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疆农一师养畜场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几项措施
- 1
-
-
作者
李烈贵
李景春
-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畜牧兽医工作站
-
出处
《中国奶牛》
1991年第4期19-19,16,共2页
-
文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养畜场饲养的黑白花奶牛是60年代初从北京、上海引进的。当时成年母牛年均单产4000公斤,到70年代末,经历了18年,单产才提高到5000公斤上下。1980年以后的10年中,他们对奶牛饲养管理采取了综合措施,到1990年,83头成年母牛年均单产达到6600公斤,头均盈利1200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他们在奶牛繁育和饲养管理上采取的措施如下。
-
关键词
奶牛饲养
成年母牛
黑白花奶牛
饲养管理
挤奶员
牛群
后备牛
情期受胎率
冻精
泌乳牛
-
分类号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浅谈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
- 2
-
-
作者
李烈贵
张树华
-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畜牧兽医站
-
出处
《黄牛杂志》
1992年第3期60-61,共2页
-
文摘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属于生物技术范畴。列入“八、五”计划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对此,国家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力图在“八、五”期末普及这项技术。对这项新技术,我们也试图通过在生产中的试验应用,尽早普及,为此,我们于1990年6月至9月,用一步细管法奶牛冷冻胚胎,以放牧牛作受体,用非手术法在野外进行移植。于1991年夏产下3头小牛(2公1母),经胚胎来源单位(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鉴定(核对胚胎号),确认这3头小牛属胚胎移植小牛。这样。
-
关键词
牛
乳牛
胚胎移植
应用
-
分类号
S823.3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降低绵羊冷冻精液配种成本的试验
- 3
-
-
作者
李烈贵
邹余德
肖开基
赵新生
刘晓辉
张全新
-
机构
新疆农一师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3-34,共2页
-
文摘
绵羊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的研究,早在50年代国外已经开始,我国也在70年代中期,由国家组织攻关,并于1982年取得了情期受配母羊产羔率56.4%的成果。但是,直到90年代的今天,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绵羊冷冻精液配种技术仍不能在生产中普及应用,其根本原因就是每产一只羔羊的成本太高。就以56.4%的产羔率计算,就需7元以上,甚至高达10元以上(按情期2次或3次输精,每次用2粒冻精,每粒1元计算,下同)。导致这项技术无法在生产中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从1989年至1992年度,试图通过对冻精不同方法的处理,得到生产单位可以接受的最低配种成本,促使这项技术早日转化为生产力,为提高我国绵羊品质作出努力。
-
关键词
绵羊
人工授精
配种
冷冻精液
-
分类号
S826.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降低绵羊冷冻精液配种成本的试验
- 4
-
-
作者
李烈贵
邹余德
肖开茎
赵新生
刘晓辉
张全新
-
机构
新疆农一师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5-46,共2页
-
文摘
绵羊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的研究,早在50年代国外已经开始,我国也在70年代中期,由国家组织攻关,并于1982年取得了情期受配母羊产羔率56.4%的成果。但是,直到90年代的今天,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绵羊冷冻精液配种技术仍不能在生产中普及应用,其根本原因就是每产一只羔羊的成本太高。就以56.4%的产羔率计算,就需7元以上,甚至高达10元以上(按情期2次或3次输精,每次用2粒冻精,每粒1元计算,下同)。导致这项技术无法在生产中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从1989年至1992年度,试图通过对冻精不同方法的处理,得到生产单位可以接受的最低配种成本,促使这项技术早日转化为生产力,为提高我国绵羊品质作出努力。
-
关键词
绵羊
冷冻精液
配种
-
分类号
S826.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世界奶牛业简况及2000年后发展趋势
- 5
-
-
作者
李烈贵
-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国奶牛》
1989年第3期62-64,共3页
-
文摘
大多数国家的奶牛业都是畜牧业的主导部门,提供牛奶、牛肉、皮张和其他一些工业原料。1985年世界奶总产中,牛奶占90.7%,为45560万吨。英国的奶牛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20%,保证了对奶的需要并提供了70%的牛肉。法国的养牛业是畜牧业中最发达的生产,肉牛闻名于世。美国1985年牛奶总产6250万吨,人均占有264.1公斤。
-
关键词
奶牛饲养
主导部门
黑白花
农业产值
牛群
后裔测定
胚胎移植技术
牛生长激素
泌乳奶牛
种公牛
-
分类号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垦区牛的育肥技术
- 6
-
-
作者
李烈贵
邹余德
张树华
-
机构
新疆农一师畜牧兽医站
-
出处
《新疆畜牧业》
1994年第6期55-56,共2页
-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牛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尤其在农区更为显著.很多地区都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牛的改良,目的是为了提高产肉、产奶、役用性能.改良牛数量的增加,加上良好的饲养条件和技术措施,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肉牛业或肉牛生产基地.部分农牧民从养牛脱了贫,“牵着黄牛奔小康”的劳动形式,又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的道路.
-
关键词
农场垦区
新疆
改良牛
育肥
-
分类号
S823.6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