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au蛋白磷酸化探讨中医药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昱辰 赵伟田 +6 位作者 李灿委 尹爱武 范孟然 巫秀美 杨自忠 张成桂 高鹏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5,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Tau蛋白是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轴突的微管相关蛋白,其过度磷酸化则丧...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Tau蛋白是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轴突的微管相关蛋白,其过度磷酸化则丧失与微管结合的能力,造成微管解聚、轴突转运障碍,形成Tau聚集体,进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凋亡,导致AD的发生。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控Tau蛋白磷酸化来干预AD。主要以Tau蛋白磷酸化为切入点,对干预AD中医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TAU蛋白 中医药 干预
下载PDF
医学留学生流行病学实验教学的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灿委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0年第1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索留学生流行病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特点。方法:采用全英文教学方法,对留学生的流行病学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结果:流行病学是医学的一门方法学、工具学科,通过实验内容的精心准备,运用多媒体及提问式教学,实验教学收到... 目的:探索留学生流行病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特点。方法:采用全英文教学方法,对留学生的流行病学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结果:流行病学是医学的一门方法学、工具学科,通过实验内容的精心准备,运用多媒体及提问式教学,实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该方法适合大理学院留学生的流行病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实验教学 实践 留学生
下载PDF
浅谈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现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灿委 《医学信息》 2011年第5期1157-1158,共2页
台湾的高等医学教育从1998年美国“国外医学教育认可委员会”的不认可。到2003年的认可,其中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文章介绍了台湾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概况、招生体制、修业年限与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的改革,希望能从中获得有益的... 台湾的高等医学教育从1998年美国“国外医学教育认可委员会”的不认可。到2003年的认可,其中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文章介绍了台湾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概况、招生体制、修业年限与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的改革,希望能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为我们今后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高等医学教育 发展
下载PDF
乙脑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灿委 张海林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2期16-16,共1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乙脑病毒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该病对人的危害严重。我们应加强对其流行病学、基因结构和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更安全、高效的乙脑疫苗。
关键词 乙脑病毒 流行病学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中国首次分离的二株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冯云 李灿委 +2 位作者 章域震 杨卫红 张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9-835,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首次分离的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全基因组的基因组特征。方法设计JEV全基因组扩增引物,RT-PCR扩增片断,PCR产物直接测序,拼接后获得全基因组序列。采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1977和1982年... 目的分析中国首次分离的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全基因组的基因组特征。方法设计JEV全基因组扩增引物,RT-PCR扩增片断,PCR产物直接测序,拼接后获得全基因组序列。采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1977和1982年分离自云南蚊虫的M28和BN82215病毒株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0 969bp和10 970bp,5′非编码区均含有96个核苷酸,3′非编码区含有573和574个核苷酸。它们的开放阅读框(ORF)都从97到10 396位,共10 299个核苷酸,编码3 433个氨基酸。M28和BN82215株与来自GenBank的5个基因型JEV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8.4%~96.3%和91.4%~99.6%,与近几年国内外基因Ⅰ型流行株的同源性最高,进化关系最接近,都属于基因Ⅰ型。这两株病毒与JEV疫苗株SA14-14-2相比,有56个氨基酸差异,其中E基因有11个氨基酸差异,但都不属抗原关键位点。结论本研究阐明了中国首次分离的基因Ⅰ型JEV的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决定病毒抗原和毒力的E蛋白关键位点无明显变化。证实20世纪70和80年代云南省就有基因Ⅰ型JEV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基因Ⅰ型 全基因组 同源性分析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杨艳青 赵伟田 +4 位作者 李灿委 尹爱武 范孟然 杨自忠 高鹏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2,共8页
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PMD)是发生在围绝经期,以情感抑郁、焦虑不安、思维迟缓等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疾病。PMD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激素水平、神经递质、炎症反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研究表明中医药... 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PMD)是发生在围绝经期,以情感抑郁、焦虑不安、思维迟缓等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疾病。PMD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激素水平、神经递质、炎症反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研究表明中医药干预对于PMD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通过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PMD机制研究以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 机制 激素 神经递质 炎症反应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肠道菌群失调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董丽仙 尹爱武 +5 位作者 李灿委 范孟然 巫秀美 杨自忠 张成桂 高鹏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101,共7页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因其发病率持续上升,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与ASD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体内动态平衡的肠道菌群可以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但当...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因其发病率持续上升,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与ASD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体内动态平衡的肠道菌群可以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但当其失去稳态时可能会通过改变神经递质、代谢物、免疫系统、HPA轴和肠道通透性等影响ASD的发生发展。益生菌、益生元以及粪菌移植等肠道菌群干预对于治疗ASD有一定效果。中医药也可通过干预肠道菌群达到一定的治疗ASD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总结肠道菌群紊乱影响ASD的机制,为ASD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自闭症谱系障碍 机制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8
作者 董丽仙 尹爱武 +4 位作者 李灿委 巫秀美 杨自忠 张成桂 高鹏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41,共4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随着患病率的逐年增加,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肠道菌群代谢物、肠屏障改变和生物钟紊乱等...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随着患病率的逐年增加,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肠道菌群代谢物、肠屏障改变和生物钟紊乱等均会影响T2DM的发生发展。研究证实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达到一定的降低血糖的效果。对肠道菌群参与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T2DM的研究进行总结,为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防治T2DM提供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2型糖尿病 作用机制 中医药
下载PDF
卵巢摘除诱导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陶柱萍 韦桂宁 +7 位作者 王雪雪 厉颖 尹爱武 李灿委 范孟然 巫秀美 张成桂 高鹏飞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0-266,共7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雌激素和孕酮等类固醇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研究该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卵巢摘除动物模型常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包括骨质疏松、记忆下降和认知障...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雌激素和孕酮等类固醇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研究该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卵巢摘除动物模型常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包括骨质疏松、记忆下降和认知障碍、焦虑、抑郁、肥胖等。本文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卵巢摘除动物模型应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对该动物模型应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卵巢摘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艳青 李灿委 +2 位作者 杨自忠 张成桂 高鹏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834-1837,共4页
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具有较为丰富的生物学作用,可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促进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维持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促进有益菌生长;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加快胃肠道蠕动;调节机体糖... 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具有较为丰富的生物学作用,可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促进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维持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促进有益菌生长;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加快胃肠道蠕动;调节机体糖脂代谢。本文通过总结SCFAs代谢过程、生物学功能,探究其对机体健康的影响,为SCFAs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生物学作用 免疫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MFC荷瘤小鼠抑瘤机制的~1H-NMR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厉颖 陶柱萍 +7 位作者 常旭 欧红利 江伦 李灿委 唐艳隆 周玥 白丽 高鹏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6-1451,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上皮肿瘤细胞MFC荷瘤小鼠的抑瘤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20 mL/kg)和CⅡ-3组(200 mg/kg),每组6只。在小鼠右侧腋下注射MFC细胞悬液0.2 mL后,于次日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 目的:初步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上皮肿瘤细胞MFC荷瘤小鼠的抑瘤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20 mL/kg)和CⅡ-3组(200 mg/kg),每组6只。在小鼠右侧腋下注射MFC细胞悬液0.2 mL后,于次日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10 d。末次给药24 h后,在测量瘤体大小的基础上,采用氢-1核磁共振技术(~1H-NMR)并结合非监督型主成分分析(PCA)、监督型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比较两组荷瘤小鼠肝组织的代谢谱并分析差异性代谢物,探索CⅡ-3抑瘤作用的潜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Ⅱ-3组荷瘤小鼠的瘤体明显减小;两组小鼠的~1H-NMR图谱存有差异;结合非监督型PCA、监督型PLS-DA、OPLS-DA结果,共确定了肝组织潜在差异性代谢物6个,分别为糖原(升高)、丙酮酸(降低)、精氨酸(降低)、羟脯氨酸(升高)、肌苷(升高)、烟酰胺(升高),主要归属于精氨酸代谢、能量代谢和核酸代谢。结论:CⅡ-3对MFC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可能与调节精氨酸代谢、能量代谢和核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 上皮肿瘤细胞MFC 代谢组学 氢-1核磁共振技术 小鼠
下载PDF
中药抗酒精性胃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雪雪 陶柱萍 +4 位作者 厉颖 李灿委 刘卫红 尹爱武 高鹏飞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9-1507,共9页
酒精性胃损伤是指过量饮酒或长期饮酒导致的胃黏膜急性或慢性损伤,饮酒人群中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胃黏膜病变比率明显偏高。中药因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成为近年来抗酒精性胃损伤药物的研究热点。该研究通过检... 酒精性胃损伤是指过量饮酒或长期饮酒导致的胃黏膜急性或慢性损伤,饮酒人群中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胃黏膜病变比率明显偏高。中药因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成为近年来抗酒精性胃损伤药物的研究热点。该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总结了近3年中药抗酒精性胃损伤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中药往往通过多途径的协同作用,减轻酒精性胃损伤,其作用机制包括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调节胃黏膜保护因子水平、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和调节机体代谢紊乱等,为抗酒精性胃损伤的中药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胃损伤 中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厉颖 李灿委 +2 位作者 范孟然 刘卫红 高鹏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4-947,共4页
酒精性肝病(alcohol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表现为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近年来,代谢组学在ALD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已应用于生物标志物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本文就代谢组学在... 酒精性肝病(alcohol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表现为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近年来,代谢组学在ALD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已应用于生物标志物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本文就代谢组学在AL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代谢组学 发病机制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中药调控肠道菌群干预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厉颖 李灿委 +5 位作者 范孟然 王雪雪 陶柱萍 刘卫红 尹爱武 高鹏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5,共9页
酒精性肝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中药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疾病的特点与肠道菌群的整体调节作用高度吻合,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恢复肠屏障功能、缓解肠道炎症反应等作用机制治疗酒精性肝病。本文综合... 酒精性肝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中药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疾病的特点与肠道菌群的整体调节作用高度吻合,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恢复肠屏障功能、缓解肠道炎症反应等作用机制治疗酒精性肝病。本文综合近年来中药调控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从肠道菌群与酒精性肝病的关系,以及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恢复肠屏障功能、缓解肠道炎症反应来发挥干预酒精性肝病的作用,以期为中药干预酒精性肝病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中药 肠道菌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陶柱萍 李灿委 +5 位作者 王雪雪 厉颖 张成桂 刘卫红 白丽 高鹏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7-132,共6页
胃癌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代谢组学是一门采用高通量化学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生物体整体或组织、细胞等系统代谢变化的学科,广泛应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胃癌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代谢组学是一门采用高通量化学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生物体整体或组织、细胞等系统代谢变化的学科,广泛应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筛选、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等多个领域。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归纳了代谢组学技术在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胃癌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胃癌 应用进展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与酒精诱导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厉颖 李灿委 +3 位作者 范孟然 尹爱武 刘卫红 高鹏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4-129,共6页
酒精可诱发大脑功能障碍,肠道微生物可通过肠-脑轴介导酒精对脑损伤的影响。目前,酒精通过微生物-肠-脑轴介导脑损伤的机制研究主要包括炎症、内毒素、色氨酸代谢等。探索酒精与微生物-肠-脑轴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酒精对脑部的... 酒精可诱发大脑功能障碍,肠道微生物可通过肠-脑轴介导酒精对脑损伤的影响。目前,酒精通过微生物-肠-脑轴介导脑损伤的机制研究主要包括炎症、内毒素、色氨酸代谢等。探索酒精与微生物-肠-脑轴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酒精对脑部的影响,为探索酒精诱导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脑损伤 微生物-肠-脑轴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小学教师生活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江雁 李凌 +2 位作者 张晓云 李灿委 陈红云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74-79,共6页
目的:研究腾冲和龙陵山区小学教师生活方式与其生存质量9维度间的相关性,探寻有利提高小学教师生存质量的生活方式。方法:用SF-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及生活方式调查表测试600名山区小学教师,Epidata 3.02双录入数据,对535份有效案例用SPSS... 目的:研究腾冲和龙陵山区小学教师生活方式与其生存质量9维度间的相关性,探寻有利提高小学教师生存质量的生活方式。方法:用SF-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及生活方式调查表测试600名山区小学教师,Epidata 3.02双录入数据,对535份有效案例用SPSS 16.0进行Pearson相关、Kendall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据相关系数r判断相关性和相关程度。结果: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7.99%;Cronbachs’a系数0.768。数据方差分析(F=7 855.669,P=0.000<0.01)符合正态分布;腾冲、龙陵山区小学教师的生活方式上MOF2、12、14三方面与SF-36生存质量量表9维度间均有负相关关系;MOF5与SF-36生存质量量表9维度均有正相关关系。结论:从MOF2、12、14及MOF5四方面入手进行干预、引导并改进硬件环境,对小学教师的生存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生存质量 小学教师 维度 相关
下载PDF
环磷酰胺对MFC荷瘤小鼠影响的~1H NMR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柱萍 厉颖 +8 位作者 常旭 欧红利 江伦 王雪雪 李灿委 范孟然 刘卫红 白丽 高鹏飞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3期88-91,共4页
实验采用核磁共振(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对MFC荷瘤小鼠和环磷酰胺(CTX)干预MFC荷瘤小鼠的肝脏提取物进行代谢谱分析,结合PCA和OPLS-DA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差异性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探索CTX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在肝脏提取物中分析确定了... 实验采用核磁共振(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对MFC荷瘤小鼠和环磷酰胺(CTX)干预MFC荷瘤小鼠的肝脏提取物进行代谢谱分析,结合PCA和OPLS-DA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差异性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探索CTX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在肝脏提取物中分析确定了6个潜在的差异代谢物:丙酮酸、羟脯氨酸、肌苷、烟酰胺、胆碱、甘油磷酸胆碱。CTX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核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等代谢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MFC细胞 代谢组学 1H NMR
下载PDF
Cenicriviroc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司传平 高鹏飞 +9 位作者 王全义 张秋生 张惠 王一波 孙富强 张耀文 鲁园园 Ye Hong 李灿委 洪丰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5,共6页
探讨Cenicriviroc(CVC)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SD雄性大鼠66只被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CVC治疗组。各组大鼠于同日开始腹腔注射TAA 30mg/Kg,3次/周,连续8周;另设空白对照组。治疗组分别在TAA诱导肝纤维化不同时间... 探讨Cenicriviroc(CVC)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SD雄性大鼠66只被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CVC治疗组。各组大鼠于同日开始腹腔注射TAA 30mg/Kg,3次/周,连续8周;另设空白对照组。治疗组分别在TAA诱导肝纤维化不同时间,按30mg·kg-1·d-1灌胃给药,包括:与TAA同日开始给CVC,连续8周(1B组);TAA腹腔注射4周后,给予CVC,连续4周(2B组)和TAA腹腔注射8周停用后,再给予CVC,4周(3B组)。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留取肝组织,行HE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溶液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肝纤维化定量分析。同时,以qRT-PCR检测CVC对培养肝星状细胞(HSC)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胶原蛋白I(collagen I)的直接作用。与模型组比,早、中期CVC治疗(1B组和2B组)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增高的肝脏系数(P<0.05)和血清中异常升高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1B组和2B组大鼠肝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较模型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其肝组织中胶原纤维面积显著降低(P<0.01),但是CVC对已形成的肝硬化(3B组)无显著改善作用。体外实验显示,CVC可以直接抑制HSC胶原蛋白I mRNA表达(P<0.05),但α-SMA 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CVC具有明显抑制肝纤维化形成作用,但对已形成的肝硬化缺乏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硫代乙酰胺 Cenicriviroc
原文传递
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雪雪 陶柱萍 +5 位作者 厉颖 李灿委 范孟然 刘卫红 韦桂宁 高鹏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73-2480,共8页
抑郁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快感缺失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类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合适的抑郁动物模型,对于抑郁的研究和抗抑郁新药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实验动物、造模方法、评价指标的合理选择与匹配,是评价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抑郁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快感缺失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类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合适的抑郁动物模型,对于抑郁的研究和抗抑郁新药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实验动物、造模方法、评价指标的合理选择与匹配,是评价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通过系统查阅PubMed、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中的抑郁研究文献,该文从实验动物选择、造模原理和方法、特点、评价指标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常用的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常用的抑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有应激法、糖皮质激素诱导法、利血平诱导法、脂多糖诱导法、手术造模法、基因敲除法及联合应用造模法等。应激法造模可较好地模拟临床抑郁患者的症状,但存在建模时间长、耗资较大等不足;糖皮质激素法、利血平法、脂多糖法诱导的抑郁动物模型,建模时间短、可控性较好,但可靠性较差;手术造模的致病机制与临床抑郁患者的发病机制吻合度较高,但存在术后恢复期较长的缺陷;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可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在抑郁中的特定作用,但其在抑郁研究中的适用性可能受到限制;联合应用造模法提高了抑郁动物模型的可靠性及数据的准确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可为抑郁的病理机制、抗抑郁药物的筛选及评价等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动物模型 中医药 应用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