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叶皂苷钠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艳蕾 吴丽 +3 位作者 李筠璐 秦丽娟 李树民 孙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4,I0002,共6页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SA)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其对肠I/R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方法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只分离出SMA,不行夹闭)、I/R组(...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SA)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其对肠I/R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方法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只分离出SMA,不行夹闭)、I/R组(分离出SMA,在其根部用无创伤血管夹夹闭阻断该动脉血运1h后松夹,实现再灌注)和SA组(手术过程同I/R组)。分别于夹闭前、松夹前、松夹后30min 3个时间点对各组每只大鼠给予如下处理,对照组和I/R组大鼠尾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 mL·kg-1;SA组大鼠尾静脉推注SA 0.9mg·Kg-1。再灌注后1h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血浆和小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p38MAPK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血浆MPO、DAO活性及MDA、TNF-α、IL-6水平升高,小肠组织MPO活性及MDA水平升高,DAO活性降低(P<0.01);与I/R组比较,SA组大鼠血浆MPO、DAO的活性以及MDA、TNF-α和IL-6水平降低,小肠组织MPO活性及MDA水平降低,DAO活性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SA组大鼠小肠组织p38MAPK和Bax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I/R组比较,SA组大鼠小肠组织p38MAPK和Bax的蛋白表达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大鼠小肠组织MPO、MDA、Bax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浆TNF-α、IL-6水平与肠组织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97、0.702、0.712、0.695和0.715,P<0.01)。结论:SA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下调肠组织p38MAPK的表达,从而抑制肠组织细胞凋亡,减轻肠I/R时的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小肠 缺血再灌注 P38MAPK 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
下载PDF
p38MAPK信号通路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2
作者 吴丽 李筠璐 王艳蕾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25-27,共3页
肠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外科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组织损伤之一,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等疾患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Lillehei 就提出小肠是休克向不可逆发展的枢纽器官。 ... 肠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外科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组织损伤之一,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等疾患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Lillehei 就提出小肠是休克向不可逆发展的枢纽器官。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三个主要的亚家族之一,是介导细胞因子及应激刺激导致细胞凋亡、分化及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1]。大量文献证实p38MAPK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活化,并引起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本文就p38MAPK信号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床旁超声监测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康健 李筠璐 +2 位作者 郑富文 龚平 任延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3-137,共5页
胃肠道是脓毒症最先受累的器官之一,脓毒症和肠道功能障碍互为因果,胃肠动力障碍后肠内营养难以有效,影响预后。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监测较为复杂和困难,床旁超声以其安全、实时、动态等特点,逐渐在急危重症医学领域广泛应用,评估患者胃... 胃肠道是脓毒症最先受累的器官之一,脓毒症和肠道功能障碍互为因果,胃肠动力障碍后肠内营养难以有效,影响预后。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监测较为复杂和困难,床旁超声以其安全、实时、动态等特点,逐渐在急危重症医学领域广泛应用,评估患者胃肠功能状态及营养耐受程度,指导患者胃肠内营养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床旁超声 胃肠动力障碍 胃肠内营养 急危重症 重症患者 脓毒症 医学领域
原文传递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莹 康健 +1 位作者 李筠璐 任延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1-914,共4页
快速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非常重要,准确判断机体的容量状态、容量反应性以及评估液体复苏后机体的反应贯穿于MODS患者液体管理的始终。床旁心脏超声可通过静态指标(心脏内径大小和流速快慢)和动态指标(下腔静脉变异度、经... 快速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非常重要,准确判断机体的容量状态、容量反应性以及评估液体复苏后机体的反应贯穿于MODS患者液体管理的始终。床旁心脏超声可通过静态指标(心脏内径大小和流速快慢)和动态指标(下腔静脉变异度、经胸的左室流出道及主动脉流速)在液体复苏前评估机体的容量状态和容量反应性,从而指导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1-10]。目前我国急诊床旁超声已逐渐开展,研究显示超声探测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直径对快速评估患者血容量状态及液体反应性有一定价值[1,1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超声测量 容量状态 休克患者 液体管理 快速评估 心脏超声 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