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分落户时代超大城市流动人口的永久迁移意愿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竞博 高瑗 原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7,共11页
积分落户制作为超大城市户籍改革的重要政策,其目标在于大城市人口调控。以天津市为例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合法性永久迁移与其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及社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其中个人特征发挥主体作用;流动人口事实性永久迁移的主要决定因素... 积分落户制作为超大城市户籍改革的重要政策,其目标在于大城市人口调控。以天津市为例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合法性永久迁移与其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及社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其中个人特征发挥主体作用;流动人口事实性永久迁移的主要决定因素为社会经济特征。积分落户制为流动人口落户超大城市设定了门槛,不但没有起到控制人口规模的作用,反而提高了流动人口的永久迁移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落户 流动人口 合法性永久迁移 事实性永久迁移
下载PDF
人口活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金营 石贝贝 +1 位作者 李竞博 张辉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36,共12页
从30多年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看到一个事实,较发达地区人口在不断流入、人口素质在提高、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年轻且负担小。以人口素质、人口流动聚集、年龄结构等为表征量的人口活跃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 从30多年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看到一个事实,较发达地区人口在不断流入、人口素质在提高、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年轻且负担小。以人口素质、人口流动聚集、年龄结构等为表征量的人口活跃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准确判定这三个人口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具体作用和对要素效率的影响,本文从多维度将三个因素综合为一个指标——人口活跃度指数,并将此指标引入生产函数,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人口活跃因素无论内生作用于资本,还是内生作用于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较大影响。表明人口活跃因素对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仅总体上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生产要素的效率有着显著影响。因而在未来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年轻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区域人口有效流动,提高人口素质尤其劳动力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素质 人口流动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活跃因素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医疗保障和人口健康状况对大城市劳动供给影响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金营 李竞博 +1 位作者 石贝贝 曾序春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2,共9页
本研究通过对深圳市人口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障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的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出医疗保障的发展促进劳动供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协调医疗保障与劳动供给,防止过度保障降低个人劳动供给,积极应对大城市未来人... 本研究通过对深圳市人口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障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的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出医疗保障的发展促进劳动供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协调医疗保障与劳动供给,防止过度保障降低个人劳动供给,积极应对大城市未来人口发展中劳动供给减少的可能,并降低未来可能的财政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障 人口健康 劳动供给
下载PDF
环首都贫困带农村贫困家庭识别及其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段世江 孙玉 李竞博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121,共5页
克服传统的贫困线的弊端,利用"环首都贫困带22县人口状况"调查数据,采用微观多维度层次分析法将贫困带家庭按照"贫困—富裕度"划分为5类:非常贫困户、有些贫困户、一般户、比较富裕户和非常富裕户。通过对5类家庭... 克服传统的贫困线的弊端,利用"环首都贫困带22县人口状况"调查数据,采用微观多维度层次分析法将贫困带家庭按照"贫困—富裕度"划分为5类:非常贫困户、有些贫困户、一般户、比较富裕户和非常富裕户。通过对5类家庭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贫困带贫困家庭老年人口贫困化、人力资本存量低、收入来源单一以及脆弱性突出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贫困带 多维度测度 贫困人口老年化 脆弱性
下载PDF
电压门控性氯通道3在高眼压模型大鼠小梁网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霁雪 刘姝 +1 位作者 李竞博 郑雅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1,I0001,共6页
目的:检测电压门控性氯离子通道3(ClC-3)在大鼠小梁网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雄性大鼠。左眼作为正常对照,右眼前房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连续10周,制备高眼压模型,每次全麻后玻璃酸钠注射... 目的:检测电压门控性氯离子通道3(ClC-3)在大鼠小梁网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雄性大鼠。左眼作为正常对照,右眼前房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连续10周,制备高眼压模型,每次全麻后玻璃酸钠注射前采用Tono-Pen XL眼压计测量双眼眼压并记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3周组和10周组。分别取3组大鼠的小梁网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ClC-3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lC-3蛋白的表达。结果:玻璃酸钠注射后1、3和10周,大鼠右眼眼压均较注射前增高(P<0.01),注射后1周眼压值较注射前轻微增高,注射后3周眼压较注射前明显增高,但眼压值未达到高眼压成模标准,注射后10周眼压值较注射前明显增高,达到高眼压成模标准。RT-PCR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玻璃酸钠注射3周组大鼠小梁网组织中ClC-3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t=7.88,P<0.05);玻璃酸钠注射10周组大鼠小梁网组织中ClC-3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15.93,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组大鼠小梁网组织中ClC-3蛋白表达均为阳性,玻璃酸钠注射3周组大鼠小梁网组织中ClC-3蛋白表达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增强,玻璃酸钠注射10周组大鼠小梁网组织中ClC-3蛋白表达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减弱。结论:大鼠小梁组织中存在ClC-3的表达,ClC-3可能与小梁网的病理调节有关联,进而参与青光眼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通道 小梁网 高眼压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开胸手术患者中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竞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57-0060,共4页
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我院收治开胸手术患者(2023年4月-2024年2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结果 与对照组比,术后观察... 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我院收治开胸手术患者(2023年4月-2024年2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结果 与对照组比,术后观察组各时段(2、6、12、24h)心率、MAP、VAS评分均较优(P<0.05);且24h后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均较低(P<0.05);不良反应较低(P<0.05)。结论 在患者开胸手术中,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运用效果显著。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开胸手术
下载PDF
不同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术期镇痛中应用对照研究
7
作者 李竞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41-0144,共4页
探究不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围术期镇痛中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23年1月~12月我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次双点椎旁注射组(A1,30例)、椎旁置管组(A2,30例)和对照组(A3,30例)。患者在不同... 探究不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围术期镇痛中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23年1月~12月我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次双点椎旁注射组(A1,30例)、椎旁置管组(A2,30例)和对照组(A3,30例)。患者在不同时间的镇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A1和A2组的疼痛评分、按压次数和补救次数要少于A3组(P<0.05)。A1和A2组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P<0.05),与A1和A3组对比,A2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椎旁置管连续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在围术期进行镇痛是值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阻滞 胸腔镜手术 围术期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影响
8
作者 李竞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71-0174,共4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8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8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血流指标、免疫水平、麻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下载PDF
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竞博 姜全保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6,共12页
中国人口规模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使用1991-2020年省级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考虑实际经济... 中国人口规模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使用1991-2020年省级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考虑实际经济运行的条件下,以人口老龄化作为门槛变量,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为负,且人口规模扩大或缩小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强于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而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为正;在人口规模变动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均呈“U”型的关系。在生育政策调整的情况下,还需要依靠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投资、资本集聚、开放对外市场等途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人口规模有助于经济增长数量的提高,但规模扩张却不利于实现效率优先的发展目标,即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在人口规模巨大优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变量,在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并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仍然规模巨大的劳动年龄人口,提高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基本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数量 经济增长质量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宏观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乾 李修彪 李竞博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32,共8页
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化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老龄化水平的加深,研究老龄化对中国创新的影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文章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和微观行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方法实证研... 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化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老龄化水平的加深,研究老龄化对中国创新的影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文章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和微观行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老龄化对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老龄化与创新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形关系,随着我国老龄化水平的加深,老龄化将对我国创新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老龄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明显超过对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创新 倒U形
下载PDF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竞博 高瑗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80,共20页
技术进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但存在滞后效应。人口老龄化通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途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略有不同,因而人口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不考虑经济因素影响的情况下... 技术进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但存在滞后效应。人口老龄化通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途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略有不同,因而人口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不考虑经济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通过技术进步途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正,通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种途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负;考虑其他控制因素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通过技术进步途径的正向影响程度有所减弱,纯技术效率的中介效应开始不显著,规模效率的中介效应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生产率 技术进步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下载PDF
基于户籍分割的大都市流动人口回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竞博 高瑗 《人口与社会》 2019年第6期71-84,共14页
回流是伴随着人口迁移而产生的必然现象。在户籍制度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际,不同户籍性质的流动人口具有较强的平流原户籍地的意愿;随着户籍地行政级别的上移,暂时留居都市的意愿越强,向下回流的意愿越弱。究其根本,经济因素是影... 回流是伴随着人口迁移而产生的必然现象。在户籍制度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际,不同户籍性质的流动人口具有较强的平流原户籍地的意愿;随着户籍地行政级别的上移,暂时留居都市的意愿越强,向下回流的意愿越弱。究其根本,经济因素是影响流动人口回流户籍地圈层的重要因素,并且在流动人口的向上回流决策中,稳定的住房条件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回流 人口迁移 户籍地 城镇化
下载PDF
贫困地区人口外流的家庭及社会经济效应探析——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流域农村贫困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竞博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4-142,共9页
利用《河北省农村贫困地区人口调查问卷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对于有人口外流事实的家庭而言,家庭禀赋差异的存在导致外出人口并不完全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效应并没有完全显现。家庭人口外流决策应该在保障基本农业生产的前提下... 利用《河北省农村贫困地区人口调查问卷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对于有人口外流事实的家庭而言,家庭禀赋差异的存在导致外出人口并不完全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效应并没有完全显现。家庭人口外流决策应该在保障基本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人口外流。从宏观影响来看,一味的人口外流并不能完全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人口外流规模与农村经济呈倒"U"型,家庭成员平均外出1人更有益于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此,就农村贫困地区而言,就地城镇化及县内转移实现人口的相对集聚,是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地区经济竞争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家庭经济效应 社会经济效应
下载PDF
积极生育政策对我国男性婚姻挤压影响的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祝颖润 林素絮 李竞博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在性别失衡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男性婚姻挤压不断加剧。文章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单区域离散型未婚人口发展方程,充分考虑积极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的不同影响,设置不同的方案预测2021-2100年全... 在性别失衡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男性婚姻挤压不断加剧。文章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单区域离散型未婚人口发展方程,充分考虑积极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的不同影响,设置不同的方案预测2021-2100年全国未婚人口年龄性别结构数据,利用未婚男性过剩规模、潜在初婚比、男性终身未婚规模和比例测度我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及其后果的变动趋势,得到如下结论:第一,2020-2100年婚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先加剧后减缓,婚龄未婚男性过剩规模将在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4913万人。潜在初婚比将在2052年左右达到峰值183.9。第二,1970-2050年出生队列男性终身未婚规模和比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2020年左右出生队列达到峰值,“10后”男性将面临最为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第三,积极生育政策有利于从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两个方面缓解未来男性婚姻挤压。出生性别比越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则未来男性婚姻挤压程度越低;总和生育率越高则未来男性婚姻挤压程度越低。第四,我国男性婚姻挤压以往被高估。根据最新的第七次全国普查数据,采用逆存活法测算发现将近一半的“失踪”女性被找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挤压 高估 积极生育政策 “失踪”女性 低生育率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空巢老人健康的影响——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竞博 李怡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4,共1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空巢老人规模逐渐扩张。同时,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基于2010~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在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讨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使用对空...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空巢老人规模逐渐扩张。同时,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基于2010~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在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讨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使用对空巢老人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变化存在时期和队列效应,不必然与年龄相关,而身体健康变化存在年龄和时期效应,不存在队列效应;互联网使用对空巢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主要通过社交和学习路径产生影响;互联网使用对75岁及以上、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的影响效应更大;与非空巢老人相比,互联网使用对空巢老人健康的影响效应更大。建议提高互联网在空巢老人中的普及率,构建老年友好型数字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空巢老人 健康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原文传递
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家庭贫困测度及其致贫原因分析——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地区为例 被引量:44
16
作者 王金营 李竞博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3,126,共12页
为了更准确测度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家庭贫困程度,文章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大样本微观家庭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家庭特征、收支状况、经营活动和服务获得、家庭住房情况4个维度来综合评价家庭贫困一富裕程度。测度结... 为了更准确测度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家庭贫困程度,文章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大样本微观家庭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家庭特征、收支状况、经营活动和服务获得、家庭住房情况4个维度来综合评价家庭贫困一富裕程度。测度结果显示,在燕山一太行山及黑龙港流域连片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9%。其中,纯老年人家庭户贫困发生率为76.2%,存在贫困家庭老龄化、老年人家庭贫困化的趋向;有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家庭贫困发生率相对较低;燕山一太行山地区的贫困度远高于其他地区。文章认为家庭户类型、人口特征及耕地土地条件是导致家庭户贫困一富裕程度差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分析 贫困家庭 多维度测度 致贫原因
原文传递
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检验--基于人口活跃度-经济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金营 李竞博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2,126,共11页
为了检验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在宏观生产函数中引入人口活跃度变量,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口活跃度及各活跃因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人口各因素综合起来通过资本促进、劳动促进和... 为了检验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在宏观生产函数中引入人口活跃度变量,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口活跃度及各活跃因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人口各因素综合起来通过资本促进、劳动促进和外部性途径对经济增长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人口活跃度对经济产出的外部性作用明显大于其他路径的作用,这一方面证明人口发展的综合活跃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而非外生因素;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增长中并非单一人口因素起作用。模型计算结果还显示,人口综合因素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扩张型逐步向集约技术型转变,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变量之一。同时也表明,引入人口活跃度的生产函数模型比传统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更具有解释力,克服了传统生产函数无法显示人口因素对要素配置作用途径的缺陷,能够使劳动产出贡献凸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活跃度 人口素质 迁移流动 人口结构 经济增长 增长方式转变
原文传递
人口综合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乾 李竞博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7,共8页
文章运用多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人口综合因素,即人口活跃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评价人口综合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服务化水平并无明显差... 文章运用多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人口综合因素,即人口活跃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评价人口综合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服务化水平并无明显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长江中下游各经济发达省份人口活跃程度偏高,而东北三省、西北地区各省市人口活跃度偏低;在控制其他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条件下,人口活跃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活跃度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原文传递
加速老龄化中的新西兰
19
作者 原新 李竞博 《乡镇论坛》 2017年第32期39-40,共2页
2015年新西兰人口总计453万人,是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大洋洲第三人口大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4.12%,标志着新西兰已经完全成为高度老龄化国家。与后发的发达国家相比,新西兰从老龄化国家向高度老龄化国家过渡的... 2015年新西兰人口总计453万人,是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大洋洲第三人口大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4.12%,标志着新西兰已经完全成为高度老龄化国家。与后发的发达国家相比,新西兰从老龄化国家向高度老龄化国家过渡的时间较长,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潮”一代逐渐迈入老年人行列,新西兰将难以摆脱人口加速老龄化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老龄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巴布亚新几内亚 发达国家 人口大国 老年人口 澳大利亚
原文传递
英国: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老龄化困局应对
20
作者 原新 李竞博 《乡镇论坛》 2018年第2期40-41,共2页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全球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工业化国家 人口老龄化 英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社会保障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