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导式教学法结合CAI教学在中药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湘宏 刘莉萍 +2 位作者 梁光荣 杨玉华 沈文恒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372-373,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药学毕业实习带教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方法,以激发学生探索中药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达到带教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方法学导式教学法结合CAI教学是指探索建立和完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计算机... 目的探讨医院药学毕业实习带教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方法,以激发学生探索中药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达到带教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方法学导式教学法结合CAI教学是指探索建立和完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计算机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新型的带教模式,故而我们研究组将我院2011年至2012年的药学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传统带教组和学导式教学结合CAI教学带教组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比较。结果学导式教学结合CAI教学组毕业实习生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测评中均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学导式教学结合CAI教学组带教老师在各项测评中也均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学导式教学结合CAI教学组带教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等。结论学导式教学结合CAI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培养出自主学习和能力,为最终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中药药学人才,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毕业实习生 实习带教 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法 应用研究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胃血止糊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湘宏 余晓玲 姜莉云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16-620,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胃血止糊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为控制该制剂质量提供相关指标和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结果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7.56%,98.81%,变异系数(RSD)分别为1.27%,1.... 目的通过测定胃血止糊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为控制该制剂质量提供相关指标和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结果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7.56%,98.81%,变异系数(RSD)分别为1.27%,1.47%。大黄素的回归方程为y=2 842.3x-4.159 1(r=0.999 9),线性范围为0.009 2~0.184μg;大黄酚的回归方程为y=4 080x-5.985 3(r=0.999 8),线性范围为0.020 8~0.416μg。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法测定大黄素和大黄酚在胃血止糊剂中的含量,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可作为该药质量控制的指标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血止糊剂 高效液相色谱 大黄素 大黄酚
下载PDF
中药调剂对提高中药利用率和临床疗效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湘宏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7期685-68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对提高中药利用率和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查阅、分析和总结近十年来有关中药调剂的报道文献、书籍等资料。结果:总结了中药调剂与中药利用率及其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论:提出通过提高调剂人员自身素质、遵循正确的...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对提高中药利用率和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查阅、分析和总结近十年来有关中药调剂的报道文献、书籍等资料。结果:总结了中药调剂与中药利用率及其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论:提出通过提高调剂人员自身素质、遵循正确的中药调剂过程,从而达到合理有效的临床用药和提高中药利用率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药调剂 利用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Web的网络编程技术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湘宏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2-64,68,共4页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 Web网络编程技术 ,并对这些技术作了简单的分析比较。
关键词 Web 网络编程 CGI ASP Java APPLET Jsp COLDFUSION PERL PHP
下载PDF
论严格执法的运行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建军 李湘宏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9-53,70,共6页
严格执法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要做到严格执法,必须建立严格执法的运行机制,这是严格执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应完善严格执法的有关程序性立法,建立国家机关的相互制衡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关键词 严格执法 执法程序 制衡机制 执法队伍 法律意识
下载PDF
基于ASP的Web数据库检索
6
作者 李湘江 李湘宏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98-1301,共4页
本文首先描述了 ASP的工作原理及 ASP的内置对象和组件 ,并着重讨论了基于 ASP的 Web数据库检索技术。
关键词 数据库检索 ASP WEB数据库 ADO
下载PDF
对转型时期道德规范法律化的思考
7
作者 李湘宏 蒋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11-13,10,共4页
道德规范法律化是目前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的本质要求。我们主张道德立法,把法治意识融浓于道德伦理之中,在调节人们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做到德法相济,威信并行。
关键词 伦理学 市场经济 道德规范 法律化
下载PDF
妇女病普查中引起妇女慢性宫颈炎的相关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湘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18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妇女病普查中引起妇女慢性宫颈炎的相关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启东市妇女病普查确诊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以及健康妇女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病例组,健康妇女为参照组。对两组所选人员采取问卷调差... 目的:探讨妇女病普查中引起妇女慢性宫颈炎的相关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启东市妇女病普查确诊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以及健康妇女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病例组,健康妇女为参照组。对两组所选人员采取问卷调差,主要调查内容分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初次性生活的年龄、性伴侣数、初次妊娠年龄、人工流产次数、分娩次数、性生活卫生情况、盆腔炎病史、性传播疾病史、职业、居住环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性伴侣个数>1个,初次妊娠年龄<18岁,人工流产次数>3次,不洁性生活史,分娩次数>2次,盆腔炎病史,性传播疾病史,体力劳动者,居住在农村皆是慢性宫颈炎的发病相关原因。结论:为了能够有效预防慢性宫颈炎疾病,需要全面加强健康保健知识的认知,使女性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避免婚前妊娠,对个人卫生情况进行良好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 普查 相关原因
下载PDF
脯氨酰羧基肽酶介导氯沙坦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管重构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湘宏 秦又发 +2 位作者 陈根 杨晓青 秦旭平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13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研究脯氨酰羧基肽酶(PRCP)介导氯沙坦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管重构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大鼠行"两肾一夹"手术建立高血压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哌唑嗪15mg(/kg·d)]和低、中、高剂量[5、15、30mg(/kg&#... 目的:研究脯氨酰羧基肽酶(PRCP)介导氯沙坦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管重构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大鼠行"两肾一夹"手术建立高血压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哌唑嗪15mg(/kg·d)]和低、中、高剂量[5、15、30mg(/kg·d)]氯沙坦组,各组12只,术后第11周,后4组灌胃给药干预4周。监测术前、术后给药前和给药4周后各组大鼠的血压,检测给药4周后各组大鼠肠系膜动脉腔内径(LD)和血管中层厚度(MT)、横截面积(MCSA)、腔面积(LA)变化与PRCP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术后给药前血压均明显升高(P<0.01);与术后给药前比较,阳性对照组和氯沙坦组大鼠给药4周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D、PRCP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小,MT/LA比值和MCSA/LA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氯沙坦组大鼠LD均明显增加,MT/LA比值和MCSA/LA比值均明显减小(P<0.01),氯沙坦组大鼠PRCP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氯沙坦能有效降低大鼠血压和逆转肠系膜动脉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RCP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酰羧基肽酶 氯沙坦 高血压 血管重构 大鼠
原文传递
淋巴细胞与肝癌细胞混合培养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形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均乐 叶小鸣 +6 位作者 程权永 陈祖兵 王昌俊 张华 李湘宏 田立新 杨振淮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9-140,共2页
目的通过肝癌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 ,体外诱导产生高活性的肝癌特异性细胞T淋巴细胞 (H S CTL)。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和肝癌细胞混合培养技术 ,在IL 1,IL 2 ,IL 4和IL 6刺激下 ,诱导产生H S CTL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51Cr释放法检测其... 目的通过肝癌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 ,体外诱导产生高活性的肝癌特异性细胞T淋巴细胞 (H S CTL)。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和肝癌细胞混合培养技术 ,在IL 1,IL 2 ,IL 4和IL 6刺激下 ,诱导产生H S CTL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51Cr释放法检测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H S CTL与自身LAK相比 ,CD3+,CD4+和CD8+细胞明显增多 ,抗肿瘤效应明显增强。结论采用淋巴细胞和肝癌细胞混合培养同时应用白细胞介素可获得大量扩增的高活性的H S 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肝癌细胞 混合培养 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