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三维角度仪的设计及其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评价
1
作者 李照文 李绪贵 +5 位作者 唐谨 叶劲 李培金 左昌俊 王威 唐园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三维角度仪,将其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以测量髋臼臼杯把持杆的倾斜角度,评估其是否能提高髋臼臼杯植入角度(外展角和前倾角)的精准度。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目的设计一种三维角度仪,将其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以测量髋臼臼杯把持杆的倾斜角度,评估其是否能提高髋臼臼杯植入角度(外展角和前倾角)的精准度。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30例患者分成测量仪组(采用三维角度仪辅助进行THA组,15例)和传统组(传统THA组,15例),两组术前规划髋臼臼杯置入的外展角为38º、前倾角为20º,比较两组术后X线片上所测得髋臼臼杯置放的角度(外展角和前倾角)与其术前所规划臼杯置入角度之间的误差。结果测量仪组术后髋臼臼杯置放的角度(外展角和前倾角)与术前所规划角度的误差明显小于传统组。结论相对于传统THA术中医生用肉眼瞄髋臼臼杯置入方向而言,采用此三维角度仪辅助进行THA,能在术中对髋臼臼杯置入的方向进行刻度化测量,能提高髋臼臼杯置入角度的精准度,其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外展角 前倾角 髋臼臼杯 脱位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衰竭与死亡关系(附60例死亡原因分析)
2
作者 李照文 辛秋绒 王效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S1期79-81,共3页
对60例住院死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除2例为单脏器严重衰竭外,58例均为2脏器以上衰竭,占全部死亡病例的96.7%。结果表明:多脏器功能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在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由某些诱因激发而导致死亡。其中以... 对60例住院死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除2例为单脏器严重衰竭外,58例均为2脏器以上衰竭,占全部死亡病例的96.7%。结果表明:多脏器功能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在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由某些诱因激发而导致死亡。其中以诱发肺、肾功能衰竭尤为显著,故维护肺、肾功能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其关键是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努力防治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 死亡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3
作者 李照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30-330,共1页
分析30 例急性白血病(AL) 早期死亡原因,认为发热和肝脾肿大为白血病的特异性表现,因感染、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 而早期死亡占30% ~43-3% ,为AL的主要死因。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死亡原因 多器官功能衰竭 出血
下载PDF
老年急性白血病30例分析
4
作者 李照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425-426,共2页
对 30例老年急性白血病 (AL)进行临床分析 ,发现老年AL具备一些临床特点 ,如发病较缓慢 ,症状不典型 ,对化疗耐受性差 ,早期病死率高等 ,值得引起注意。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老年人
下载PDF
2663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8
5
作者 杨晓华 李照文 +1 位作者 张芳香 戚伏香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各自特点 ,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2663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63例药物不良反应中 ,抗生素引起的占46 19 % ,神经系统用药占15 92 % ,心血管... 目的 :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各自特点 ,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2663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63例药物不良反应中 ,抗生素引起的占46 19 % ,神经系统用药占15 92 % ,心血管系统用药占5 18 % ,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占1 76 % ,抗恶性肿瘤用药占1 99 %。2663例中死亡210例 ;青霉素占过敏性休克致死的30 16 % (19/63) ,别嘌呤醇占皮肤变态反应致死的40 % (12/30) ,庆大霉素占肾损害致死的47 82 % (11/23) ,复方新诺明占肝损害致死的27 22 % (5/18)。结论 :审慎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是可以大大减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 皮肤变态反应
下载PDF
新型角度测量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照文 李绪贵 +4 位作者 唐谨 叶劲 李培金 王威 唐园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角度测量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行THA治疗的患者按照术中是否使用新型角度测量器置入髋臼臼杯分为测量器组(使用新型角度测量器辅助置入髋臼臼杯行THA治疗,20例)和传统组(传统方法置入髋臼臼杯行... 目的探讨新型角度测量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行THA治疗的患者按照术中是否使用新型角度测量器置入髋臼臼杯分为测量器组(使用新型角度测量器辅助置入髋臼臼杯行THA治疗,20例)和传统组(传统方法置入髋臼臼杯行THA治疗,20例)。记录两组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第2天两组髋臼臼杯外展角、前倾角与术前规划的误差。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个月。术后第2天髋臼臼杯外展角、前倾角与术前规划的误差测量器组均明显小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切口均一期愈合。除传统组1例出现肌间静脉血栓外,患者均未出现假体脱位、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新型角度测量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THA术中不仅能对髋臼锉杆操作方向进行刻度化测量或指引,利于髋臼锉对髋臼的同心圆磨锉,使臼杯与髋臼良好匹配,而且能对臼杯置入后的前倾角和外展角进行刻度化测量,有效减小了术中用肉眼评估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臼杯 外展角 前倾角 穿刺 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再障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辛秋绒 李照文 +1 位作者 贾玉萍 肖玲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67-169,共3页
本文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再障8例,6例分别显示了血红蛋白升高、组织红细胞升高、骨髓幼稚红细胞增多及输血次数减少的变化。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肽网支撑治疗胸腰椎结核30例分析
8
作者 王克军 李照文 +2 位作者 廖全明 王志贵 王宜山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5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2.4岁(17~55岁)。病变部位:胸椎9例,胸、腰段6例,腰椎15例。2个椎体21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1例,跳跃型1例。椎旁脓肿24例,髂窝流注性...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2.4岁(17~55岁)。病变部位:胸椎9例,胸、腰段6例,腰椎15例。2个椎体21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1例,跳跃型1例。椎旁脓肿24例,髂窝流注性脓肿6例。本组患者伴有后凸畸形26例,平均Cobb角42.8°。术前血沉介于34~142mm/h。本组患者术前常规抗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1~2周,手术方式为一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前方钛网支撑畸形矫正、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痨治疗12个月,定期复查胸腰椎正侧位片、血沉、肝肾功能等。结果切口皆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随访6~36个月(平均12个月),畸形矫正、植骨融合满意,未见内固定失败,疼痛等症状消失,脊髓功能皆明显恢复。2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3例感伤口区麻木。术后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3~11个月。结论胸、腰椎结核行一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同时前方钛网支撑畸形矫正和内固定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结核 钛网支撑 内固定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在肾脏疾病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杨晓华 李照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50-151,共2页
肿瘤坏死因子在肾脏疾病的临床意义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杨晓华,李照文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主要是巨噬细胞受到脂多糖等的刺激而释放的多肽激素。它对维持体内平衡及很多病理状态有关... 肿瘤坏死因子在肾脏疾病的临床意义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杨晓华,李照文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主要是巨噬细胞受到脂多糖等的刺激而释放的多肽激素。它对维持体内平衡及很多病理状态有关[1]。为了探讨TNF在肾脏疾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肾疾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针对铁路电力工程施工的问题与优化途径分析
10
作者 李照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6期0001-0003,共3页
铁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活动须具备科学性、完整性、全面性,施工方项目方需要对各类施工管理指标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监管控制,依托成熟完善的管理流程、管理措施,对各项问题做出精细化评价分析,对其中的原材料问题、施工技术问题、工艺问... 铁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活动须具备科学性、完整性、全面性,施工方项目方需要对各类施工管理指标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监管控制,依托成熟完善的管理流程、管理措施,对各项问题做出精细化评价分析,对其中的原材料问题、施工技术问题、工艺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分析,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以及控制管理方法,提高铁路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水平、建设效率。本文,对铁路电力工程施工问题以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电力工程 施工问题 优化途径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辛秋绒 李照文 贾玉萍 《山西白血病》 1994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辛秋绒,李照文,贾玉萍我院自1989年8月至1994年4月收治的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均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缓解,现将资料完整者14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辛秋绒,李照文,贾玉萍我院自1989年8月至1994年4月收治的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均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缓解,现将资料完整者14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1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治疗
下载PDF
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的理论验证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照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19-624,共6页
背景:传统的腰椎融合固定后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可造成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目前动态内固定系统的初步临床效果令人鼓舞,但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却呈现出现有棘突间内固定器设计上的诸多不足,出现一些与器械... 背景:传统的腰椎融合固定后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可造成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目前动态内固定系统的初步临床效果令人鼓舞,但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却呈现出现有棘突间内固定器设计上的诸多不足,出现一些与器械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目的:研发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方法:自行设计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既能适应脊柱的万向活动,又能保留棘上韧带。从设计理念而言,更能满足人体脊柱的正常活动。结果与结论: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在不牺牲脊柱即刻稳定性的前提下将其动态固定,置入后可分散坚固内固定的负荷传导,避免应力遮挡,还可增大椎管容积,增加椎间孔的大小,恢复椎间隙高度,卸载后方纤维环的负荷,减少相应节段小关节载荷。但由于现有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器的设计缺陷和昂贵价格,使临床应用受限。自主研发的一种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可安于棘突根部,实现棘间、棘-板间弹性承载并能万向活动,从而有望克服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并降低其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 动态稳定 棘突间内固定 脊柱融合 椎间盘 并发症 椎管狭窄
下载PDF
经皮介入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照文 石新明 +3 位作者 何正兵 张松 魏瑞良 赵伯新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6期145-147,150,共4页
目的 评价经皮介入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7年5月~2011年4月在我科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2~55岁,平均(40.2±6.5)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4.5±1.7)年.所... 目的 评价经皮介入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7年5月~2011年4月在我科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2~55岁,平均(40.2±6.5)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4.5±1.7)年.所有病例均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臭氧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26个月,末次随访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48例,良24例,可28例,优良率86%.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明显优于术前(F=6.86,P<0.05).结论 应用经皮介入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下载PDF
经皮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照文 赵伯新 +6 位作者 陈世雄 何正兵 肖再军 张松 魏瑞良 滕宇 邓祖国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24-24,50,共2页
我们对45例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臭氧治疗并经临床观察3~10个月,亦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臭氧治疗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微创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照文 刘勇 +3 位作者 严高威 裴华 邹先军 李文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下非导针引导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可行性。方法自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应用不扩髓非导针引导下小切口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新鲜闭合骨折32例,其中股骨干横形骨折12例,斜形骨折8例,粉碎骨折12例... 目的探讨微创下非导针引导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可行性。方法自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应用不扩髓非导针引导下小切口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新鲜闭合骨折32例,其中股骨干横形骨折12例,斜形骨折8例,粉碎骨折12例;一侧股骨干横形骨折合并同侧胫腓骨干粉碎骨折1例。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骨性愈合且恢复正常负重及行走25例(78%),临床愈合6例(19%),骨延迟愈合1例。本组无感染,髓内钉折弯、折断,无畸形愈合。结论微创下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股骨干骨折能防止短缩和旋转,固定牢靠,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能早期活动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位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照文 李培金 +5 位作者 叶劲 左昌俊 邓昶 王威 唐园 李绪贵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位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3例成人高位髋关节脱位患者,其中8例采用股骨转子间截骨,3例采用股骨转子下横行截骨+钢丝捆扎植骨,2例采用股骨转子下截骨+钢丝捆扎植骨+...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位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3例成人高位髋关节脱位患者,其中8例采用股骨转子间截骨,3例采用股骨转子下横行截骨+钢丝捆扎植骨,2例采用股骨转子下截骨+钢丝捆扎植骨+锁定接骨板辅助内固定。测量手术前后患肢短缩情况,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8年。1例术中行股骨假体下沉放置后柄体略内翻,1例术后截骨处存在旋转不稳,1例术后第2天出现右股部内翻畸形,均对症处理后好转。末次随访时,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髋关节脱位或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肢长度明显长于术前(P<0.01),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成人高位髋关节脱位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难度大,术中臼杯置入真臼位置,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软组织松解和股骨截骨方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转子下截骨 髋关节脱位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照文 李文华 +4 位作者 刘勇 严高威 李龙 邹先军 裴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1期55-55,共1页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治疗方法有多种,因其位置表浅,解剖结构单一,手术如骨圆针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轻微、易于取出、价格低廉等优点,故曾一度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内固定材料本身的因素或使用不当,很容易出现不稳定。为满足...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治疗方法有多种,因其位置表浅,解剖结构单一,手术如骨圆针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轻微、易于取出、价格低廉等优点,故曾一度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内固定材料本身的因素或使用不当,很容易出现不稳定。为满足临床所需,钛重建钢板等新型材料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材料 骨圆针内固定 治疗方法 解剖结构 价格低廉 使用不当
下载PDF
介绍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照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66-68,共3页
传统腰椎融合固定术后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可造成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而动态内固定系统的植入在不牺牲脊柱即刻稳定性的前提下将其动态固定,术后可分散坚固内固定的负荷传导,避免应力遮挡。但目前使用... 传统腰椎融合固定术后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可造成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而动态内固定系统的植入在不牺牲脊柱即刻稳定性的前提下将其动态固定,术后可分散坚固内固定的负荷传导,避免应力遮挡。但目前使用的各种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物,尚存在有的未能保留脊柱在各方向上弹性活动等诸多缺陷,均难以保证很低的并发症与很好的远期效果。设计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既能适应脊柱的多向活动,又能设计保留棘上韧带。从设计理念而言,更能满足人体脊柱的正常活动。该棘间多向动态稳定器,可安于棘突根部,实现棘间、棘-板间弹性承载并能多向活动,从而有望克服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并降低其价格,以促进临床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稳定 棘突间固定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治疗低龄Ficat Ⅴ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一例
19
作者 李照文 裴华 +2 位作者 刘勇 严高威 邹先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55-55,共1页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18周岁,因左髋摔伤后疼痛、左下肢跛行2年,伴左髋疼痛及活动受限进行性加重半年入院。患者系高中学生,于2004年春季从学校约2米高的院墙上摔下,左侧髋部着地,当即感左髋部烈疼痛并左髋活动受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18周岁,因左髋摔伤后疼痛、左下肢跛行2年,伴左髋疼痛及活动受限进行性加重半年入院。患者系高中学生,于2004年春季从学校约2米高的院墙上摔下,左侧髋部着地,当即感左髋部烈疼痛并左髋活动受限,行一般抗炎、止痛等保守治疗后疼痛减轻,左髋仍活动受限,左下肢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治疗后 全髋置换术 低龄 活动受限 下肢跛行 进行性加重 髋疼痛 临床资料 高中学生
下载PDF
介绍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棘旁万向动态稳定器
20
作者 李照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59-60,62,共3页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旁万向动态辅助稳定器,属医疗器械人体内植入物领域﹙本技术于2011年2月2日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1020285584.9﹚,它由双U形弹片、固定定位板、活动定位板及聚乙烯衬垫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双U形弹片和聚乙烯衬...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旁万向动态辅助稳定器,属医疗器械人体内植入物领域﹙本技术于2011年2月2日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1020285584.9﹚,它由双U形弹片、固定定位板、活动定位板及聚乙烯衬垫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双U形弹片和聚乙烯衬垫的双重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器 内固定系统 聚乙烯衬垫 脊柱 体内植入物 国家专利 医疗器械 缓冲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