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韵新篇,中西并辉
1
作者 李福伦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特有的医学实践体系,是在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不断在实践中碰撞、融合,兼收并蓄而产生的独一无二的新医学。其涵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与西医学的微观化、精准化。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宗旨是在不断提高现有临床...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特有的医学实践体系,是在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不断在实践中碰撞、融合,兼收并蓄而产生的独一无二的新医学。其涵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与西医学的微观化、精准化。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宗旨是在不断提高现有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协作的作用机制,以获得新的医学启示。中西医结合的长足发展,既要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也要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如《讲堂录》中的:“医道中西,各有所长”。因此“中西并辉”才是中西医结合走向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西医学 整体观念 医学实践 临床疗效 现代医学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芩珠凉血合剂化学成分及抗银屑病活性研究
2
作者 彭莹 年华 +6 位作者 聂依文 张若曦 宫思邈 侯奇晔 黎瑞 李福伦 朱建勇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9期58-63,共6页
目的 筛选芩珠凉血合剂中具有治疗银屑病作用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对芩珠凉血合剂进行分离纯化,经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抗银屑病活性研究。结果 从芩珠凉血合剂中分离鉴定出11种化合物,包括甘草素(化合物... 目的 筛选芩珠凉血合剂中具有治疗银屑病作用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对芩珠凉血合剂进行分离纯化,经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抗银屑病活性研究。结果 从芩珠凉血合剂中分离鉴定出11种化合物,包括甘草素(化合物1),甘草苷(化合物2),芹糖甘草苷(化合物3),升麻素(化合物4),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化合物5),黄芩苷(化合物6),黄芩素(化合物7),汉黄芩素(化合物8),丹皮酚(化合物9),苯甲酸(化合物10),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化合物11)。化合物2-3,5-7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合物6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最强(半数抑制浓度为2.5μmol/L)。结论 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芩珠凉血合剂中分离得到,具有抗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芩珠凉血合剂 化学成分 银屑病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近20年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现状及趋势
3
作者 张琰彬 李福伦 +1 位作者 蔡海斌 张圣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68-73,共6页
目的:分析近20年我国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2003年1月1日-2023年8月29日期间收录于CNKI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相关文献。应用Excel... 目的:分析近20年我国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2003年1月1日-2023年8月29日期间收录于CNKI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相关文献。应用Excel对时间、机构、地区等信息进行计量分析。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文献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2篇,涉及我国30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主要发文主体。刊登文献量前5的期刊均为高影响力期刊且78.51%的文献为临床研究。但发文作者、机构间合作较少,地域差异明显。发现关键词中药、疗效、他克莫司、辨证施治等23个,证型以血热型为主,治法以清热为主;主要聚类包括中药、他克莫司等7个;主要突现词包括疗效、辨证施治、中药、刺络放血等12个。结论: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研究发文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研究集中于临床研究,中药、外治法、规范对照为研究热点;中医非药物疗法、规范研究、生活质量、皮肤屏障功能、免疫功能为前沿研究趋势。但存在未形成核心作者群,非附属关系机构间合作较少,存在地域局限性,缺乏机制研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中医药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血虚风燥证”皮肤疾病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4
作者 严格 王怡 +2 位作者 杜欣冉 缪晓 李福伦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229-235,共7页
血虚风燥证是中医皮肤病学中的一种常见证候类型,涵盖了多种以皮肤干燥、瘙痒、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疾病,本文通过对血虚风燥证的中医理论渊源进行梳理,阐述其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并且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从遗传、皮肤屏障、... 血虚风燥证是中医皮肤病学中的一种常见证候类型,涵盖了多种以皮肤干燥、瘙痒、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疾病,本文通过对血虚风燥证的中医理论渊源进行梳理,阐述其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并且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从遗传、皮肤屏障、代谢、免疫等方面探讨了血虚风燥证的生物学基础。此外,本文阐述了当前中医药和西医治疗血虚风燥证的现状,指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挑战,以期为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疾病 血虚风燥 生物学基础 中医治法治则
下载PDF
《内经》皮部理论在特应性皮炎辨治中的应用
5
作者 程淋燕 李福伦 王丽慧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337-342,共6页
通过讨论《内经》皮部的概念与范围、《内经》皮部的阴阳属性及特应性皮炎的脏腑辨证归属,并在《内经》皮部理论指导下探讨了特应性皮炎的6点相关病因病机:火热作祟、湿邪伤表、风邪郁于肌肤、肝虚为燥热所伤、卫气失常以及邪伤脏则不... 通过讨论《内经》皮部的概念与范围、《内经》皮部的阴阳属性及特应性皮炎的脏腑辨证归属,并在《内经》皮部理论指导下探讨了特应性皮炎的6点相关病因病机:火热作祟、湿邪伤表、风邪郁于肌肤、肝虚为燥热所伤、卫气失常以及邪伤脏则不乐。最后在生态视域下进一步讨论了AD的辨治思路:构建生态模型,结合微观个体和宏观环境的多种因素综合辨治。微观上,当遵循开阖枢规律,并注意调节个人心理、情绪及行为;宏观上,当结合当年运气变化,并考量地理环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皮部 黄帝内经 生态医学
下载PDF
三亚油酸甘油酯对皮肤屏障的保护作用研究
6
作者 程淋燕 王怡 +5 位作者 卫颖漪 奚若凡 刘欣 郭冬婕 朱建勇 李福伦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观察三亚油酸甘油酯乳膏的保湿及保护皮肤屏障的效果。方法招募16例健康受试者,检测三亚油酸甘油酯乳膏给药前、后该部位皮肤的水份、油脂含量以及皮肤张力。采用随机盲法实验,将不同浓度三亚油酸甘油酯乳膏及其他润肤产品共5种进... 目的观察三亚油酸甘油酯乳膏的保湿及保护皮肤屏障的效果。方法招募16例健康受试者,检测三亚油酸甘油酯乳膏给药前、后该部位皮肤的水份、油脂含量以及皮肤张力。采用随机盲法实验,将不同浓度三亚油酸甘油酯乳膏及其他润肤产品共5种进行分装,并编号1~5。招募59例健康受试者对5种产品的保湿、滋润等使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三亚油酸甘油酯乳膏给药后,受试者皮肤水份含量在涂抹后即刻提高了约38.83%,2 h后皮肤仍有较高水分含量(P<0.05),油脂及张力在涂抹前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随机盲法实验的5种产品的保湿、滋润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亚油酸甘油酯乳膏外用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并且不会增加皮肤的油脂含量。而三亚油酸甘油酯在保湿、滋润等方面与目前上市常见润肤产品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油酸甘油酯乳膏 特应性皮炎 皮肤屏障 保湿
下载PDF
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网络药理学机制探究
7
作者 奚若凡 刘欣 +3 位作者 程淋燕 严格 朱建勇 李福伦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288-298,共11页
目的观察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并初步预测及验证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靶点和信号通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温经汤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患者的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改善情况。随后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 目的观察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并初步预测及验证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靶点和信号通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温经汤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患者的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改善情况。随后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和中药分子机理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温经汤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并通过分析基因表达总库(GEO)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微阵列数据(GSE72140),检索了黄褐斑相关靶点,进一步分析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结果共纳入患者15例,通过治疗前后MASI判断色斑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其中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67%。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我们共筛选出21个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潜在基因,并筛选出171个潜在的效应单体,如β-谷甾醇、豆甾醇、槲皮素、赖氨酸和谷甾醇等。GO分析结果显示,温经汤治疗黄褐斑可能通过改变钙离子稳态,改善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作用实现。KEGG分析显示,酪氨酸代谢等通路是温经汤干预黄褐斑的主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谷甾醇、豆甾醇、槲皮素、赖氨酸和谷甾醇与5种潜在靶基因(PGR、DRD1、NFE2L2、KCNMA1和AKR1B10)存在良好的结合作用。结论临床观察到温经汤治疗“虚、寒、瘀”型黄褐斑疗效明显,并初步阐述了温经汤治疗黄褐斑潜在的活性成分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黄褐斑 临床观察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开拓皮肤病治疗新态势
8
作者 陆涵之 李福伦 段连元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AI)已然已经成为当下各行各业产业及技术升级的新的发动机。中医是我国的瑰宝,皮肤又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中医皮肤科近年来各大流派医疗技术蓬勃发展,如何将中医皮肤疾病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AI)已然已经成为当下各行各业产业及技术升级的新的发动机。中医是我国的瑰宝,皮肤又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中医皮肤科近年来各大流派医疗技术蓬勃发展,如何将中医皮肤疾病的研究与AI技术相结合,高效的提升临床及科研能力和成果产出率,已经成为中医皮肤科医疗专家与AI专业人员非常值得跨界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皮肤疾病 人工智能 大模型
下载PDF
皮肤镜——搭建宏观中医辨证与微观皮肤病理的桥梁
9
作者 郭冬婕 王佩瑶 +1 位作者 朱瑞政 李福伦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236-240,256,共6页
皮肤镜又称皮表透光显微镜,是一种可以直接观察表皮至真皮浅层微观结构的无创检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鉴别诊断、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但是,皮肤病理明确诊断的地位仍旧不可撼动。在中医皮肤病领域,皮肤镜的使用为宏观中医辨证与... 皮肤镜又称皮表透光显微镜,是一种可以直接观察表皮至真皮浅层微观结构的无创检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鉴别诊断、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但是,皮肤病理明确诊断的地位仍旧不可撼动。在中医皮肤病领域,皮肤镜的使用为宏观中医辨证与微观皮肤病理之间搭建了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宏观中医辨证 皮肤病理
下载PDF
砥砺
10
作者 李福伦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下载PDF
清肤止痒方溻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夹湿证的理论探析及临床启迪
11
作者 徐琴莺 郭婉君 +3 位作者 程淋燕 朱静怡 朱建勇 李福伦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2期121-125,共5页
清肤止痒方是李福伦教授的经验方,该方基于夏氏外科血热阳浮理论,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血之功,且方中各味药材均对血热夹湿证局部皮损有改善作用。该文概述清肤止痒方溻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夹湿证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前景,以期为皮肤科... 清肤止痒方是李福伦教授的经验方,该方基于夏氏外科血热阳浮理论,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血之功,且方中各味药材均对血热夹湿证局部皮损有改善作用。该文概述清肤止痒方溻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夹湿证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前景,以期为皮肤科临床研究银屑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肤止痒方 溻渍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夹湿证 李福伦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治疗糖尿病溃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涵之 王怡 +3 位作者 郭冬婕 郭婉军 朱建勇 李福伦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6期335-340,357,共7页
皮肤溃疡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溃疡患者死亡率远高于无溃疡糖尿病患者。近年来,中草药因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的治疗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临床实践证明,中草药能有效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并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为系... 皮肤溃疡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溃疡患者死亡率远高于无溃疡糖尿病患者。近年来,中草药因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的治疗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临床实践证明,中草药能有效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并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为系统评价中草药对糖尿病溃疡的治疗效应,笔者通过检索文献,回顾和总结了15种中草药提取物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并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分类讨论,以期为糖尿病溃疡的精准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提取物 糖尿病溃疡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药植物雌激素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心怡 朱圣杰 +3 位作者 郭冬婕 郭婉军 朱建勇 李福伦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50-453,共4页
慢性创面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具有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迁延难愈等特点。中医外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愈创理论,中医药对促进慢性难愈性溃疡愈合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植物雌激素是一类来源于植物,具有与内源性雌激素类似的... 慢性创面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具有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迁延难愈等特点。中医外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愈创理论,中医药对促进慢性难愈性溃疡愈合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植物雌激素是一类来源于植物,具有与内源性雌激素类似的结构,可在体内发挥类雌激素作用的物质,在中药材中具有广泛分布的特点。该文主要综述中药植物雌激素在创面愈合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探究中医药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芩珠凉血合剂治疗血热证银屑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福伦 李斌 +3 位作者 徐蓉 宋勋 余杨 许铮城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86-590,共5页
目的:观察芩珠凉血合剂治疗血热证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58例辨证为血热证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芩珠凉血合剂治疗组和西药复方氨肽素对照组,分别予以4周药物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 目的:观察芩珠凉血合剂治疗血热证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58例辨证为血热证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芩珠凉血合剂治疗组和西药复方氨肽素对照组,分别予以4周药物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问卷调查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的差异,并采用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芩珠凉血合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LQI评分在用药2周及用药4周后均下降(P<0.05);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芩珠凉血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皮损状况和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VEGF水平,拮抗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热 银屑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祛瘀生肌法对大鼠糖尿病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Bax和Bcl-2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福伦 李斌 +3 位作者 王振宜 范斌 徐文彬 徐蓉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创面愈合的辨证用药规律。方法:72只SD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后,剪去背部全层皮肤造成糖尿病皮肤溃疡,将其随机分成生肌化瘀方1(生肌方:化瘀方=1:2)组、生肌化瘀方2(生肌...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创面愈合的辨证用药规律。方法:72只SD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后,剪去背部全层皮肤造成糖尿病皮肤溃疡,将其随机分成生肌化瘀方1(生肌方:化瘀方=1:2)组、生肌化瘀方2(生肌方:化瘀方=1:1)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干创伤后第3天、第7天和第11天取创面新生肉芽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新生肉芽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生肌化瘀方1组创面愈合时间较生肌化瘀方2组和生理盐水组短(P<0.05)。创面修复第3天,各组均未检测到Bax和Bcl-2表达。创面修复第7天和第11天,与生理盐水组和生肌化瘀方2组比较,生肌化瘀方1组新生肉芽组织中Bax和Bcl-2呈阳性表达(P<0.05)。结论:祛瘀生肌中药可调节糖尿病大鼠模型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是祛瘀生肌法促进创面愈合的原因之一。重用化瘀药物有利于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溃疡 伤口愈合 BCL-2基因 大鼠
下载PDF
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β-catenin,c-myc,K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福伦 邓辉 +6 位作者 李建伟 李欣 徐蓉 陈洁 范斌 王一飞 李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Wn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c-myc与K6蛋白的表达,探讨该通路与皮肤溃疡难愈性的关系。方法以正常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测β-catenin,c-myc与K6蛋白在慢性难愈...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Wn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c-myc与K6蛋白的表达,探讨该通路与皮肤溃疡难愈性的关系。方法以正常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测β-catenin,c-myc与K6蛋白在慢性难愈性创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慢性难愈性创面处β-catenin,c-myc与K6蛋白在表皮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强,β-catenin在创缘呈现异常核表达;K6,c-myc全层表达,且在颗粒层表达增强,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难愈性溃疡创面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c-myc与K6表达增强,提示Wnt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与创面迁延不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性溃疡 Β-CATENIN C-MYC K6
下载PDF
气质联用技术检测正常人与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肪酸成分的差异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福伦 李斌 +6 位作者 刘玉敏 段彦娟 徐蓉 陈洁 王洁 俞文娟 徐铮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与银屑病患者的血清脂肪酸差异。方法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测定36例银屑病患者与22名正常对照组血清游离脂肪酸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Logistic回归建立数学模型。结果银屑病患者主要脂肪酸成分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 目的探讨正常人与银屑病患者的血清脂肪酸差异。方法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测定36例银屑病患者与22名正常对照组血清游离脂肪酸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Logistic回归建立数学模型。结果银屑病患者主要脂肪酸成分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低于正常人(P<0.05),而其余主要成分脂肪酸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将正常人与银屑病患者峰值建立模型,其W ald检验P<0.05。其中36例银屑病患者中35例被成功确认,符合率为97.2%。同样,正常人组22个样本中17例被成功确认,符合率为77.3%。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游离脂肪酸代谢紊乱,其中棕榈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的变化可能与病情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清 脂肪酸 气质联用(GC-MS)
下载PDF
黑素瘤5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福伦 段彦娟 +2 位作者 李斌 徐蓉 陈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76-576,I0001,共2页
1临床资料例1男,65岁。右侧腹部黑色斑块20年,溃破、增生2月。皮肤科情况:右侧胁肋、锁骨中线交界处可见一约3.0cm×3.0cm大小黑褐色斑块,颜色深浅不一,形状不规则,表面呈肉色赘生物乳头瘤样增生,局部溃破(图1)。皮损组... 1临床资料例1男,65岁。右侧腹部黑色斑块20年,溃破、增生2月。皮肤科情况:右侧胁肋、锁骨中线交界处可见一约3.0cm×3.0cm大小黑褐色斑块,颜色深浅不一,形状不规则,表面呈肉色赘生物乳头瘤样增生,局部溃破(图1)。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填充大小不一呈巢状分布的瘤巨细胞,细胞有异型,有核分裂相(图2)。免疫组化示:MIF+(图3),S-100+(图4),HMB45+。诊断:结节性黑素瘤。治疗:予以外科手术切除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乳头瘤样增生 手术切除治疗 临床资料 锁骨中线 组织病理 真皮填充 核分裂相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对糖尿病创面肉芽组织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福伦 李斌 +3 位作者 王振宜 范斌 徐文彬 金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糖尿病创面肉芽组织中细胞周期的影响,探求辨证用药规律。方法:36只SD大鼠创面造模,随机分成糖尿病创面中药治疗组、糖尿病创面对照组和正常创面对照组。分别于创面修复3d、11d取材,流式细胞仪检测创面肉芽组...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糖尿病创面肉芽组织中细胞周期的影响,探求辨证用药规律。方法:36只SD大鼠创面造模,随机分成糖尿病创面中药治疗组、糖尿病创面对照组和正常创面对照组。分别于创面修复3d、11d取材,流式细胞仪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创伤后早期3d,糖尿病创面中药治疗组S期明显高于糖尿病创面对照组(P〈0.05),但低于正常创面对照组(P〈0.05)。创伤后11d比较,糖尿病创面中药治疗组新生肉芽组织中S期高于糖尿病创面对照组(P〈0.05),与正常创面组无差异(P〉0.05)。而G2-M期比较,3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在创伤早期促使细胞增殖进入S、G2-M期,"祛瘀利于生肌",有利于创面修复。创面愈合晚期,活血化瘀中药虽能促使细胞DNA合成,但细胞增殖能力已减弱,对防止创面瘢痕过度生成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糖尿病 创面愈合 细胞周期
下载PDF
SD大鼠糖尿病创面与正常创面中TGF-β1、TGF-β3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福伦 李斌 +6 位作者 王振宜 徐蓉 范斌 徐文彬 金伟 肖秀丽 王一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常创面与糖尿病模型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1、TGF-β3不同时段表达水平的差异,探求糖尿病创面“难愈”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实验性正常创面及糖尿病创面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分别于不同时段(3天、7天、11天)...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常创面与糖尿病模型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1、TGF-β3不同时段表达水平的差异,探求糖尿病创面“难愈”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实验性正常创面及糖尿病创面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分别于不同时段(3天、7天、11天)取材,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测定,并行图像扫描定量分析TGF-β1、TGF-β3水平变化。结果:创伤后3天、7天和11天,正常创面模型组TGF-β1表达分别为(25.56±6.86)、(24.79±5.62)和(28.57±6.39),TGF-β3表达分别为(39.69±5.46)、(23.20±2.45)、(13.69±3.63)。而糖尿病溃疡模型组TGF-β1表达分别为(7.10±3.74)、(9.47±1.72)和(7.87±2.53),TGF-β3表达分别为(14.99±1.87)、(18.72±5.01)和(8.68±3.39)。糖尿病性创面肉芽组织中各时段(3天、7天和11天)TGF-β1及TGF-β3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创面组(P<0.05)。结论:SD大鼠糖尿病创面TGF-β1及TGF-β3的低水平表达,可能是创面愈合迟缓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创面愈合 TGF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