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酯胶囊及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周琛 陈勇 李真树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评估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酯胶囊及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组98例面部痤疮患者,其中63例(试验组)口服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脂胶囊并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3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维胺脂胶囊及外用... 目的:评估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酯胶囊及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组98例面部痤疮患者,其中63例(试验组)口服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脂胶囊并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3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维胺脂胶囊及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后第4和第8周比较两组有效率,治疗后8周观察并比较患者面部症状及体征评分。并随访2周,观察两组症状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临床随访过程中脱落8例,其中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最后完成治疗患者共90例。治疗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0.0%(30/60)和16.7%(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56/60)和60.0%(1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后,所有试验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较停药时降低。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胶囊可以提高维胺脂胶囊及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丹参酮胶囊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重症寻常型天疱疮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琛 宁学玲 +1 位作者 陈勇 李真树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0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入院时实验室及病理检查、治疗方案以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60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住院患者均表现为... 目的探讨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0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入院时实验室及病理检查、治疗方案以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60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住院患者均表现为松弛性水疱,其中52例(86.7%)有口腔黏膜受累,尼氏征阳性者60例(100.0%);入院时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阳性49/55例(89.1%)。60例患者的甲强龙最大用量为(100.04±64.13)mg/d,甲强龙最大用量维持时间为(10.48±4.70)d,平均住院时间(26.13±12.18)d。60例中痊愈42例(70.0%),好转16例(26.7%),未愈2例(3.3%)。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感染44例(73.3%),血糖异常20例(30.0%),消化道出血16例(26.7%)。结论重症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治疗首选系统使用甲强龙联合免疫抑制剂,但要警惕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寻常型天疱疮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感染
下载PDF
西药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真树 陈海洲 易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7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西药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西药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疼痛缓解、疼痛消除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3.24±0.58)d和疼痛消除时间(9.48±4.39)d均短于对照组的(4.78±0.98)、(13.58±3.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西药联合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不仅缓解疼痛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药 微波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下载PDF
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真树 陈海洲 易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清创后无菌凡...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清创后无菌凡士林纱布外敷治疗,观察组接受清创后rbFGF治疗,对患者治疗1周、2周、3周后的愈合率、总愈合时间、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情况、治疗3周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治疗1周、2周、3周的愈合率、治疗3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总愈合时间、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FGF对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