尤其以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农村金融“量”与“质”的系统性失衡、“质”的空间性失衡对高质量发展造成核心障碍,农业耕地质量及利用效率、农业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对乡村产业振兴造成核心障碍。以上因素应是提升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关键瞄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高质量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耦合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海央 许雨辰 柴正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79,共6页
文章以长江流域67个城市为样本,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经济现代化、城市建设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科学治理现代化四个子系统,包括26个基础指标。首先应用熵值法测度2005年—2020年各子系统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并测度耦合... 文章以长江流域67个城市为样本,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经济现代化、城市建设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科学治理现代化四个子系统,包括26个基础指标。首先应用熵值法测度2005年—2020年各子系统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并测度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然后通过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分析演化动态及区域间差异;最后运用变异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来解析长江流域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收敛特征。研究发现:长江流域整体及各城市群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且差异越来越小,长江流域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整体差异呈下降态势,长江流域整体及各城市群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均具有收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长江流域 耦合协调 演化分异 空间收敛
下载PDF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分异演化与效应检验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海央 柴正猛 许雨辰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6,共11页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刻画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比较二者的分异演进特征,应用时空统计学手段揭示演化分异中的相关关系,再以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赋...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刻画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比较二者的分异演进特征,应用时空统计学手段揭示演化分异中的相关关系,再以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其一,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问题突出,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的总体差异缩减趋势比较稳定。其二,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能够维持稳定的相关关系,质的提升、总体水平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间的趋同程度在逐步增强。其三,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外生动力,与质的提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应兼顾农村金融发展量与质的相互协调。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 量的扩张 质的提升 产业振兴 分异演化 驱动因子
下载PDF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分异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海央 朱明月 马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51,共13页
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则是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良性动力。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作为“量的扩张”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理应包括“量”与“质”的双重维度,... 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则是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良性动力。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作为“量的扩张”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理应包括“量”与“质”的双重维度,彼此共生协调决定着系统功能的实现。以“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为框架,确定“覆盖广度”“覆盖深度”“机构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为分项指标,构建包含13个基础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法合成测度2009—2018年间“量的扩张”“质的提升”方面指数与“量质结合”总体指数,以此为基础解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在时间维度的分异表现中,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增长态势,其中西部地区总体水平的提升较为显著。同时,“量的扩张”“量质结合”指数在各观测值间差别逐步缩小,“质的提升”指数差异性则缓慢扩大。“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间的相互关系存在“负相关→正相关→低相关”的演化过程,尤其是近年来相互协同力逐步降低,表明“质的提升”不以“量的扩张”为主要约束;在空间维度的分异表现中,“量的扩张”与“量质结合”水平皆存在较强的空间差异性,整体分布特征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形成了由西向东逐层递增且以胡焕庸线为主要分界的梯度化分异格局,这一分异格局还具备近邻扩散表现,呈“西进”态势。农村金融“质的提升”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在2015—2018年间“质的提升”水平开始显现极差化分异格局,相对更高等次的省域分布于不同经济区域,这一分异格局具备跳跃扩散表现,呈“北上”态势。整体来看,近邻扩散为表现的“量的扩张”“量质结合”空间分异过程中,也驱动了局部的空间集聚性联系。而跳跃扩散为表现的“质的提升”空间分异过程中,则驱动了局部的空间分散性联系。根据以上研究建议如下:以财政和税收政策保障农村金融市场完备发展,促使金融组织脱离“精英俘获”行径,以降低交易成本、扩展服务边界、提高金融机构技能和增加信息透明度等方式提升“三农”领域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以及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可持续性与发展可持续性的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量的扩张 质的提升 量质结合 时空分异
下载PDF
消费信贷政策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第一主成分合成指数和FAVAR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海央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7,共12页
测算消费信贷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单单从"量"的维度进行有失偏颇,在考量经济增长"质"与"量"的全面特性的基础上,探寻消费信贷政策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关系中的作用效力更具系统性。文章从作用机理出发构... 测算消费信贷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单单从"量"的维度进行有失偏颇,在考量经济增长"质"与"量"的全面特性的基础上,探寻消费信贷政策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关系中的作用效力更具系统性。文章从作用机理出发构建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第一主成分分析法并以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确定各基本指标的系数与特征根,测算各基本指标权重以求得各评价维度指数,并以同样方法求得总体层面上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一步以FAVAR模型测算消费信贷政策对所求指数的作用效力。实证分析结果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过程协调性、经济增长过程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呈稳步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方式质量逐步下降,经济增长过程稳定性基本平稳;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经济增长过程协调性、经济增长过程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对经济增长稳定性呈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政策 经济增长质量 第一主成分 FAVAR 两步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多维贫困的地缘属性与驱动要素识别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海央 冯朝睿 许雨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3,共6页
文章采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0—2019年西南地区438个县域单元的多维贫困指数,应用时空统计手段验证多维贫困的地缘属性,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解析其驱动要素。研究发现,西南地区多维贫困水平存在空间维度的聚集和时间路径的锁定特... 文章采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0—2019年西南地区438个县域单元的多维贫困指数,应用时空统计手段验证多维贫困的地缘属性,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解析其驱动要素。研究发现,西南地区多维贫困水平存在空间维度的聚集和时间路径的锁定特征,尤以云南和重庆的地缘属性最为突出。空间要素与物质要素都是多维贫困的显著驱动要素,其中物质要素更易与其他要素产生彼此增强的交互影响,是打破多维贫困陷阱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贫困 时空跃迁 地缘属性 驱动要素
下载PDF
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
10
作者 李海央 符景然 +4 位作者 杨敏 韩旭韩 连文婷 朱德璋 田甜铭梓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99-3010,共12页
测算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区市2010—2019年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利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手段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31个省区市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高... 测算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区市2010—2019年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利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手段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31个省区市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梯度化分异格局,二者在局域空间结构的共变趋势存在南北分化表现,彼此间的协同演进过程稳定且不存在拮抗关系,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格局已逐步形成。建议采取区域联动的互助发展模式,优化空间支撑体系,坚持强优势补短板,同步协调发展,以期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协同发展 时空演化 耦合协调
下载PDF
血压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海央 马国年 张新益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压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对登记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患者进行血压综合管理,包括建立家庭档案、定期家访、定期测量血压、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行为干预及用药干预,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后血压情况、... 目的探讨血压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对登记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患者进行血压综合管理,包括建立家庭档案、定期家访、定期测量血压、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行为干预及用药干预,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后血压情况、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的改变。结果 120例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治疗依从49例(40.83%),干预后治疗依从82例(68.33%),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血压控制达标率为23.4%(28/120),干预后为76.7%(92/120),差均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血压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 血压管理
下载PDF
消费信贷政策的传导效应——基于F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12
作者 李海央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104,共9页
将消费信贷政策视作一套独立且完整的传导系统加以解构,分析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的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消费信贷强度的提升、借贷利差的放宽变动皆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消费信贷强度... 将消费信贷政策视作一套独立且完整的传导系统加以解构,分析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的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消费信贷强度的提升、借贷利差的放宽变动皆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消费信贷强度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两个月的政策时滞,经济增长对借贷利差的放宽变动则表现得更为敏感;第二,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而言,消费信贷强度的增加、借贷利差的放宽变动对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与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的传导效应主要为正向关系,且影响周期较长,主要影响在半年以内完成,持续影响则可达到三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VAR模型 消费信贷政策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 消费信贷强度 借贷利差
下载PDF
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思政建设的共融格局建设
13
作者 李海央 《当代金融研究》 2021年第5期93-99,共7页
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应注重“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两个层面,应该精准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在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所依之事、所处之时、所临之势”的外延下,其与思政建设表现为“因事... 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应注重“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两个层面,应该精准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在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所依之事、所处之时、所临之势”的外延下,其与思政建设表现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共融机制也尤为重要。面对培养体系、思政资源、教学设计等层面的显著问题,应构建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大思政”建设的共融格局,有机融合、贯穿思政教育于金融教育培养环节,打造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并丰富思政教学方法,旨在实现思政元素在金融专业教育体系中的“善用”,实现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思政建设共融的格局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教育 高质量发展 思政建设 共融格局
下载PDF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率的时空跃迁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明月 李海央 +3 位作者 董淑婷 宋笑涵 苏倩 刘倩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3-139,共7页
选择基于SFA修正的三阶段DEA分析模型,测算2007—2018年我国各省域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率,采用探索性时空分析,揭示中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率的分异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产业布局模式背景下的级差化分异特征仍旧明显,原因是各地... 选择基于SFA修正的三阶段DEA分析模型,测算2007—2018年我国各省域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率,采用探索性时空分析,揭示中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率的分异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产业布局模式背景下的级差化分异特征仍旧明显,原因是各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反映出西部区域存在综合效率、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的“三低”现状。(2)以“胡焕庸线”为界的梯度化分异特征被逐步打破,“胡焕庸线”东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率降低较为明显,西侧区域如内蒙古、新疆等地规模效率提升相对显著。(3)局部空间范围的集聚特征已初步形成,尤其是东北和中部地区存在较强的局部高值集聚性。(4)整体空间格局演化中省域之间呈现一定的跃迁惰性,阻力的形成源自局部空间依赖性的凝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效率 级差化 梯度化 集聚化 时空跃迁
下载PDF
土地经营权流转能够提升收入效率吗?——基于8省705户的微观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明月 李海央 +2 位作者 李新月 吴笛 董淑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2-92,共11页
“三权分置”的政策落点与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契合,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诉求是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土地经营权流转能否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收入效率?借助2017年8省705份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分析方法,实... “三权分置”的政策落点与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契合,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诉求是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土地经营权流转能否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收入效率?借助2017年8省705份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农户家庭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业生产收入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卡尺匹配、k近邻匹配以及核匹配等分析方法,土地经营权转入行为对单位土地收入、农户成员人均收入皆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转出行为对农业生产收入效率呈抑制作用。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在于,土地经营权产生流转后以土地集中连片为触发媒介,联动农户兼业分化与生产成本改变等媒介因素形成互动框架,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是农业现代化推进中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手段。政策层面要规范土地权属的法律性质,完善权能结构;通过法律保障为前提允许农户协商自主调节承包户与具体地块的关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收入效率 倾向值匹配 卡尺匹配
下载PDF
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传导关系的测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明月 李海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26,共4页
文章通过102维宏观经济数据集构建更具科学性的FAVAR模型,以两步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估计并测算2007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4季度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传导关系,结果显示:消费信贷政策正向影响经济增长水平质量;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 文章通过102维宏观经济数据集构建更具科学性的FAVAR模型,以两步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估计并测算2007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4季度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传导关系,结果显示:消费信贷政策正向影响经济增长水平质量;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过程质量存在部分负面影响;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方式质量为正向影响;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效应在3年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政策 经济增长质量 FAVAR 两步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林 李海央 梁义娟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39,共25页
本文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分析基础上,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采用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分析、... 本文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分析基础上,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采用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分析、Moran’s I指数分析、社会网络分析、Dagum基尼系数测算与分解等方法考察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表现出稳定的逐年上升趋势,且2016年后逐渐加速上升,但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主要依赖“量的扩张”,“质的提升”增长缓慢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自2016年以来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性,2019年后进入“高速高质”发展阶段。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梯度效应和“高质量发展极”与“低质量发展陷阱”并存的集聚效应。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关联网络通达性,且存在多重叠加现象,但关联紧密程度有待提高。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地区内差异和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高质量发展 动态演进 空间关联网络 区域差异
原文传递
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传导效应——基于Bayesian FAVAR模型的测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海央 朱明月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37,共13页
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基本指标权重测度不同维度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一步构建FAVAR模型并采用Bayesian视角下基于Gibbs抽样的联合似然法进行估计,最终测算2007年第1季度至2017年第4季度期间消费信贷政策对经... 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基本指标权重测度不同维度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一步构建FAVAR模型并采用Bayesian视角下基于Gibbs抽样的联合似然法进行估计,最终测算2007年第1季度至2017年第4季度期间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传导效应,结论认为:第一,中国的经济稳定指数、结构优化指数、创新驱动指数、资源环境指数、民生改善指数呈周期波动中上升趋势,经济安全指数和产业升级指数呈平稳上升趋势,质量效益指数呈下滑趋势;第二,消费信贷政策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切实存在;第三,经济安全指数、结构优化指数、产业升级指数和民生改善指数对于消费信贷政策的传导反应周期较长;第四,总体上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稳定指数、经济安全指数、结构优化指数、产业升级指数、资源环境指数和民生改善指数存在正向促进效应,对质量效益指数和创新驱动指数存在负向阻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 提质增效 转型升级 熵权法 BAYESIAN FAVAR GIBBS抽样 联合似然法
原文传递
社区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海央 张新益 王红举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规范化防治,探索CHF病人社区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宁波北仑某社区CHF患者150例随机分3组:①社区护理干预组(N组)50例,平均年龄(61.9±8.9)岁,男24例,女26例,社区护士通过各项干预...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规范化防治,探索CHF病人社区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宁波北仑某社区CHF患者150例随机分3组:①社区护理干预组(N组)50例,平均年龄(61.9±8.9)岁,男24例,女26例,社区护士通过各项干预措施进行干预;②医院干预组(H组)50例,平均年龄(62.62±8.12)岁,男28例,女22例,专科医生对病人各项干预措施;③对照组(C组)50例,平均年龄(62.28±7.48)岁,男27例,女23例。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N组和H组心力衰竭知晓率、服药率、自我日常生活管理、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住院及再住院率,均较C组显著改善(P<0.05);N组与H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与医院干预在进行慢性心力衰竭专病规范化防治的管理模式中,具有相同的优势,可降低CHF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率和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医院干预
原文传递
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户种植偏好与农业经济效益——基于8省779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明月 王钊 李海央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35,共8页
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在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8省779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户种植偏好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效应,进一步通过似无相关模型的检验方法识别组间系数差异。结论认为:从... 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在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8省779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户种植偏好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效应,进一步通过似无相关模型的检验方法识别组间系数差异。结论认为:从影响方向来看,土地经营权流转与作物种植偏好的交互项、资本要素投入和经营主体类型的扩增对农业经济效益具有促进作用;家庭成员参加过技能培训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显著性不明确;过剩的劳动力要素负向影响农业经济效益;户主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家庭成员担任村干部与否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不显著。从组间系数对比来看,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具有经济作物种植偏好的农户可以获取更高的农业经济效益,经济作物种植偏好的农户资本要素投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相较稍差,但通过经营主体类型扩增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三权分置 种植偏好 经济效益 组间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