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陋室铭》“素琴”之我见
1
作者 李煌昭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陋室铭》 初中教材 刘禹锡 “素琴”
下载PDF
文化氛围,学校个性与环境育人--破译学校软性管理的秘诀
2
作者 李煌昭 《福建陶研》 2003年第1期36-37,共2页
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 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与校园人的发展。现在花园式、宫殿式、宾馆式的学校层出不穷,这固然好,但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同样重要,学校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校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管理者 文化氛围 环境育人 个性 校园文化 软性 破译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中对教材编者意图的探究
3
作者 李煌昭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2年第6期30-32,共3页
学生不善于阅读完整的“课文”,只看“正文”而忽视助读系统是目前语文教学环节存在的“通病”,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如何解读教材编者意图,从阅读一篇“课文”到阅读一个单元,再到阅读整本教科书,乃至中考总复习时阅读整套语文教材,... 学生不善于阅读完整的“课文”,只看“正文”而忽视助读系统是目前语文教学环节存在的“通病”,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如何解读教材编者意图,从阅读一篇“课文”到阅读一个单元,再到阅读整本教科书,乃至中考总复习时阅读整套语文教材,借以实现从点到线,由线及面,构面成体的语文高阶思维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文 编者意图 序列 高阶思维
下载PDF
以问题为抓手 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言”与“意”——以“湖心亭看雪”教学为例
4
作者 李煌昭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第2期20-21,共2页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着力还原阅读理解的过程,教师的价值就在于促使学生和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联系。阅读的目的不仅在理解内容上,更在于体验独特的言语形式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怎样化"心中旨意"为"笔下文字&...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着力还原阅读理解的过程,教师的价值就在于促使学生和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联系。阅读的目的不仅在理解内容上,更在于体验独特的言语形式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怎样化"心中旨意"为"笔下文字"。通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放慢阅读节奏,感悟文章的情、意、境,学习语言文字的巧妙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问题探究 初中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下载PDF
从太空服到“太空服”
5
作者 李煌昭 《语文学习》 2024年第7期24-26,共3页
一、有意无意的“显”,师:小说中,“我”是什么时候突然明白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生:看到那幅壁画时。师:为什么看到壁画就恍然大悟?生:因为失重的铅笔。师:铅笔和壁画有什么关系?生:因为在太空中,铅笔会失重、打转,壁画正好也是... 一、有意无意的“显”,师:小说中,“我”是什么时候突然明白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生:看到那幅壁画时。师:为什么看到壁画就恍然大悟?生:因为失重的铅笔。师:铅笔和壁画有什么关系?生:因为在太空中,铅笔会失重、打转,壁画正好也是太空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笔 失重 壁画 领航员 太空
原文传递
从果到因的三次探寻
6
作者 李煌昭 《语文学习》 2023年第7期18-20,共3页
师:刚才我们从文章的选词用语、修辞手法、句式选择、称呼变换等角度感受到了闻一多这篇演讲稿激越的情感,尤其是通过长句、短句的配合,反问句、感叹句的配合等,作者奔涌于字里行间的那一份义愤填膺、那一腔慷慨激昂甚至可以跨越时空,... 师:刚才我们从文章的选词用语、修辞手法、句式选择、称呼变换等角度感受到了闻一多这篇演讲稿激越的情感,尤其是通过长句、短句的配合,反问句、感叹句的配合等,作者奔涌于字里行间的那一份义愤填膺、那一腔慷慨激昂甚至可以跨越时空,震撼并激荡着读着此文的今天的我们。此外,文章中用括号标示出来的那些动作以及现场听众的反应,也可以帮助我们想象出演讲现场的氛围,感受到演讲扑面而来的气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句 感叹句 句式选择 演讲稿 短句 跨越时空 闻一多
原文传递
放缓节奏,凸显主旨
7
作者 李煌昭 《语文学习》 2023年第3期25-27,共3页
师:范进中了秀才以后,又碰到乡试年,他对乡试能不在乎吗?生:非常在乎。生:做梦都想。生:成了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去考取举人,而且乡试每三年才一次。师:小说怎么写的?
关键词 乡试 秀才 主旨
原文传递
审辨逻辑,品悟哲思
8
作者 李煌昭 《语文学习》 2022年第5期24-25,共2页
一、第五句话是支架,是钥匙,是密码师:《虽有嘉肴》全文只有5句话,第一句话以生活中通俗的吃饭问题做类比,切入“学道”话题,从否定的角度提出学道方知其善的道理。第二句话进一步推导出“知不足”和“知困”的问题。第三句话演绎出“... 一、第五句话是支架,是钥匙,是密码师:《虽有嘉肴》全文只有5句话,第一句话以生活中通俗的吃饭问题做类比,切入“学道”话题,从否定的角度提出学道方知其善的道理。第二句话进一步推导出“知不足”和“知困”的问题。第三句话演绎出“自反”和“自强”的解决方案。第四句话得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论点 教学相长 吃饭问题 品悟
原文传递
有破有立,有劝有诫
9
作者 李煌昭 《语文学习》 2019年第4期16-17,共2页
一、先反后正,先破后立师:这篇演讲词观点鲜明,文章主要信息并不难找,在文末,作者更是直接写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那么问题来了,同学们在阅读中是否留意本文的句式特点?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品读。我先举个例子。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句式特点 演讲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