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国青国少选拔赛看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分布特点、培养成效、面临困境及改革方向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瑶璐 刘如沛 唐东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1期86-93,共8页
为了应对日本乒乓球后备人才的“断代培养”,进一步加强乒乓球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为国家储备优秀后备人才,也为更多的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搭建和拓宽实现梦想的舞台,中国乒乓球协会从202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拔队员组建男、女国家乒乓球青... 为了应对日本乒乓球后备人才的“断代培养”,进一步加强乒乓球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为国家储备优秀后备人才,也为更多的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搭建和拓宽实现梦想的舞台,中国乒乓球协会从202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拔队员组建男、女国家乒乓球青少集训队(以下简称国青队)和少儿集训队(以下简称国少队),并选调优秀教练员对他们进行每年不少于两次的集训。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研究,发现:我国乒乓球优秀后备人才总体规模大,优秀人才分布地区差异明显:两次选拔赛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中依然面临基层教练员严重不足、基层教练员缺乏综合指教能力的培训、多数基层单位训练后勤保障设施不足等等困境。建议:通过改革,深化教练员队伍建设、借助互联网平台拉动经济投入、进一步强化特殊打法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促进省市运动队与普通中小学的交流合作、推动体能成绩与比赛成绩相结合等,以此确保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后备人才 分布特点 培养成效 困境 改革
下载PDF
槲皮素代糖酸奶的工艺优化与功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瑶璐 陈小芳 +3 位作者 李国坤 丁静华 苏立杰 陈骁熠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4期119-123,149,共6页
以脱脂乳粉、复合功能性代糖、槲皮素、发酵剂、明胶为主要原料,探究槲皮素代糖酸奶的最佳配方及其功效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乳粉添加量18%,代糖添加量7%,发酵时间10 h,发酵剂添加量0.10%。槲皮素和代糖结合能增加酸奶乳酸菌总... 以脱脂乳粉、复合功能性代糖、槲皮素、发酵剂、明胶为主要原料,探究槲皮素代糖酸奶的最佳配方及其功效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乳粉添加量18%,代糖添加量7%,发酵时间10 h,发酵剂添加量0.10%。槲皮素和代糖结合能增加酸奶乳酸菌总数,并能促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增殖、抑制肠杆菌和肠球菌增殖,且口感优于市售酸奶,为乳制品和低血糖负荷的功能食品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复合功能性代糖 酸奶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槲皮素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樱萌 胡满江 +5 位作者 曾钰鹏 丁艺新 丁静华 李瑶璐 陈骁熠 苏立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5,共10页
为探究槲皮素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利用光电比浊法动态观察槲皮素在体外对肠道优势菌肠球菌、肠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增殖的影响;利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构造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评价槲皮素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的... 为探究槲皮素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利用光电比浊法动态观察槲皮素在体外对肠道优势菌肠球菌、肠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增殖的影响;利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构造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评价槲皮素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的效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1、0.05、0.1μmol/mL)槲皮素对乳杆菌增殖有明显扶植作用,超过这一范围时(0.5、1μmol/mL)对乳杆菌增殖强烈抑制,各浓度槲皮素均对肠球菌的体外增殖表现为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也不表现出扶植作用;体内实验表明,200、400 mg/kg BW槲皮素可增加小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槲皮素可调节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肠道菌群 菌群失调 增殖 小鼠
下载PDF
槲皮素酸奶的研制及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樱萌 苏立杰 +5 位作者 丁静华 李瑶璐 曾钰鹏 李梦珊 王秋兰 陈骁熠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9-196,275,共9页
以感官评价得分及酸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槲皮素酸奶的最佳发酵条件和最优配方。通过检测酸奶乳酸菌总数,探究槲皮素对酸奶菌群的影响。动态观察槲皮素酸奶对小鼠肠道菌群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体外增... 以感官评价得分及酸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槲皮素酸奶的最佳发酵条件和最优配方。通过检测酸奶乳酸菌总数,探究槲皮素对酸奶菌群的影响。动态观察槲皮素酸奶对小鼠肠道菌群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体外增殖的影响。实验证明,槲皮素酸奶最佳发酵条件和工艺配方为:发酵时间为8 h,发酵温度为42℃,发酵剂接种量为0.1%,乳粉添加量为12%,蔗糖添加量为4%,槲皮素添加量为0.1%,所制得的槲皮素酸奶色泽均匀,呈黄绿色,酸甜适口,带有愉悦的轻微苦味(可能来自添加的槲皮素和某些蛋白水解产生的肽)。槲皮素酸奶中乳酸菌总数为(1.475±0.005)×10^8 cfu/m L,高于原味酸奶乳酸菌总数(p<0.05)。观察动态微生物变化,发现小鼠肠道菌群体外增殖的变化,槲皮素酸奶处理组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曲线高于原味酸奶处理组,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生长曲线低于原味酸奶处理组。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槲皮素酸奶能促进小鼠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体外增殖、抑制肠杆菌和肠球菌体外增殖,且口感优于市售酸奶。本研究结果为槲皮素功能酸奶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酸奶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辣木富硒低糖酸奶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曾钰鹏 易嘉鸣 +4 位作者 李瑶璐 董嘉华 余嘉莲 陈骁熠 苏立杰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0年第5期22-29,35,共9页
以辣木叶、富硒酵母、全脂奶粉等为原料,研制一款辣木富硒低糖酸奶。以感官评分和持水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辣木富硒低糖酸奶的工艺条件,并检测酸奶的理化指标、乳酸菌总数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辣木富硒低糖酸... 以辣木叶、富硒酵母、全脂奶粉等为原料,研制一款辣木富硒低糖酸奶。以感官评分和持水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辣木富硒低糖酸奶的工艺条件,并检测酸奶的理化指标、乳酸菌总数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辣木富硒低糖酸奶的最优配方为:辣木叶提取液添加量为15%,富硒酵母添加量为0.04%,低聚果糖添加量为2.1%,木糖醇添加量为4.5%,全脂奶粉添加量为16%。辣木富硒低糖酸奶的最优发酵工艺为:接种量为0.10%,发酵时间为8h,发酵温度为42℃。此条件下生产的酸奶,其酸度为109.1°T,持水度为82.62%,蛋白质含量为4.10 g/100 g,硒含量为0.3014 mg/kg,总抗氧化能力为5.43 U/mL,乳酸菌总数数为1.4×10^9 CFU/mL。辣木富硒低糖酸奶具有独特辣木香气,奶香协调,口感宜人,并符合富硒产品的要求、达到发酵乳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富硒 低糖 酸奶
下载PDF
辣木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及辣木百香果复合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曾钰鹏 钟俊威 +4 位作者 丁艺新 丁静华 李瑶璐 陈骁熠 苏立杰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0期1-8,共8页
以抗氧化能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辣木叶提取液的最优提取工艺,并以辣木叶提取液、百香果汁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辣木百香果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 表明,辣木叶提取液的最优浸提工艺为提取温... 以抗氧化能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辣木叶提取液的最优提取工艺,并以辣木叶提取液、百香果汁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辣木百香果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 表明,辣木叶提取液的最优浸提工艺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0min,料液比1∶10,乙醇体积分数60%,在该条件下得到的提取液总抗氧化值为69.067 U/mL;辣木百香果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复配比(辣木叶提取液∶百香果汁)7∶3,复配液添加量30%,柠檬酸添加量0.05%,白砂糖添加量10%,总抗氧化值为19.733 U/mL,较市售5种饮料高.所得饮料具有抗氧化功能、独特辣木风味和百香果层次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百香果 超声提取 总抗氧化能力 复合饮料
下载PDF
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医学特色“食品化学”课程整合和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效果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苏立杰 董嘉华 +4 位作者 曾钰鹏 丁静华 李瑶璐 王立辉 陈骁熠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7期93-97,100,共6页
探索适合于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整合,归并与优化重复知识点,节省学时用于拓展食物营养与健康相关知识,并利用超星学习通实施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广州医科... 探索适合于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整合,归并与优化重复知识点,节省学时用于拓展食物营养与健康相关知识,并利用超星学习通实施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广州医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接受教学法培训前后的变化,评估教学效果。接受"食品化学"课程整合和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后,学生掌握更多的食品营养与健康相关知识,提高了课程学习效率和科研能力,相关评价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食品化学"课程整合和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适合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可在相关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 课程整合 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下载PDF
富硒面包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丁静华 李瑶璐 +2 位作者 刘倩谧 苏立杰 陈骁熠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7期32-35,共4页
以富硒平菇粉和高筋面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法,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探究富硒面包的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并对成品进行TPA质构分析和硒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富硒面包的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为烘烤时间30 min,烘烤温度21... 以富硒平菇粉和高筋面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法,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探究富硒面包的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并对成品进行TPA质构分析和硒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富硒面包的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为烘烤时间30 min,烘烤温度210℃,富硒平菇粉添加量0.06%(即配方中150 g面粉添加0.09 g富硒平菇粉);富硒面包的硬度为217.27,弹性为0.83,咀嚼性为152.19,回复性为0.56,总硒含量为0.416 mg/kg。利用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研制出的富硒面包口感松软细腻,气孔细密、分布均匀,有一定弹性,咸甜适中,表皮呈金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平菇粉 面包 质构
下载PDF
含有槲皮素的食物摄入水平与肥胖的关系调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嘉华 李诗琪 +5 位作者 余嘉莲 李国坤 李瑶璐 丁静华 陈骁熠 苏立杰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9期91-93,共3页
于2020年2月-5月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星网上问卷进行调查,利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膳食信息,同时收集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利用食物槲皮素含量数据库,计算每人的槲皮素摄入总量。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不同槲皮素摄入水... 于2020年2月-5月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星网上问卷进行调查,利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膳食信息,同时收集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利用食物槲皮素含量数据库,计算每人的槲皮素摄入总量。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不同槲皮素摄入水平与肥胖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有效问卷318份,肥胖率(20.1%),男性高槲皮素摄入(41%)低于女性(54%),p=0.04;非肥胖人群高槲皮素摄入(59%)高于肥胖人群(14%),p<0.001;非肥胖组的槲皮素摄入量(19.87 mg/d)高于肥胖组的槲皮素摄入量(2.17 mg/d);调整性别和年龄分组后,相比于槲皮素低摄入水平,槲皮素高摄入水平为肥胖的保护因素OR=0.12(0.05~0.25),p<0.001。槲皮素摄入水平增加可能是人群肥胖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槲皮素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广州市青少年视力不良、体质指数和膳食模式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艺新 苏立杰 +4 位作者 周泉 曾钰鹏 丁静华 李瑶璐 陈骁熠 《中国校医》 2021年第4期241-243,247,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少年视力不良、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膳食模式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广州市1240名青少年作为问卷调查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信息,通过S...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少年视力不良、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膳食模式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广州市1240名青少年作为问卷调查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信息,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总体消瘦率、超重率、肥胖率、视力不良率分别是14.7%、8.7%、3.4%、61.5%;男性青少年的消瘦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5.5%、12.4%、4.5%,均高于女性的13.9%、4.6%、2.1%(χ^(2)=32.37,P<0.05);农村青少年的消瘦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5.6%、4.9%,均高于城市的13.0%、3.2%(χ^(2)=20.03,P<0.05);因子分析共提取了高糖高脂型、均衡型、高蛋白质型3种膳食模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男性、农村是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广州青少年的总体营养状况、视力状况及膳食状况较好,但仍存在消瘦率偏高,视力不良率较高、膳食不合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保健服务 视力不良 人体质量指数 饮食行为
原文传递
广州市黄石街社区围绝经期女性肉类摄入频率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黄奕云 汪一琴 +4 位作者 伍熹嫄 钟永怡 李瑶璐 张晗 周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黄石街社区围绝经期女性肉类食品的摄入频率与血脂的相关性,为社区医务人员制定合理的慢性病营养管理策略,实现有效绝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围绝经期女性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对象各类食物摄入频率,进行体格测量,测... 目的探讨广州市黄石街社区围绝经期女性肉类食品的摄入频率与血脂的相关性,为社区医务人员制定合理的慢性病营养管理策略,实现有效绝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围绝经期女性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对象各类食物摄入频率,进行体格测量,测血清脂质水平,分析肉类食物的摄入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对象608例,平均年龄(47.40±3.27)岁;多重线性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年龄、文化程度、婚姻、体质指数(BMI)及腰围(WC)后,摄入畜肉类≥4次/周者与<4次/周相比具有较高的血清三酰甘油(TG)(β=0.39,95%CI:0.06~0.72,P=0.021);摄入鱼和其他水产品≥4次/周者与<4次/周相比具有较低血清TG(β=-0.24,95%CI:-0.47^-0.01,P=0.038)。结论畜肉类摄入频率高、鱼和其他水产品摄入频率低是社区围绝经期女性血清TG水平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肉类食物 围绝经期女性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