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北部地区现今应力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瑞莎 崔效锋 +1 位作者 刁桂苓 张红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0-580,共11页
From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the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2~2006,the directions of principal stress axes in 4 stress sub-districts are analyzed using a grid test me... From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the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2~2006,the directions of principal stress axes in 4 stress sub-districts are analyzed using a grid test method.The characteristic of present crustal stress directions is discussed.Based on this result and on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calculated for some events in the period of 1977~1998,in combination with some other study results,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present crustal stress direction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i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direction of crustal principal stress in some regions had somewhat rotated after the 1976 Tangshan M7.8 earthquake.The mean P axes of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rotated clockwise not only in Tangshan sub-district,but also in Beijing and Xingtai sub-districts after the Tangshan earthquake.In Beijing and Xingtai sub-districts the orientations of principal stress axes in the period of 2002~2006 are consistent with that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implying that the stress orientations has rotated back to the state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in these two sub-districts.The directions of the mean P axes are nearly E-W in Tangshan sub-dis-trict since the M7.8 earthquake.The present stress field in the sub-district northwest to Beijing,or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is relatively stable during the time period concerned in this study.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data,this paper only states a possible variation of stress fiel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in the recent dec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华北地区 应力场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形变典型震例总结与预测判据指标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瑞莎 张希 +2 位作者 唐红涛 贾鹏 路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6,共12页
针对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监测区及周边发生的5.8级以上地震,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对跨断层资料进行了重新梳理,重点分析了1995年永登5.8级、2000年景泰5.9级、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形变异常。结... 针对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监测区及周边发生的5.8级以上地震,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对跨断层资料进行了重新梳理,重点分析了1995年永登5.8级、2000年景泰5.9级、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形变异常。结果表明:这4次典型地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异常数量较多,为13-23项不等;分布范围较广,震中距在600km范围内,相对集中出现在300km左右范围内,也有近震区异常;异常特征以逆断加速、趋势转折、活动加剧、突跳、大幅变化等为主;震前2-3年或稍长时间开始出现异常,震前半年至1年半时段异常集中出现,具有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异常空间分布有向震中区汇聚迁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形变 青藏块体东北缘 岷县漳县6.6级地震 震例总结
下载PDF
玉门、民乐等地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及与定点前兆观测的相互印证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瑞莎 张希 +1 位作者 唐红涛 贾鹏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8-392,共5页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2003年民乐6.1、5.8级及岷县5.2级地震前震区周围十几至二、三百公里范围内观测到一定数量、明显的跨断层短水准形变异常,其异常形态以加速、突跳或尖点突跳为主,具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反映震前断裂出现先逆...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2003年民乐6.1、5.8级及岷县5.2级地震前震区周围十几至二、三百公里范围内观测到一定数量、明显的跨断层短水准形变异常,其异常形态以加速、突跳或尖点突跳为主,具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反映震前断裂出现先逆断增强后松弛的变化过程,在转折松弛时段易发生地震。其异常空间分布、出现时间等与定点前兆异常具有较好的相互印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形变 定点前兆异常 短水准流动形变观测 玉门5 9级地震 民乐6 1和5 8级地震
下载PDF
川滇地区断层活动与地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瑞莎 张希 +3 位作者 王双绪 张四新 薛富平 王继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20-24,共5页
选取川滇地区16个跨断层形变观测点,将断层两盘作为不变形的刚体分析断面相对滑动与断层两盘地表点位相对位移的定量关系,计算了各测点的水平扭动量、垂直位移量以及两者之间的比值,并分析了其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川滇地区 地震 断层活动 跨断层测量 形变
下载PDF
断层活动协调比计算方法的改进及震例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瑞莎 张希 +1 位作者 贾晓东 唐红涛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0,共6页
根据断层活动协调比的概念,讨论了起算点对协调比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移动窗计算断层活动协调比的方法以及离散度评定指标。震例分析结果表明,丽江7.0级地震前丽江场地断层活动协调比数值变化范围较大,分布较离散;震后数值相对稳定,... 根据断层活动协调比的概念,讨论了起算点对协调比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移动窗计算断层活动协调比的方法以及离散度评定指标。震例分析结果表明,丽江7.0级地震前丽江场地断层活动协调比数值变化范围较大,分布较离散;震后数值相对稳定,离散度较低。反映了在孕震阶段断层的应变积累以及由其引起的3分量运动相互协调性较差;震后断层处于自由活动状态,积累的应变能得到释放,3分量运动相互协调一致。目前丽江场地断层活动协调比数值离散度处于低值,断层应变积累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地震 断层活动协调比 跨断层测量 离散度
下载PDF
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在固体潮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瑞莎 武艳强 张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2,157,共7页
介绍了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仿真信号处理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针对模拟信号中的阶跃、突跳、随机噪声对HHT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时频分辨率,对前兆资料中典型的... 介绍了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仿真信号处理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针对模拟信号中的阶跃、突跳、随机噪声对HHT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时频分辨率,对前兆资料中典型的阶跃、突跳反应明显,稳定性较好,能将高于噪声2倍标准差的信号进行有效分离。最后,通过前兆资料的2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前兆数据分析中的适用性,发现HHT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出实际观测资料中的固体潮信息,对干扰排除和异常提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黄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 前兆数据 时频分析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异常场地比指标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瑞莎 张希 +1 位作者 贾鹏 白卓立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81,共11页
为了客观反映跨断层形变资料在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程度,减弱场地布设不均匀性造成的影响,本文基于以往典型震例归纳跨断层异常场地比指标并进行了实例检验。结果表明:①震例统计显示,异常场地比随震中距增加快速降低,在青藏块体东北缘5.8... 为了客观反映跨断层形变资料在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程度,减弱场地布设不均匀性造成的影响,本文基于以往典型震例归纳跨断层异常场地比指标并进行了实例检验。结果表明:①震例统计显示,异常场地比随震中距增加快速降低,在青藏块体东北缘5.8级及以上中强地震前,距震中200 km范围异常场地比约为0.5。②异常场地比等值线高值区对地震震中位置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可以作为中强地震预测的一种定量判定依据,为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地点判定提供支持。③多期异常场地比空间分布特征能够较好地刻画跨断层异常随时间的增强、减弱或迁移特征,可为地震紧迫性判定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异常场地比 青藏块体东北缘 2016年门源6.4级地震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
下载PDF
丽江7.0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协调比及离散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瑞莎 武艳强 +1 位作者 黎凯武 张希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第6期102-102,共1页
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能直接反映观测场地所在断层的活动情况,张超等(1987)采用断层刚体模型推导了利用跨断层基线、水准测量数据计算断层的水平扭动和垂直位移公式,并且经公式推导分析得出计算结果对监测断层现今活动非常有利,张晶... 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能直接反映观测场地所在断层的活动情况,张超等(1987)采用断层刚体模型推导了利用跨断层基线、水准测量数据计算断层的水平扭动和垂直位移公式,并且经公式推导分析得出计算结果对监测断层现今活动非常有利,张晶等对利用跨断层基线和水准测量资料推算断层活动参数公式进行了改进,采用断层三维立体模型计算了断层三维运动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断层活动协调比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 离散度 地震前 三维立体模型 丽江 水准测量 位移公式 数据计算
下载PDF
跨断层流动观测速报系统设计
9
作者 李瑞莎 贾鹏 张希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8期144-145,共2页
跨断层流动观测作为大地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以往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显示出较好的中短期—短期预测效能,由于野外流动采集数据的工作方式和传统的人工整理数据撰写报告的工作现状,目前跨断层数据速报工作不能较好地满足地震趋... 跨断层流动观测作为大地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以往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显示出较好的中短期—短期预测效能,由于野外流动采集数据的工作方式和传统的人工整理数据撰写报告的工作现状,目前跨断层数据速报工作不能较好地满足地震趋势判定的及时性需求。本文针对跨断层观测资料报送工作中的迫切需求,设计一套跨断层流动观测速报系统,实现数据快速入库、自动成图、基础报告自动产出等功能,以便提高跨断层数据分析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报系统 流动观测 跨断层 设计 地震趋势判定 预测预报工作 数据分析处理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延怀盆地活动断裂运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25
10
作者 谢富仁 张红艳 +2 位作者 崔效锋 荆振杰 李瑞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3-705,共13页
延怀盆地包括延矾、怀涿两个相互连通的次级盆地。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延矾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层分量;怀涿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正断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盆地内NW向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 延怀盆地包括延矾、怀涿两个相互连通的次级盆地。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延矾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层分量;怀涿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正断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盆地内NW向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层分量。采用野外观测取得的10个测点337条活断层擦痕数据,利用由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延矾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以NEE—近EW向挤压、NNW向—近SN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均为走滑型。其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为N74°~88°E,平均倾角18°;最小主压应力(σ3)方向为近SN,近水平;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陡,近垂直。怀涿盆地以NNW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为正断型为主。其最大主压应力(σ1)平均倾角68°,近垂直;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缓,最大的不超过35°;最小主压应力(σ3)方向为NNW—近SN向,近水平。断层滑动反演的结果与北京及周边地区由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怀盆地 构造应力 断层滑动 最大主应力方向
下载PDF
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非均匀特征与煤田深部应力状态 被引量:22
11
作者 崔效锋 谢富仁 +1 位作者 李瑞莎 张红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2755-2761,共7页
将华北地区分成11个应力小区,依据华北地区近期1111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利用格点尝试法分析华北地区主应力方向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以水平作用为主,其中,唐山和晋南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近EW向,其他地区... 将华北地区分成11个应力小区,依据华北地区近期1111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利用格点尝试法分析华北地区主应力方向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以水平作用为主,其中,唐山和晋南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近EW向,其他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均为NEE向,方位为NE60°~80°。鲁西南万福煤矿深部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试结果显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为NE40°~80°,与鲁西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结果十分接近。通过构造类比,认为万福煤矿深部应力状态受控于鲁西南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构造应力场 华北地区 深部煤矿 应力方向
下载PDF
芦山地震前断层形变的中短期异常及同震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希 唐红涛 +1 位作者 李瑞莎 贾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截止于2013年5月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计算了芦山震区周围鲜水河、龙门山、安宁河三大断裂的走滑、水平张压、垂向活动参量等综合指标。结果显示:1)芦山地震前数月至1年左右,断层形变存在异常,异常主要分布于鲜水... 利用截止于2013年5月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计算了芦山震区周围鲜水河、龙门山、安宁河三大断裂的走滑、水平张压、垂向活动参量等综合指标。结果显示:1)芦山地震前数月至1年左右,断层形变存在异常,异常主要分布于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南段宝兴场地、安宁河断裂南端附近;2)震中距仅26 km的宝兴场地逆断性同震变形相对明显;3)芦山地震对其他场地同震影响总体上不显著;4)研究区目前仍存在持续的转折或突跳异常变化,不排除与未来强震有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形变 灰色关联度 芦山地震 中短期异常 强震孕育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鲜水河断裂活动特性与大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希 唐红涛 +1 位作者 李瑞莎 贾鹏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0-505,共6页
利用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提炼反映鲜水河断裂构造变形特征方式、量值水平及其动态演化过程、分段差异性的走滑、张压、垂向活动参量新综合指标,研究其与断裂附近强震孕育—发生、与周围大尺度区域大震孕育或同... 利用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提炼反映鲜水河断裂构造变形特征方式、量值水平及其动态演化过程、分段差异性的走滑、张压、垂向活动参量新综合指标,研究其与断裂附近强震孕育—发生、与周围大尺度区域大震孕育或同震、调整影响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1)鲜水河断裂左旋走滑占主要优势;(2)小金6.3级、雅江6级地震前活动参量累积变化曲线出现过加速或转折等异常变化;(3)可能观测到昆仑山口西8.1级震后调整影响、汶川8.0级震前应力场强化或扰动影响、玉树7.1级震后短期内左旋加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 断层形变 灰色关联度 大震分析
下载PDF
四川及邻区GPS观测揭示的应变积累与大震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希 蒋锋云 +2 位作者 崔笃信 张晓亮 李瑞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3,共5页
利用2009—2010年四川及其邻区GPS水平运动速度场资料,参考2004—2007年、2007—2008年相应结果,借助形变应变场分析与非震负位错反演,研究活动断裂带近期应变积累特性、分区分段差异性,以及汶川、玉树大震影响和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 利用2009—2010年四川及其邻区GPS水平运动速度场资料,参考2004—2007年、2007—2008年相应结果,借助形变应变场分析与非震负位错反演,研究活动断裂带近期应变积累特性、分区分段差异性,以及汶川、玉树大震影响和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汶川大震影响大幅减弱但未完全结束,尤其龙门山断裂区及其南北两端附近;2)玉树地震对监测区影响偏弱;3)鄂尔多斯西南缘及甘青川-甘川-甘川陕交界区、川滇交界东部、滇西北至川滇交界目前具备、维持强震孕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负位错反演 运动速度 应变场 强震
下载PDF
门源6.4级地震前跨断层水准前兆性指标异常与震后变化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希 贾鹏 +1 位作者 唐红涛 李瑞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287,293,共6页
利用2016-01-21门源6.4级地震前祁连山断裂带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以及震后数天的加密复测结果,综合观测曲线、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及特征强度指标,分析门源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及震后变化。结果显示,2015年该断裂带中东段集中、增多且以突跳... 利用2016-01-21门源6.4级地震前祁连山断裂带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以及震后数天的加密复测结果,综合观测曲线、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及特征强度指标,分析门源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及震后变化。结果显示,2015年该断裂带中东段集中、增多且以突跳为主的断层形变短期群体性异常与这次门源强震有一定关联,具有中短期-短期前兆意义;震后复测结果以转折特性为主,同震变形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地震 跨断层短水准 特征强度指标 前兆
下载PDF
张渤带陆地段现代构造应力场的非均匀特征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红艳 谢富仁 +1 位作者 崔效锋 李瑞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4-324,共11页
依据活动构造展布及震中分布等情况,将张渤带(张家口-渤海断裂带)陆地段及邻近地区划分为6个应力区,利用格点尝试法计算了1967~2006年间这6个分区内的529个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6个分区的应力结构较为一致,均为走滑型应力结构;但在应... 依据活动构造展布及震中分布等情况,将张渤带(张家口-渤海断裂带)陆地段及邻近地区划分为6个应力区,利用格点尝试法计算了1967~2006年间这6个分区内的529个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6个分区的应力结构较为一致,均为走滑型应力结构;但在应力方向上有明显不同,其应力主轴方向有由西北端的NEE向至东南端的近EW向呈顺时针旋转的趋势。此外,以1976年唐山地震与1998年张北地震为时间界限,计算了张渤带陆地段3个构造交汇段(即张北-怀来段、南口-三河段、天津-塘沽段,简称西段、中段、东段)上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各构造段在不同时段的平均主应力轴分布,得到了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其中,西段与中段的构造应力场变化复杂,其应力主轴方向在唐山地震后经调整已基本回复至唐山地震前的状态;而东段的平均应力主轴呈顺时针旋转,目前仍为近EW向。张渤带陆地段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时空非均匀变化特征可能与周边块体的相互作用及两次中强地震(唐山地震与张北地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渤带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非均匀性
下载PDF
汾渭断裂带近10年GPS观测获得的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希 蒋锋云 +2 位作者 唐红涛 李瑞莎 贾鹏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4-510,共7页
利用1999~2009年汾渭断裂带GPS速度场观测资料,研究了跨断裂剖面变形动态演化特性、应变积累的分段差异性以及汶川大地震等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山西断陷带南段、渭河盆地中东部应变积累相对较快,山西断陷带北端的蔚广盆地南... 利用1999~2009年汾渭断裂带GPS速度场观测资料,研究了跨断裂剖面变形动态演化特性、应变积累的分段差异性以及汶川大地震等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山西断陷带南段、渭河盆地中东部应变积累相对较快,山西断陷带北端的蔚广盆地南缘断裂、渭河断裂西段也存在一定程度应变积累。汶川大地震影响相对明显,2007~2009年应变积累明显增强的有渭河断裂西段、山西断陷带南段和蔚广盆地南缘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剖面变形 应变积累 大震影响 汾渭断裂带
下载PDF
九寨沟M_S7.0地震前跨断层水准前兆异常与震后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希 贾鹏 +1 位作者 李瑞莎 惠旭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1-1106,共6页
利用2017-08-08九寨沟MS7.0地震前震区北侧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以及震后8月、9月两期加密复测结果,综合观测曲线、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及特征强度指标,分析九寨沟地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及震后变化。结果显示,九寨沟地震前1a... 利用2017-08-08九寨沟MS7.0地震前震区北侧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以及震后8月、9月两期加密复测结果,综合观测曲线、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及特征强度指标,分析九寨沟地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及震后变化。结果显示,九寨沟地震前1a多西秦岭至六盘山构造区异常比较集中;震前1~3个月西秦岭构造区及其附近(震区周边300km范围内)短期异常增多,异常特性以逆断性突跳为主,对该次地震有中短期-短期前兆反映;震后1个月西秦岭构造区多数异常调整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跨断层短水准 特征强度指标 前兆 震后变化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形变观测与地壳应力场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红艳 谢富仁 +1 位作者 焦青 李瑞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6-715,共10页
通过首都圈地区11个跨断层测点的形变观测资料,将断层两盘作为不变形的刚体来分析断面相对滑动与地表两盘点位相对位移的定量关系,并以唐山地震及其余震为时间界限,将所得的断层滑动矢量分为2大时段,拟合区域2个不同时段的现今地壳上部... 通过首都圈地区11个跨断层测点的形变观测资料,将断层两盘作为不变形的刚体来分析断面相对滑动与地表两盘点位相对位移的定量关系,并以唐山地震及其余震为时间界限,将所得的断层滑动矢量分为2大时段,拟合区域2个不同时段的现今地壳上部应力状态,发现首都圈地区依据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反演的地壳上部应力状态在唐山地震前后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变化特征:1)第1时段(唐山地震及其余震期间),地壳应力状态以NNE-SSW向挤压,NWW-SEE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反映该区构造应力场在NNE-SSW向的构造应力作用是逐渐增强的;在NWW-SEE向,其构造应力作用相对于NNE-SSW向有所减弱,表现为相对松弛状态。2)第2时段,在唐山地震及其余震之后的3个次级时段内,地壳上部应力状态以NNW-SSE向拉张为主要特征,表明在唐山地震及其余震之后,研究区的构造应力作用一直处于近SN向的松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 跨断层形变测量 地壳应力场
下载PDF
基于形变资料开展地震预测研究需关注的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5
20
作者 武艳强 陈长云 +4 位作者 季灵运 李瑞莎 马栋 占伟 赵静旸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1-1219,1226,共10页
总结基于形变资料的与地震预测相关的物理模型发展过程,并对当前形变观测资料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形变资料的强震综合预测思路及需要关注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建议从形变监测角度解决典型构造区密集... 总结基于形变资料的与地震预测相关的物理模型发展过程,并对当前形变观测资料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形变资料的强震综合预测思路及需要关注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建议从形变监测角度解决典型构造区密集观测与通用大地测量模型的构建问题;从科研角度开展高分辨率应力/应变场获取方法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深入研究并获得我国地壳粘滞性结构分布,强化研究活动地块/典型构造区的变形机理,开展断层滑动速率、闭锁程度/滑动亏损分布的可靠获取方法及模型研究,强化典型部位连续观测异常模式识别及机理研究。监测和科研的核心问题是为断层变形机理提供有效的观测约束并构建定量力学模型,相关工作是深入理解地震过程和推进强震物理预测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近场密集观测 强震孕育过程 断层闭锁 物理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