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穗吉 柳跃强 +6 位作者 周磊 乔华 于文敏 陈亮 张娟 金晓萍 林松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讨论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入选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共126例需作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FFR分组,实验组:FFR≥0.8,63例,行延迟PCI+强化药物治疗(OMT)],共有77处病变;对照组:FFR<0.8,63例,... 目的:讨论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入选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共126例需作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FFR分组,实验组:FFR≥0.8,63例,行延迟PCI+强化药物治疗(OMT)],共有77处病变;对照组:FFR<0.8,63例,行PCI+OMT,共有92处病变。所有患者在术后第12、24、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在PCI术后12个月进行冠脉造影的复查。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实验组平均血管狭窄率明显低于FFR<0.8组[(49.5±5.3)%比(75.9±10.1)%];术后经过(27.1±8.8)个月的随访,实验组有4例(6.4%)发生MACE事件:1例(1.6%)死亡,与对照组的MACE事件(14.3%,9/63),死亡率4.8%(3/6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血流储备分数(FFR)≥0.8有手术指征的冠心病患者行延迟PCI+OMT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下载PDF
糖类抗原125对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及临床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乔华 李国民 +2 位作者 何胜虎 李益民 李穗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及判断其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和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7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及判断其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和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7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组,同时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A125水平,分别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做相关性分析,观察各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hs-CRP和CA125水平均显著升高,并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hs-CR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水平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401、0.316、0.445,均为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642,P<0.01)。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A125水平升高,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且对于预测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类抗原125 急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预后
下载PDF
D-SPECT心肌血流定量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浩军 顾宇参 +12 位作者 方纬 张晓丽 刘纯 周俊 吕中伟 李殿富 李穗吉 何薇 王瑛 尚华 张倩 李思进 石洪成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4期712-718,F0003,共8页
在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基础上,使用D-SPECT进行心肌血流量(myocardial blood flow,MBF)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的心肌血流定量分析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增益价值。国内多... 在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基础上,使用D-SPECT进行心肌血流量(myocardial blood flow,MBF)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的心肌血流定量分析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增益价值。国内多个应用D-SPECT的医学中心共同制定了首部D-SPECT心肌血流定量操作规范并形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ECT 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血流量 操作规范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并发2型糖尿病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微循环功能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乔华 李益民 +2 位作者 李穗吉 于文敏 周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5期521-524,529,共5页
目的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2013年2... 目的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受PCI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其中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不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36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并计算IMR。对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PCI治疗后IM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PCI治疗后,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oronary flow reserve,CFR)、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肌钙蛋白浓度均高于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化指标与IMR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合并有糖尿病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炎性反应有关。压力导丝测定IMR能较准确、敏感地反映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2型糖尿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α-L-岩藻糖苷酶评价心衰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乔华 李国民 +3 位作者 何胜虎 李益民 李穗吉 于文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912-915,共4页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在心衰所致肾功能不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确诊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90例,根据BNP、LVEF、6min步行试验结果分为心功能代偿组(NYHAⅠ~Ⅱ级)46例、心功能失代偿组(NYHAⅢ~Ⅳ级...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在心衰所致肾功能不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确诊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90例,根据BNP、LVEF、6min步行试验结果分为心功能代偿组(NYHAⅠ~Ⅱ级)46例、心功能失代偿组(NYHAⅢ~Ⅳ级)44例,同时选取4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B型脑钠肽(BNP)、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和α-L-岩藻糖苷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SCr、AFU与eGFR具有中度相关性(r=-0.769比r=-0.500,P均〈0.01),CysC与eGFR具有低度相关性(r=-0.384,P均〈0.01),而BNP与eGFR无相关性。心功能代偿组的α-L-岩藻糖苷酶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心功能代偿组比较,心功能失代偿组α-L-岩藻糖苷酶明显升高(P〈0.01)。结论α—L-岩藻糖苷酶是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对诊断心功能不全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岩藻糖苷酶 心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射频消融慢径治疗程控不能诱发且没有跳跃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穗吉 蒋廷波 蒋文平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慢径治疗程控不能诱发且没有跳跃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远期疗效,探讨其电生理机制。方法:临床证实的AVNRT患者101例,在电生理检查中18例程控不能诱发及没有跳跃(A组),19例程控不能诱发(B组),33例程控...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慢径治疗程控不能诱发且没有跳跃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远期疗效,探讨其电生理机制。方法:临床证实的AVNRT患者101例,在电生理检查中18例程控不能诱发及没有跳跃(A组),19例程控不能诱发(B组),33例程控没有跳跃(C组),31例程控有跳跃并且能诱发(D组)。比较各组电生理的情况及射频消融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49.13±30.13)个月,C组1例于术后2个月复发,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安装起搏器,D组1例于手术后7个月复发,A、B、C、D组的未复发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D组相比快径逆传功能相对较差,术前B组的快慢径不应期差值较D组小,各组有效消融后交界心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径消融在治疗程控不能诱发及没有跳跃的AVNRT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交界性心律可以作为该类患者的射频消融的参考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术
原文传递
血管内超声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卫小兵 惠杰 +3 位作者 李穗吉 宋建平 蒋廷波 蒋文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7期4033-403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 S)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UA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7.8±3.2)岁,冠状动脉造影(CAG)未见明显狭窄,通过IVU S检查,对斑块的性质、形态、部位、血管的狭窄程度、血管重...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 S)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UA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7.8±3.2)岁,冠状动脉造影(CAG)未见明显狭窄,通过IVU S检查,对斑块的性质、形态、部位、血管的狭窄程度、血管重构情况进行分析,再选择介入治疗与否。结果:IVU S检查共发现位于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斑块22处,其中纤维斑块6例,软斑块12例,4例钙化斑块。8例施行了支架植入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CAG未见明显狭窄的UA患者有必要进行IVU S检查,因可明确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为是否需要介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方法 人类
原文传递
双室变异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
8
作者 肖栋 叶良海 +1 位作者 陈若诗 李穗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主因间断气促1个月入院。1个月前起始爬两层楼或平卧时出现气促,休息后或坐起后症状好转,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外院查肌钙蛋白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脏超声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43%,全心增... 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主因间断气促1个月入院。1个月前起始爬两层楼或平卧时出现气促,休息后或坐起后症状好转,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外院查肌钙蛋白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脏超声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43%,全心增大,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为进一步诊治于2020-12-02就诊我院。既往吸烟7年。否认糖尿病、长期饮酒病史。患者的小姨有“心律失常右心扩大病史”。体检:生命征正常,心界扩大,向左下扩大为著。入院后查肌钙蛋白正常,N端-B型钠尿肽2707pg/m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右胸导联(V1~V3)T波倒置,可见Epsilon波(图1)。肺CT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双室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