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及其生态风险时空响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玮麒 兰泽英 +1 位作者 陈德权 郑至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4-210,227,F0002,共9页
[目的]探讨景观生态风险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规律,为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2001—2017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演变情况,利用未来土地利用模拟(FLUS)模型模拟2025年自然发展情景与“三线”(... [目的]探讨景观生态风险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规律,为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2001—2017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演变情况,利用未来土地利用模拟(FLUS)模型模拟2025年自然发展情景与“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约束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进而分析广州市景观生态风险状况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响应。[结果]2001—2017年,建设用地的面积大幅增加,其他用地类型面积均不断减少;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幅度较大。相较于2017年,广州市2025年自然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持续扩张;而“三线”约束情景下建设用地的扩张得到制约,林地、水域等用地面积减少幅度有所缓和,耕地反而略微增加。2001—2017年,广州市景观生态风险指数不断上升,风险等级空间分布呈现圈层状结构,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递减,低、较低生态风险区规模总体缩小,而较高、高生态风险区规模逐渐增大。[结论]与2017年相比,2025年两种情景下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均有所提高,而“三线”约束情景下生态风险指数增幅较小,更符合广州市未来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F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景观生态风险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中国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兰泽英 李玮麒 陈德权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9年第2期47-58,共12页
基于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2000—2017年中国知网中"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关于中国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688篇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分别绘制出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显示:目前土... 基于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2000—2017年中国知网中"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关于中国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688篇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分别绘制出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显示:目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研究作者和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共线网络需要巩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主要围绕"集约利用"、"时空分异"、"城市土地"、"评价指标"等高中心性的节点展开,并由此辨识出各个阶段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热点;根据关键词分类,从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象和研究地区等方面阐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状况;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需立足现有薄弱点,加强理论研究、方法创新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我国未来土地集约利用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中国
下载PDF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广东省陆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52
3
作者 陈德权 兰泽英 李玮麒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6-835,共10页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背后各式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对地区生态安全保障与规划意义明显。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生态需求角度构建耦合居民...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背后各式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对地区生态安全保障与规划意义明显。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生态需求角度构建耦合居民生态需求的源地评价体系,尝试利用夜间灯光指数和不透水表面指数共同校正阻力面,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网络,最后结合各生态组分构建广东省陆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果显示广东省重要性程度高的生态用地斑块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17%,其中,生态源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9.59%。各类生态廊道共同构建了“一带多廊两防护”的蛛网式辐射分布网络。利用自然保护区数据从侧面验证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有效性,同时也发现结合多元数据共同校正的阻力面更为合理。广东省生态安全保障的现实路径可以从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源地保持等方面入手。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应成为优先重点生态保护区,建成区周围的次重要生态用地可以优先建设公共生态服务设施,减轻来自中心城区的高强度生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态需求 生态服务 广东省
下载PDF
InVEST模型在市县级水源涵养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德权 兰泽英 +4 位作者 陈晓辉 李玮麒 周园 唐玲 汪润芝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6-206,共11页
[目的]评估InVEST模型应用在市县级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的适用性,探析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且高度城市化的广东省广州市水源涵养服务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差异,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 [目的]评估InVEST模型应用在市县级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的适用性,探析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且高度城市化的广东省广州市水源涵养服务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差异,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对比分析法分别评估InVEST水源涵养评估模型与相关“指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推荐模型在区域水源涵养服务相关结果评价中的精确性,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2013-2017年广州市的水源涵养服务时空分异特征。[结果]①基于InVEST的水源涵养评估模型评估结果精度高,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同样符合要求。②广州市水源涵养总量呈现先升后降,总体保持一定增长的态势,高值集中在水域和东北部多林地区域,低值集中在城市中心建成区。③区域整体水源涵养功能提升,但不同行政区划和地类存在差异,行政区中海珠区、番禺区和荔湾区提升较大;地类中耕地和建设用地有所提升,林地基本不变,而草地有所减弱。④各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分区面积比例接近,但各分区内部不同地类比例存在差异。[结论]①基于InVEST的水源涵养评估模型相比“指南”模型准确性更高,在规划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②广州市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异明显,2013-2017年整体水源涵养功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模型验证 时空变化 InVEST模型 广州市
下载PDF
自持型住宅开发项目融资模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玮麒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12期56-57,共2页
随着自持租赁住宅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转换思维、投身自持租赁领域,不同类型的自持租赁住宅开发项目如何运营的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基于我国自持型租赁住宅市场背景和发展现状,以养老地产为典型开发项目,分析其开发... 随着自持租赁住宅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转换思维、投身自持租赁领域,不同类型的自持租赁住宅开发项目如何运营的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基于我国自持型租赁住宅市场背景和发展现状,以养老地产为典型开发项目,分析其开发经营特点、资金需求特点等,并对融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提出通过结合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融资模式,完善自持型物业经营,达到现金流平衡目的,实现轻资产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持住宅 养老地产 运营模式 融资模式 REITS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州市养老机构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至键 郑荣宝 +1 位作者 徐嘉源 李玮麒 《华中建筑》 2020年第1期47-51,共5页
近年来,广州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机构作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机构,其空间布局问题是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该文以广州市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空间分析法,从公平性、均衡性、可达性... 近年来,广州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机构作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机构,其空间布局问题是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该文以广州市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空间分析法,从公平性、均衡性、可达性三个视角对广州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归纳其中心城区、主城区以及远郊区三个圈层空间布局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丰富我国养老机构空间布局的研究内容,为广州市养老机构的协调发展以及未来的规划布局与优化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口 养老机构 空间布局 GIS 广州市
下载PDF
韧性发展视角下省域低碳经济绩效评估与区域网络治理影响
7
作者 兰泽英 陈晓晖 +3 位作者 刘洋 吴辉 何文标 李玮麒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1,共10页
文章引入韧性发展理念,从经济、社会与生态3个维度的脱钩性能开展2011—2020年中国省域低碳经济绩效评估,并结合绩效网络模型探讨区域能级匹配与治理影响差异,为韧性网络优化治理与绩效提升提供适宜性路径选择。研究发现:(1)在中国经济... 文章引入韧性发展理念,从经济、社会与生态3个维度的脱钩性能开展2011—2020年中国省域低碳经济绩效评估,并结合绩效网络模型探讨区域能级匹配与治理影响差异,为韧性网络优化治理与绩效提升提供适宜性路径选择。研究发现:(1)在中国经济低碳转型过程中各维度上呈现不均衡发展状态,大部分省域过于追求经济维度的低碳韧性发展,而忽略了社会与生态发展层面。(2)大多数省域在低碳经济绩效网络中的空间关联紧密度仍远远不够,尤其是社会与生态维度,并且区域网络具有较明显的地理邻近性特征。(3)到研究期末,结合省域分类发展规划,发现64%以上省域所处辐射能级能够表现出与之较高的匹配度。其中,提升型省域普遍具有集群优势,东部沿海区域的省域需加强社会维度的协同发展;壮大型中的华中地区省域有望成为区域内的新增长极;培育型中的西南地区省域可考虑作为区域优先发展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韧性发展 绩效评估 区域网络格局 辐射能级 空间治理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