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蜀汉在三国文化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一)——以史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纯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56-61,共6页
古往今来,以蜀汉为主体的三国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在。蜀汉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历来史学界持续不辍之学术思潮的强势推动,实在是功不可没。
关键词 蜀汉 三国文化 主体地位 确立 史学思潮
下载PDF
晚唐诗人曹邺生平略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纯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37-39,共3页
曹邺是晚唐时期古风派诗人中较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其生平行事迄今尚未有一个明晰的条理,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的探索和考察。
关键词 唐朝 诗人 曹邺 生平 古风派
下载PDF
清代乡试的防弊对策述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纯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对清代乡试中的舞弊现象、防弊对策、防弊对策失效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研。由此引出一些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整肃考风的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清代 乡试 防弊对策 启示
下载PDF
《三国志》书法略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纯蛟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6-21,共6页
本文对《三国志》的书法进行了全新的探讨,并批驳了长期以来史学界一些学者、尤其是清代史家赵翼责难《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和回护曹、马统治当局的观点,指出他(们)的谬误在于未能真正明察《三国志》的书法所致。
关键词 史学思想 中学研究 思想感情 《三国志》 体裁 经传体 继代国别史
下载PDF
《魏书·倭人传》“住七八十年”解──“倭国乱”之年代考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纯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8年第Z1期70-,68,共2页
《魏书·倭人传》“住七八十年”解──“倭国乱”之年代考述李纯蛟据陈寿《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记载,当中国汉朝时,在今日本列岛上有分立的“百余国”。到了公元2世纪,其中的倭国发生内乱,... 《魏书·倭人传》“住七八十年”解──“倭国乱”之年代考述李纯蛟据陈寿《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记载,当中国汉朝时,在今日本列岛上有分立的“百余国”。到了公元2世纪,其中的倭国发生内乱,从而开始了女王统治的时代。关于日本古史这一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考 倭国 高句丽 魏书 《三国志》 汉灵帝 《魏志·倭人传》 四川师院 发生的时间 正始
下载PDF
再论《三国志》书法的研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纯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8-62,共5页
自瓯北(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一书给《三国志》的书法定下专门以"曲笔"替曹魏"讳败夸胜为得体"的"铁案"之后,历来有史界名家力主此说并为之张目,致播及社会人云亦云,信而不疑者甚众。然而,当我们平心... 自瓯北(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一书给《三国志》的书法定下专门以"曲笔"替曹魏"讳败夸胜为得体"的"铁案"之后,历来有史界名家力主此说并为之张目,致播及社会人云亦云,信而不疑者甚众。然而,当我们平心细究《三国志》,发现瓯北给《三国志》书法定性为"曲笔回护"的论据是根本不存在、不真实的,其所得出的结论也因此是不可靠、不能成立的。研读《三国志》的书法是一个很严肃的事,需要尊重客观真实的历史和科学求证的严谨态度。不重视权威名人的研究成果固然是不可取的,而对他们盲目崇信同样也是有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书 曲笔 婉而成章
下载PDF
嘉陵江中游西充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纯蛟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204-210,共7页
论证当前大力发展西充县域旅游产业的必要性以及发展县城旅游产业具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发展良机强调把发展旅游产业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并纳入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并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嘉陵江中游 西充
下载PDF
读《唐会要》札记一则
8
作者 李纯蛟 王丹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在检阅四库本《唐会要》卷七十四《选部上.论选事》和中华本《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时,发现二书或整段内容此有彼无,或史事时间序次歧互淆乱,或人名和官名互有出入,或文字衍脱讹误,凡此类可拾掇的问题不在少数。
关键词 四库本《唐会要》 中华本《唐会要》 歧互淆乱 整齐文献
下载PDF
让英雄回归凡人情感世界的三国文化研究力作——读谭良啸《三国英雄的情感世界》
9
作者 李纯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三国文化研究专家谭良啸的《三国英雄的情感世界》(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以下简称谭著),是他倾其毕生心血研究三国文化的一部代表作。这无疑是嘉惠学林、补益社会的一件盛事。谭著全书33万余字。其结构以六位三国大英雄曹操、曹... 三国文化研究专家谭良啸的《三国英雄的情感世界》(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以下简称谭著),是他倾其毕生心血研究三国文化的一部代表作。这无疑是嘉惠学林、补益社会的一件盛事。谭著全书33万余字。其结构以六位三国大英雄曹操、曹丕、刘备、诸葛亮、孙权和司马懿为序,自然地分为6大部分,在每一个部分下均设立若干专题,围绕专题对英雄的家国情、夫妻情、儿女情、君臣情、僚属情、故旧情等展开细致入微的探讨叙述和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文化 情感世界 儿女情 曹丕 司马懿 西南交通大学 嘉惠学林 毕生心血
下载PDF
论东晋孙盛的《三国志》研究
10
作者 李纯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24-30,共7页
孙盛曾对《三国志》做过系统的专门研究,并且有他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方法义例体系。可是,史学界对于他在《三国志》研究史上的拓荒之功及其对裴松之《三国志》注例形成的借鉴价值,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重视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对孙盛《三国... 孙盛曾对《三国志》做过系统的专门研究,并且有他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方法义例体系。可是,史学界对于他在《三国志》研究史上的拓荒之功及其对裴松之《三国志》注例形成的借鉴价值,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重视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对孙盛《三国志》研究的探索和考论,既有助于为还原东晋的《三国志》研究史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文献的来源以及体例取法的样本依据,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三国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盛 《三国志》研究 拓荒 裴松之注 文献来源 体例取法
下载PDF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涉农政策信用危机——以西汉时期为例
11
作者 李纯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5-58,共4页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大凡每一个新兴王朝立国之初和国运中衰后的复兴期,都要出台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涉农政策。政府立涉农政策,就是立契约、立信用。历朝封建政府所立的涉农政策信用,由于官方人为地毁弃,人民对政府失去...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大凡每一个新兴王朝立国之初和国运中衰后的复兴期,都要出台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涉农政策。政府立涉农政策,就是立契约、立信用。历朝封建政府所立的涉农政策信用,由于官方人为地毁弃,人民对政府失去信任和信心,官民冲突发生并逐渐衍生为全面的官民对抗——随着涉农政策信用的全面崩溃,一个个首先立信"重农"的政府,最后都被自己的毁信行为彻底埋葬!这一恶性循环式的现象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成为一种长期困扰政府的、周而复始的且是它无法自己治愈的痼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封建社会 西汉 涉农政策 信用危机 改朝换代 恶性循环
下载PDF
从《三国志·蜀书》看蜀汉刘氏集团的治蜀思想和实践
12
作者 李纯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1,共11页
本文梳理并利用《三国志·蜀书》的史料,勾稽出三国时期蜀汉国刘氏集团治蜀思想的内涵即一个核心: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六个基本点:占有荆益、东联孙吴、北抗曹魏、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和内修政理;治蜀思想的七个成功实践:举旗聚蜀、... 本文梳理并利用《三国志·蜀书》的史料,勾稽出三国时期蜀汉国刘氏集团治蜀思想的内涵即一个核心: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六个基本点:占有荆益、东联孙吴、北抗曹魏、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和内修政理;治蜀思想的七个成功实践:举旗聚蜀、依法治蜀、廉政化蜀、稳定强蜀、经济富蜀、人才兴蜀、睦邻安蜀;以及治蜀得失值得借鉴的三个主要方面:旗手缺位、内耗败蜀、扰民乱蜀。这些宝贵的治蜀经验和沉重的历史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实施治蜀兴川的战略,乃至于实现强国强军、复兴中华的伟大中国梦,无疑具有历史的借鉴意义和现实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蜀书 治蜀思想 治蜀实践 治蜀得失
下载PDF
《三国志》:一切后三国文化的源头
13
作者 李纯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7-40,共4页
陈寿的《三国志》是一切后三国文化的源头。《三国志》是中国史学史上全面完整传承三国历史文化的第一和唯一的载体;蜀汉历史文化得以传扬以及后蜀汉文化在一切后三国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首赖陈寿的搜集抢救和《三国志·蜀书》的记... 陈寿的《三国志》是一切后三国文化的源头。《三国志》是中国史学史上全面完整传承三国历史文化的第一和唯一的载体;蜀汉历史文化得以传扬以及后蜀汉文化在一切后三国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首赖陈寿的搜集抢救和《三国志·蜀书》的记录保存;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三国志〉注》是皮与毛的关系,没有前者,自然就不会有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后三国文化 源头
下载PDF
科举时代的冒籍应试现象研究(下)——冒籍引发的冲突与对抗及其防治对策
14
作者 李纯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43-48,共6页
冒籍是科举时代一千三百年间考试舞弊的主要现象之一。因冒籍破坏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原则,曾在历朝历代引发过强度不等的利益攸关方的冲突和对抗事件,成为当时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对此,历朝历代政府均给予高度重视,实行防范和... 冒籍是科举时代一千三百年间考试舞弊的主要现象之一。因冒籍破坏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原则,曾在历朝历代引发过强度不等的利益攸关方的冲突和对抗事件,成为当时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对此,历朝历代政府均给予高度重视,实行防范和惩治相结合的办法抑制冒籍现象的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收效却微而不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籍 冲突与对抗 防治对策
下载PDF
科举时代的冒籍应试现象研究(上)——冒籍及冒籍情形考述
15
作者 李纯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89-92,102,共5页
冒籍是科举时代一千三百年间考试舞弊的主要现象之一。对冒籍情形之考察有助于我们完整和准确地理解冒籍的含义以及系统全面地把握和透析冒籍应试现象。
关键词 冒籍 冒籍情形
下载PDF
一篇诚信教育的好教材——读张澜《何谓信》
16
作者 李纯蛟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10年第3期62-65,共4页
从论述张澜先生所撰写的《何谓信》一文的写作缘起到主要内容和重要启示,阐释了恪守诚信是我国几千年来先哲们追求以人为本、诚信施政的执政理念和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指出诚信乃做人之本、诚信乃立国之基,是中华民族自形成以来就已... 从论述张澜先生所撰写的《何谓信》一文的写作缘起到主要内容和重要启示,阐释了恪守诚信是我国几千年来先哲们追求以人为本、诚信施政的执政理念和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指出诚信乃做人之本、诚信乃立国之基,是中华民族自形成以来就已具有的文化共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的今天,我们尤其应该毫不动摇、始终坚守的信条。张澜先生所撰写的《何谓信》是一篇现今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做人之本 立国之基 品德修养 互信互利
下载PDF
科举时代的冒籍应试现象研究(上)——冒籍及冒籍情形考述
17
作者 李纯蛟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7年第4期7-11,共5页
冒籍是科举时代一千三百年间考试舞弊的主要现象之一。对冒籍情形之考察有助于我们完整和准确地理解冒籍的含义以及系统全面地把握和透析冒籍应试现象。
关键词 科举时代 冒籍 冒籍情形 舞弊现象
下载PDF
科举时代的冒籍应试现象研究(下)——冒籍引发的冲突与对抗及其防治对策
18
作者 李纯蛟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8年第1期49-55,共7页
冒籍是科举时代一千三百年间考试舞弊的主要现象之一。因冒籍破坏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原则,曾在历朝历代引发过强度不等的利益攸关方的冲突和对抗事件,成为当时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对此,历朝历代政府均给予高度重视,实行防... 冒籍是科举时代一千三百年间考试舞弊的主要现象之一。因冒籍破坏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原则,曾在历朝历代引发过强度不等的利益攸关方的冲突和对抗事件,成为当时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对此,历朝历代政府均给予高度重视,实行防范和惩治相结合的办法抑制冒籍现象的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收效却微而不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籍 冲突与对抗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张澜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探讨与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阮婧 李纯蛟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年第4期72-74,共3页
张澜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在家乡南充任职期间曾大胆地进行职业教育改革;黄炎培则是我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民主主义活动家,也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虽然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不尽相同,对职业教育也各有... 张澜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在家乡南充任职期间曾大胆地进行职业教育改革;黄炎培则是我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民主主义活动家,也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虽然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不尽相同,对职业教育也各有其独到的见解,但他们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异曲同工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澜 黄炎培 职业教育 探讨
下载PDF
反思与重塑:新课程环境下的学生观
20
作者 阮婧 李纯蛟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08年第7期99-101,共3页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观是影响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其职业活动中具有根本意义性的问题。正确的学生观是教育者做好科学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正确地看待学生、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地热...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观是影响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其职业活动中具有根本意义性的问题。正确的学生观是教育者做好科学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正确地看待学生、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地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理念 学生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