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老舍与许地山:至交二十年
- 1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各界》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
文摘
1922年上半年,老舍在北平缸瓦市基督教堂受洗,因不满当时教育界的黑暗,于9月辞去待遇优厚的北郊劝学员职务,赴天津南开中学执教并兼在教会做些社会服务工作。已获燕京大学神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的许地山常来老舍兼职的教会,两人自此相识相交,直至许地山于1941年在香港遵然离世,这段长达二十年的深厚友情才被迫画上休止符。
-
关键词
许地山
天津南开中学
社会服务工作
学士学位
燕京大学
基督教堂
老舍
待遇优厚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永远的“地之子”:春城中的李广田
- 2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名人传记》
2024年第5期18-22,共5页
-
文摘
出生于山东平原乡村的李广田,一生中有两个重要阶段与昆明这座西南都会息息相关:1941年,受好友卞之琳之邀,他从济南来到西南联大叙永校区,是年秋随校迁至昆明本部,前后共执教达五年之久;1952年新中国高校院系调整,他从清华来到云南大学,历任副校长、校长,直至1968年离世。他六十二年生命里程的三分之一在昆明度过,由诗人、散文家到大学校长,由泰山之子到西山的仰慕者,而他“地之子”般质朴无华的生命底色始终没变……
-
关键词
高校院系调整
副校长
大学校长
地之子
李广田
云南大学
三分之一
卞之琳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朱自清的西南联大岁月
- 3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各界》
2024年第4期87-92,共6页
-
文摘
1938年春,在隆隆炮火的轰鸣中,清华教授朱自清和冯友兰等一众友人辗转至西南联大任教。自此至1946年,朱自清以亲身经历见证了联大自诞生伊始至复原北上的全部历程。作为联大中文系主任,他力主开设“大一国文”,主张打通新旧文学和中外文学,推动多位现代名家作品进入高校讲堂。曾于中学任教多年的他深谱学生现状,在极其艰苦的出版条件下写就了《经典常谈》等普及读本。联大八载,是无数个扰不安的日夜……
-
关键词
学生现状
中外文学
名家作品
朱自清
中文系主任
《经典常谈》
西南联大
冯友兰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朱自清的西南联大岁月
- 4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名人传记》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
文摘
1938年春,在隆隆的炮火轰鸣中,清华教授朱自清和冯友兰等一众友人辗转至西南联大任教。自此至1946年,朱自清以亲身经历见证了联大自诞生伊始至复员北返的全部历程。
-
关键词
朱自清
西南联大
冯友兰
亲身经历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林徽因的战时岁月
- 5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名人传记》
2022年第11期19-24,共6页
-
文摘
抗战时期,林徽因从名门闺秀、“太太客厅”的核心,到自嘲的“糟糖典型”,不仅为梁思成主持的中国营造学社贡献了诸多力量,也为西南地区古建筑考察做出了开拓性的努力。她亦不曾抛却文学的精神家园,留下了数目不多却耐人回味的诗篇和散文。
-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林徽因
梁思成
耐人回味
精神家园
名门闺秀
古建筑
西南地区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汪曾祺的“致青春”
- 6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名人传记》
2021年第2期15-20,共6页
-
文摘
从十九岁到二十六岁,汪曾祺“最青春”的七年在昆明度过。对于这座城市,他怀有特殊感情。其单以“昆明忆旧”为题的散文就有八篇之多。他笔下的西南联大地质系同学健美优秀、中文系同学狂放不羁。
-
关键词
汪曾祺
狂放不羁
地质系
致青春
西南联大
忆旧
中文系
散文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常沙娜的“和平礼物”
- 7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名人传记》
2021年第9期81-86,共6页
-
文摘
常沙娜是中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也是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美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她自幼随父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20世纪50年代,常沙娜参与了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经典建筑设计。六十多年后,耄耋之年的常沙娜再次“出山”,亲自带领团队设计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立面的柱头、柱础、额榜、花格墙以及铜门、馆徽方案,为展览馆的艺术创作锦上添花。
-
关键词
民族文化宫
建筑设计
外立面
柱础
展览馆
荣誉称号
常沙娜
常书鸿
-
分类号
TU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老舍与许地山:绝好的朋友
- 8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名人传记》
2021年第10期86-90,共5页
-
文摘
1922年5月,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于《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五号上面世,他自此以“落花生”的笔名闻名于世;也正是在这一年,老舍在离出生地小羊圈胡同不远的北平缸瓦市教堂受洗,并在此与许地山结识。十三年后,老舍的同题散文《落花生》发表于1935年1月20日《漫画生活》第五期,彼时的他正在地处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担任国文系教授;同年,许地山应香港大学之聘,自北平南下赴任。
-
关键词
许地山
《小说月报》
《落花生》
老舍
缸瓦市教堂
落花生
香港大学
国文系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代音乐宗师黄自
- 9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名人传记》
2022年第12期35-39,共5页
-
文摘
作为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他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有着华路蓝缕之功。他心怀振兴民族音乐的使命,给世界范围内的华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黄自,被人们尊称为“一代音乐宗师”。
-
关键词
早期音乐教育
现代音乐教育
优秀音乐
民族音乐
音乐教育事业
宗师
奠基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鹿斑比之父黄齐耀的传奇人生
- 10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名人传记》
2022年第1期90-95,共6页
-
文摘
乍一听到黄齐耀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陌生。但你一定看过《小鹿斑比》,这只被提名三项奥斯卡金像奖的“灵动小鹿”,惊艳了几代人的童年。黄齐耀作为《小鹿斑比》背后的核心画师,将中国水墨风融入动画,帮助迪士尼突破了背景设计的瓶颈,也把国画之美带入西方。可由于早年被边缘化的华裔身份,黄齐耀的付出被掩藏了六十余年。
-
关键词
传奇人生
迪士尼
背景设计
黄齐
奥斯卡金像奖
被边缘化
华裔身份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颖珊:不要让别人来定义你
- 11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名人传记》
2022年第3期83-86,共4页
-
文摘
1980年7月7日,一个华裔女孩在美国加州西南部城市托伦斯降生。她原籍广东中山,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上面还有一兄一姐。她的父母于20世纪70年代移民至美国,接手经营祖父母辛苦打拼的中餐馆。
-
关键词
广东中山
中餐馆
托伦斯
美国加州
祖父母
西南部城市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丰子恺与幼子“恩狗”
- 12
-
-
作者
李玉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名人传记》
2021年第8期15-20,共6页
-
文摘
抗战“赚回”的儿子十年逃亡,劫后余生。丰子恺在作于1947年的散文《胜利还乡记》中曾这样总结这遭逃亡经历赐予他的一项最重要的收获:我带了六个孩子(二男四女)逃出去,带回来时变了六个成人,又添了一个八岁的抗战儿子。倘使缘缘堂存在,它当日放出六个小的,今朝收进六个大的,又加一个小的作利息,这笔生意着实不错!
-
关键词
逃亡
丰子恺
抗战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