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世家:一种特殊的文学家群体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真瑜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文学世家 文学家群体 文学流派 家族文化 家学特点 女性作家
下载PDF
文学世家的联姻与文学的发展——以明清时期吴江叶、沈两家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真瑜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60-63,共4页
文学世家是中国古代一种颇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吴江的叶、沈两家是明清时期江浙地区著名的文学世家 ,两大世家曾经三代联姻。这种文学世家间的联姻对文学产生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这种联姻构成彼此间在文化上的门当户对 ... 文学世家是中国古代一种颇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吴江的叶、沈两家是明清时期江浙地区著名的文学世家 ,两大世家曾经三代联姻。这种文学世家间的联姻对文学产生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这种联姻构成彼此间在文化上的门当户对 ,这使得成长于文学世家中的女性 ,在出嫁后仍然有可能生活在文学 (文化 )氛围较浓的环境中 ,从而有继续进行文学活动的可能 ;二是这种联姻可以带来一种家族间的文化优势组合。这种优势组合造就出一些杰出的女性作家 ;三是这种联姻在密切家族间关系的同时 ,也促生了一些有意义的文学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江 叶氏 沈氏 文学世家 联姻 文学
下载PDF
《汉宫秋》:在历史叙事上的创造与延伸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真瑜 房春草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1-95,共5页
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 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成为一部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这一改编的成功给现今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很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宫秋 昭君故事 历史叙事 戏曲叙事
下载PDF
文学世家的文化意涵与中国特色——以明清吴江沈氏文学世家个案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真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文学世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从对明清吴江沈氏文学世家个案的分析 ,可以见出文学世家这种与文学流派截然不同的文学家群体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意涵 ,以及这种文化意涵从一个侧面揭示出的中国文化特色。
关键词 文学世家 文化意涵 中国特色
下载PDF
重评乔吉杂剧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真瑜 《晋阳学刊》 1985年第2期107-110,30,共5页
乔吉,字梦符,太原人,约生于1280年,死于1345年,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他一生沦落“江湖间四十年”,晚年“欲刊所作”,但未成,后病死在家。元明时有人将他的散曲编辑成集,有《惺惺道人乐府》、《文湖州集词》和《乔梦符小令... 乔吉,字梦符,太原人,约生于1280年,死于1345年,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他一生沦落“江湖间四十年”,晚年“欲刊所作”,但未成,后病死在家。元明时有人将他的散曲编辑成集,有《惺惺道人乐府》、《文湖州集词》和《乔梦符小令》三种;部分杂剧也被明人收入一些杂剧选本。乔吉对这样一位在元代后期颇有影响的杂剧家,不少学者已有评论,这里笔者拟再作探论,以助于对乔吉的剧作进行较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 作品 姻缘 元杂剧 题材选择 艺术结构 发展史 爱情 评论 江湖
下载PDF
明清文学世家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真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8-223,共6页
文学世家是一种与文学流派不同的作家群体,其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在明清文坛上,文学世家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文学世家的形成有其多种原因,文化积累和文学传承是其形成的基本规律。文学世家在创作上会具有一些家... 文学世家是一种与文学流派不同的作家群体,其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在明清文坛上,文学世家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文学世家的形成有其多种原因,文化积累和文学传承是其形成的基本规律。文学世家在创作上会具有一些家族文化意味,其具体表现是在文学活动中的家族群体参与、家族意识及家学传承。与文学流派有很大不同的是,在文学世家中女性文学创作是一个重要存在,并成为文学世家的文学亮点之一。文学世家在明清文坛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主要表现为一个文学世家在理论或创作上某一方面的优势或特点,既是对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也往往成为某种文学样式在一定时期内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文学世家 基本特征
下载PDF
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点滴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真瑜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2-44,共3页
本文所谈的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有关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塑等问题。文章认为: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对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是必然和必须的,一方面,我们应尽可能还原古代文学生成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知其所... 本文所谈的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有关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塑等问题。文章认为: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对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是必然和必须的,一方面,我们应尽可能还原古代文学生成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站在今天可能达到的思想认识高度,对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做出符合科学精神和艺术规律的阐释及评价。古代文学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比一般知识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在时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现代阐释 文化精神
下载PDF
《史记》与《楚汉春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真瑜 《人文杂志》 1986年第6期29-36,共8页
《史记》是我国先秦以及汉初历史文化的总结,班固曾概括指出它们的联系:“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在班固提到的这些历史著作中,《楚汉春秋》颇值得注意,尤其在研究《... 《史记》是我国先秦以及汉初历史文化的总结,班固曾概括指出它们的联系:“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在班固提到的这些历史著作中,《楚汉春秋》颇值得注意,尤其在研究《史记》与先秦以及汉初文化的联系时,《楚汉春秋》更不可忽略。本文试就这个问题略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汉春秋》 《史记》 司马迁 沛公 辑本 刘邦 三家注 节文 叔孙通 韩信
下载PDF
国家意识:《水浒传》封建政治文化的核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真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8-173,共6页
国家意识是《水浒传》封建政治文化的核心,也是其重要的文化价值之所在。梁山英雄"替天行道,护国安民"两大政治纲领在本质上是"合二为一"的,其核心是封建时代的国家意识。招安、征辽、平方腊,这是梁山英雄在国家意... 国家意识是《水浒传》封建政治文化的核心,也是其重要的文化价值之所在。梁山英雄"替天行道,护国安民"两大政治纲领在本质上是"合二为一"的,其核心是封建时代的国家意识。招安、征辽、平方腊,这是梁山英雄在国家意识支配下的自我救赎。这种救赎标志着"梁山故事"向主流政治文化的回归。《水浒传》有着丰富的国家兴衰治乱的政治经验与教训,故其具有久远的政治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国家意识 政治文化
下载PDF
略论明清吴江沈氏世家之女作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真瑜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9-63,共5页
明清时期的江苏吴江沈氏世家,在晚明至清初这百余年间,先后有女作家二十余人。这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在这二十几位女作家中,既有诗人、词人,也有散曲家、戏剧家,其人其作,表表一时。研究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的发展史,对沈氏世... 明清时期的江苏吴江沈氏世家,在晚明至清初这百余年间,先后有女作家二十余人。这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在这二十几位女作家中,既有诗人、词人,也有散曲家、戏剧家,其人其作,表表一时。研究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的发展史,对沈氏世家之女作家理应有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世家 女诗人 女词人 女散曲家 女戏剧家 明清时期 江苏 女作家 女性文学
下载PDF
元以来北京戏剧所体现的北京文化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真瑜 《殷都学刊》 2002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金元至清末的近 80 0年里 ,北京文化造就了北京戏剧艺术的辉煌 ,北京戏剧也鲜明地体现出北京文化所具有的荟萃性、多样性、导向性、高品位性及京味等诸多特征 ,并因此名副其实地成为北京文化的代表之一。
关键词 北京 戏剧 文化特征
下载PDF
元大都戏剧艺人略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真瑜 《殷都学刊》 2000年第4期53-58,共6页
元大都辉煌的戏剧文化是杂剧家和戏剧艺人共同创造的。大都的戏剧艺人的演艺水平很高,一大批演员都具有角色行当上的专长。在大都梨园中不乏夫妻或父母子女同为艺人的,由此形成了一些艺人之家或艺人世家,元代戏剧艺人演艺水平之高,... 元大都辉煌的戏剧文化是杂剧家和戏剧艺人共同创造的。大都的戏剧艺人的演艺水平很高,一大批演员都具有角色行当上的专长。在大都梨园中不乏夫妻或父母子女同为艺人的,由此形成了一些艺人之家或艺人世家,元代戏剧艺人演艺水平之高,与此种现象有内在联系。此外,大都一些戏剧艺人在文学创作上也有令人瞩目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大都 戏剧艺人 元杂剧
下载PDF
《聊斋志异》所写中国古代杂技琐谈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真瑜 《蒲松龄研究》 2002年第1期42-50,共9页
《聊斋志异》中一些描写民间杂技艺人的表演活动的作品 ,在一定程度上向人们展现出中国古代的杂技艺术 ,也成为记述中国古代杂技表演的宝贵资料 ,并从一个侧面丰富了《聊斋志异》
关键词 杂技 表演 民俗 渊源流变
下载PDF
戏剧与北京的民俗文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真瑜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3-67,共5页
从民俗文化学的意义上说,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是无处不在的。戏剧与北京的民俗文化表现为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是民俗活动需要戏剧的参与,戏剧融入到民俗文化中;另一方面是民俗对戏剧的渗入,梨园的演出习俗就是其表现之一。同时,民俗文化也... 从民俗文化学的意义上说,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是无处不在的。戏剧与北京的民俗文化表现为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是民俗活动需要戏剧的参与,戏剧融入到民俗文化中;另一方面是民俗对戏剧的渗入,梨园的演出习俗就是其表现之一。同时,民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戏剧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北京 民俗文化 参与 渗入 风格
下载PDF
清初曲学典籍《南词新谱》的家族文化元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真瑜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51-55,68,共6页
吴江沈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江南著名的文学世家之一。清初重要的曲学典籍《南词新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依托了整个沈氏家族在曲学上的实力而得以编著成的。该曲著收录了沈氏一门十几位曲家的作品,在曲学理论上也表现出家学传承的特点。沈... 吴江沈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江南著名的文学世家之一。清初重要的曲学典籍《南词新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依托了整个沈氏家族在曲学上的实力而得以编著成的。该曲著收录了沈氏一门十几位曲家的作品,在曲学理论上也表现出家学传承的特点。沈氏家族数十位文人参与了这部曲著的修定,这些家族文化元素赋予了这部曲著比较明显的家族文化意味。这部曲学典籍或多或少可以使人窥见文化名门世家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文化的积累和传播方面发挥的作用,并由此领略文化史上的这种"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词新谱 沈自晋 吴江沈氏 家族文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咏史诗的历史阐释方式与历史观念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真瑜 常楠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8-94,共7页
中国古代咏史诗可以归纳为感史诗、述史诗和议史诗这三种主要类型,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阐释方式。感史诗更多依赖直观感悟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咏叹历史,侧重对历史的整体渲染和直觉判断;述史诗主要以一种克制隐忍的目光来捕捉历史、剪辑历... 中国古代咏史诗可以归纳为感史诗、述史诗和议史诗这三种主要类型,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阐释方式。感史诗更多依赖直观感悟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咏叹历史,侧重对历史的整体渲染和直觉判断;述史诗主要以一种克制隐忍的目光来捕捉历史、剪辑历史,委婉地传达诗人的复杂历史情绪;议史诗主要以理性思辨的方式来剖析历史、解读历史,惯于对具体的历史细节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这三种咏史诗的历史阐释方式彼此相互纠结缠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历史的复杂情绪和在历史观念上的矛盾与思想冲突,即在历史认知观上的"历史可知观"和"历史不可知观"的矛盾、在历史范畴观上的"历史有限观"和"历史无穷观"的争议、在历史本质观上的"史理本质观"和"史情本质观"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咏史诗 历史阐释方式 历史观念
下载PDF
文学世家与女性文学——以明清吴江沈、叶两大文学世家为中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真瑜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11,共5页
文学世家与女性文学是明清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其一,文学世家孕育了女性作家。其二,文学世家间的联姻更进一步成就了女性文学。这些也是文学世家区别于文学流派而明显具有家族文化的特征之所在。其三,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学世家... 文学世家与女性文学是明清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其一,文学世家孕育了女性作家。其二,文学世家间的联姻更进一步成就了女性文学。这些也是文学世家区别于文学流派而明显具有家族文化的特征之所在。其三,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学世家与女性文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表现为文学创作和理论关注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文学世家 女性文学 文化生态
下载PDF
明中后期北京的戏剧文化
18
作者 李真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7,共9页
明中后期,北京的戏剧文化颇具规模,且有不同特点。宫廷演剧较以前有较大发展,机构更变,人员扩大,北曲与南曲并存。民间演剧极为活跃。昆腔自中期传入京城后,在后期盛行一时。整个京城的戏剧在逐渐由南北并行向南长北消的趋势演变。同时... 明中后期,北京的戏剧文化颇具规模,且有不同特点。宫廷演剧较以前有较大发展,机构更变,人员扩大,北曲与南曲并存。民间演剧极为活跃。昆腔自中期传入京城后,在后期盛行一时。整个京城的戏剧在逐渐由南北并行向南长北消的趋势演变。同时,剧本的刊刻与收藏也颇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戏剧文化 宫廷 民间 昆腔 明朝
下载PDF
别出手眼创格局 昭代曲史有新篇——评赵义山《明清散曲史》
19
作者 李真瑜 李克 《励耘学刊》 2007年第2期307-311,共5页
自任中敏《散曲概论》始,散曲借助时代倡导通俗文学的大势,而为世人关注。但"托体甚卑"的现实注定了它在扰攘的岁月中沉沉浮浮的命运。关于散曲研究的大势也是如此。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散曲研究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1.发轫期... 自任中敏《散曲概论》始,散曲借助时代倡导通俗文学的大势,而为世人关注。但"托体甚卑"的现实注定了它在扰攘的岁月中沉沉浮浮的命运。关于散曲研究的大势也是如此。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散曲研究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1.发轫期:20世纪30年代初,奠基之作为任中敏的《散曲概论》。2.拓展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卢前《散曲史》、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及冯沅君《中国诗史》、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相关论述等为代表。3.沉寂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台湾罗锦堂《中国散曲史》为代表,基本承袭前贤。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曲创作 别出手眼 中国诗史 罗锦堂 四十年代 冯沅君 研究史 中国散曲史 薛论道 作家群体
下载PDF
关于昆腔传入北京的时间问题
20
作者 李真瑜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4期140-142,共3页
关于昆腔传入北京的时间问题 ,各家戏剧史著向无定说。本文据对明代有关文献的分析 ,提出昆腔至迟在嘉靖初传入北京的看法 ,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这一戏剧史问题的最终解决。
关键词 昆腔 北京 戏剧 嘉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