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OAb、TRAb、TGAb与妊娠期合并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关系及预测妊娠结局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力川 王舒婷 +1 位作者 李玫蓉 罗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7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妊娠期合并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关系及预测妊娠结局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96例妊娠期合并甲减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妊娠期合并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关系及预测妊娠结局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96例妊娠期合并甲减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妊娠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TPOAb、TRAb、TGAb与甲状腺功能(TSH、FT3、FT4)关系,并评价TPOAb、TRAb、TGAb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妊娠期合并甲减患者TPOAb、TRAb、TGAb与TSH、TT3、TT4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FT3、FT4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TPOAb、TRAb、TGAb为妊娠期合并甲减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POAb、TRAb、TGAb联合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AUC最大,为0.899,优于单一检测。结论 TPOAb、TRAb、TGAb与妊娠期合并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呈负相关,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妊娠结局,为及时采取有效、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减 甲状腺功能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贝为武 李玫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55-61,共7页
我国具有较高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母婴传播导致的围产期感染中90%以上儿童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妊娠期抗病毒治疗结合胎儿出生后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但仍不能避免宫内感染导致的阻断失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无法穿过胎盘,因... 我国具有较高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母婴传播导致的围产期感染中90%以上儿童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妊娠期抗病毒治疗结合胎儿出生后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但仍不能避免宫内感染导致的阻断失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无法穿过胎盘,因此依赖于胎盘渗漏、胎盘感染、免疫细胞传播等过程进入滋养层细胞而导致宫内感染。同时,这一过程也受到多种分子,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明确宫内感染涉及到的分子机制以及宫内感染治疗影响因素可为临床制定新干预措施以及研究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滋养细胞感染 母婴传播
下载PDF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3
作者 李玫蓉 宁思婷 班素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8期28-28,32,共2页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疗法对其胰岛素抵抗、激素水平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40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n=20)、观察组(n=20)...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疗法对其胰岛素抵抗、激素水平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40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n=20)、观察组(n=20),观察组予以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疗法,对照组予以达英35疗法与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性激素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卵泡刺激素(FSH)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β)、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PINS)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治疗,可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促进机体性激素恢复至正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达英-35
下载PDF
老年HIV/AIDS抗病毒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余丰 吴继周 +2 位作者 李玫蓉 陈梅娟 梁飞立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HIV/AIDS)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早期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1年11月—2014年6月在... 目的分析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HIV/AIDS)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早期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1年11月—2014年6月在广西横县人民医院就诊老年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ART治疗6个月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非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预后不良组和非预后不良组的临床分期、白蛋白、基线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HO临床分期越高、白蛋白越低、基线CRP越高,预后不良的发生率越高。卡方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的维持治疗率63.64%,明显低于非预后不良组8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的依从性越低,预后不良的发生率越高。结论 HIV感染临床分期、低蛋白血症、基线CRP、服药的依从性是影响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老年 早期
原文传递
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败血症患者66例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构成 被引量:1
5
作者 余丰 梁飞立 +2 位作者 李玫蓉 方敏 吴继周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体分布和耐药。结果入组患者咳嗽、咯痰、发热... 目的调查老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体分布和耐药。结果入组患者咳嗽、咯痰、发热、纳差、乏力、消瘦、贫血、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肝功能损害多见,多合并口腔真菌感染、肺部感染及老年慢性病,病死率高。真菌感染55例,以马尔尼菲青霉菌最多,对所有抗真菌药物均敏感。革兰阴性菌感染10例,以沙门氏菌属多见。病原菌对阿莫西林、妥布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吩和庆大霉素耐药率高。革兰阳性菌感染2例,对克林霉素、米诺环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及苯唑西林均100%敏感。结论广西横县老年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败血症 病原菌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老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余丰 吴继周 +3 位作者 覃成龙 陈梅娟 李玫蓉 梁飞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分析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临床特点及早期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6月在广西横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就诊的非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老年患... 目的分析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临床特点及早期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6月在广西横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就诊的非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老年患者临床特征和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失访、停药、维持治疗及免疫学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传播途径、血红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CD4+T细胞≤200(个/μL)的比率占半数以上,CD4+T细胞分层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老年组WHO分期Ⅲ期或Ⅳ期比率、慢性病患病率比非老年组高(P均<0.05),而非老年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肝功能异常率较老年组高(P均<0.05),维持治疗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预后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CD4+T细胞较抗病毒前增加明显,但增殖、失访及停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该县老年HIV/AIDS患者以男性少数民族患者多见。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基线CD4+T细胞及血红蛋白低,WHO临床分期高,多合并有慢性疾病,免疫应答良好,维持治疗率低,ART后易发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老年 早期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脑卒中8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敏 邓梅花 +4 位作者 梁飞立 陈有爱 李玫蓉 覃海凤 陈梅娟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3-836,共4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脑卒中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横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4例艾滋病合并脑卒中病例为研究对象,对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被分为抗病毒治疗(ART)组及未ART组,比较两组脑卒中临床特点。结果 8...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脑卒中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横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4例艾滋病合并脑卒中病例为研究对象,对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被分为抗病毒治疗(ART)组及未ART组,比较两组脑卒中临床特点。结果 84例病人中,平均年龄(66.5±9.7)岁,82.1%男性、91.7%脑梗死。83.3%病例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350个/μL,体质指数正常(79.8%),存在一个或多个脑卒中危险因素,如吸烟或饮酒、高血压、心脏病、高血糖、血脂异常、凝血功能异常、高尿酸等。临床表现为偏瘫、构音障碍等,病变部位基底节多见。未ART组与ART组相比,男性(χ~2=6.946、P=0.008)、CD4细胞计数(Z=-1.993、P=0.046)、体质指数(χ~2=-2.441、P=0.015)、吸烟或饮酒(χ~2=5.727、P=0.017)、高血糖(χ~2=6.013、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脑卒中以脑梗死多见,老年男性和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的艾滋病病人更容易发生脑卒中。未ART组相比ART组,男性多、CD4细胞计数低、体质指数低、吸烟或饮酒比例高,高血糖比例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脑卒中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HIV/AIDS患者早期抗逆转录病毒疗效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方敏 邓梅花 +3 位作者 陈梅娟 周少云 李玫蓉 梁飞立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综合征患者(HIV/AIDS)早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疗效,为早期ART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广西横县的HIV/AIDS患者疗效进行观察并随访1年,观察早期治疗组及延迟治疗组发生死亡或...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综合征患者(HIV/AIDS)早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疗效,为早期ART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广西横县的HIV/AIDS患者疗效进行观察并随访1年,观察早期治疗组及延迟治疗组发生死亡或患AIDS、失访、停药、维持治疗情况、病毒抑制、免疫学恢复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288例患者,其中早期治疗组52例,延迟治疗组236例。早期治疗组死亡或患AIDS者2例(3.8%),失访2例(3.8%),停药9例(17.3%),维持治疗40例(76.9%)。延迟治疗组死亡或患AIDS者68例(28.8%),失访13例(5.5%),停药24例(10.2%),维持治疗173例(74.0%)。早期治疗组死亡或患AIDS率显著低于延迟组(χ^2=14.438、P=0.000)。两组失访率(χ^2=0.238、P=0.625)、停药率(χ^2=2.140、P=0.143)和维持治疗率(χ^2=0.290、P=0.5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延迟治疗组CD4+T细胞计数增幅为144.00(13.00-228.00)/μl,早期治疗组增幅为131.00(72.00-195.00)/μl,两组增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26、P=0.980)。早期组病毒完全抑制患者38例(95.0%),延迟组161例(9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8、P=0.656)。两组患者发生各级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级:χ^2=1.297、P=0.255,2级:χ^2=2.122、P=0.145,3级:χ^2=0.394、P=0.530,4级:χ^2=1.426、P=0.232,5级:χ^2=0.000、P=1.000)。结论早期ART可显著降低死亡和AIDS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综合征患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疗效 早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