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缝合技术在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炎铭 刘军伟 +2 位作者 梁鑫鸿 朱庚 王杉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4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缝合术在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10月75例在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以立体缝合技术处理疝囊和缺损,另外37例患者以传统... 目的探讨立体缝合术在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10月75例在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以立体缝合技术处理疝囊和缺损,另外37例患者以传统缝合方式关闭缺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关闭缺损缝合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率)及术后(复发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部位事件发生率)情况,并对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的关闭缺损缝合时间、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而中转开放率(0.00%)低于对照组(16.22%),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手术部位事件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结论立体缝合技术在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减少中转开放率,有效关闭筋膜缺损,避免术后手术部位事件发生,患者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巨大切口疝修补术 立体缝合技术 满意率 住院时间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不同应用情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后凝血功能、胃肠功能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炎铭 梁鑫鸿 +1 位作者 朱庚 王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不同应用情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对凝血功能、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阿司匹林不同应用情况,分为A组(围术期持续应用)36例和B组(术前1周停...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不同应用情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对凝血功能、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阿司匹林不同应用情况,分为A组(围术期持续应用)36例和B组(术前1周停用)59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前和术后24 h凝血功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中和术后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6、0.62、0.13、0.09、0.07、0.10、0.30、0.25、0.16、0.26,P均>0.05)。两组组内术前和术后24 h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8、0.36、0.48、0.60;0.39、0.28、0.52、0.32,P均>0.05)。与B组比较,A组术后住院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缩短(t分别=5.42、10.23、13.84、20.08,P均<0.05);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降低,术中和术后出血发生率升高(P均<0.05)。两组切口感染率和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围术期阿司匹林持续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有利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DVT的预防,但可能增加术中和术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腹腔镜 胆囊切除 凝血功能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对患者预后恢复观察
3
作者 李炎铭 朱庚 +1 位作者 俞晨晨 郭毅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0期1894-189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分析本院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72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患者37例纳入LRCL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分析本院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72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患者37例纳入LRCL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患者35例纳入LC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应激及炎性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RCL组手术时间长于LC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总天数短于LC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C组(P<0.05);LRCL组术后24 h时胃泌素、胃动素水平高于LC组(P<0.05);LRCL组术后24 h时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LC组(P<0.05);LRC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C组(P<0.05)。结论 与LC术治疗比较,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可减轻手术损伤,加快术后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保胆取石术 胆囊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65例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庚 李炎铭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2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采用远端胃癌根治术联合D2治疗的65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采用远端胃癌根治术联合D2治疗的65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的采用常规的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3.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胃瘫、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远端胃癌,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远端胃癌 淋巴结清扫术 D2根治术
下载PDF
肝癌患者组织中Cyclin E、p27kip1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杉 梁鑫鸿 +1 位作者 朱庚 李炎铭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第2期113-116,120,共5页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组织细胞周期素E(Cyclin E)、抑制因子p27kip1和核抗原-67(Ki-6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癌患者共90例(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观察组肿瘤组织和...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组织细胞周期素E(Cyclin E)、抑制因子p27kip1和核抗原-67(Ki-6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癌患者共90例(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观察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与对照组的Cyclin E、p27kip1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组织Cyclin E、p27kip1和Ki-67 mRNAs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和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肿瘤组织Cyclin E和Ki-67阳性表达率及mRNAs水平比癌旁组织和对照组增加,p27kip1阳性表达率及mRNA水平比癌旁组织和对照组降低(χ~2分别=33.91、23.77;36.44、23.17;-16.36、-7.81;t分别=20.40、17.47;11.26、9.69;-14.16、-14.84,P均<0.05)。观察组肿瘤组织Cyclin E、Ki-67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χ~2分别=0.64、0.18、0.51;0.49、0.17、0.62;0.02、1.44、0.86,P均>0.05),但与肿瘤TNM分期、血液或淋巴转移、肿瘤分化级别密切相关(χ~2分别=19.00、7.32、10.40;10.79、7.79、9.37;15.26、6.58、6.67,P均<0.05)。结论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与组织Cyclin E、p27kip1和Ki-67蛋白的表达异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周期素E 抑制因子p27kip1 核抗原-67
下载PDF
保胆取石中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囊管结石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詹海涛 李炎铭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5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和钬激光在保胆取石中的胆囊管结石碎石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输尿管镜直视下联合钬激光在保胆取石及胆囊管结石碎石,开展输尿管镜下保胆取石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胆囊管结石31例。结果:31例胆囊管结石平均碎石1~4次...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和钬激光在保胆取石中的胆囊管结石碎石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输尿管镜直视下联合钬激光在保胆取石及胆囊管结石碎石,开展输尿管镜下保胆取石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胆囊管结石31例。结果:31例胆囊管结石平均碎石1~4次,平均取石时间20~40分钟,除3例患者因碎石次数较多,胆囊管水肿,放置胆囊引流1周后拔除,余均顺利1次胆囊壁缝合,术后无胆囊炎胆瘘等并发症出现,无中转胆囊切除。结论:在输尿管镜下联合钬激光胆囊管碎石术安全、有效且明显减少中转胆囊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钬激光 保胆取石
下载PDF
腹腔镜下辅助胸部小切口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的可行性研究(10例食管早期癌根治应用分析)
7
作者 詹海涛 李炎铭 吴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2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外科 食管早期癌 癌根治术 胸部小切口 应用 中下段 胸腔镜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miRNA-15a、miRNA-34b和miRNA-103及CYP1A2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梁鑫鸿 毛祖杰 +3 位作者 李炎铭 王杉 郭毅 章历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微小RNA(microRNA,miRNA)-15a、miRNA-34b和miRNA-103及CYP1A2基因多态性相关性。方法选择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12例,均行经尿...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微小RNA(microRNA,miRNA)-15a、miRNA-34b和miRNA-103及CYP1A2基因多态性相关性。方法选择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12例,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s resection of prostate,TUPKRP),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n=27)与非感染组(n=85)。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外周血miRNA-15a、miRNA-34b和miRNA-103表达,及CYP1A2基因多态性变化。结果感染组血清CRP、TNF-α、IL-6和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外周血miRNA-15a表达低于未感染组,而miRNA34b和miRNA103表达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CYP1A2基因位点rs2069514-3859等位基因A分布高于非感染组,而G分布低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CYP1A2基因位点rs20695143859基因型AA分布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IL-6和PCT水平升高,血miRNA-15a低表达及miRNA34b和miRNA103高表达参与了术后尿路感染发生、发展,且CYP1A2基因位点rs20695143859等位基因A可能为术后尿路感染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术后尿路感染 炎症因子 miRNA-15a miRNA-34b miRNA-103 CYP1A2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原文传递
细胞周期蛋白Y与肝癌病变程度及手术前后肝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杉 梁鑫鸿 +1 位作者 朱庚 李炎铭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9期796-800,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Y(CCNY)对肝癌患者病变程度的影响以及其与手术前后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60例肝癌患者(肝癌组)、69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临床资料。肝硬化组Child-P...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Y(CCNY)对肝癌患者病变程度的影响以及其与手术前后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60例肝癌患者(肝癌组)、69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临床资料。肝硬化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33例(肝硬化A级组),B级21例(肝硬化B级组),C级15例(肝硬化C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总胆汁酸;采用WB法检测血清CCNY,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A、B、C级组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明显降低,ALT、TBIL、GGT、总胆汁酸和CCNY明显升高,且随着肝脏病变程度越重变化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癌患者CCNY与TBIL、ALT、总胆汁酸和GGT呈正相关(r=0.544、0.612、0.553和0.539,P<0.05),CCNY与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呈负相关(r=-0.478和-0.620,P<0.05)。肝癌患者术前及术后1、2、7 d CCNY分别为3.01±1.10、7.24±2.57、6.29±1.78和4.01±1.52,ALT分别为(98.74±16.79)、(430.55±197.62)、(255.73±26.77)和(121.89±20.42)U/L;术后1和2 d CCNY和ALT明显高于术前,术后2 d明显低于术后1 d,术后7 d明显低于术后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血清CCNY的表达与术前、术后1 d、术后2 d和术后7 d ALT呈正相关(r=0.669、0.821、0.663、0.642,P<0.01)。结论肝癌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越重患者血清CCNY越高,且CCNY的表达越高肝癌患者因手术肝损伤程度越重,其与肝损伤指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类 病变程度 肝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